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秋的演講稿範文(精選9篇)

學識都 人氣:2.16W

演講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在不斷進步的時代,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演講稿,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中秋的演講稿範文(精選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中秋的演講稿範文(精選9篇)

中秋的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道出了世事難料,也道出了千里相思的情感。

爲了謹記“端午節”的教訓,中國從今年開始把農曆八月十五定爲國家法定節日:中秋節。並放假三天。我期待着“中秋節”的來臨。一顆蠢蠢欲動的心早已飛出窗外。下課後,我箭一般地衝出教室,打包回家。坐在車上,我想着今年真爽,既可以盡情地玩,又可以和父母團圓過中秋節。

這個中秋真的非同尋常。回到家後,家裏的氣氛異常興奮,可家人的興奮彙總卻摻雜着一絲感傷。媽媽對我說,家裏來了一個親人,在你爺爺那邊。媽媽笑着問:“你能猜出是誰嗎?”看這詫異的笑容,我心想,是不是有二爺爺的消息了。以前聽爸爸說他有個二叔,只是不知道他在何方,難道會是他回來了。我果然猜對了,是那個“不成器”的二爺爺回家了。

幾年前,我還常聽爺爺唸叨,提起他有個弟弟比他小20歲整。聽說,他年輕時放蕩不羈,喜歡闖。在那舊年代還沒聽說有打工的,他便背上行李走南闖北了。他離開家那年22歲,本着自己年輕力壯,沒向家裏要一分錢,那是還正在鬧“文革”,國家混亂,他沒有方向,沒有投奔,孤身一人心想“車到山前必有路”。他爬過火車,走過夜路,不畏艱難,練就一股“橫”勁。找到工作後賺了一點收入,帶着錢回過家一次,爺爺硬留他在家,他卻不依,又走了。又是幾年後,他在外不知闖過多少個地方,也不知對方的地址,此後的聯繫便中斷了。一直音訊全無。

此刻,出現在我面前的是一位“素未相識”的年僅五旬的老人。他頭髮微白,煙黃色的面孔顯得有點瘦。他就是失蹤了三十六年的親人——我的二爺爺。我爺爺以爲那麼多年他孤身漂泊、杳無音信,認定是被人害死了。陌生,太陌生了!我的爸爸都不見得記起他的模樣,不過仔細一看,他確實和我爺爺長得很像。

經過幾天的交往,便和二爺爺的感覺很親近。十五的晚上,我們先祭拜了奶奶,二爺爺跪在奶奶的遺像前哭了。爺爺也哭了,我們都哭了,我們是喜極而泣呀。“奶奶”也看到了我們全家人都團聚了。我想這個中秋節過得是在不尋常。然後大家一起吃了團圓飯。二爺爺因在外漂泊多年口音都變了。他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我的兒啊,我的孫兒啊,我對不起你們,我沒有爲這個家做貢獻,反倒讓你們牽掛我……”

中秋節本是快快樂樂的,而我們一家人卻在淚水中度過,可我們卻多了一個至親的人,難道這都是上天安排好的嗎?還是一個巧合?讓我們在中秋佳節團聚一堂。生活大概就是這樣,磨難是福,團圓是福吧!

中秋的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中秋之夜,花好月圓。到了中秋,家家戶戶都喜歡坐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我家也依舊如此。

平日裏,大家都爲了各自的事業學習終日奔波,難得坐於一桌,此時所有的瑣碎之事都被瞬間拋開,家人們圍坐在一起,輕鬆說笑着。

一家人聚在一起,最熱鬧的時刻便是開飯,大家圍着一張長桌,談笑風生,心情極佳。滿桌佳餚,使人眼花繚亂,最後母親端上一碗魚頭湯,滿滿一盆,熱氣騰騰,等待母親也落座後,我們也就開始動筷了,大家也就不在意平日的規矩“食不言”了,邊吃邊談各自發生的有趣的事。

哥哥只管給我夾肉,推了小半碗,我笑道:“你幹嘛?”他道:“別減肥了,好不容易過個節,多吃點,反正也那麼胖了。”我只好夾了一筷又一筷的肥肉放他碗裏作爲“回禮”。他笑笑,也一一吃了。

