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設計中建築結構相關問題

學識都 人氣:1.15W

建築地基基礎的質量會對整個建築工程的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建築設計中建築結構問題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閲讀借鑑。

建築設計中建築結構相關問題

1建築設計中應注意的細節問題

1.1太陽能熱水器的安裝問題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設施也應用到人們的生活之中。太陽能熱水器憑藉其環保、清潔以及廉價等特點,受到了人們的歡迎與喜愛。但是現在在一些城市出現了因太陽能熱水器的安裝使得物業公司和業主對峙之事,雖然這樣的事情是許多原因綜合造成的結果,但必然包括一條重要原因:在建築設計中,設計人員缺乏對業主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一些細節問題與太陽能熱水器的安裝對城市景觀產生的破壞等情況予以考慮。因此,建築設計師應該在建築設計之初就把建築設計與太陽能熱水器的安裝問題相結合,充分的考慮工程涉及到的防水、太陽能安裝基礎、建築屋面佈置以及太陽能熱水器的安裝對建築物美觀造成的影響等問題。

1.2建築外牆選材問題

在現代建築設計中,常常存在一種跟風與趕時髦的現象。某一種建築外牆採用了,就普遍颳起了應用之風,而完全忽略不同地區地理環境、氣候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差異。現在,很多原來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外牆磚面已經不斷脱落,使人完全感受不到其本來的風采,影響到城市的美觀效果,不僅如此,還存在許多建築外牆磚脱落砸傷人的現象。在北方多風沙與粉塵區域的建築設計中,應用一些水刷石外牆材料,不僅容易留有泥土,而且難以清洗;而在南方雨水充足地區的建築設計中,應用一些易脱色、不耐水的外牆塗料,在雨水的沖刷下容易走色發花;除此之外,城市之中設計的一些玻璃幕牆導致了光污染以及石材的貼掛安全等問題,給許多城市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所以,在現代建築設計之中,在進行建築外牆選材時,一定要與建築的功能與風格相結合,並綜合考慮建築的位置、條件、氣候、文化傳統、審美觀念以及風俗習慣等因素。在現代建築設計中,應該對外牆材料應用後的實際效果以及清洗、後補以及養護等問題予以充分考慮,建築設計人員有義務對住户予以説明,而不應該盲目的追求時髦與跟風。

1.3建築外牆色彩選擇問題

可以説建築外牆的色彩是建築形象以及語言的重要體現,其可以將一個城市的整體風貌表現出來。而且建築外牆的色彩是建築物的重要面貌,其質地與顏色都能夠給人產生視覺上的衝擊力以及重量感。

在現代建築外牆色彩的選擇上,建築設計師過多的考慮建築元素問題,而對附近環境以及空間因素的考慮過少,從而致使建築整體結構的不搭調。在建築外牆色彩的選擇上,應該結合建築的具體功能進行合理選擇。比如説:療養院以及醫院,在建築外牆色彩的選擇上應該突出靜謐以及安寧;大會堂與紀念館,在建築外牆色彩的選擇上應該體現莊嚴與肅穆;遊樂場與幼兒園等在建築外牆色彩的選擇上應該選用明快的色彩,來突出歡樂與活潑的氣氛等。

2建築設計中建築結構相關問題

2.1建築結構設計問題

所謂的結構設計就是指在建築造型以及應用功能的條件下,選擇適當的結構方案,將結構體系確定下來,予以結構計算以及構造處理,從而使得建築安全以及使用功能的相關要求得以滿足。做好建築結構設計工作,需要做到:

2.1.1做好建築地基處理工作

不可以使得建築物出現太大的不均勻沉降現象,不能使其超過相關規範的規定,不能使其出現沉降裂縫問題等,這些問題都會對建築主體結構的安全性造成嚴重的影響。要確保上面的問題不出現,就一定要做好勘察工作,對地質與地基情況予以瞭解,選擇適當的持力層,如果做好地基處理工作,能夠有效避免在正常使用與靜載的情況下,出現由於地基失穩以及變形過大影響到建築結構的安全性等問題,這就要對建築地基的情況予以科學的分析,使得地基與上部建築的相關要求相適應。

2.1.2滿足抗震要求

判斷粉土與飽和細砂液化與否,軟土震陷與否,軟土的震陷以及地基的液化都會使得地基失效,致使建築傾斜甚至沉陷。粉土主要是由粘粒、砂粒以及粉粒等組成,其是沙性土、粘質粉土以及粉砂質粉土。

