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心做生意,是開心賺錢

學識都 人氣:3.21W

很多人都知道,成都是個休閒的城市,也是一個美食聚集的地方,各種小吃好吃還不貴。初來乍到的人關心它們的美味,也關心經營這些小吃的人到底能賺多少錢。今天介紹的是一個賣涼粉的人,他的涼粉一碗只賣2元錢,而他一天能夠賣出多少碗呢?說出來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

  員工:“排一下隊啊,排一下隊!排一下隊!”

傷心做生意,是開心賺錢

顧客:“打三個麻辣的,三個酸甜的。”

顧客:“一個寬粉,一個熱的。”

每到週末,成都郊區的洛帶古鎮廣東會館裏都會人山人海,這麼多人過來不是爲了欣賞這棟古色古香的建築,而是爲了這碗小小的涼粉。

顧客:““好吃!”

顧客:““味道好嘛!”

顧客:“好辣啊!”

顧客:“很傷心啊!”

像這樣的情景,每逢週末或是節假日裏,都經常出現。一天下來,兩元一碗的涼粉可以賣出上萬碗。記者在現場採訪時發現,這些做涼粉的服務員從早晨九點開始,一直到晚上六點都沒有停過手,並且練成了一手端四個碗同時打料的絕技。

記者:“你打這個有什麼技巧沒有?”

員工 周蓉:“就是熟能生巧,打慣了,動作也就快了。一天平均每個人都要打上千碗。最厲害的時候,每個員工的手基本上都要打腫,我們這個手都是打腫了的。”

他就是這家會館的主人,楊明。每天他坐在自家的大院子裏,看着長長的隊伍,打心底裏開心。但是提起做涼粉的種種往事,卻是傷心得很。


  楊明原來在四川省內江市經營茶樓生意,1999年,他經過一個朋友的介紹,花30萬元承包了位於成都市郊洛帶古鎮一家破舊的“廣東會館”。

楊明:“當時我第一感覺的做法還是適合做餐飲,做茶。”

洛帶古鎮是西南地區客家人最多的城鎮,地處成渝高速入口。楊明當初就是看好了古鎮的氛圍和良好的地理位置,決定投資。沒想到苦心經營三年,生意始終不理想。

楊明:“當時我們很艱難,真的很艱難,只要下雨,我就站在外面看,今天生意不好,沒有人來了,一下雨,一是怕這個房子漏,壞掉了,二是沒有客人來,很擔心,就想怎麼辦,沒有人來,很惱火,一天晚上睡不着覺呀。”

朋友 金豔:“突然之間,跑到這麼落魄的一個農村裏面來修一個破廟,稀巴爛,到處都在漏雨,到處的,你看跑到那個房子上,到處去翻瓦呀,去整這樣,整那樣這些。”

2000年的洛帶古鎮還處於未開發階段,客流量很少,楊明不僅沒有賺到錢,爲了修葺房屋,陸續又投進了幾十萬元。2002年,爲了維持生意,幾乎彈盡糧絕的楊明接受了妻子的一個建議。

妻子:“因爲我從小就幫我們叔叔做過涼粉,我說我們就做涼粉。”

將碗豆用水浸泡,推磨成粉。再將粉熬成漿,放入容器內冷卻成塊狀,便做成了柔嫩而化渣的涼粉。楊明的妻子自小學得一手做涼粉的好手藝,夫妻倆商量來商量去,打算在會館裏買涼粉。

楊明:“剛開始是一元,一元主要是想把客人吸引到廣東會館來,然後就是說,是相當於一個廣東會館一個門票。”

妻子 林元美:“用涼粉能不能把客人引進來,然後能不能帶動我們的餐飲,是這種想法。”

在旅遊景點賣小吃,成本小但能吸引客人。夫妻倆想靠賣涼粉來增大會館內的客流量,挽回已經虧本的生意,這個想法卻遭到了很多人的恥笑。


  廚師長 何章志:“我當時我曉得炒菜中餐都不好,涼粉更沒有做頭,炒個菜10多,20塊錢都做不起,工資都付不起,還要去賣涼粉,1塊錢一碗,你賺什麼錢呢?”