飯後,我與哥哥收拾碗筷,我戳了下哥哥:“高材生,你會洗碗嗎?”他笑起來:“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我漲紅了臉:“你纔是豬呢!既然你會洗,那你自己洗吧。”他摸摸鼻子,認命道:“好的,豬。”我憤憤瞪他一眼,大步流星的溜達到了陽臺上。

父親和母親正趴在陽臺上看月亮,溫柔的月光傾落於他們身上,二人相依偎的樣子甚是少見。我不忍心打擾,剛想退出去,父親一回頭就看到了我,他一拍頭:“月餅還沒吃呢,閨女這是來要月餅了。”母親也點點頭,挽着父親進了大廳。

父親將大月餅拿出來,切成五塊,分着吃。每個人的嘴角都掛上了月餅渣和幸福的笑。

中秋的演講稿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一天夜裏,我站在屋頂上,望着那潔白美麗的月亮,安靜地欣賞着。

媽媽在屋裏忙着,正準備着美味可口的月餅,我躺在老舊的躺椅上,感受着清風拂過臉頰的那個瞬間愜意,聽着輕快的音樂沉浸在着美麗的月光裏。

小狗也跑了上來,安靜地蹲在我旁邊,聽着蛐蛐時高時低的叫聲。很快,媽媽端來了香氣撲鼻的月餅,小狗也嗅到了香氣,快速跳了起來。這時,月亮的美麗才真正的.體現出來。

我和媽媽坐在椅子上吃月餅,有鹹有甜,香的很。

小狗追着銀娃娃來回跑,我望着明月正想着什麼。突然媽媽悠悠地開口了:相傳,嫦娥是神射手后羿的妻子,吃了仙藥飛進了月宮,不能與后羿相見。某年八月十五前夕,后羿夢嫦娥相思之苦,后羿三更時做了一個圓形月餅放在門前,直呼嫦娥的名字。后羿醒後,他們果真在三更時分重相逢。媽媽講的故事似乎無法考證,但我心中還是產生了一種奇妙的感覺,那是一份對於思念的全新感悟。

我在心裏默默祝願: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的演講稿4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秋寄相思》。

秋濃了,月圓了,再過幾天,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快到了!它僅次於春節,是我國第二大傳統的節日。

中秋的月最圓,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中秋的月最相思……

中秋,是一個飄溢親情的節日;中秋,是一個瀰漫團圓的時節。這個時節,感受親情、釋放親情、增進親情;這個時節,盼望團圓、追求團圓、享受團圓……這些,都已成爲人們生活的主旋律。

同學們,一定能背誦出許多關於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歷史的時空流傳至今,不正是因爲我們有着共同的信念嗎?

中秋最美是親情。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講不完的話,敘不完的情。中秋最美是思念。中秋圓月會把我們的目光和思念傳遞給我們想念的人和我們牽掛的人,祝他們沒有憂愁,永遠幸福,沒有煩惱,永遠快樂!

中秋最美是感恩!無須多言,給父母一個微笑,給親友一個問候,遞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餅,這是我們給予父母最好的回報。感謝父母給予的生命,感謝父母給予的培養……

老師們,同學們,中秋最美,美不過一顆感恩的心!心懷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們的人,感恩一切幫助我們成長的人!心懷感恩,我們才懂得尊敬師長,才懂得關心幫助他人,才懂得勤奮學習、珍愛自己,纔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

中秋最美,美不過真心的祝福!在此,祝老師們、同學們中秋快樂、學習進步、闔家幸福!

中秋的演講稿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我先祝大家中秋快樂,團團圓圓!

