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窮忙族 爲什麼越忙越窮

學識都 人氣:1.24W
職場窮忙族 爲什麼越忙越窮
一年未加薪,三年未升職,一週工作超過54小時。忙來忙去卻依然無力置產,甚至還要擔憂養老金從何而來。英文裏現在有個專有名詞叫“working poor”,也就是所謂的“窮忙族”。那麼,你是否恰恰屬於這個族?

  每天清晨,大街小巷的早點攤位上,坐着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一碗餛飩,一屜小籠包,似乎色香味全乎了。

  《萬科週刊》的一篇文章中有這樣一句話:對於一個浮躁的城市而言,閱讀的時候,我們都是局外人,而置身其中時,我們彷彿又忘記了城市的存在。

  上班族每天忙於上班、工作、下班,周而復始。臉上帶着倦容,身子像陀螺一樣旋轉起來就不再停下,然而每月的收入還是入不敷出。這時候,你是否想過,你已經成爲“窮忙族”中的一員了呢?

  “窮忙族”是剛剛涌進城市出現不久的一個新名詞。就在人們習慣了“月光族”說法的時候,“窮忙族”也悄然興起。

 “ 窮忙族”擁有的是比“月光族”更多的無奈,他們每天疲於奔命,要做的事情永遠沒有盡頭,甚至沒有休息日,天天加班,整天忙得顧頭不顧腳,到頭來所得的收入卻寥寥無幾,連起碼的生活都成了壓力,所以他們還不如“月光族”。“月光族”至少花錢買來了享受,也算是自得其樂了。只要我們細心觀察,會發現職場上的“ 窮忙族”比比皆是。他們究竟爲何這樣窮忙?難道他們甘心這樣窮忙嗎?

  英文裏有個名詞叫“working poor”,“窮忙族”就是來源於這個詞彙的。這個詞彙最早出現在歐美國家裏,歐盟曾對其下過這樣的定義“有工作卻入不敷出,甚至淪落到貧窮線以下的受僱者。”其實就是指經常加班加點地工作,犧牲了休息日卻總也得不到加薪,不僅沒有能力購置家產,甚至還要擔憂養老金問題的那些人們。

  隨着逐漸壯大的“窮忙”隊伍,“窮忙族”定義的標準也更具體了一些,一般定義爲“每週工作時間高於社會平均工作時間,收入低於全體平均標準60%以下的人羣。”但是今天所講的“窮忙族”已經超出了定義所涵蓋的範圍,“窮忙族”不再單單指因薪水少而窮忙的人,那些爲了填補空虛生活而大肆花費,爲了花費而重返空虛的“窮忙”人羣,也被認爲是“窮忙”一族。也就是說,“窮忙族”不一定就是指失業者或者低收入在職者,也可能是身兼數職的高薪白領,有很多全職的高薪受僱者也可能淪爲既忙又窮的工作窮人。這些人或者爲了養家餬口,或者爲了追慕虛榮、滿足消費的慾望,而犧牲了自我提升的投資甚至身體健康。結果,“窮忙” 使他們的腦力退化速度越來越快,競爭力越來越弱,於是便形成了一個怪圈,讓陷進去的人們越來越不能自拔。

  在日本,把“窮忙族 ”翻譯成“勤勞貧困層”或“工作貧困層”,目前日本已經有將近400萬的家庭處於這種狀態。中國臺灣的“窮忙族”也已日漸成形,人數不斷增多。但“窮忙族 ”的源頭並不是日本或者中國臺灣,而是從歐洲傳到日本,由日本再傳到韓國、中國的。雖然中國“窮忙”的人數較多,但是“窮忙族”這個詞彙還是比較前衛的。

  如今城市裏和網絡上流行新“城市56族”(詳見附錄),“窮忙族”恰恰就是這新“56族”中的一員。

  比“過勞模”更忙
  有人說“ 城市中人有兩個籍貫,一個來自血緣,一個來自生活。”都市流客匆匆的背影彙集成一股股急涌的潮流,擁塞在繁華CBD的條條馬路中間,如同海洋裏巨大的沙丁魚羣聚集在食物豐富區域瘋狂地覓食。當今時代,以族命名的生活形態登上了VOGUE與維基百科,“人以羣分”成了對當今都市人羣的最好詮釋。

  嚮往名牌的辣奢族;疲於奔命的奔奔族;爲買心情而買東西的燒包族……

  各個羣族彷彿囊括了當今生活中的所有新新人類。互聯網強大的凝聚力,加速了每個羣族的形成,爲人們尋找自己的族羣提供了方便,更多人能夠彼此交流資訊,分享感興趣的生活方式。

