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設備應急預案(精選5篇)

學識都 人氣:1.52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有時會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爲了減小事故造成的危害,常常要提前編制一份優秀的應急預案。那麼你有了解過應急預案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2021設備應急預案(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1設備應急預案(精選5篇)

設備應急預案1

爲了提高醫院內部的自防、自救能力,使全體工作人員都能瞭解和掌握火災的特性,一旦發生火災事故,能做到有計劃、有步驟、準確、及時、有效的進行撲救,使火災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根據:“預防爲主、防消結合”的原則,結合醫院消防工作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滅火應急方案,請各科嚴格執行。

一、重點部位的滅火應急措施

1、病房發生火災事故時,首先應當穩定工作人員的情緒,以免發生混亂而造成更大的損失。做到“先救人,後救物”、“先病人、後員工”的原則。人員撤離現場和疏散物資依次進行,切莫爭先恐後,相互擁擠,更不能中途阻塞通道,發生自殘,造成不應有的悲劇。發生火災時病房負責人和義務消防隊員應當迅速趕到現場,組織人員撲救,並安排人員報警。當起火人員受困時,切不可跳樓逃生,可將被套、牀單、窗簾或其他可利用的繩索繫牢後,抓住繩索下滑到安全地點。

病房一旦發生火災事故,應按以下預案步驟執行:

① 首先了解火災發生方位、地點、原因、燃燒物等情況。

② 科室工作人員迅速分工,一人通知住院病人做好疏散準備,一人火速報警119,一人通知院部,急呼全院員工緊急協助。

③ 最快的速度切斷本樓層電源(樓層電源開關對中間樓梯口)

④ 穩定病人和員工的情緒,有秩序、有組織的把病人,特別是產婦、嬰兒快速疏散到安全場所。

⑤ 對有效的時間內,搶出易燃易爆的物品,如氧氣瓶、酒精等。

⑥ 對119消防隊未到之前,義務消防隊員和員工對分管院長或科室負責人的指揮下,充分利用院內現有消防器材進行撲救。

⑦ 對最短的時間內由分管院長向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火災情況,並組織有關人員調查火災原因及後事工作。

2、對配電房發生火災事故,電工應當立即切斷電源,用1211滅火器或乾粉滅火器撲救。

3、對倉庫發生的火災事故,倉管員和義務消防隊員應當迅速切斷電源。火勢向上層蔓延時,控制上層、下層設防;火勢向水平蔓延時,先控制左右,後上、下設防。上下控制,上層爲主。注意疏散物資,並負責向消防部門介紹物資存放的數量,有無危險、易燃物品以及被困人員等情況。

二、對一般防火部門的滅火應急措施

對一般防火部門發生火警時,離火災事故最近的部門、人員應當迅速進行撲救,部門負責人和義務消防隊員趕到現場,組織人員撲救,並迅速報警。同時組織好人員整理好重要、貴重、危險物品,做好疏散準備工作。

三、醫院領導對滅火工作的應急措施

醫院分管消防安全的副院長應當迅速趕到火災事故現場,召集有關領導成立滅火領導小組,瞭解情況並進行相應的分工。對火災事故採取邊解救被困人員邊組織人員控制火情,轉移和疏通物資。向消防部門介紹發生火災的部門或病房的房屋結構、分佈情況、水源、物資的危險性和被困人員的情況。

四、如何撥打“119”火警電話

一旦發生火災,立即撥打“119”火警電話。報警不要慌張,要報清火災發生地街道(青春路288號)、單位名稱、報警人姓名及聯繫電話以及是否有人被困和被困人員數,要說清科室內有無易燃易爆物品(如氧氣瓶、酒精等)。報完後請不要急着掛電話,等接警員說好再掛,如他還有什麼問題或有沒聽清楚的地方,請詳細告知。

五、做好預防防患於未然

各科要切實做好用電安全的防患工作,各科室(崗位)要指定人員平時做好用電及醫療儀器性能安全檢查及記錄(每週一次),發現問題及時向科主任或分管院長彙報,無問題及時記錄對案。醫院每月對記錄情況進行一次檢查,檢查結果與個人制度考覈和科室年終考覈掛鉤。