我和媽媽打算去農貿市場去買菜,路上,媽媽問我想吃什麼?我左看看,右看看。農貿市場真是人山人海呀!突然,我看到了一些賣螃蟹的商販。我就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吃螃蟹。”

媽媽說:“好的!”於是,我和媽媽到商販的面前。媽媽說:“螃蟹多少錢1斤?”商販說:“32塊1斤!”媽媽說:“我買一些。”商販拿了一個塑料桶給媽媽抓螃蟹。媽媽膽戰心驚地想抓螃蟹。

商販直接用手拎一個大的螃蟹給媽媽。媽媽把螃蟹放在塑料桶裏面。媽媽逐漸膽子大了起來,抓一個小的給我養。媽媽又抓了幾個讓攤主稱多少元?攤主把桶裏面的螃蟹倒進黑色的塑料袋裏面。放在電子秤上。一共是34塊。又買了一些小魚。我笑着對媽媽說:“你是不是就想吃河鮮了?”媽媽說:“今天的主題就是河鮮。”

回到家,媽媽就開始準備動手做螃蟹了。我在一旁打下手。我先準備的蔥,蒜,姜。把它們切成段和片。媽媽是去把螃蟹好好洗一下,順便和他們打了“一場戰”。我媽媽還心驚膽戰地給它們好好的按摩一下。然後,媽媽等了一鍋水。煮熱後放入小許花椒和姜,把螃蟹一個一個地放進去,我心裏急了,說:“媽媽,你太殘忍了!你竟然把它們活生生地煮死!”媽媽說:“他們活生生的你敢吃不?”我說:“不敢吃!”“那你還說我殘忍,”媽媽說。我心裏想,看來吃東西還要下點狠心。它們爲我填飽肚子而犧牲了。我默默地給它們默哀兩分鐘……“你還是出去吧,”媽媽說。我帶着複雜的心情出了廚房。哦,幾分鐘媽媽端出了一盤香噴噴的麻辣蟹。媽媽又做了一盆小魚豆。

哇!我高興的跑到桌子上,看到一盆紅辣辣的螃蟹。我被鮮豔的色澤勾地饞蟲直往上爬。我直接盛了一碗飯,夾了一個螃蟹放到碗上。我先把他的兩隻鉗子拿掉。然後,我把它剩餘的腳給啃得乾乾淨淨。剩下身子和頭部,於是,我問媽媽:“螃蟹怎麼吃?”“首先把它的殼打開,”媽媽回答,“先把湯汁吸了,然後,吃螃蟹黃,最後,再吃蟹肉。”我照樣做,嚐到了螃蟹的幾個字“鮮”、“肥、“美”、“嫩”。媽媽笑着說:“我兒子終於會吃螃蟹了。”

這是我第一次吃螃蟹吃的那麼幹淨的。每到中秋吃螃蟹是最快樂的一件事。

中秋的演講稿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說起中國節日,我對中秋節情有獨鍾。中秋節是農曆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蘊含“團圓”的意義。“十五的月亮圓又圓”。中秋節,民間一直流傳着多個美麗的傳說,其中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餅起義”,“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最爲人熟悉當然是“嫦蛾奔月”。傳說嫦蛾偷吃了丈夫的不死仙丹,飛奔到月宮。在較早的記載中,嫦蛾偷吃了仙丹,變成了美麗的仙子。奔月後,嫦蛾住的月宮其實是一個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樹和一隻兔子,就別無他物了。她希望與家人團圓,於是便有了中秋節。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秋節一直是人們認爲最有人情味,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掛的時刻。

中秋節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民間傳統節日。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的儀式。三國時期我國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爲盛行。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晚上,有賞月、遊湖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很少了。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隨着科技的高速發展,現代人逐漸淡忘了中秋節原有的韻味和意義。傳統中秋名俗遭淡化。中秋節的文化韻味蕩然無存。80後、90後大多從小接受現代西方文化、新型文化思想的薰染,對傳統文化、團圓文化沒有深刻的記憶與傳承,而把中秋節當成休整娛樂的假期,人習慣以短途旅遊或者朋友聚會的方式慶祝中秋。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得加快,使整個社會充滿了浮躁的氣息,形成了“有節日無文化”的現象。國家把中秋節定爲法定節日,就是要我們品味中秋節唸的文化韻味,重視中華傳統文化。

當甲午馬年的中秋節來臨的時候,讓我們泡上一杯濃濃的香茗,擺上一盤香甜的月餅,仰望一輪明月,吟涌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詩句。在詩情畫意中度過這美好的夜晚。