  看起來似乎讓人覺得這是一個美好的生活多元化時代。《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騰訊新聞中心展開一項在線調查,顯示結果讓人觸目驚心——75%的人自認爲是“窮忙族”。

  這個比例顯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龐大羣體。中國人口衆多,也就意味着“窮忙”一族人數的龐大。

  “窮忙族”的出現是一種社會現象,是隨着當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而產生的。有人把“窮忙族”的特徵歸納爲:“窮忙族”=“月光族”+“過勞模”。但根據衆多被調查者的事例顯示,更確切地說“窮忙族”應該是比“月光族”更窮,比“ 過勞模”更忙的羣體,即“窮忙族”=比“月光族”更窮+比“過勞模”更忙。

  我們可以透過網上調查的一些具體實例來體會一下“窮忙族”的窮忙。

  上海市某私企白領白彥很坦率地承認,自己就是徹頭徹尾的“窮忙族”,她是一家廣告公司的客戶經理,平時常常忙得四腳朝天、疲於奔命。有一次,她的朋友問她爲何那麼忙。她長嘆一聲道:“我來跟你說說今天上午發生的那幾件事情吧。”

  “我今天早上剛進公司,就有幾個人找我彙報問題。首先是公司的前臺,她告訴我,早上有客戶打電話來抱怨等了一個晚上都沒有收到電子郵件。我立即去查自己的郵箱,發現信件太大被退了回來。

  “趕緊把郵件分批發出之後,接着項目執行部的同事就來問我,爲什麼客戶說活動場地佈置不符合要求。我突然想起客戶的確說過場地要求的問題,但是我以爲他們會與項目執行部的人直接溝通。結果我只能忙着跟客戶解釋並馬上做出補救的安排。

  “兩件事處理完之後,已經快到中午了,沒想到策劃部同事又來找我,說,明天是一個提案的截止日期了,但是我還沒有給他們提供充分的資料。結果我中午飯都沒吃就忙着準備資料,哎……”

  緊張忙碌的工作讓白彥覺得自己只是在過“日子”,而不是在“生活”。前面提到的只是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由於工作關係,會見客戶是工作中不可忽視的重頭戲,因此白彥總是想辦法穿得體面一點、打扮得精神一點,這樣才能給客戶留下好的印象。爲此,白彥每月不得不在穿着打扮上支出一大筆費用。這使她本來就不是很高的工資基本上月月花光,甚至有時出現意外還要向別人借錢。儘管她自己心裏確信“窮忙”只是暫時的,但想到日後的發展,白彥依然是愁眉不展。

  剛剛大學畢業的李鐵剛進入某化妝品公司做銷售,作爲一個剛踏入職場的新人,他工作格外賣力。可是每天剛一下班他就開始找人訴苦,說自己每天從一上班就開始忙個不停,一會兒幹這,一會兒幹那,天天忙得暈頭轉向。雖然他看起來總是裝出從容不迫的樣子,其實心裏亂得很。每到月底發薪水的時候,心情更是難以言說。

  李鐵剛還說:“自從走入社會以來,我內心一直感到焦慮,對於未來有一種非常緊張的感覺。現在的社會競爭太激烈,稍微不努力,等過了30歲就很難再有機會了。所以我很着急,但是一直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推銷這個行業的基本工資不多,靠的就是業績。對於新人來說經驗是最重要的,爲了得到資深前輩們的指教,總得表示表示才行。最起碼也得請吃頓飯,小地方拿不出手,高檔飯店吃一次差不多就是月工資的一半。還要應酬客戶,每次與客戶面談簽單時的飯局自然不能讓客戶埋單了。”

  爲了儘快走出低薪階層,李鐵剛不僅努力學習專業知識,還要處理大量業務來提高業績。所以每天晚上自願加班到八九點鐘是很平常的事。像他這樣的業務員目前社會上有很多,工資自然是攢不下多少,最終的成效也可能付之一炬。李鐵剛從內心發出疑問:又窮又忙難道就是新人的生活嗎?

