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師演講稿優秀範文

學識都 人氣:2.28W

在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有一批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的教師,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教育着學生,講述着一個個踐行羣衆路線的授業之道故事。豐樂小學老師我,無疑就是這樣的楷模之一。在豐樂小學從教22年,我無怨無悔,默默耕耘,憑着強烈的敬業精神、高度的責任感和對教育事業的執着,以獨特的效益意識、創新意識,探索出了一條效果顯著的教學之路。

小學語文教師演講稿優秀範文

二十二年踐行着傳道授業的光榮使命

1973年出生的我,1992年從仁懷師範學院畢業後,就進入豐樂小學任教。“從站上三尺講臺那天起,就註定我將終生以此爲業。”

我最初並不喜歡當老師,雖然少時心思飄渺,理想雖宏大卻無固定目標,但至少老師不是我的追求。“我就覺得累,親戚朋友裏都有當老師的,我知道他們的工作情況。雖然有假期,看起來休息時間也多,但是每天都要面對孩子,千篇一律的講義更是令人頭疼。”但那時的我,和衆多的70後同齡人一樣,傳統觀念濃厚,更願意聽從父母的安排。更何況,我是一個女孩子。從小學、初中、師範,我就這樣按部就班地讀書。當時,很多人初中畢業後都熱衷報考師範學校,而且能夠考上師範學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謂父母之命不可違,雖然不喜歡教師這個職業,但我還是報考了師範學校,並且以高分被仁懷師範學校所錄取。然後,我被分配到豐樂小學。這個過程需要十多年的時間,時間漫長,如同成長的旅途。

從業之初曾留給我很深的印象――我原本應該是個數學老師,偏偏陰差陽錯當了一名語文老師。“我實習的時候,就是教的數學,而且我對數學也比較感興趣。”但到了豐樂小學,當時學校正好缺少語文老師。

校長找到我說,你就帶語文吧。剛出校門,不到20歲的年紀,青澀、內向。領導說什麼,就是什麼。我也沒有拒絕。“其實我是準備推辭的,畢竟語文課是一門大課,需要了解的知識很多,我就擔心自己做不好。”

硬着頭皮上陣,我竟然就挺了過來。自從上了三尺講臺,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當年的青春美少女,而今已是15歲孩子的母親,桃李滿天下的老師。都說“爲伊消得人憔悴”,這句詩歌拿來形容我,不是也很貼切嗎?

愛崗敬業詮釋了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

“都說幹一行,愛一行。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應該把它做好。”不止一個場合,說起當初的“不願”和現在的“熱愛”,我都這樣回答。語言樸實,但卻飽含深情。

對待工作,我最大的特點就是認真。在校園內,我的身影總是行色匆匆。從參加工作以來,我不僅要上課,還擔任班主任,一個人帶幾個班,課程本來就已繁重,當班主任無疑壓力更大。

“孩子們小,很多事情都需要我親力親爲,無論是考勤、衛生,還是作業、考試等,我必須一件不落地把事情都做好。”

最初的時候,我從教一年級開始,會伴隨孩子們走到六年級。然後循環輪迴,再去教一個剛剛啓蒙的班級。周而復始,看着孩子們漸漸長大,我的內心,也充滿了收穫的喜悅與快樂。

“這樣帶班級的話,對學生比較瞭解,學生和家長也比較瞭解老師,大家相處非常愉快,所謂知己知彼嘛,教書也像打仗啊。”

後來年歲漸長,我的教學風格自成一家,學校爲了充分挖掘我的教學經驗,於是專門讓我帶高年級的學生。比如從五年級帶到六年級,這屆畢業後再去帶一個五年級的班。

這兩年,我在繁重的課程之外,還承擔了不少研究課題,其中包括貴州省教育廳的《閱讀習慣養成》、xxxx區教育局的《自主參與式作文批改與評價研究》等。

“我教了二十多年書,在某些方面確實有些心得,雖然做課題很累,但也希望通過自己的系統整理、分析、研究,把經驗總結出來,把問題發現出來,這樣才能夠促進教育的良性發展。”正是抱着這樣的想法,我默默無聞地耕耘在自己的崗位上,從不向學校抱怨。

用愛管理激發出高度自覺的道德準繩

我在班級管理中從不吝惜我的表揚,哪怕是一句鼓勵的話或一個讚許的眼神。我教會學生做人、教會學生學習、教會學生生活。我給學生的表揚、鼓勵,就是一縷縷的陽光,讓學生心中倍感溫暖,讓學生的`青春之花燦爛開放。

某同學經常打架、遲到、說髒話、上課講話、語言打擊班幹部,在班上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他的父母忙於做小生意,基本不管他的學習。爲了樹正氣,爲了轉變他,我多次家訪,私下交流談心,並熱情地邀請他參加一些課外的文體競賽等活動,而且還小有所獲。在榮譽感的激發下,這名同學開始對學習產生了濃厚興趣,成績直線上升。

我說,教師所從事的是培養人的工作,而教師工作的對象,則是充滿生氣與活力的朝氣蓬勃的學生。不管是哪一個年級哪一個層次階段的學生,不管是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抑或是研究生,總的來說還是成長中的人,學生畢竟是學生。小學生的思想也許很幼稚、很離奇,他們的行爲也許不合乎規範,有時甚至很調皮、很搗蛋,這一切,從一定意義上講,都是正常的。教師應當對學生充滿愛意,要善於理解他們,並正確地加以引導,而不是簡單地訓斥,更不能諷刺、挖苦、謾罵。

不過,對學生應嚴而有度,這更是我一直遵循的法則。古語道:“教不嚴,師之惰。”“嚴是愛,鬆是害。”在連任班主任的過程中,唐老師逐漸摸索出了一套以學生爲主體、全員參與,以教師爲主導,協助管理的合作型班級管理模式,其核心是信任學生,自我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唐老師每帶一個班,總是將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等規章制度與“做人”的教育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立足規範,學會做人。我一面利用黑板報宣傳中學生行爲規範的重要性,一面建立評比小組,開展規範形成比賽。根據不同階段要求,分別引導學生爭做“行爲規範人”、“文明禮貌人”、“身邊小雷鋒”等有所追求的人。

積極創新激活了啓發教學的課堂藝術

在教學中,我善於採用啓發式教學法,有目的地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獨立解決問題。一方面,發揮集體思維的優勢,另一方面,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進行觀察、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教師負責控制的是討論的方向和節奏。採用這樣的方式,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了,學習的主動性增強了,提高了學習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指導學生積極思考的同時,教師也能從學生的討論中獲得一些啓發,師生雙方都能夠從中獲得更多的靈感。

作爲小學生,他們的腦袋瓜裏總是充滿了各種奇思妙想。爲此,我特別注重“鼓勵創新”,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我在語文的教學中,把學生視爲探索者,鼓勵他們“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對於那些發出“不同聲音”的學生,總是首先加以肯定和讚賞,再帶領學生討論這些不同觀點的合理性或不足,讓學生自己在多種選擇中找出最優的一個,這樣的探索,不只是讓學生“發現真理”,更讓學生具有了創新的勇氣,找到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我的精心組織下,我的教育教學始終保持了一種良好狀態也取得了較好效果,至今我送了十多屆小學畢業班,所授課和擔任班主任的班級,畢業考試統考均取得了優異成績,得到領導及社會的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