在四川,涼粉多是支個小攤,在街頭叫賣。廚師長認爲這種小吃根本上不了檯面。而且想靠一元一碗的小吃挽回整個會館的餐飲生意,根本就是異想天開。

廚師長 何章志:“我對這個不看好的,堅決反對的,讓我去幫忙,擺那些櫃櫃什麼的,我們都不去,搬過去哪個吃嗎。”

2002年3月,第一批涼粉做出來,與廚師長當初設想的一樣,這種街邊普通的小吃並沒有爲會館帶來客人。因爲涼粉不能過夜,那段時間,會館的員工們每天的伙食都是涼粉。即使這樣,楊明每天依然會倒掉大量涼粉。

鄰居 萬順祥:“我拉回去,那個豬喂起來,我就不需要家裏的糧食和飼料了,因爲它這是全糧食的,而且是優質粉,產的涼粉。”

妻子 林元美:“結果最後那一天,我在屋裏,等於大門關了,在牀上哭了,真的哭了,哭的`很傷心的。”

2002年4月,連續一個多月陰雨連綿,楊明平均每天都倒掉幾百斤的涼粉,妻子心疼自己辛辛苦苦做出的涼粉非但沒有賣錢,反而養活了鄰居家的豬,看着傷心痛哭的妻子,楊明反而有了一個新的想法。他聯繫到自己屢屢賠錢的傷心經歷,決定給自己的涼粉起個名字。

楊明:“我們就廣東會館也做的很傷心,我們做涼粉也做的傷心,乾脆取“傷心涼粉。”

此外,楊明還結合洛帶是客家古鎮的大環境,把“客家文化”的含義注入到“涼粉”中。

記者:“你知道什麼叫傷心涼粉嗎?”

北京遊客:“跟客家人的文化有關。客家人遷徙比較厲害,然後大家團聚到一起,就暢懷傷心事,因此留下的傷心文化。”


  傷心涼粉是客家人的典型小吃,客家人是一支發源於中原的漢民族支系,遷徙是這個民族的特性。背井離鄉的客家人思念家鄉,常常會傷心。爲了讓食客更能深切體會“傷心”的含義,楊明特意在涼粉中加進了特辣無比的“海椒”。

楊明:“在吃的時候會掉眼淚,會冒汗。冒煙,出汗,掉眼淚,鼻涕直流,那種情況呢,我們就感覺到這種形象的東西,好傷心。”

遊客:“爲什麼叫傷心涼粉,就是因爲吃了之後會辣得流眼淚。”

2002年五一黃金週,楊明正式打出了“客家傷心粉”的招牌。“傷心”兩個字吸引了衆多好奇的客人,加上五一黃金週的客流量,楊明的“傷心涼粉”終於開啟了局面。

楊明:“一看到名字他要笑,傷心涼粉啥子意思呢,就是很好奇。”

遊客一:“傷心涼粉大家就都很好奇,你要整個涼粉就沒人吃。”

遊客二:“作爲顧客都是因爲好奇心來吃。”

從2003年開始,成都市政府花巨資打造洛帶古鎮,當地旅遊業的發展給楊明的會館帶來了新的商機。日益增多的客流量讓楊明的傷心涼粉越賣越多,每天的銷量基本維持在上千碗,成了會館的主要收入來源。楊明也與妻子到全國各地考察不同涼粉的做法與味道,不斷改進涼粉的口味。

楊明:“平均一碗涼粉大概13種以上的調料,吃涼粉就吃口味,就是吃它的品種,吃它裏頭的這個調料。”

“傷心涼粉”最大的特色便是辣,而這點最能誘惑擅長吃辣的四川人。“傷心涼粉”獨特的口味加上另類的名字在成都市越來越響,很多成都市民也開始慕名過來品嚐,客人經常排着長隊買涼粉,同時也帶動了會館的餐飲生意。依靠“傷心涼粉”,楊明終於擺脫了傷心往事,變得很開心。但是,一次意外事件卻讓楊明意識到自己的“傷心涼粉”裏潛藏的一個危機。

楊明:“我看到有一個老太婆,她吃的時候,頭頂又冒煙,汗水又流出,全部眼淚又流,鼻涕又流。”


  衆所周知,吃完辣椒後不能立刻喝熱水,老太太因爲吃得太辣,喝了幾口隨身攜帶的熱水,立刻滿面通紅,好像病了一樣,這可嚇壞了楊明夫婦倆,當即趕緊把老太太扶到陰涼處。

楊明:“他吃不了辣的,有點把我嚇着了,我問他哪兒出事,他說沒有出事,那是三年前的事情了。”