  窮倒也可以接受,忙也能讓人理解,但是絕對不可以“窮忙”。因爲,真正比“窮”更可怕的就是“窮忙”。

  掌握收放祕訣 職場未必越白越累
  身處鋼筋水泥的叢林,夾着一大疊重要計劃和報表,都市白領需要攀爬的不僅僅是幾百級臺階的寫字樓,更需要攀爬職場人生沒完沒了的更高位置;同時,需要躲避的也不僅僅是滿大街的車水馬龍,更要時刻提防客戶撕毀合同的危險和競爭對手殺手鐗——高速的經濟發展帶來的快節奏、高強度、高競爭,使得過去曾讓無數人羨慕的'職業經理人、白領一族、IT精英,乃至於新聞記者、營銷人員等等深感身心疲憊,甚至患上了慢性疲勞綜合徵,一個“累”字成了他們對生活最大的感受,“越白越累”成了他們在職場晉升中與驚喜相約而來的擔憂……

  A典型案例

  精英的“雙面人生”


  朱先生在所有人眼中絕對是一個職場精英、成功人士——年紀輕輕已是一家知名雜誌的編委,文名遠播、收入可觀,寬宅名車一樣不缺,人也是英俊高大、知識淵博、談吐風趣,是很多美女眼中的白馬王子。

  然而所有人都不可能想到的是,很多時候當他回到家中扔掉西服、蹬掉皮鞋之後,就會緊閉門窗,將音響開到驚人的音量,然後一手拿起話筒,一手提上啤酒一通狂吼亂唱。第二天一早,往往從沙發上醒來,便又迅速穿上西服、蹬上皮鞋重新融入喧囂的都市車流中……

  這樣的“雙面生活”過了將近三年之後,他感到自己“快不行了”,越來越煩躁、越來越不能集中精力、越來越不能順利入睡,提筆忘事、張口忘話的情況越來越多,最後他終於意識到自己必須求助於醫生了。

  心理醫生的判斷是:朱先生屬於典型的壓力綜合徵,情緒失控、精神渙散、記憶力下降、失眠、腰痠背痛等問題正是慢性疲勞綜合徵的表現。

  經過三個月治療,他的情況有了很大改觀。但醫生表示:最重要的還是此後相當長時間內他自己如何科學調適的問題,否則情況還會回退。

  B醫學解讀“越白越累”的背後

  慢性疲勞綜合徵


  據心理專家介紹,多數白領如果覺得工作越來越不快樂,甚至隨着職位的不斷上升還感覺“越白越累”,那就需要警惕是否患上慢性疲勞綜合徵了。

  慢性疲勞綜合徵是一種以原因不明,持續或反覆半年以上,休息不能緩解的疲勞爲主要特點,並伴隨諸多軀體化障礙的疾病。專家表示,該問題不是單純的心理疾病,它有身體長期過勞、受損而未及時恢復等生理基礎,因此應該屬於一種“身心疾病”。

  隨着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城市化的迅猛推進,慢性疲勞綜合徵正成爲一種“全球流行病”。資料表明,慢性疲勞綜合徵在美國的發病率達到2%左右,調查發現,慢性疲勞綜合徵在高學歷白領階層及30-50歲的女性中尤其好發。這表明它與受教育程度高,所參與社會競爭更激烈有關。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並非常常自我感覺疲勞就等同於慢性疲勞綜合徵。有着一系列的診斷指標,與普通疲勞相比,CFS的最大特徵是持續時間長,休息不能緩解。有些可能是其它疾病如抑鬱症、早期糖尿病、肺炎引發的疲勞,治療時應從這些疾病入手。

  C專家支招

  學會收放有度 繞開“越白越累”


  既然競爭不可避免,工作必須完成,那麼都市白領一族乃至於職場高位人士就需要掌握擺脫身心疲累的泥淖,避開“越白越累”陷阱的技巧。心理專家稱:正確的自我定位,循序漸進的規劃,特別是收放有度的自我心理調適,就是“越白越輕鬆”、越幹越快樂的祕訣。以下幾條技巧可能很有幫助:

  一、正確自我定位首先,每個人都需要根據自己的性格特徵、愛好方向、能力特長、缺陷不足等來對自己進行一個正確的定位,看看自己是否適合目前的行業、職位,既不能對自己盲目高估,也不能妄自菲薄。

  二、循序漸進的職場規劃每個具體的職位都需要有相應的工作歷練和業績積累,因此制定自己的職場規劃時不能急於求成、好高騖遠,應根據自己最現實的進步速度來制定進階計劃,以免期待值過高而失望,或追求過低錯失機會而懊悔,進而引發心理危機。

  三、收放有度的心理調適對進退得失應有必要的心理彈性,而不能總是患得患失。當感覺到非常疲勞並且老緩不過來的時候,一定要去看醫生。不要總想着完成了某個項目才考慮自己的健康,其實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職位也永遠會有更高的,有時暫時退一步是爲了未來更好地進兩步,不能等到出現大問題才向醫生求助。

  四、堅持運動拓展愛好,並且堅持作息有常,保持良好和足夠的睡眠。注意B族維生素的攝入,飲食應以規律和清淡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