總之全院職工要熟悉和掌握以上內容和措施,發生事故後積極搶險救災,爲降低損失而贏得時間,並注意保護自身的安全。

設備應急預案2

一、管道的異常泄漏

1、發現設備管道滲漏或破裂立即停機;

2、漏出廢水會全部回到廢水處理調節池重新處理;

3、用水清洗地面並及時通知機電修工;

4、機電修工立即組織搶修,恢復後啓動設備。

二、廢水處理設施因故障不能正常運轉

1、當發現廢水處理設施有故障無法正常運行時,立即停機通知搶修;

2、廢水平臺廢水罐平時要求一直保持在半罐以下,至滿罐可以儲存1天的水量;

3、如果設備連續一天以上無法啓動,立即通知外部罐車儲存廢水;

4、將廢水運至廢水處理站進行處理;

5、修復後立即啓動設備。

三、因間歇性水量不正常而引起的出水異常

1、每班操作工定期檢查廢水的排放,當排放異常立即調整;

2、當發現因間歇性水量不正常時,停止排放,將水排至調節池重新處理;

3、直至排放要求穩定達標,纔可以向外排放。

四、處理設施滲漏

1、鹽酸罐的異常泄漏

(1)發現鹽酸罐的異常泄漏,立即向後勤安全員彙報,並及時通知維修;

(2)維修及時處理故障,注意防護措施和安全保護;

(3)維修無法處理的故障,立即通知外部罐車儲存剩餘鹽酸;

(4)泄漏的廢酸將全部經過預置的排酸管道排至調節池處理;

(5)用預放的石砂處理平臺上的溢出酸液;

(6)直至設備故障排除後啓動設備。

2、廢水罐的異常泄漏和水量過大溢出

(1)發現廢水罐泄漏和溢出,立即通知維修;

(2)及時處理故障,當天無法處理好的故障,應立即通知罐車儲存廢水;

(3)泄漏的廢水將通過預置管道排至廢水系統調節池處理;

(4)用水沖洗平臺地面,將水排至調節池處理;

(5)設備故障排除後啓動處理設備。

3、其它處理設施的異常泄漏

(1)廢水系統的其它設備泄漏,通知維修;

(2)未處理好的廢水都會通過排水溝回到調節池進行重複處理;

(3)設備修復後才能啓動廢水系統。

設備應急預案3

爲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各消除突發性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減少設備系統故障造成的損失,維護酒店穩定,確保酒店各項經營的順利開展,結合酒店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應急預案,希全體員工遵照執行。

一.設備重大的緊急報修

各部門使用的設備發生重大故障時,應第一時間報告工程部,由工程經理根據設備故障情況,立即安排相應專業技術人員第一時間進行緊急搶修,儘快完成修復任務,恢復正常營業並採取預防措施。

二.設備重大故障應急處理的程序

1.處理設備系統重大故障時,當值的設備操作人員、主管應保持沉着冷靜,分析故障原因,訴速採取相應的應急措施,並立即逐級(經理、主管副總、總經理)向上彙報。

2.工程經理與使用部門領導共同協商,統籌協調,採取應急措施,控制影響範圍,同時分析故障原因,找出解決方案和預防措施。

3.設備維修時,專業主管需在現場進行技術督導,工程部專業人員應按照設備操作規範進行維修,維修現場應設立醒目的警示標誌,以免發生意外。

4.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好緊急故障的臨時處理工作:

A.市政電源停電時,應啓動酒店備用發電系統進行供電。

B.地下層集水坑排污潛水泵故障,應使用臨時抽水泵排污。

C.供水設備發生故障時,應啓動備用泵進行供水。

D.中央空調主機發生故障時,應啓動備用中央空調主機。

5.如遇水管、油管、蒸汽管泄漏,應先做臨時封堵。之後,逐級(主管、經理、主管副總、總經理)向上彙報,並採取徹底封補或更換管道的技術處理。

6.緊急事故現場若產生大量濃煙或導致火險時,應立即報告保安消防中心。緊急調用臨時排風設備進行排煙,並根據事故情況佩戴防毒面具或氧氣呼吸器進入現場處理。

7.當載人電梯(特別是客用電梯)發生緊急情況(困人、開門運行、溜梯、衝頂、夾人和傷人等)時,其解救方法及處理程序詳見酒店電梯救援應急預案。

8.處理停電事故,在確認已經處理完畢,必須再做絕緣測試後方可送電。

9.事故處理後,應將所有防護用品清洗乾淨,工作人員要清理個人衛生。工程部應組織相關專業人員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改進措施,做出總結,並記錄備案。

