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人眼中的投資機遇

學識都 人氣:4.98K

歲末年初,隨着基金業績的揭曉,公募基金創下繼2008年以來最爲慘烈的跌幅。除了貨幣基金外,2011年各類型基金全線虧損,權益類基金平均虧損幅度超過20%,股票型基金虧損幅度更是高達24.95%,跌幅超越上證綜合指數21.68%的跌幅,令基民大跌眼鏡。那麼,在過去的一年裏,基金業績爲何如此慘烈?基金還具備投資價值嗎?新的一年,基金經理們又是如何來挖掘未來的投資機遇呢?
2011年股基跌幅超滬指
隨着2011年股市行情的塵埃落定,公募基金創下繼2008年以來最爲慘烈的跌幅也已成爲事實。除了貨幣基金外,2011年各類型基金全線虧損,權益類產品平均虧損幅度更是超過20%。根據好買基金統計,2011年,股票型基金跌幅最大爲25.02%,跑輸大盤3.3個百分點;指數型基金略好於股票型基金,下跌22.35%;混合型基金則下跌21.95%。
對此,好買基金指出,2011年雖然股票整體下跌,但結構分化嚴重,中小盤股跌幅大幅超越大盤股,而大部分股票型基金重點配置在於中小盤股,因此跌幅普遍較大,個別甚至接近40%;指數型基金則主要以大盤指數基金爲跟蹤標的,所以業績略好於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雖然在倉位上比較靈活,但整體上股票倉位依然偏重,同樣無法避免鉅虧的噩運。從單隻基金業績來看,滿盤皆綠。其中,博時主題和博時價值分別以9.50%、7.94%的跌幅位列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第一,此外,鵬華價值、東方策略成長、東方龍混合、新華泛資源優勢的跌幅均在10%左右,躋身同類前五。據記者統計,無論是普通股票型還是混合型抑或指數型,前五強都是全新入榜,2010年的冠軍華商盛世成長以-26.82%的收益排在了股票型基金的253名,季軍銀河行業也是排在100名開外,就連王亞偉執掌的兩隻“傳奇牛基”都無緣前15名。
在淨值大幅縮水的背景下,2011年公募基金整體資產管理規模亦大幅縮水。儘管新發基金數量達到210只,創下歷史新高,但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卻縮水逾3000億元,更有32只權益類產品規模小於1億元,其中2只甚至面臨清盤風險。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不含QDII的基金公司公募基金資產淨值爲21342.41億元,較2010年底下降13%,連續第二年下降。
抗跌基金多配置藍籌股
與基金總體業績欠佳所對應的是,抗跌也因此成爲2011年的關鍵詞。在市場大幅下跌的環境下,低估值大盤股在2011年重扛抗跌大旗,低估值藍籌股及較低的倉位,也成爲2011年基金抗跌的祕密武器。根據海通證券的統計,業績增長穩定的大消費行業相對抗跌,業績增長超預期和低估值的銀行保險業也比較抗跌。食品飲料、金融保險、公用事業、社會服務、房地產行業是表現抗跌的前五名行業,跌幅分別爲10.61%、13.76%、19.65%、19.72%、22.26%。對宏觀經濟增速下滑敏感的週期性行業跌幅較大,跌幅較大的行業分別爲電子、木材、機械、金屬和石油化工行業,跌幅分別爲37.53%、36.67%、35.83%、34.80%和34.14%。
在市場的大幅下挫下,博時主題、鵬華價值、東方策略成長、長城品牌和華夏收入股票摘取了2011年開放式股票型基金的前五名,全年淨值增長率均大幅超越上證綜指。而上述抗跌基金中,多以大盤藍籌基金爲主。典型的有東方策略成長、華夏收入股票、新華行業輪換、鵬華價值、新華鑽石、長城品牌優選、博時主題和國泰金牛創新。這些基金重倉了銀行個股或重配了金融行業,在一季度的藍籌風格市場中均有較好的收益,在後三季度的下跌市中也相對抗跌,因此全年業績排名靠前,但這類基金在2010年業績多數並不如意。
基金經理更重視市場節奏
走完泥沙俱下的2011年後,中國股市未能迎來股民熱切盼望的“開門紅”。對此,多位基金界人士表示,就目前的情況看,2012年市場依然缺乏整體性機會,在可能出現的結構性機會中,政策是主導力量,踩準節奏尤爲重要。
光大保德信行業輪動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於進傑就表示,“考慮到在經濟週期的變動中,行業與行業之間的輪動效應體現得比較明顯,比如透過分析A股市場2005至2010年間不同行業的市場走勢,就能發現強勢行業與弱勢行業之間的收益率表現差異很大,因此2012年化解投資風險,獲取投資收益的關鍵,就是要善於從行業輪動中捕捉投資機會。”他透露,在基金成立後,將會專注於挖掘不同行業之間的輪動效應,比如受政策利好影響較大的文創行業、環保行業、軟件行業中的機會,透過基本面輪動策略與量化輪動策略,力爭把握不同經濟週期階段下的相對優勢行業,爲投資者帶來良好回報。
大摩華鑫基金投資總監何濱則指出,一季度出現大幅振盪的可能性較大,市場依然可能顯示出防禦特徵,若下半年經濟出現復甦,補庫存需求沿着產業鏈從下游—中游—上游傳導,則早週期的汽車、耐用消費以及有色金屬可能有一定表現。而面對依然動盪的市場,2012年的基金投資將以大消費、經濟轉型受益板塊、國家政策扶植的科技成長類、生產資料要素價格改革受益板塊爲主,重點關注穩定成長類股票、低估值金融類、價值低估個股的投資機會,以及財政政策寬鬆化方向提供的偏週期行業的投資機會,比如電網、環保、水利等。

基金經理人眼中的投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