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我們是否生活在計算機應用中的思考

學識都 人氣:2.42W

小編引言:無論如何,人類終將從宇宙中消失。但是,在我們消失之前,我們的計算機能力或許已經足夠強大,能夠極盡詳細地模擬人類的經驗。或許,我們正身處一個計算機模擬中,我們體驗到的現實只不過是該程序的一部分而已。

有關我們是否生活在計算機應用中的思考

現代計算機技術極其複雜,而量子計算(quantum computing)的出現使其更加複雜。透過這些強大的機器,我們將能夠大規模地模擬更加複雜的物質系統(physical system),其中可能包括完整的生物體,甚至人類。但是,爲什麼要在這裏止步不前呢?

這一想法並沒有它聽起來那麼瘋狂。最近,兩位哲學家表示,如果我們承認電腦硬件最終會變得極爲複雜,那麼,我們很有可能已經是一種“先人模擬”(ancestor simulation),即未來人類對過去的虛擬重現的一部分了。同時,三位核物理學家以“所有科學程序都要做出簡化假設”(simplifying assumption)這一觀念爲基礎,提出了一種檢驗這一假說的方法。他們認爲,如果我們活在一個模擬之中,那麼我們可以透過實驗來檢測出這些簡化假設。

然而,這兩種觀點,無論從邏輯角度出發,還是從實證角度出發,都只是留下了我們可能生活在一個模擬之中的可能性,無法指出真實生活和模擬生活的區別所在。不過,即使我們不生活在一個模擬世界中,核物理學家們提出的模擬實驗的結果也依舊可以得到解釋。因此,這一問題仍懸而未決:是否有方法判斷我們的生活真實與否?

我們都知道,在未來的某一時刻,人類會不復存在。或許我們會完全滅絕,沒有進化的後裔,也可能會有一種或多種後人類(post-human)物種作爲我們生命的延續,但是我們人類終會消失。然而,如果未來我們確有後裔,他們或許會有興趣創造先人模擬,即由有意識的人類居住的虛擬宇宙。如果創造這種模擬的技術足夠普及,模擬人類便會大幅激增,以至模擬中的第一人稱經驗(first-person experience)會比在現實中確實存在的第一人稱經驗要豐富得多。

如果你偶然發現,你自己有親身意識經驗(first-person conscious experience),一個有趣的問題便產生了:你如何才能知道你到底是人類本身,還是一個先人模擬,尤其是在後者大大多於前者的情況下?哲學家尼克·博斯特倫(Nick Bostrom)提出了一個思考這一問題的框架。他認爲,以下三種可能必居其一:第一,人類或者類人物種在取得模擬技術之前就滅絕了;第二,“後人類”文明對創造或使用這一技術興趣寥寥;第三,我們“可能”就是一個模擬的一部分。我說“可能”是因爲,在同等條件下,一個意識經驗就是模擬經驗的可能性更大。如果其他兩個可能性(滅絕說和缺乏興趣說)不成立,那世界上就會有數量極爲龐大的模擬經驗。

當然,在博斯特倫之前就有人思考我們感知到的現實可能是虛擬的,雖然人們提出的模擬器的性質各不相同。人類意識是模擬的,這一觀點不但是哲學和科學思考的問題,還是科幻領域的主打題材。在黑客帝國三部曲的第一部,《黑客帝國》(The Matrix)(1999年)中,觀衆所知的世界就是一個電腦模擬,目的是在保持人腦繁忙工作的同時,利用人體裏的化學反應來創造能源。在《黑客帝國》中,人類在一個完全沉浸式的虛擬現實環境裏,以計算機化身(avatars)的形式體驗着這個世界。但是,這套模擬有着諸多缺陷,讓一些覺醒的頭腦可以發現這一系統中的小故障,而“真實世界”中的人類也可以侵入名爲“矩陣”(Matrix)的模擬現實。

博斯特倫的觀點略微不同:他認爲,不僅僅是人類,整個宇宙都是模擬的。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我們的意識,以及與程序中無感知部分的互動,都是代碼的一部分。然而,博斯特倫也承認,即使是對一個強大的計算機系統而言,要完全模擬現實的.各個層面可能是不切實際的。正如我們的科學模擬包含一些不要求冗餘細節的抽象層面,模擬系統也可能會藉助某些規則和假設,使一些細節不用被模擬出來。而當我們做實驗時,系統便會補充細節:例如,博斯特倫在其2003年發表的論文,《你活在一個計算機模擬中嗎?》(Are You Living in a Computer Simulation?)裏寫道:“當[模擬系統]發現一個人正準備觀察微觀世界時,它可以根據需要,在一個[恰當的模擬領域]中填充足夠的細節。”這樣一來,系統就不用準確無疑地追蹤所有粒子或星系的軌跡。當需要這些數據時,程序中的宇宙會提供足夠的細節,來呈現毫無破綻的現實。甚至,人類也不需要每時每刻都被不差毫分地模擬出來;我們對“自我”的主觀認識會隨環境變化。

當博斯特倫熱衷於向人們說明,我們活在一個模擬世界裏的可能性更大時,面對這一難題的科學家們則需要回答另外一組問題。存在這一主要區別是因爲,科學關心的是可以被實驗或觀察檢驗的事物。而且,事實證明,不論我們活在一個怎樣的模擬系統裏,我們都能從中推斷出各種模擬之間的共性。

首先,如果我們活在一個模擬系統中,這一系統要遵守一套明確的法則,這些法則的動態變化(dynamic changes)是相對較小的。科學方法在過去幾個世紀裏取得的巨大成功證明了這一點。事實上,模擬假說有一些潛在的解釋力:我們的宇宙之所以遵從相對簡單的法則,是因爲這都是設計好的。至於模擬器在程序運轉過程中做出的修改,研究人員指出:模擬程序中存在錯誤,我們又測量到了以這一錯誤爲基礎的現象,但隨後這一漏洞得到了修正。

或許,真相是,我們確實活在一個模擬中,但是,就像假如世上存在一個不通人情的神一樣,模擬世界也不會改變我們對自己生活的主導。

TAGS: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