設備應急預案4

爲了確保壓裂設備正常運行及在施工作業中突發事故發生時應及時採取正確的措施,防止事故損失進一步擴大,把事故損失降低在最低限度內。特制定本方案。

一、施工前的預防措施

1、檢查壓裂施工設備、儀器、顯示器、傳感器工作正常,各部位油、水是否符合規定,按照巡迴檢查路線檢查各點、各項。按操作規程操作設備。

2、檢查臺上發動機緊急熄火裝置是否復位。

3、檢查機身周圍無障礙物和易然品。

4、施工過程中操作人員應做到巡迴檢查車輛運行狀況、各項運行參數,不脫崗,聽從指揮。

二、施工中突發事故應急措施

(一)泵車故障

1、施工發生泵頭斷裂,立即整體停泵,關閉井口閥門,放掉壓裂高壓管線壓力,關閉該車旋塞閥,調整其他泵車排量,根據所能達到的施工排量,調整砂比等施工參數;若仍達不到施工下限排量要求,整體停車整改。

2、注前置液初期,發現液力端空泵現象,全體車輛停止施工,循環走泵,整改後繼續施工。

3、注前置液後期和加砂頂替階段中,發現液力端空泵現象嚴重,故車應立即停泵,關閉該車旋塞閥,調整其他泵車排量,根據所能達到的施工排量,調整砂比等施工參數;若仍達不到施工下限排量要求,整體停車整改。

4、當發生柴油機飛車,應立即停車,當正常停車無效時應立即啓動緊急停車裝置停車。

5、當單車發動機水溫超過90℃, 傳動箱油溫超過100℃,壓裂泵潤滑油溫超過70℃時,泵車操作工應立即向指揮人員彙報,適當降低該車傳動箱檔位,調整其他泵車排量,根據所能達到的施工排量,調整砂比等施工參數;若施工條件不允許降檔稱工作,應安排專人嚴密監視該車機械參數的變化。

6、當單車發動機水溫超過95℃, 傳動箱油溫超過110℃,壓裂泵潤滑油溫超過80℃時應立即停機檢查。關閉該車旋塞閥,和低壓上水閥門,調整其他泵車排量,根據所能達到的施工排量,調整砂比等施工參數;若仍達不到施工下限排量要求,整體停車整改。

7、當單車發動機各部位潤滑壓力突然下降,或發生機械異常響聲應立即停車檢查。

8、由外界環境引起的停機,必須外界環境恢復正常後才能發動機械。

9、由機械故障引起的非常停機,必須排除機械故障後才能啓動機械。

(二)混砂車故障:

1、注前置液階段,混砂車刺漏,整體停泵,整改設備。

2、注攜砂液階段,混砂車刺漏,立即停砂,在確保人員設備和外部施工環境安全的條件下,頂替完成後整改設備。

3、施工過程中,比例泵或螺旋輸砂器等失控,立即停砂頂替,頂替完成後整改設備,調整施工方案。

4、施工過程中,混砂車供液系統失控,立即停砂,連接泵車供液管線至液位高的供液大罐,頂替。

(三)儀器車故障:

1、發電機故障,立即啓動備用電源,施工結束後整改發電設備。

2、採集系統故障,無法短時間恢復的,應立即嚴密監視壓裂泵單車泵壓,通過混砂車掌握施工參數,迅速與現場監督和設計人員討論下步工藝措施。

設備應急預案5

一、組織機構與職責

院設立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下設一個辦公室和專家組。辦公室設在檢驗管理部。各設區市分別設立各自的應急技術處置小組。(見附1、2、3、4)

(一)組織機構:

1、領導小組

組長:院長。

副組長:副院長、院長助理。

成員:院相關職能部門、業務部門負責人及各設區市相關人員。

2、領導小組辦公室

主任:副院長

副主任:院長助理、檢驗管理部負責人

成員:檢驗管理部人員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

3、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置專家組

4、各設區特種設備事故緊急處置小組

(二)職責:

