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核算的作業成本法研究

學識都 人氣:1.48W

企業應在結合作業成本法和傳統會計核算方法時,需考慮成本效益原則,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物流成本核算的作業成本法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閲讀參考。

物流成本核算的作業成本法研究

[摘 要] 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經不能很好地適應現代製造業環境的變化,本文通過闡述該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其在我國企業中運用的適應性和優勢,提出其在應用中的建設思路、問題及解決方法,以供企業參考。

[關鍵詞] 物流成本 作業成本法 成本核算

一、傳統物流成本管理、核算的不適應性

在管理方面,企業缺乏統一的標準化設計,致使內部物流缺乏有效銜接,限制了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產品多樣性的需求,加大了與產量無關的物流費用。而傳統的財務會計核算中,沒有核算物流成本的專門項目,致使物流成本核算缺乏財務標準,責任主體不清,從而使得許多物流費用的管理處於失控狀態,成本費用信息失真,造成了大量的浪費和物流服務水平的下降,甚至造成決策失誤。

二、作業成本法及其適用性、優點

作業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是通過對作業及作業成本的確認、計量、最終計算產品(服務)成本的成本管理方法,是以作業為中心,通過作業成本的確認和計算,為儘可能消除“不增值作業”,改進“可增值作業”及時提供有用信息,促進企業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的一種成本計算法。作業成本法的核心可以概括為“作業消耗資源,產品消耗作業”,資源應該通過資源動因分配給作業形成作業成本,而作業成本應通過作業動因分配給成本核算對象。

資源―――>作業中心―――>成本核算對象

資源動因 作業動因

作業成本法的適用性:製造費用在產品總成本中的比例較高,產品個性化、多樣化要求較強。因為作業成本法能夠滿足現代企業對物流及物流成本管理和核算的要求,所以具有普適性。

企業應用作業成本法的優點:首先,它克服了傳統成本計算方法導致的成本信息失真問題,適應現代製造環境的變化,精確了企業成本的核算。在該法下,各項費用是按照作業進行彙集和分配,作業是企業在提供產品和勞務的過程中的各個工作程序或環節,通過對複雜的物流過程進行分解,劃分作業中心,再計算單位作業成本,進而準確地核算各項作業的成本。其次,它有助於提高企業決策的科學性。作業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可被廣泛地應用到預算管理、生產管理、客户盈利能力分析等諸多方面,上升為以價值鏈分析為基礎的、服務於企業經營管理決策的作業成本管理。再次,它有利於業績評價與考核。在企業中,如保管部門並非承擔物流成本的部門,但倉儲費用中就包括積壓的庫存費用,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就無法合理劃分這些費用,而作業成本法則可以有效地歸集成本、明確各部門的責任。

三、作業成本法在企業物流中的應用

1.作業、資源及作業動因、資源動因的確定

第一,劃分作業中心,作業是企業使投入轉變為產出的活動,依據環節設定作業。如,採購作業可劃分為: 訂貨、 驗收、 入庫等作業;配送作業可劃分為:裝卸、 挑選、 包裝、配送等。第二,確認企業物流系統作業所消耗的資源。剔除與作業無關的資源,而將工資、 福利費、水電費、 折舊費、修理費等作為作業所耗費的資源。第三,確認資源動因,並將資源分配到作業,將總分類賬上的資源成本分配到作業。第四,確認成本動因,將作業成本分配到產品,歸集產品成本。

2.企業可以擬設物流成本核算科目

在不打破現有會計核算體系的情況下,可將散落在眾多會計賬户中的與物流相關的支出,設置為二級或三級科目。例如,可以在“原材料”下設置“物流成本”、“物流管理費用”、“物流財務費用”等。還可在二級科目下設“銷售物流成本、生產物流成本、廢棄物流回收成本”等三級科目進行歸集。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物流成本從產品成本中剝離, 有助於物流成本的管理與控制。這樣會計核算方法可以更好地配合作業成本法的.實施,而這種結合使得企業成本的核算更為精準。企業可根據自身對成本信息管理的實際需要, 選擇會計科目的設置級別及明細科目。企業通過分析物流作業動因,掌握引起物流成本的因素,通過分析作業成本的歸屬,瞭解該作業的效率,消除不增值作業,改進低效率的物流作業以控制成本整合相似作業,使得作業成本法的應用提供的信息促使企業,集中精力在利潤率高的產品(服務)和顧客上戰略的高度管理物流。

四、作業成本法在我國企業中實施的侷限性及改進建議

儘管作業成本法有着上述種種優點,但其在具體實施時也有一定的侷限性。第一,在產品多樣化時,成本動因會很多,過於分散的作業中心會增加獲得成本信息的難度和工作量,企業需要進行成本效益分析。第二,容易產生消除一切非增值作業的誤導。例如,存貨的存儲、分類、整理等作業符合非增值作業的判斷標準,但是卻不能被消除。儘管它們並沒有增加傳遞給顧客的價值,但它們卻不可或缺。第三,作業成本法是一項系統工程, 需要會計、管理人員做出標準之外的職業判斷, 同時也需要其他部門支持與配合,這樣才能有效收集成本作業法核算所需數據。第四,對企業資源的要求較高。改革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重構物流作業流程還有培訓員工,都需要消耗企業大量的資源。第五,新方法的實施要承擔機會成本,管理當局為了規避這些風險,出於短期行為而規避使用新方法。

企業應在結合作業成本法和傳統會計核算方法時,需考慮成本效益原則,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不同程度的應用作業成本法。在應用時, 應該將其作為一種管理思想,而不侷限於一種成本核算方法,開發針對企業自身狀況的專屬管理信息系統。加強員工培訓,完善制度建設。需要整個企業員工的力量,建立相應的制度明確職責, 確保的成本信息獲取的及時性、準確性和成本管理的嚴謹性。

參考文獻:

[1]周凌雲:談作業成本法在物流企業的應用[J].財會月刊,2007,8

[2]吳君民 呂 點 曾一棟:基於作業成本法的成本核算制度設計[J].財會通訊,2007,11

[3]邵瑞慶;試析物流企業相關費用的會計處理[J].財會月刊,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