古代哲學中的人性論思想述評

學識都 人氣:1.38W

摘 要:在我國古代哲學家中,就有性善説、性惡説、性有善有惡説、性無善無惡説等等理論。其中以孟子的“性善説”和荀子的“性惡説”最具代表性,這兩種學説均對後期儒家哲學的人性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此做一個粗淺的探討。

古代哲學中的人性論思想述評

關鍵詞:人性論;孟子;性善説;荀子;性惡説

古今中外的哲學史上,在人的本質屬性這一問題上的爭論,充分顯示出人類對自身本質的高度關注。“人性論”是舊哲學探索人的共同本質屬性的一種學説。在我國古代哲學家中,就有性善説、性惡説、性有善有惡説、性無善無惡説等。其中以孟子的“性善説”和荀子的“性惡説”最具代表性,這兩種學説均對後期儒家哲學的人性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下采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對這兩種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做一個評述。

1 孟子的“性善説”

在戰國時期,孟子第一個提出了系統的人性善的理論,性善論是孟子整個學説的理論基礎。在孟子看來,人和禽獸是有本質區別的,這種區別的主要表現是人性和禽獸之性不同,人的生活高於禽獸的生活,因為人有自覺的道德觀念。他指出,人的本性和禽獸本來是不同的,但由於有的人不知道保持自己的本心、本性,而把本心放了,人性丟了,結果變得和禽獸差不多了。因此,孟子十分強調“立心”、“養心”、“養性”、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善人。

那麼心、性是從哪裏來的呢孟子指出:“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是天也。”也就是説人要不斷地膨脹自己的心,才能認識自己的本性,人的本心、本性都是上天賦予的,人能夠認識這些東西是上天給予的。

孟子認為,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為人生來就具有天賦的“善端”,具有一種先驗的道德觀念的萌芽,這是人異於禽獸的本質特徵。孟子是從人見小孩落井產生不忍人之心而推出他的性善論的。不忍人之心就是不忍看見別人痛苦的心或“惻隱之心”。一個小孩行將落井,一個人看見必然前去搭救。這個人去救小孩一不是為了討好小孩的父母,二不是為了使自己的好名聲傳揚鄉里,也不是厭惡孩子的啼哭聲,而是出於不忍人之心。孟子從這件事上就引出了他的性善論,並進而導出仁、義、禮、智四種道德觀念的萌芽(四端)如同四肢一樣,是人生而應有的,而不是外力加給每個人的。

既然人的本性是善的,那麼為什麼人們有善惡的不同呢孟子認為,仁、義、禮、智這“四端”與生俱來,人人相同。有的人能為善人是由於他努力培養與擴充這些“善端”。他認為聖人就是把這“四端”發展到完全程度的人。人都有“四端”,如果都能括充之,就都可以成為聖人。但有的人不去培養和擴充這些“善端”,所以不能成為善人。

孟子一方面把仁、義、禮、智説成人的本性,同時也承認人的感官慾望也屬於人的本性。但孟子認為感官慾望是“小性”,仁、義、禮、智是“大性”,小性要服從大性。

孟子的性善論是其仁政學説的思想基礎。在孟子看來,仁義是人先天具有的本性,將仁義從人的心中擴充開來,推廣到全社會,就會形成“仁政”的政治原則。先王正是把這種仁義之心,由己及人推廣到全社會,才會形成仁政的。孟子講的仁政,就是把仁義等道德原則推廣到全體社會成員身上。他説:“親親是仁,敬長是義,人人親其親,敬其長,而天下平。”每個社會成員都親親敬長,自覺遵守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社會就會和諧一致實現天下太平的政治局面。

但是,孟子的性善論從根本上説是錯誤的理論。這是因為:孟子的性善論是一種先天道德論,把仁、義、理、智等道德觀念説成先天就有的'。而且其推論方法也是錯誤的。如果説見孺子入井而生惻隱之心是人生而有之的自救本能的話,而親親、敬長、忠君等道德觀念則完全是在一定社會環境中培養起來的,絕不是生而有之的。從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推出仁、義、禮、智人皆有之,這在邏輯上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孟子把仁、義、禮、智等封建道德觀念説成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本性,限制了人的全面發展。

責任編輯:應屆畢業生論文網

2 荀子的“性惡説”

荀子是中國古代哲學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了“性惡論”的人性論思想的哲學家。“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這是荀子的“性惡論”開宗明義的宗旨,也是其最終的結論。荀子認為,人之性是好利多欲的,凡是人都是“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之也。”也就是説人人都有慾望追求,就決定了人的性惡。由於後天的禮儀教化,而使人由惡變善,這就是“化性起偽”。

為了論證“人性惡”,荀子自設問答展開了論證。

首先,人生而好利,有疾惡,好生色。如果順從人的這種性情發展,就必然發生爭奪,產生各種矛盾,最終造成動亂,證明人性惡的觀點。

其次,人之行善,師法教化而成,如果人性善,人就會自然行善,用不着師法教化而治,用不着聖王制禮義而理正。事實上,人們都要有聖王法師和禮義教化。

再次,禮義不在人性之中,不出自人性,性是不學而能,不事而成。因為君子和小人的性同樣都是惡的,君子所以為君子,在於積偽禮義,小人則不知道積偽,禮義之善是人為之偽,君子與小人的差別在於能不能積習禮義,而其性是一樣的。

最後,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禹一樣的聖人,然而在事實上卻不是人人都能成為聖人。而聖人之所以為聖人。是自己努力修養的結果。因此,只要努力積習,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

在荀子看來,孟子的性善論和不慮而知,不學而能的良知良能説,是不知性偽之分,是不知人之性。荀子認為,性為惡,通過人為之偽可以為善,這如同木材經過加工可以製成器具一樣。“性”和“偽”是不同的,性是天性的稟賦,不待教化而有的;偽是待後天教化而成的。但是“偽”能化“性”。禮義之偽,可以矯正人性之惡,引導人性向善,這種矯正人性之惡而化為善,如同木材不直,經過外力矯枉為直一樣。而且禮義不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但卻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根本標誌。

綜上所述,荀子的性惡論的宗旨是後天的人為之偽,強調社會環境教育對人性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孟子主心,荀子主偽。荀子的性惡論及其禮義理論比孟子的性善論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同時也有着嚴重錯誤。這是因為:

荀子批評了孟子的先天道德論,從人的慾望要求出發研究人性,這是一種進步 。荀子不承認有先天的道德觀念,認為禮義辭讓等道德原則,不是人的本性先天固有的,而是後天學習和改造的結果,這就否定了孟子的先天道德論。並且荀子關於社會環境決定人的道德觀念的思想,包含着唯物主義的因素。荀子人性論的出發點是人的慾望要求。這比根本否定人的慾望而只談仁義道德的虛偽説教,要真實一些,比較符合人類的實際情況。人生而有慾望要求,人類正是滿足自己的慾望要求,才從事物質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的。正是在這些實踐活動中,在一定社會關係中才產生了道德觀念。因此只有探索人的慾望要求,探索人的需要,才有可能認識人的本性。荀子從人的慾望和需要出發探索人的本性,這一點是可取的。同時,荀子從人的羣體生存的需要出發來闡述禮義的來源,比孟子把禮義歸結為人的本性,也是一種進步。在荀子看來,人必須有一定的規矩來確定自己的社會等級,防止人們相爭,避免引起混亂。而這一點的規矩就是禮義法度。禮義法度不是人本性所固有的,而是聖人制造出來的,加於個人身上的,這種説法比孟子的説法更符合歷史事實一些。儘管如此,荀子的人性論的基本思想與孔、孟的儒家思想是一脈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