1、組長:負責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和省特種設備事故緊急情況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的協調,發生重特大事故時,督促院職能部門和各設區特種設備事故緊急處置人員按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置預案及時有效地開展工作;負責事故調查、鑑定報告的審批。

2、副組長:協助組長開展工作,當組長出差在外時,代行組長職責,發生重特大事故時,到現場參與事故處置,組織應急技術處理小組確定技術處置措施。

3、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編制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置預案;協調和組織全院對特種設備事故的處置工作。檢查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置預案工作落實情況。發生重特大事故時,現場協助副組長和各設區特種設備事故緊急處置組制訂技術措施。

4、各設區特種設備事故緊急處置組:成立應急技術處理小組(具體名單見附件4),組長由院指定的人員擔任,成員3~5名,由具有檢驗師資質或相應技術專長的技術人員組成。根據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及時派出應急技術處理小組成員爲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提供技術支持,爲事故處置提出技術處理措施。建立當地特種設備設計、製造、安裝、維修單位組成的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置聯動單位名錄(具體名單見附件5)。

5、院辦公室、各設區所、站綜合室:負責接警和後勤保障工作,負責院內部處置資源的調配,提供事故應急處置工作所需的物資、裝備、車輛等, 協助並配合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做好有關善後處理工作。按統一口徑,做好新聞報道工作。

二、接報警與應急響應

(一)事故報告

1、本院所有人員:本院所有人員在接到任何方面特種設備事故報告(或疑似事故)後,應立即向部門負責人和院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特殊情況下,可同時報告上一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和有關部門。本院任何人員不得以任何藉口隱瞞、壓制事故報告。

2、部門負責人:部門負責人在接到事故報告後必須立即逐級上報;

(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置常用通訊聯絡方式見附件6)。

事故報告內容應當包括:事故發生單位(或者業主)名稱、聯繫人、聯繫電話;發生地點及時間(年、月、日、時、分);設備名稱;事故類別;人員傷亡、經濟損失以及事故概況。

對於由於情況緊急,事故詳情未及時瞭解的,各有關部門應在上報的同時,通過各種途徑證實、瞭解,並根據事故事態發展和處置情況及時補充續報。

3、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各設區市所、站綜合室接到事故報警後,必須迅速做好電話記錄,電話記錄內容應包括:報警人姓名、聯繫電話,同時記錄事故發生地點、時間、傷亡及損失情況等。由領導小組辦公室接警的,應迅速將情況上報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組長,同時通知相關人員。由各設區市特檢站綜合室接警的,應迅速將情況報部門負責人和領導小組辦公室。

4、各設區特種設備事故緊急處置組負責人應迅速對事故等級進行初步判定,聯繫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置聯動單位,並同時派員趕赴事故現場參與事故處置。

5、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對事故的處理進行跟蹤與檢查。對重特大事故,立即將事故發生和處理情況上報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組長,並立即協調組織有關人員趕赴事故現場。

(二)基本響應程序

1、趕赴現場的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後,應立即與事故單位或業主和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置聯動單位取得聯繫,協助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做好事故技術處理;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未到現場時,應當瞭解事故發生情況,認真查看現場,並將上述信息反饋給領導小組辦公室或各設區特種設備事故緊急處置組負責人。

2、領導小組辦公室或各設區特種設備事故緊急處置組負責人根據信息反饋和現場實際情況,對嚴重事故以上的事故立即向發生事故中心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組長和所在地質量技術監督局報告。

(三)現場工作的主要內容

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組在事故現場實施事故現場緊急處置。應本着盡最大可能降低人員傷亡、減少事故損失、嚴防事故(污染)擴散的原則。協助事故發生單位開展自救。判定事故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危害,採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1、根據設備和事故特點,對事故是否可能進一步擴大作出初步判斷。先期處置隊伍趕到事故現場後,應當儘快對事故發生的基本情況做出初始評估,包括事故範圍及事故危害擴展的趨勢以及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等。

