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自媒體對社會新聞傳播的解構論文

學識都 人氣:2.66W

科技的發展帶來了人類傳播方式的進一步變革,近些年博客、微博、播客、SNS等“自媒體”日益風靡,傳統新聞傳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與影響。在整個自媒體大環境下,新舊媒體均在尋求自我改變與未來發展方向。

網絡自媒體對社會新聞傳播的解構論文

1自媒體及其新聞傳播特點分析

自媒體,也稱為公民媒體,其指的是具有傳統媒體功能但不具備其運行機構的一種個人網絡行為。當前,我國自媒體的主要表達渠道包括論壇、博客、微博、微信以及新興的視頻網站等等,其傳播渠道廣泛、速度快、形式豐富,例如:文字、圖片、視頻等均可成為自媒體新聞的內容[1]。自媒體新聞傳播內容具有以下特點:

1)能夠及時捕捉突發事件,例如“:512汶川地震”,“715烏魯木齊事件”,最早都是由自媒體發佈,形成公民新聞。

2)具有開放性特點,在自媒體平台中,只要不違法國家法律,任何話題都可以成為自媒體新聞傳播的內容。

3)直接表達民意。自媒體新聞傳播內容多數是人們身邊發生的事,直接反應民眾的意願。我國自媒體公民新聞產生的原因如下:

1)技術因素:自媒體平台的出現為公眾提供了新的傳播方式,如:2002年博客誕生以來,越來越多的公眾成為新聞的傳播者;自媒體傳播工具獲得容易、操作簡單,傳播主體也逐漸向平民化發展。

2)理論因素:新聞自由理論的不斷髮展,促使更多的公民開始維護自己自由表達意願的權力,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新聞傳播中;新聞自由理論發展,激勵着公民通過自媒體進行泛化的新聞傳播。

3)社會因素:當前我國社會民主政治得以發展,為公民自由表達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公民政治參與意識的提高也促使其不斷利用各種媒介表達自己的意願。

2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解構

當前,基於行政與市場的壓力,傳統媒體在進行一些新聞事件的報道時往往顧慮眾多、畏首畏尾,直接影響到公眾的知情權、監督權等權力的實現。但是,自媒體新聞傳播掙脱了傳統媒體所受到的各種束縛,每一個公民都可以成為新聞事件的傳播者,直接從傳播者、傳播路徑、議程設置三方面,實現對傳統新聞傳播的解構。

2.1從傳播者的'角度解構傳統新聞傳播過程

傳統的新聞傳播的主體就是專業的新聞機構,一個新聞事件必須通過一系列的採集、編輯、發佈流程後,方能夠傳送至受眾處,受眾僅僅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缺乏自主權。而自媒體新聞傳播,使得每一名會使用“自媒體”平台的公眾都成為了新聞的發佈者,其通過自主的選擇、判斷,發佈自認為價值的新聞,直接打破了專業新聞機構壟斷新聞的局面,實現了不同聲音的表述。

2.2從傳播路徑的角度解構傳統新聞傳播過程

在傳統的新聞傳播過程中,信息的傳播路徑是單向的、一對多的,信源對獲得的新聞進行加工處理,然後通過媒介傳輸至信宿,由信宿對其進行解讀。而對於自媒體新聞而言,其實現了信息的多對多網狀傳播,這就使得信息傳播速度大大提升,涉及範圍也有所擴大,一些有價值的新聞甚至可以在短短的幾個小時之內形成網絡輿論的漩渦。

3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重塑

自媒體新聞傳播是當前網絡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其也充分向人們展示諸多優勢。但是網絡信息的駁雜,也不可避免地影響到自媒體新聞傳播過程,例如,在自媒體傳播中,無意義信息、廣告、自我推銷、對話等信息所佔比例十分大,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篩選出有價值、有意義的新聞,成為自媒體新聞傳播重塑的一大重點。

3.1利用傳統媒體提取新媒體中真正有價值的新聞

自媒體新聞傳播的性質,決定了每一名公眾都有成為新聞發佈者的可能,如此之低的門卡必然會導致用户羣體過於龐大,信息駁雜。以微博為例,每一名用户都能夠在微博的平台上發佈身邊正在發生事件,或是自己的某個觀點,甚至是與他人進行對話,因此,大量的非新聞類信息存在於自媒體平台上。對於真正想要獲取新聞信息的用户而言,其往往會被海量的、宂雜的信息所淹沒,為了真正獲取精確的新聞信息,必須求助於傳統媒體。通過自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匯、互補,能夠實現眾多信息的有效整合,向受眾提供完整的、精確的新聞事實。

3.2利用傳統媒體把關新媒體新聞真實性

自媒體准入門檻低,還會導致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無法保證個人道德和新聞素質。尤其是近些年,網絡水軍發展勢頭不容小覷,其是自媒體傳播中的一個龐大隊伍,通過發佈一些虛假信息,獲得利益,不僅影響到人們真實信息的獲取,更是大大破壞了網絡秩序,影響極為惡劣。總的來説,自媒體與傳統媒體應通力合作,充分發揮自媒體時效性強、傳播範圍廣,傳統媒體公信力強、真實性有保證的優勢,最終達到雙贏的目的。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自媒體新聞傳播方式的出現對於傳統媒體而言是挑戰、更是機遇,藉助於自媒體廣闊的平台,有利於實現傳統新聞與自媒體新聞的良好融合與互補,通過傳統新聞傳播模式的解構,重塑出更符合新時代下公眾需求的新聞傳播方法,實現新聞事業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