遊客:“不光是辣嘛,味道鮮的話就是又想吃又辣。”

因爲地處旅遊區,很多不能吃辣的外地客人一時無法接受“傷心涼粉”的辣度,隨着越來越多的客人反應太辣的問題,楊明犯愁了:加辣,客人受不了,不加辣,就失去了“傷心涼粉”的特色,楊明陷入了兩難之中。

楊明:“怎麼緩解這個辣呢,我們就想一下,我們找一種東西來代替它。”

楊明想到了四川的一種經典小吃,冰粉。涼涼地甜甜地冰粉能夠有效的緩解辣度。不僅如此,楊明爲自己的冰粉也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

楊明:“我們就取個開心,加上冰粉又是甜的,能緩解這個辣的味道,所以我們乾脆起開心冰粉,就是說有傷心,就有開心。”

遊客吃完又麻又辣的傷心涼粉後,再來一碗冰甜的開心冰粉。不知不覺中,每人的消費量便從一碗變成了兩碗。

遊客:“吃完傷心涼粉再來一碗開心冰粉,就不辣了,非常舒服。”

“傷心”賺錢,“開心”也賺錢。楊明又相繼開發出了媽媽涼麪、阿婆涼糕,阿公鍋盔等典型的客家小吃,不僅如此,他還把涼粉做成了熱的。

楊明:“現在我有兩大類,一個是涼的,一個是熱的,現在這個是熱的,這個是涼的,這個是黃豌豆,這個是紅苕的,還有一個花生的,花生的是灰色的。所以這個產品呢,就是逐步的開發。”

豐富的種類讓顧客有了更多的選擇性,遊客的消費量也大大增加,每人從平均吃一兩碗達到四五碗。遊客一手端不完那麼多碗。於是,像這種手拿大簸箕排長隊的情況時時都會發生。


  遊客:“排的傷心,等的傷心,吃起來傷心。”

顧客們排的傷心,楊明賣得開心。到了2006年,每逢節假日高峯期,楊明的傷心涼粉一天就可以賣出一萬多碗。面對擁擠的人羣,楊明這時又有了新的想法。

楊明:“旅遊景點,客人是流動的,它受限制,禮拜一到禮拜五人就少了,只有禮拜天,禮拜六,禮拜天或者是節假日人多。”

因爲景區客源不穩定,楊明打算把涼粉店開到成都市裏去,把每週只賺兩天的錢改爲天天都賺錢,2006年年初,楊明在一個朋友的幫助下,在成都市春熙路旁邊找到了一個店鋪。

楊明:“大概不到30個平方的房子,一年就是六七萬,七八萬的房租。”

春熙路是成都市最繁華的商業區,雖然房租昂貴,但是楊明看好了這裏巨大的客流量。沒成想,房東聽說是做涼粉的要租房子,乾脆就掛斷了電話。

房東:“做涼粉嗎,一般都是小本經營,還有一個呢,在我們印象當中,都是一般是挑着擔子,挨家挨戶的,最多就是1塊錢,最多就是2塊錢一碗,我想他租得起春熙路這個房子呀。我也替他擔心,就害怕他這個房租,就租不起來。”

房東擔心楊明單靠賣涼粉交不出自己昂貴的房租,避不見面。楊明經過四處打聽,與妻子找上了房東的家門。

楊明:“最後跟老闆面談,我說我們是洛帶廣東會館做傷心涼粉的。他知道,大吃一驚,他說我知道你們的品牌。”

妻子 林元美:“她說,洛帶那個傷心涼粉,我吃過,沒有問題,沒有問題,而且他把房租租給我少了5000元錢下來。”

2006年初夏,楊明的兩家“傷心涼粉”分店相繼在成都市開業,這下他從只賺取旅遊區旺季的錢,變成是天天都賺錢了。

妻子 林元美:“實際上我們一到禮拜五,這一邊清淡了,雖然這一面清淡了,但是成都火了,因爲他們都曉得我們分店還有,所以說平時在分店去吃,所以還是,真的還是把客人抓住了。”

如今,楊明的“傷心涼粉”在成都市幾乎家喻戶曉。他的“傷心涼粉生意”也越做越大,越做越開心。

遊客:“傷心涼粉好吃。”

遊客:“吃傷心涼粉很開心。”

楊明:“傷心做生意,是開心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