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調查報告作文五年級

學識都 人氣:3.05W

以生活爲源泉,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指導觀察的方法,以下是本站小編蒐羅的2017調查報告作文五年級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7調查報告作文五年級

2017調查報告作文五年級【範文一】

現今的小學生多數不會觀察,作文時無話可說,是造成學生作文困難的主要原因。小學語文教師應把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作爲一個很重要的工作來抓。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幫助學生展開想象,發展學生個性,爲學生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生 作文 現狀 原因 策略

調查目的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達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因此瞭解小學中高年級學生作文的一般狀況,可以幫助廣大教師掌握小學生的作文現狀,找出學生作文困難的癥結所在,從而爲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提高寫作水平提供依據。

調查概況

調查時間:10月~~~11日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 檢視學生作文

調查對象:蓉城二小2至6年級學生(計18個班級,共927名學生)

調查結果及原因分析

透過對教師和學生作文狀況的調查,經過整理分析現將調查結果歸納分析如下:

(一)作文態度消極。對寫作文缺乏主動,缺乏激情,缺乏創新意識。具體表現爲:

1、懼怕作文。問卷調查顯示50%以上的學生懼怕寫作文,完全沒有主動性;35%左右的學生東拼西湊應付交差;大約只有15%的學生喜歡寫作。

2、沒有寫作激情。大部分學生寫作文時感情淡漠,沒有非寫不可的衝動,調查發現85%的學生寫作文時沒有激情。僅僅出於完成任務而不得不編寫罷了。

3、寫作處於被動狀態。調查數據顯示,無論是作文還是日記,學生很少自己積極地,自發地去寫作,只有在老師佈置以後纔去完成的佔90%以上。

4、寫作沒有創新,內容沒有新意。許多作文選材陳舊,敘事老套,缺乏創新意識。這些消極心理最終導致了學生怕寫作文,不知道寫什麼就胡編濫造,嚴重地影響了學生作文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二)作文內容單一。好多學生覺得作文沒有東西可寫。五年級的一次作文題爲我的課餘生活,學生寫看電視、做作業、上輔導班的大有人在,佔全班人數的47%。好像除了這些,他們的生活是一張白紙了。還有幾個沒什麼好寫就乾脆胡亂抄了一篇。

(三)作文技能普遍較差。學生在小學階段寫作的基本要求是:敘事清楚,語句通順。從學生作文情況來看,許多學生的作文敘事紊亂,語病很多。語言具體生動、有感染力的約佔22%。大部分學生語言平直甚至言語囉嗦,其中語言不流暢、語句不通順的佔18﹪。寫作格式也有不少問題,有的標題佔格不正確,段落有的劃分不合理,還有的'從頭到尾只有一段。標點用的不恰當,還有“一逗到底”的現象存在。

(四)作文缺乏真情實感。從學生習作來看,不少學生感情漠然,辭不言情,筆是心非,失真失誠。寫假人假事經歷的“胡編式”作文,東摘西抄的“拼湊式”作文,全文照搬的“移植式”作文很多。有寫作文雖然寫的是真人真事,但沒有經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沒有自己對事物的感受和認識。沒有經過自己情感的撞擊與參與,不是自我情感的流露和抒發。

淺析以上狀況存在的原因

1、老師指導不力。老師在作文教學中包辦代替過多。老師很少引導學生去認真觀察事物,踏踏實實地完成自己的生活與閱讀積累獨立思考些什麼和怎樣寫。而是喜歡提供材料,提供範文,這樣的包辦代替剝奪了學生自食其力磨練意志力的機會。學生勢必會養成觀察思維與積累的惰性,懶於閱讀,疏於觀察,怠於思考,必然不能練就觀察、思維和表達。

2、學生生活單調。

3、缺乏課外閱讀積累和生活積累。

學生閱讀量少,語言材料積累少,生活積累少。學生生活空間狹小,整天學校家庭兩點一線。接觸自然與社會的機會很少。

應對小學作文寫作教學的策略

(一)教師要引導學生走出作文困境。

1、鼓勵學生多讀書。向學生推薦優秀讀物,讓學生多讀經典的書,學習作家的語言表述方式和寫作思路。這樣寫出來的文章纔能有大家風範,纔會有自己的個性。而個性纔是優秀的,纔是有價值的。

2、鼓勵學生多背誦。背誦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法寶。平時要鼓勵學生背誦優美的篇章和經典句段,而且要選擇不同的角度和種類。背誦可以積累詞語和很多表達方法,寫作時才能根據需要隨意組合,信手拈來,創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表達效果。