就地基液化而言,先進行初步判斷,用地質年代進行劃界,並判斷上覆非液化土層厚度情況、地下水深以及粘粒含量等。在初步判斷之後,應該進一步用標準貫入判別法進行細判。在進行細判時,因為地震液化主要在淺層發生,所以只需對地下15m深處的液化情況進行判斷。如果要對液化進行處理,需要在設計上採用一些必要措施,對消除液化的科學方法進行決定。對於處理的範圍,在規範之中具有明確的規定,所以需要對規範予以正確的認識與理解。

2.1.3做好長期待震工作

通常而言,抗震問題需要考慮長期待震。建築的抗震設計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有效的避免人的傷亡,降低產生的經濟損失。通常而言,對於地震液化問題而言,若進行了準確的判斷,根據規範要求予以妥善處理,必然會使得房屋的震害減輕,從而達到設防的效果。若地震的能力較小,地震的液化處理並不會馬上或在短期中將其作用顯現出來,但是一定要嚴格的執行相關規範的要求。做好長期的待震工作,唯有如此才可以有效保證建築的安全性,確保人員的`生命安全。

2.2基礎選擇問題

在建築工程中,地基基礎的處理是一個重要基礎。建築地基基礎的質量會對整個建築工程的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在這個建築工程之中,地基基礎的處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要想保證建築工程的質量與標準相符,必須要保證建築地基的質量,而且建築地基基礎的質量優劣也會對建築工程質量的優劣產生直接的影響。

現代建築中,筏板基礎逐漸增多,其主要是將柱下的條形基礎或獨立基礎用聯繫樑予以聯繫,然後對底板進行整體澆築。當前建築荷載較大,而地基的承載力較小,所以經常運用混凝土底板,來有效承擔建築物的荷載,構成筏基。通常而言,筏基具有較好的整體性,能夠對地基的不均勻沉降予以較好的抵抗。筏板基礎通常而言分為兩種:樑板式筏基以及平板式筏基。一般來説,在建築地基較弱或者承載力不均勻時往往用筏板基礎,由於筏板基礎的埋藏較淺,基本上不需要進行埋深基礎處理。筏板具有眾多的特點,比如説:剛度大、整體性好、對不均勻沉降的抵抗效果好,雖然如此,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其這種基礎的應用也需要予以充分考慮。如果地基沉降過大,建築仍然會產生裂縫,因此樑截面設計以及筏板厚度一定要依照地基的設計情況予以處理,並對使用中的泡水問題進行注意,地基浸水會嚴重影響到建築的基礎。

2.3上部結構問題

現代建築結構的設計問題往往具有一些專業規範要求,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砌體以及高層結構設計理論原則以及方法,都一定要滿足抗震設計要求以及靜載正常使用條件。建築抗震設防相關規範要求,建築結構根據樑的階段進行設計,在第一階段進行建築承載力的驗算,而在第二階段則開展建築彈塑性變形的驗算。除此之外,還應該達到三水準設防的目標。這就要求將建築抗震概念設計、地基抗力計算、作用計算等工作做好,並且對於結構以及非結構部分應該採用相應的細部要求,也就是處理抗震構造的措施。

當前建築設計中上部結構的問題主要包括:框架結構疊合樑在施工階段的應力分析中出現錯誤,懸挑構件配筋不足,井字樑設計斷面不足,被壓裂荷載受力裂縫設計中的質量事故以及承重窗間牆承載力不足等問題。通常而言,大部分建築工程設計的結構強度與剛度都是能夠滿足的,但是也確實存在一些設計問題。除此之外,尤其要對局部強度不足的問題,構造措施不恰當問題,大梁下不設樑墊的問題以及應用圖集時不做計算的問題等予以注意。

一旦出現倒塌破壞事故,都必然與建築設計相關。因此一定要對建築結構問題予以仔細的研究,並重視工程中各種裂縫問題等。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築設計對現代建築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其是建築的重要靈魂,一個優秀的建築設計能夠建造出一個高質量的、令人滿意的建築作品。但是,要切實做到科學的建築設計並非易事,一定要注重建築設計中的細節問題以及建築結構問題,唯有將問題都處理好才能夠設計出優秀的建築作品,這需要相關人員繼續進行不懈的努力。

參考文獻:

[1]俞婷,高煥平.關於建築設計的幾點看法[J].山西建築,2014(3):22-23.

[2]李晴.關於生態建築設計的思考[J].房地產導刊,2013(13):74-75.


TAGS:建築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