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實用範文>日誌>

惰性隨感勵志日誌

學識都 人氣:1W

我現在是個大二的學生,在一個很尷尬的階段,大一用來適應新的環境,大二開始學會思索未來,也許到了大三我該準備行動吧,那按着這樣的行程,到大四就該行動開始新的旅程了。但我並不太滿意這樣的流程,我想打破現狀,創造一個燦爛的前程。

惰性隨感勵志日誌

越級選課,便在我的計劃中了,可學校並不允許這種超前行爲,於是我只得選擇去旁聽。一開始想到旁聽,心裏激動不已,我將可以免費學到一些知識,又可以認識一些新的朋友,兩全其美的事,何樂而不爲?可看着手錶上的指針越來越接近時間點時,我又是多麼企盼能慢點,或者是永遠也走不到那個時間點,就此靜止。沒有時間,沒有空間,莫大的世界只有我,我到底在害怕什麼呢?決定不去了,可想起剛纔有告訴過室友待會會去上課,如果待會問起我就該顏面掃地了。於是只好硬着頭皮出了門,可就算如此,一路上我依舊想着如何說服自己不去,而又能讓自己心安理得。想着想着卻已經到了教室,全是陌生面孔,開始不安起來,找到最後一排坐下了,放眼望去,卻恨不得自己是隱形的,他們不會看到我,我幾乎快停止了呼吸,越來越緊張,會被人轟出去嗎?可誰又會知道我是來旁聽的呢?他們都有書,我沒有,我只得拿出筆記本擺放在桌上。人越來越多,漸漸地教室已經坐不下了,看着那些拿着書四處張望尋找作爲的學長學姐們,我於心不忍,似乎我又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似的,我得捨己爲人,我得走,我得讓他們坐,我不能那麼沒有公德心,去佔有本不屬於我的位置。當我離開座位的那瞬間,我是滿心歡喜的,我是多麼無私啊。當我離開教室,我才知道,其實我想的只是離開而已,其他的什麼原因都不重要,讓座只是爲我離開,逃避自責而找的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罷了,卻又是多麼的鄙視自己啊。在去或不去之間,我卻想了如此之多,到最後,一切還只是歸零,如果我都按着這樣方式做事,那麼我勢必會一事無成,一生碌碌無爲。我不甘心,我有我的雄心壯志,我怎能總在原地打轉,虛度生命呢?

於是我想找到問題的根源,然後將之連根拔起,以絕後患。思前索後,終於有點眉目,這幾乎都源於我想太多以及我的惰性。於是我試圖瞭解這根源,並試圖找到解決它的方法。

一般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都可能有這樣的經驗,就是當說想要作某件事情的時候,但過了好久發現還是沒有做;或者覺得有力氣使不出來;或者總覺得生活是灰色和抑鬱的,等等。

這類情況反映在生活中,就是生活好像總是被一種惰性纏繞,知道那不好,但又不知道從何處入手來改變。

惰性是廣大學生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現象,是人在某種環境和某種消極心態的支配下,產生的一種懈怠、懶惰的思想和行爲。惰性心理的產生導致惰性行爲。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上表現出來的放鬆、懶散、懈怠以及漠視情緒,能發現問題卻不願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的消極心理狀態。久而久之會使人逐漸失去創新的思維能力,而且會導致整個人對消極情緒的“免疫力”下降。

惰性思想袒護着惰性行爲,惰性行爲又滋長着惰性思想。學生惰性的存在嚴重影響到他思維的發展,知識的積累,優良品德的形成以及理想的實現。懶惰是一種好逸惡勞,不思進取,缺少責任心,缺少時間觀念的心理表現。懶惰是一個人成功的大敵,戰勝懶惰,戰勝自我,才能不斷地前進。

有些人爲什麼那麼優秀?爲什麼那麼成功?而大部分人都是那麼平庸,原因在哪?我覺得關鍵的原因在於優秀的人、成功的人比平常的人多努力一點,早計劃一點,也就是說善於改變自己的惰性、積極的面對人生、面對現實,他們不會那麼遵循原來的本性,而是不斷的向美好目標邁進;所以他們會比一般人創造更多財富,做出令一般人無法想象的成績和效果,讓人羨慕和敬仰。

於是我們必須克服惰性,搬走我們成功路上的絆腳石。這就需要我們自覺,知道惰性心理的表現,才能對症下藥,一劑見效。

學生惰性心理的表現基本如下:

1.心理自卑,不自信。學生表現出自我迷失,懷疑自己的能力,大多由於生理惰性引起,長期的失敗心態加上缺乏表現機遇就會讓學生形成“照貓畫虎、照本宣科”的生活學習方式。寧可和別人一起錯也不願出一把風頭。

2.思想懶散,甘守平庸。對學習生活不肯下苦功,懶得動腦、動手;對學習上遇到的難點要麼置之不理,要麼敷衍塞責,遇到問題愛找客觀原因,推卸責任,得過且過,安於現狀。

3.自以爲是,盲目自滿,不思進取。不願接受新的事物,以爲自己處在“高位”,盲目地樂觀與自信,沉湎於過去的成績上,不思進取,不願接受新的學習方法甚至對新事物產生牴觸情緒,採取逃避或排斥。

4.因循守舊,思想僵化。把所有事物都看成是一成不變的,膽小怕事,不敢創新,總走“套路”“老路”,學習模式化,人格奴隸化。

從辯證法的角度來講,無論是什麼事情、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惰性心理也不例外,它的存在與發展爲學習實踐製造了障礙,滋長了學生的“懶惰”性格特點,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不利。另一方面惰性也可能促進科技進步。因爲惰性心理的人在參加勞動實踐中往往“投機取巧”,將本來複雜的工作變得簡單易行,這樣纔有了發明創造,從而促進了科技進步。

惰性具體的表現,大體上則有以下幾個情形:

一。表現在人生計劃上。現代成功學告訴我們;理想制定目標,目標決定計劃,計劃決定行動,行動形成習慣。我們都知道對自己的人生要有個理想目標,但大部分人都是對這一閃而過。懶!不會認真去確立這個理想目標,所以就不會有具體的人生計劃。沒有具體的人生計劃,也不會有相應的行動方案,沒有相應的行動方案,也就談不上人生的收穫,回頭過來看也就是迷迷糊糊、平平庸庸的度過一生。

二。表現在工作上。在工作上有很多的事情,有些事情是很簡單、也不用很多時間,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由於惰性,就是拖住不處理,老是盼明日辦,下次辦,就像童年故事說的猴子蓋房子的故事,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老是做不成。要改變惰性,高效便捷的處理繁雜工作事情,該調查考察的就該調查考察,該思考的去認真的去思考,該決斷的果斷去決斷。

三。表現在日常的生活當中。這是惰性普遍存在的方面。自己的家居、書房、寢室、廚房、衛生間,整理衛生本來是件很小的事情,順便去收拾一下,擦一下、或集中整理一下,清潔一下就很好了,但是就是由於惰性、懶得去動手,積累多了,就變成髒亂差,成垃圾堆了。煩!

家庭日用品壞了、破爛了,短缺了,在上下班路上順路維修或添補很快就完善了,可是因爲惰性,不去理他,而至生活起來十分尷尬,不方便,影響工作生活、情趣。不值。

在與親友的往來上,人們都懂得應該要保持正常的禮節問候或會面。但是就是因爲惰性,而往往連自己最親的人、最知心要好的朋友在重要的傳統節假日、生日的節日問候都省略了,很近的親友好久都沒串過門了,無意中疏遠了親友,甚至會引起誤會。不該!

一個人,總會有很多壞習慣或不良習慣,但是很多因爲惰性不去改變它,而是順從它。現代的行爲科學證明:人類的任何習慣,只要連續堅持四十九天(7周)都會變成自覺的行爲。所以去掉惰性,堅決的不斷改變自己的各種不良習慣,都能改變的,都能把自己變得更優秀起來的!

要改變需要我們的意志來幫助,沒有多少人不懶惰,而意志則是克服惰性的一種力量。

我們得始終堅持以下兩種信仰:

1、改變是可以馬上做到的。不能因爲自己懶或不願快些改變,就說立即改變是不可能的,事實上只要有決心就能做到。

2、要對改變自我負責,若是沒做好可別怪罪別人。

這個責任事實上又分三個部分:

A、確信有些事必須改變。而不是應當改變。例如,你一直不快樂,如果用一隻槍對着你說,如果你不在十秒內改變你的態度就開槍,你會怎樣。槍激起他的意願。改變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意願的問題。