3、指導學生學會觀察與積累。具有一定的觀察力是學習作文的基本功,學會觀察是寫好作文的重要的前提條件。教師要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觀察方法,才能在實踐中有目的、有重點、有條理地觀察,從而提高觀察效率和洞察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習作的條理性。教師應在日常生活中教學生認真觀察,仔細琢磨、充分討論,然後在做有序記錄。也可引導學生從另一角度觀察、思考。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對重點之處加深印象,更用利於學生寫得具體,寫得詳實。教學生做有心人,能夠把身邊的事,看在眼中。記在心裏,把它當做素材積累下來,並把這些看到的、聽到的、自己感興趣的事或簡單、或詳細地記錄下來。時間久了,就會積累出很多的寫作素材,就不會再愁沒東西可寫了。

4、教會學生修改文章。俗話說十分文章七分改,就是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修改文章不僅是一種技能,也是一種值得培養的好習慣。而作爲學生往往是寫完後交上,沒有想過修改的問題。作爲老師要讓學生每寫完一篇文章,都要出聲朗讀幾遍,自己感覺不舒服的地方好好修改一下,還可以和同學互相修改。促使學生的寫作能力越來越強。

5、鼓勵學生多練筆。寫作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也沒有什麼竅門,必須多寫才能掌握領略其中的奧妙。練習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挖掘課文中可供習作訓練的素材,指導學生進行擴寫、縮寫、仿寫、續寫;在學校和班級板報上開闢欄目,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習作、書寫。結合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事情,及時記錄,發表感想。結合課外閱讀,看電視等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或觀後感

(二)多用鼓勵性評價,要善於從幼稚的、粗糙的習作中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尤其是講評差生作文時,即使他們全文僅有一兩個用得恰當的詞,一兩句精煉的話,也要加以鼓勵,使他們能鼓起作文的勇氣,下次作文時有所進步。

(三)做學生的知心人。真實是作文的生命,內容真實、情感真切、充滿童真、富有童心的習作人人喜愛。要讓孩子袒露童心,釋放童真。首先老師要了解孩子的需要,懂得孩子的心理,不嘲笑,更不能批判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有安全感,覺得老師是可靠的知心朋友,是可以傾訴心事的對象。只有這樣,學生纔敢於說真話,寫真事,達到“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我手抒我情”的境地。寫出最真的、最有生命力的習作。

(四)開展創造性活動,讓孩子親身體驗,在活動中積累素材。農村廣闊的天地是孩子們的樂園,更有他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寫作素材。教師應結合農村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特別是充分利用好綜合實踐活動。實踐活動後進行作文時,要提倡他們自由命題,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來寫作,言之由衷,充分表現學生個性,表達真實的自我。

(五)改善作文課堂教學。大膽改變那些傳統的古板的教學方式,讓教學適合學生的口味,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慾望。比如把習作課上成勞動課、美工課、表演課、唱歌課等,讓學生走出封閉的課堂,習作課纔會上得更豐富多樣、更精彩別緻,纔會更好地挖掘學生的寫作潛能,培養出真正的高素質人才。

小學生作文改革任重而道遠,還需我們教師努力研究新課標,不斷探索經驗,反覆實踐,勇於創新,根學生自身的特點,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探索出一條我校特色的作文教學之路。

2017調查報告作文五年級【範文二】

又到星期六了,我們小學生,有些在做運動,有的在做遊戲,有的在玩電腦,有的在看電視,有的在學習還有的在做家務。

我走訪了五年級小學生的家,我去他們家的時候,大多是都在看電視,也有一些小學生在玩電腦,玩電腦的時間2.3個小時,其次有一小部分學生在學習,還有個別小學生在做家務。

分析

在我走訪他們家的過程中,我可以看出大部分小學生喜歡玩而討厭學習。也有少數小學生雖然喜歡玩,但他們不討厭學習,他們能夠完成作業後纔出去玩。

結論

小學生不喜歡學習的情況主要有:

1.他們有一些題目不會做,而且不動腦筋思考和不問爸爸、媽媽,也有一些小學生覺得學習很費勁。

2.有些同學只覺得玩很快樂,而討厭學習。

3.有些同學喜歡學習,可是他們的作業要等到星期天才做。

建議

針對同學們這些不喜歡學習知識的習慣,我以下有幾點建議:

1.制定一個小學生週末學習計劃,合理安排時間。

2.學習之餘,多運動,比如:打球、踢毽子、跑步、拉雙杆......

3.題目不會的可以問爸爸、媽媽或者查電腦。

4.玩電腦最多玩一個小時。

5.要多看課外書,不要只顧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