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就業競爭力的醫學生就業指導策略教育論文

學識都 人氣:2.57W

摘要:

基於就業競爭力的醫學生就業指導策略教育論文

隨着高校的持續擴招,我國高等教育逐漸步入大眾化時代,就業雙向選擇的信息不對稱所產生的供需矛盾日益嚴峻,畢業生就業壓力逐年增大。就業問題已成為家庭、學校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同時也直接影響高等教育持續、健康的發展,影響社會的穩定與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本文通過對醫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作一個系統、全面、客觀的分析,結合社會需求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加強就業指導和培育就業競爭力的策略。

關鍵詞:

醫學生;就業;競爭力

隨着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和醫療事業的發展,醫學生畢業人數逐年增加,就業難問題日益突出。雙向選擇的就業模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醫院招不到人才,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崗位的兩難局面。對於醫學生而言,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能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理想的工作崗位,主要取決於自身的就業競爭力。當前,醫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比較低,具體體現在:醫學理論功底不紮實、臨牀實踐技能不強、人文素養薄弱、求職能力欠缺等方面。

一、醫學畢業生就業總體狀況

隨着1999年以來的高校持續擴招,大學生就業也由過去的“精英就業”轉變為“大眾化就業”,2004年是醫學類專業本科生擴招後畢業的第一年,之後醫學生以大致20%~30%的速度遞增。醫學畢業生進入就業密集期。據福瑞醫生網統計,2009年畢業生數量將達到108萬人左右。醫學類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會更加嚴峻。不久前廣東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統計也顯示,所有學科大類中,醫學類學生就業率排在末位,其就業率在該省已經連續兩年倒數第一。

有關資料分析,2004年以來,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對醫學畢業生的.需求情況是:研究生以上學歷呈上升趨勢,本科生基本持平但略有下降,專科生則下降明顯。從福瑞醫生網的註冊用户來看,研究生以上佔39%,並且多數醫院目前想要研究生,至於本科生,只有一些麻醉、影像、檢驗等醫技方面的可以接收,其餘的除非特別優秀,否則基本上很難被接受。大多數醫療單位在招聘時,都希望招到有執業醫師資格、有工作經驗的人才,這給醫學類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又增加了難度。

二、醫學生就業競爭力分析

就業競爭力是指“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具有戰勝競爭對手、找到適合才能發揮和實現自身價值的適當工作崗位的能力,即滿足社會和用人單位對人才需求的能力”。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不僅是高校內部支撐力、生存力和發展力的一種體現,其競爭力水平和內在各項要素的組合也直接反映出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醫學生就業競爭力主要由就業核心競爭力、就業態度、就業環境等構成。

1.就業核心競爭力。醫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主要包括專業知識、臨牀技能、綜合能力等。目前醫學生在專業知識方面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受傳統應試教育影響,醫學生在專業知識的學習上普遍存在“死記硬背”的現象,只掌握書本知識,不能有效地將理論知識“活學活用”到實踐中來,不能根據醫學發展及時更新知識結構。同時,一些醫學院校的師資力量薄弱、教學經驗不足,導致很多畢業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達不到職業要求。

2.就業態度。就業態度主要是指醫學生的求職期望、求職努力以及面試技巧等。儘管就業形勢比較嚴峻,競爭異常激烈,但大多數畢業生的就業期望值仍居高不下。醫學生大都青睞於大型綜合醫院,不願意去基層醫院,有些甚至連縣級醫院都不願意去。受專業知識學習的影響和限制,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溝通能力的欠缺,使得大部分醫學生在面試技巧和麪試策略上明顯弱於其他專業學生,很多醫學畢業生具備很好的專業知識和臨牀技能,但往往由於面試不能通過而失去就業機會。

3.就業環境。就業環境主要包括市場供需和家庭、社會條件等。目前醫療行業的供需不平衡主要表現為結構的不平衡。最突出的是用人單位的用人標準與實際就業人羣的特徵存在較大的差距,用人單位青睞學歷和臨牀實踐經驗,比如獲得臨牀執業資格。本科生學歷不是很高,並且絕大部分都沒有獲得醫師資格證,存在就業瓶頸。此外,目前我國公平、公正、合理的人事制度和“公平、競爭、擇優、有序”的人才市場機制還不夠健全,家庭背景及社會關係在就業中的影響較為明顯,許多單位在用人過程中“照顧關係”“任人為親”的現象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三、提升醫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實現途徑

要實現畢業生的合理充分就業,除了幫助大學生了解就業市場的需求和發展、分析和預測職業發展前景、提高大學生的擇業技巧和技能外,最重要的是如何培育就業競爭力。

1.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注重知識更新,加快教育教學改革。

激烈的就業競爭,使得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實際操作、適應環境等基礎性的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為此,高校應加強對社會需求的預測,以就業為導向改革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職業能力、職業素質和崗位適應能力。對於醫學生而言,要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適當調整理論課與實際操作課的時間比例等。

2.加強素質教育,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

要通過各級黨團組織和學生組織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比如,臨牀技能競賽、法醫推理競賽、門診小品賽等。通過各類社會實踐,引導學生積極着眼於社會需求,加強和社會的互動,增加對社會的瞭解,明確於社會的需求,在提升自身職業素養的同時,加強對文字、表達、管理、實踐等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在提高綜合能力的同時,要積極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基層醫院其實也是可以有所大為的,有很大的個人發展空間。同時,隨着社會的發展,要積極推動創業教育,鼓勵學生創業,進而提供更多的就業空間。

3.完善就業市場,提供公平有序的就業環境。

目前我國畢業生的就業市場還不夠完善和成熟,“一個公平、競爭、擇優、有序的就業市場還未形成;大學生就業市場必需的信息體系和服務體系還未建立;與大學生就業相關的保障體系尚未建立等”。此外,就業過程中的地域、學校、專業、性別歧視依然存在,家庭地位、社會關係等影響着就業的公平性,人為地造成了就業困難。這些現象的存在是與市場為主導的就業方式不相稱的,這種不良的社會現象勢必影響畢業生健康就業心理的形成,導致就業中不良現象惡性循環。為此,全社會在努力構建一個完善的就業市場的同時,應通過公開、公平等手段弱化外部環境競爭力對大學畢業生就業造成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張豔清,杜長林,張旭平.醫學研究生人文素質培養的探索[J].醫學與哲學,2008,(1):65.

[2]樓錫錦,周樹紅,吳玉麗.大學生就業競爭力分析[J].教育發展研究,2005,(7).

[3]高校畢業生就業對策研究課題組.對當前我國大學生就業面臨問題的思考[J].高教探索,1998,(2).

[4]葉濤.當前醫學生就業面臨的形勢與對策[J].中國大學生,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