B、確信必須是我改變,而不是其他人。自己纔是改變的主角。

C、確信自己有能力來改變。

如果你不具備上述兩個信念卻想改變,我可保證即使改變了也只是暫時的。

六大步驟

1、明確你想要的,以及什麼原因阻止你達成你想要的。

A、確定什麼是你真正要的,而要的越明確越具體就越能發揮力量,快速達成目標。

B、必須明確是什麼阻礙了我們所要得到的。阻礙我們改變的就是因爲我們把改變和痛苦連在一起。

C、是想要還是一定要。

2、找出改變的着力點,即找出改變的意願,認定不變會有很大的痛苦,而現在就變會有很大的快樂。人之所以要行動,只有兩個原因就是逃離痛苦,追求快樂。逃離痛苦對人的影響力大。——將意願激發到一定要的程度。

A、加大自己的痛苦。“假如你不改變的話你會不會實現你的夢想?”“假如你一直維持現況你能得到你要的嗎?”“你願意一輩子就這樣過嗎?”“你生下來就只爲過這種生活而已嗎?”“你帶給你喜歡的`人就是這樣子嗎?”

B、增加你的快樂。“如果你改變了,你的自信心會不會增強?”“這樣可不可以實現你的夢想?”“可不可以開你想要的車子?”“可不可以住你想要的房子?”“可不可以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可不可以結交更多的朋友?”

C、不改變的後果是什麼。“目前因爲你的不改變你的自信心減少了多少?”“有多少人在嘲笑    你?”“因爲你不改變你失去了多少成功的機會?”“如果這樣持續一輩子的話,你會怎樣?”

3、打斷舊有的慣性,中止你舊有的行爲模式。做一些獨特的事來打斷自己的慣性。如想減肥,就在吃飯吃得很享受時,站在桌子上大叫“我是一頭豬!”。改變是快樂,不改變是痛苦。

4、輸入新的方法。找出行爲的替代品。

5、加強神經鏈。潛意識無法分辨事情是真還是假。只要我們不斷的想象、重複並且相信,它都會變成事實。透過視覺化想象來加強。想象你成功的情形。建立心錨,在一個人情緒很興奮的時候某個事物不斷重複出現。建立正面心錨,聽ROCKY音樂精神達興奮時,拍手喊“YES!”任何行爲只要不斷的重複的加強,它終究會變成一個習慣。任何行爲只要不去加強它,這個行爲最後一定會消失。定期加強、不定期加強、超級大獎勵、意外獎勵、時機。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那我們該如何來克服惰性呢?

惰性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惰性纏身卻毫無知覺,可怕的是知道惰性卻不知道這個殺手的厲害。如果你能洞察它、重視它就不怕找不到克敵制勝的絕招。兩種方法,使惰性無法近身。

1、自我刺激法

這些年流行的《狼圖騰》一書中有這樣一個場景:蒙古草原春天的蚊災遮天蔽日,蒙古戰馬爲了抵禦蚊子的攻擊,常常會逆風狂奔,用速度將惡毒的蚊羣遠遠拋在身後。惰性像蚊子,纏着我們,吸着我們的血;惰性又不像蚊子,因爲它不聲不響,不痛不癢!所以克服惰性首先必須刺激自己,筆者多年以來一直實踐着自我刺激法,它包括以下三方面:

(1)回頭看: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坐在燈下,審視自己走過的路,我會猛然發現:學校出來都快十年了,可還是離成功很遙遠。當初“今日商院學子,明日商界名流”的夢想還是象海市蜃樓般虛無縹緲。人生有幾個十年?再過十年是否我還只能過着溫飽生活?回頭看,我冷汗直流。

(2)向前看:我的人生理想是什麼?當初的夢想是否現在已打了一次又一次折扣?距離理想我還差“幾米陽光”?往前看,我憂心重重。

(3)向左向右看(橫向對比):“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造就了太多事業有成的同齡人,可我呢?還在“金字塔”的中下層四處突圍。到街上走走,看進階轎車來來往往,卻找不到我家的QQ!到繁華都市看看,“安得廣廈千萬間”,卻看不到自己“盡歡顏”!人比人,我痛定思痛。

2、PDCA循環法

營銷人的職業生涯,惰性如影相隨,刺激讓我們保持應有的警惕。但光有刺激顯然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在刺激之後,運用PDCA循環法,使自己不斷更上新臺階。

