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朗讀者第九期主題詞家觀後感

學識都 人氣:2.73W

家,是成長的搖籃,是休憩的港灣,是對我們人生影響最深的地方。關於家,我們有着太多複雜的情感,也有太多值得分享的故事。以下是關於朗讀者第九期主題詞家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央視朗讀者第九期主題詞家觀後感

  【1】朗讀者第九期主題詞家觀後感

家,簡單一個字,能引起無數人的情感共鳴。因爲家是每一個人最初的記憶,也是外面最終的歸宿。

莫爾說爲了尋找想要的東西,外面走遍全世界,回到家找到了。而中國古人則推崇“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家是個人通向外界的重要紐帶。

在今天的這期節目裏,讓我最有感受的是作家樑曉聲的那句話:每個人都有現實的家園,書本可以構建一個精神家園。

家,真的是一個充滿內涵、又充滿溫暖的詞。

我們這一期的主題詞是:家。

家是一個有溫度的詞,它不僅是我們身體休息的地方,更是我們心靈停靠的港灣。

倦鳥歸林、魚翔淺底、落葉歸根,這都是對家的渴望,也是生命在追尋着一種歸宿。

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那一個個不一樣的家,去感受家庭裏的悲歡離合、冷暖人生。

今年最觸動人心的文字

每個人都有家,而每個人的家是那樣的相似又是那樣的不同。潘際鑾的家是爲祖國焊接事業的無悔付出,是才子佳人的六十年相守;冉瑩穎 的家是外剛內柔的互相守護;趙文瑄 的家是充滿小動物的自然天堂;樑曉聲的家是艱難生活中的患難與共;畢飛宇 的家是漂泊之後的守望寧靜;王耀慶的家是跨越海峽的千里尋根。家是靈魂棲息的彼岸,家是心靈停泊的港灣。

趙文瑄1992年,經導演李安發掘入行,趙文瑄 參演的首部電影《喜宴》入圍1994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一直以來,他以“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形象爲人們所熟悉。有人愛蘭,有人愛竹,他卻獨愛貓。

樑曉聲著名作家樑曉聲用文字記錄了一個時代一羣人的艱辛和勇氣,他的作品《今夜有暴風雪》《雪城》《年輪》都有着鮮明的時代印記,成爲人們的集體記憶。他是共和國的同齡人,經歷了那一代人獨有的艱苦歲月。

王耀慶他是《失戀三十三天》中的魏依然,是《小爸媽》中的高建,他憑藉無數優秀的角色,從臺灣走向內地。他的家也連接着海峽兩岸,有着濃濃的血脈深情。用聲音俘獲人心,以情感打動心靈,他就是王耀慶。

潘際鑾他是全國第一條高鐵的鐵軌焊接顧問,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的核電站的焊接顧問,他參與籌辦了清華大學第一個焊接專業……他曾是南昌大學首任校長,至今仍是西南聯大校友會會長。潘際鑾這個名字也許我們並不熟悉,但他的貢獻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畢飛宇他是熱播影視劇《青衣》《推拿》的作者,他是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的獲得者。從小的漂泊經歷,讓 畢飛宇 對安穩的家更加渴盼與嚮往。

冉瑩穎 ?鄒市明曾經的她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現在的她是一位溫柔的妻子和偉大的母親。曾經的他是奧運拳擊冠軍,現在的他是一個家庭的支柱,兩個孩子的父親。冉瑩穎水般的柔情,鄒市明山般的堅毅,共同搭建起一個溫暖的家,也哺育了兩個可愛的寶寶軒軒和皓皓。

  【2】朗讀者第九期主題詞家觀後感

朗讀者第九期已經播出了,給我印象深刻的是潘際鑾等老一輩清華學子朗讀的《告全國民衆書》。讓我心有餘悸的是趙文瑄,他說的那些話和他的神色。最有家的味道的是鄒市明全家。最讓我觸動的是畢飛宇說到的“不會愛”。

這一期的主題是“家”家是一個有溫度的詞,它不僅是我們身體休息的地方,更是我們心靈停靠的港灣。每個人都有家,在一個個相似又不同的“家”裏,能否找到一些共鳴?本期節目,在鋼琴家陳潔的伴奏中,隨董卿聆聽那些“家”的故事!

  【3】朗讀者第九期主題詞家觀後感

正如現在各大網絡媒體等所報道的,《朗讀者》真的堪稱一檔製作精良、富有創新、有內涵有深度的完全中國原創的具有人文精神的電視節目,它的成功播出,也充分說明了董卿由主持人轉爲製片人轉型成功,其次,《朗讀者》的口碑爆棚也給我們這些專業的電視人帶來很多的警示和思考。

其實,更多的時候,我們看到國內各大衛視臺的綜藝娛樂節目都是買的`某國某國的版權、copy的某國某國的形式、借鑑了某國某國的style,爲什麼這麼多的國外版權充斥着我們的熒屏,霸佔着我們的時間,是我們太缺乏創造力了,還是因爲我們看到的中國原創太少,以至於我們都不願意看電視了。爲什麼我們寧可拿着手機看外文中字的娛樂節目也不願意多看一眼本國的本土欄目,這到底是爲什麼呢?一方面網絡等新媒體的異軍突起讓我們沒有更多的時間去看電視,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本土節目不好看、沒內容,做電視的和看電視的人根本沒在一根弦上,說白了,沒有抓住受衆的口味,不去了解去發掘隱藏在人民羣衆內心深處的需要。

那天在電梯裏無意中聽到兩位同事的聊天,他們在說一個比較喜歡寫作的朋友在向一位名家討教寫作技巧的問題,你能猜到著名作家說的什麼嗎?大概意思就是其實寫作根本沒有什麼技巧可言,你就是用心把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就行了,不用去刻意僞裝,最真實的東西就是最棒的。

所以我們做電視也需要通過鏡頭來表達真實,通過聲音來傳遞真實,通過節目展現這種真實,我覺得《朗讀者》運氣好了一些,因爲它的所展現出來的真實感,正是當前我們這個社會所匱乏的一種力量,董卿的團隊get了這個點;我們太需要一檔文化類的精品節目,董卿團隊想到了這個點;我們更需要中國原創,董卿團隊遵循了這個點;我們不但高顏值更要高品質,他們用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夯實這個點,於是它必然要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