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機械類專業課程實踐研究論文

學識都 人氣:4.09K

長沙理工大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生培養及其現狀符合《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試行)》的通用標準和專業補充標準,能滿足基於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的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本科教育工作。但是通過工程教育認證工作發現,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建設還存在一些不足:(1)仍採用“課內實驗”“課程設計”或“實習教學”的傳統模式,實踐教學的內容大都是重複或羅列以往的教學內容和理論知識,沒有系統地把工程、科研項目融入到實踐教學中,工程背景不強、綜合訓練程度不夠;(2)教學方法上基本上仍舊是教師指定,學生跟從的“被動參與學習”模式;(3)成績考核主要採用平時成績40%+實踐報告成績60%的單一計分方式。上述不足會導致學生對機械類專業知識理解不透徹,實踐動手能力偏差,學習重結果輕過程。為彌補上述不足,學院專門制定了相關政策、辦法鼓勵教師積極進行教育教改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機電控制技術實習”教學實踐為改革突破口,就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強化機械類專業實踐課程的工程應用能力進行探索。

工程教育機械類專業課程實踐研究論文

一《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試行)》對機械類專業的培養要求

機械工程本科專業認證在於從整體上評價學生的質量和畢業生的狀況。學校成功地達到了專業的培養目標與否,應檢驗其畢業生能否具有以下知識和能力[2]:(1)知識要求:掌握機械工程、機械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礎知識。(2)能力要求:具有數學、自然科學和機械工程科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具有制訂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分析和解釋數據的能力;具有製圖、計算、測試、調研、查閲文獻和基本工藝操作等基本技能和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3)工程要求:具有設計機械系統、部件和過程的能力;具有對於機械工程問題進行系統表達、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論證的能力;具有在機械工程實踐中初步掌握並使用各種技術、技能和現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4)特別要求:知識面寬廣,並具有應對現代社會問題的知識,進而足以認識機械工程對於世界和社會影響的能力。從上述要求可看出,在教學過程中,知識不能僅僅以定型的形式呈現給學生,更大程度上需要學生自己在解決問題中去有所“發現”,但其存在“短時間內難有所獲”的侷限性。要形成對知識的理解,使探究所得知識與其他相關知識的內在聯繫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必須有內化的過程中,即接受學習的意義建構過程。可見,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實踐環節教學過程中,要適度平衡探究式學習和接受式學習中接受和探究成分的`相互滲透,針對不同的課程知識及技能要點,引導學生將探究的方式與其他方式結合起來,以收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二基於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實踐教學實施方案

筆者在執教“機電控制技術實習”過程中,採用瞭如下圖1所示的以“項目驅動”為導向的探究式-接受式複合教學法,將教學工作的三大核心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及考核方法設計成一個具有自適應能力的反饋閉環系統,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教學內容

本方案教學內容的核心是建立合適的“項目庫”。其評價指標包括項目內容的豐富性、工程背景的濃厚性、理論與實踐結合訓練的綜合性、以及《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試行)》的達標度。“項目庫建設”的主體既可以是授課組老師,也可以是學生自己;項目的設計方法是先解析課程的知識及技能要求,再設計一系列包含要素儘可能多的系統性項目羣,使學生在探究項目的過程中真正強化其機電控制技術的工程應用能力。項目區分常規性和創新性的目的在於建立能力分層和激勵機制,引導學生進行良性競爭,創新性項目競標主要比較學生申報書中的技術文獻綜述深度,以及技術方案的優劣。

2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上,建立“探究式學習與接受式學習的耦合教學機制”是其核心,重點要解決好探究式學習和接受式學習相互滲透過程中的“度”和“界”。可類比的例子是,現在眾多高校試圖通過要求理工科學生選修一些屬於人文科學的課程來解決“專門化”的傾向問題。然而,正如一般系統論的創始人貝塔朗菲所指出的,增加或者“並列”各種不同方面的課程,既培養不出“素養”,也帶不來“通才”教育。可行的辦法是一方面夯實工科通識基礎,為學生提供與工程專業關聯的人文社科類課程,把工程活動所涉及的知識融會貫通地傳授給學生;另一方面將項目式教學方法應用於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共享產學合作課題,創新課程內容,調整課程結構,以集成方式綜合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教學方式選擇的首要原則應是為學生創造自主協作的學習環境和多元互動的交流機制,具體實施時要“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善於借鑑同行們的教學實踐成果為己所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強調以主動的、實踐的及課程之間有機聯繫的方式學習工程,反映了系統論中整體性、結構性、層次性的特徵[3];學生的科學思維發展才是科學探究活動的核心,採用模型/模型化為基礎的科學教學法,不僅可以使學生的科學思考顯性化,便於教師進一步理解學生的心智變化,而且為師生之間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互動載體[4];運用“新三論”(耗散結構理論、協同學、超循環理論)設計教學方式,通過其“整體性”、“非線性”、“協同性”、“漲落性”和“開放性”等五個系統方法特徵去滿足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等方面的教學要求[5];基於直覺性、連結性和發射性三項基本特性設計本科教學知識傳播和創新機制,以“問題”為核心,理清學生、教師和多媒體在人機交流和人際交互三角關係中的角色扮演與實施策略,引導學生實現全腦思維[6];“翻轉學習”可充分利用學生的業餘時間實現知識接受,而課堂時間則用於知識內化,使多種學習方式的並存成為可能[7]。

3考核方法

“實踐環節考核”要實現評價體系與培養目標的協同,這也是本方案中“教學效果分析”的重要工作之一。評價目的不僅在於激活教學活動,而且要促進學生獨特的學習方法與思維方式的形成,促進學生工程能力的提升;評價指標的設置應緊密結合《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試行)》的培養目標,實現個性化和多元化;評價內容要指向學生學習態度、學習成果質量及成果分享能力等方面,可分別佔40%、30%、30%的分值比重。學習態度的考核旨在引導學生髮揮自身的主動意識和創新精神,建立既重過程又重結果的良好學風。學習成果質量可從學生實踐過程中的知識和技能積累、項目進度和深度等多方面評定。成果分享能力考核可採用全體學生參加的“項目成果答辯”形式,實現短時內不同項目間的技術交流與知識傳播。總之,本文所用方法緊緊圍繞學生主體、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意識等四條主線,基於“項目驅動”探究式-接受式複合教學理念組織實踐教學,將機電傳動控制類課程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充分參與到從項目方案制定到項目實施、項目攻關、項目成果分享的全過程,較好地達到了優化機電傳動控制課程教學體系、知識結構和技能培養要素,全面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的目的。期望本教學成果對講授其他機械類專業實踐課程的同行有一定的借鑑意義和移植價值。

參考文獻

[1]周偉,嚴興春,鞠萍華,等.基於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機械類專業師資隊伍建設[J].教學研究,2013,36(4):20-24.

[2]教育部辦公廳.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試行)[EB/OL].(2010-08-17)[2014-07-21]

[3]潘柏鬆,胡珏,秦寶榮.基於協同理論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探索[J].中國大學教學,2012(5):35-38.

[4]孫可平.科學教學中模型/模型化方法的認知功能探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0,39(6):79-81.

[5]何可抗.運用“新三論”的系統方法促進教學設計理論與應用的深入發展[J].中國電化教育,2010(1):7-18.

[6]陳耿彪,吳文兵.培養大學生“右腦思維”的教學策略研究[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3(6):17-19.

[7]秦煒煒.翻轉學習:課堂教學改革的新範式[J].電化教育研究,2013(8):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