(1)“P”指Plan——計劃。作爲一個營銷人如果工作沒有計劃性,將很難有好的思路,在競爭中必然處於被動。計劃有日計劃、周計劃、月計劃和中長期的職業生涯的規劃。對於計劃的制定,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抓大放小,並且儘可能簡單化。第二,目標明確。第三,必須考慮到計劃的可執行性。也就是在制定計劃之前應該進行詳細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的分析。另外,爲了時時提醒自己,最好在你的案頭或提包裏有一本專門的筆記本用於計劃的推進或備忘。

(2)“D”指Do——執行。我們深有體會的是:往往美好的計劃制定了一個又一個,而真正執行到位的卻少得可憐。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但計劃的執行卻往往是“開頭容易堅持難”。那麼如何確保工作的有效執行呢?以下幾種方法可供選擇:第一、執行力修煉。學習執行理念、執行方法,使自己由內而外地提高執行力,養成“認真做好每件事”的工作作風。

1、爲生命賦予方向性

如果你已經身陷惰性包圍之中,要想改變這一狀態,你就需要足夠的動力。方法就是將你全部能量集中到統一的方向。當原本處於發散狀態的精神力被賦予方向性、確定性和動機之後,作爲個人的能量就被整合了。這種力量來自內外兩個方面,獎賞或處罰作爲外部動力,你可以自己透過某種方式尋得。內部動力包括好奇心和自我滿足感等,如果你的生命被賦予了方向性,你的內部自然也就動力充足了。

2、停止自責

懶惰的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自責傾向嚴重,一個並不嚴重的錯誤在他們眼中都會很嚴重,他們會對自己說:我是個白癡!我什麼都不行!過度的自責對於抵抗惰性毫無益處,相反,這種自責會幫助惰性控制你的情緒,讓你對未來變得懷疑、削弱你前進的動力。停止自責,不斷進行自我激勵,這樣才能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

3、 從外界獲取幫助

受惰性影響越深,就越難以自拔,再堅定的決心也可能會隨着時間而動搖。要克服惰性的影響,就要藉助外界的控制力幫助你養成自律的習慣。

這裏介紹幾種獲取外界幫助的方法。一是接近能量充沛的人或組織、團體,讓你們的價值和能量相互影響並放大;二是相信始終有人在關注着你,這會讓你每天都帶着一顆警覺的心,這個關注你的人可能是上帝、也可以是你的良心或者其他人;三是向外界傳遞你的想法,找到願意監督你執行的人;最後一點,尋找你的榜樣,有榜樣的人的內心都渴望完善自己,這是對抗惰性的良藥。

4、主動休息和運動

某公司有位很能幹的祕書,老闆發現他在一天的時間中總有一半時間在休息,但是工作卻完成得很好,於是就給他安排了許多工作,結果這位祕書雖然變得忙碌了,但工作能力卻變得很一般。結論是他之所以有能力,是因爲適當的休息。這裏提到的休息是指爲了創造新事物而進行準備的時間,只有維持工作與休息的平衡才能保證身心健康,從而避免惰性趁虛而入。

(3)“C”指Check——檢查。在整個PDCA循環的過程中,監督檢查至關重要。檢查一般包括“自檢”和“被檢”。一方面我們要“日三省乎己”,透過不斷的“自檢”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但由於營銷工作靈活性大,導致“自檢”往往很難堅持,因而我們更重要的是自覺地把自己置身於優秀的監督檢查機制中。如果你是在一個機制完善、營銷管理到位的企業,或者你的領導是個“盯人高手”,那你是很幸運的,你幾乎可以不用擔心惰性的襲擊,這就是所謂的“優秀的企業可以讓平凡的員工成功”的道理。否則,你應該着手建設或建議企業建設優秀的監督檢查機制,形成多渠道的監督方式,爲每個人建立一個“防惰牆”。

(4)“A”指Action——行動。檢查之後必須採取行動:一是對檢查的結果進行獎勵或懲罰。二是對成功的經驗進行標準化,形成可以推廣的模式。三是對未完成的工作分析未完成的原因然後放到下一個PDCA循環中。PDCA是個循環的過程,只有做好每一個環節,才能使我們無懈可擊、遠離惰性,成就不平凡的職業生涯。

當然克服惰性與自我解剖是密不可分的:

對惰性的自覺是克服惰性影響的基礎,如果你還沒有發現或是不肯承認自己已經身陷惰性重圍,那克服二字也就無從說起。要做到對惰性的自覺,你可以透過“站在未來看今天”的方式來看清現在的自己。同時,只有認爲自己有能力戰勝惰性的人才肯承認惰性在自己身上的存在,所以你一定要讓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擊敗惰性。當有人問起:現在看到的就是你的全部嗎?你應該這樣回答:不,我身體裏還有更強大的小宇宙。