2、確定事故相關的特種設備,調閱相關設備資料、信息;檢驗檢測報告,並根據需要,提供設備使用介質的相關技術資料。

3、針對事故引發或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提出防範措施和啓動相關應急預案的建議。根據發生事故的特種設備的結構、工藝特點以及所發生事故的類別,迅速展開必要的技術檢測工作,確認危險物資的類型和特性,制定搶險處置的`技術方案,並採取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及時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擴大,消除事故危害和影響,並防止可能發生的次生災害。

4、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決定啓動預案後,各設區特種設備事故緊急處置組負責人應迅速派出應急技術處理小組匯同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置聯動單位,配合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或事故調查組查明特種設備事故的性質、類別、影響範圍及可能繼續造成的後果,確定合理的技術處理處置方案。對於重特大事故的技術處理處置方案,報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審定。對一般性事故和嚴重事故,積極配合事故發生地的質量技術監督局,按特種設備緊急處置措施(見附件7、8、9、10、11、12、13、14、)開展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對重特大事故,在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統一組織、協調下,迅速開展處置工作,爲確定事故等級、協調、指揮處置事故提供技術保障,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同時用做好事故現場取證工作。同時,由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副組長會同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各設區特種設備事故緊急處置組的有關人員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確定技術處置措施,協助開展事故處置。

5、對於罐體泄漏等可能導致嚴重次生災害(如爆炸等),提出人員撤離的建議。對發生易燃易爆有毒介質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泄漏的,應立即組織專業人員採取措施,處置泄漏。組織消防人員滅火和對發生泄漏的氣、液體進行消毒或稀釋,對發生火災事故的壓力容器及其周邊受影響的壓力容器,進行噴淋降溫。

6、建議採取相關技術措施,如設備應急堵漏等。

7、根據事故的性質和特點,提出介質排放、泄壓等技術措施;對可倒換的,將事故設備及波及的其它隱患設備內部介質倒換至安全可靠設備之中,對於可移動的設備(如聯苯、液氯、液氨、二氧化硫氣瓶),在經有關專業人員判定可以移動後,組織具有安全防護知識和配備防護裝備的人員,將設備移至可處理場所進行處置。

8、根據介質毒性,提出預防和處置中毒的建議;搶救受害人員。及時、科學、有序地開展受害人員的現場搶救或者安全轉移,盡最大的可能降低人員的傷亡、減少事故所造成的財產損失。向現場人員(包括處置人員)告知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自我防護知識。

9、提出需要動用社會力量(人員、裝備、車輛等)的建議;

10、對搶險中的專業技術操作提供技術指導(包括對搶險工具的選用和使用)。

(四)中心事故工作組人員的安全防護

參加應急搶險處置的工作人員,要注意個人人身安全,應當按要求配備安全防護用品和必要的安全裝備,事故現場應當在專業部門的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必要的技術處理。

(五)特種設備事故救助聯動企業

針對特種設備事故的性質和特點,動用相應的社會力量,實行對口處置的方針。藉助於企業的專業操作人員(搶險隊伍)、專業搶險設備和搶險技術,進行事故應急處置,盡最大可能減少事故危害、提高處置效率,減少處置風險。特種設備事故救助聯動企業名單見附件5。

參與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置社會救助聯動的企業,應擁有相應事故處置設備、物資,特別是快速帶壓堵漏技術,人員應具備相關專業事故處置技能和實踐操作經驗,聯動企業應有專項演練。

三、特種設備應急處置措施

1、電梯事故緊急處置措施(見附件7);

2、起重機械事故緊急處置措施(見附件8);

3、場(廠)內機動車輛事故緊急處置措施(見附件9);

4、大型遊樂設施事故緊急處置措施(見附件10);

5、客運索道事故緊急處置措施(見附件11);

6、液氯鋼瓶泄漏事故緊急處置措施(見附件12)

7、液化石油氣汽車罐車事故緊急處置措施(見附件13)

8、液氨鋼瓶泄漏事故緊急處置措施(見附件14)

四、預案管理與修訂

(一)本預案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和當地設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備案。

(二)本預案由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每兩年修訂一次,在發生特種設備事故後,對預案和緊急處置措施進行必要的評審和更新。

(三)本預案按照省(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和福建省特種設備事故緊急情況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的要求定期進行演練。

(四)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