學生克服惰性的方法具體如下:

1.形成良好的習慣,讓惰性沒有乘虛而入的可能。遇事後馬上動手,行動起來,不要讓大腦產生不置可否的念頭,不給自己留一秒鐘的思考餘地。

2.制定一個良好的作息時間表,並按照作息時間嚴格要求自己執行。時間儘可能細化到小時到分,把複雜的事情變成一些小的、互不相關的、可以按部就班來完成的事情,這樣就更容易把事情辦成。

3.父母在假期裏要給孩子儘可能多的自由,並要求他對自己的自由負責。有必要的話,應用心設計訓練孩子自制力的計劃,幫助他們控制自己的慾望。

4.教師做表率,嚴格要求,強化危機意識,投之以情,曉之以理,創造良好的竟爭氛圍。

5.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課外興趣,讓每一個學生融入其中,營造良好的人際關係。

6.在“勤”字上多下功夫,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採取必要的措施,養成學生勤看書,勤動筆,勤思考的好習慣。

你如果有興趣堅持嘗試一週以下方式,你會發現你整個人會很不同了,如果能繼續堅持,那惰性生活方式就會永遠不敢再接近你,而你將在人生獲得你願意的成就。

先可以用一天到兩天時間給自己做一個行爲記錄,把你通常每天要做的事情記下來,包括記錄你所有的生活活動。這樣,即使粗粗地記,大約也會有幾十件。然後把其中一些吃飯穿衣等必須完成的事情剔除。此後,你把剩餘下來的幾十件事情按照你的興趣排列,把你最不喜歡做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把你最喜歡做的事情放在最後一位。

最後,你就可以在以後一週內進行行動了。每天一早起來,從你最不喜歡的事情開始做起,並且堅持做完第一件事情,再做第二件事情……一直做到最後一件你喜歡的事情。

在整個過程中,你開始會稍覺得困難,但你只要花很少的力氣稍稍堅持,你就能順利進行下去。千萬在中途不要跳躍那些你不喜歡做的事情。

這種方式是一種強化作用的方式———先處理困難的事情,再處理稍困難的事情,那是一種對於前面行動的強化,然後繼續,強化的效果會越來越大,一直大到你覺得你有力量來完成任何事情。

對於改變惰性生活方式,這種方式具有很大的效果。而對於經常有抑鬱心情的人,這種生活方式將直接改變表現爲抑鬱的行爲,而很容易地使抑鬱的情緒結束,而只要堅持,抑鬱的生活方式就會永遠結束。透過結束惰性或抑鬱的行爲,而結束惰性或抑鬱的心理。

如果你試試,並且多一些堅持,你將發現,生活着,工作着,是多麼輕鬆有趣的事情!

在一把古老的鑰匙上刻有一意味深長的銘文——“如果我休息,我就生鏽”,對飽受懶惰之苦的人來說,這句警世恆言真是妙極了,甚至最勤奮的人可能也會採納它,以提醒自己,如果一個人允許其才能沉寂,就像廢棄鑰匙中的鐵一樣,很快,他們就會顯現出生鏽的跡象,最終,完不成需要他們完成的工作。

有些人有志於企及偉人的高度,他們就必須不斷磨礪他們的才華,如此他們纔可能開啟知識的大門,這扇大門守衛着通往某一行業的進口,科學,藝術,文學,農業,人類所涉及的每一個領域。

勤奮讓開啟成就大門的鑰匙常用常新。如果Hugh Miller在採石場辛勞一整日,晚上休息放鬆,縱情愉悅,他就不會成爲傑出的地理學家。聞名於世的數學家Edmund Stone,如果將他的休閒時間懶散虛度,他絕不會有數學辭典出版,也絕不會發現通往數學科學道路的鑰匙。如果年少的蘇格蘭小夥子Ferguson在照看山坡上的羊羣時,允許他自己忙碌的大腦停下來呼呼大睡,而不是透過一串珠子計算星星的位置,他就絕對不會成爲舉世聞名的天文學家。

勤奮可使人所向披靡,但這種勤奮不是心血來潮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或者走火入魔頑固不化的;而是矢志不渝的,持之以恆的,日復一日,正道直行。自由的代價是警鐘長鳴,而高貴持久的成功的代價是勤奮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