中秋的演講稿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當彎月換成了圓月,最高興的人可算是老人與孩子了。夜幕降臨,可城裏依舊是一片片的燈光,五顏六色的光束在天空中交錯着,給黑黑的天添上積分光彩。

“爸媽怎麼還沒來?”這貨我估計問了十多遍了。因爲是中秋,爸媽一大早就把我扔在奶奶家,說是中秋忙,有應酬,可說好了晚上一起吃飯的,怎麼到現在還不來?“快樂,快樂,工作忙嘛。”奶奶也不知是第幾遍回答我了,別人家裏都熱熱鬧鬧的,就我們家冷清這。

我正苦惱着呢,真不知道他們每天在外面忙些什麼,上有老下有小的都不照看着。正當我正犯愁的時候電話鈴響了,我信息的跑過去接電話:“喂?誰啊?”“是我啊”“媽媽!你們去哪了啊?快來吧,菜都熱了四遍呢!”嘿嘿,我騙她呢菜纔剛剛弄好,不這樣的話他纔不快點來呢!

“這個……我和你爸今天不會來吃飯,公司臨時有點事兒,我陪老闆吃飯啊,掛了啊,乖。”嘟嘟嘟嘟……我失落的心情一下子墜入低谷,哼,大人說話也有不算數的時候!

廚房裏,一個滿頭白髮的老人,用她那蒼老的雙手做着一道有一道是美味佳餚。我走進廚房,我爲這個老人感到可憐,一手撫育長大的兒女如今都不回來看看她了,我知道我這樣說很過分,可是當你們看到這個老人時就知道我爲什麼會這樣覺得了。

“奶奶,不用弄了,爸媽不回來吃飯。”我不知道我是怎麼說出這句話的,但眼淚卻不爭氣的流下來了。“不會來……不會來,不會來咱們吃,爸媽工作忙嘛”奶奶笑着說,笑起來一向很好看的奶奶如今笑的比哭都難看。

第二天,喝得爛醉的老爸來到奶奶家,直接塞給了奶奶五百塊錢就把我接走了。奶奶依舊笑了,笑着望着我們的背影,手裏拿着冷冰冰的鈔票。

這個中秋,與我相伴的是奶奶,還有那比親情更重要的錢財。

中秋,我嘆情深意更濃……

中秋的演講稿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八月十五中秋節,象徵着團圓。今天,我們一大家也大擺宴席,在一起過中秋節。

前幾天,媽媽就買回了幾盒月餅,等着這一天送給外公外婆。今天一大早,我和爸爸就上街買了許多菜。街上可熱鬧了,菜場裏擠滿了人,個個人都拎着大包小包的東西,還沒滿的,都擠在店門口爭先恐後的買東西,好像這些東西都不要錢的。

中午,我們來到外公家,吃完午飯,等待着夜晚的來臨。好不容易等到了夜晚的到來,我們把大圓桌端到外面,在桌子上放上了美味佳餚,月餅,還有飲料和酒。

我們一家八個人,圍坐在圓桌前,吃着菜,喝着酒水,並不時擡頭看看天上的月亮,我吃了一口月餅,擡頭看着天空中的月亮,不禁使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帶我飛到了月亮上。

這時,我看到了一座古式宮殿,門開着,我就走了進去,一隻白的像雪的兔子蹦到我的面前,我正想抓住它,可是它一蹦一蹦的跳開了,我趕緊跟上去,這時面前又出現了一道門,我推開門,只聽裏面傳來悠揚的琴聲,我往裏一看,一位衣着樸素的女子正坐在前面的亭子裏彈琴呢,那隻小兔子正躺在那位女子的懷裏,我想,那位女子應該是嫦娥,兔子應該是嫦娥的玉兔吧!突然一陣笑聲把我的思緒拉回人間。

我又吃了一個月餅,這時的的月餅吃起來更加好吃,讓我覺得無比幸福。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月餅,賞着月,歡聲笑語。

中秋的演講稿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中秋的夜晚有點涼絲絲的。也許前期反熱,難得最近涼爽,心情極佳並留意觀賞20xx年的中秋之月。

開始月亮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躲在樹杈上,膽怯地張大眼睛,好奇地望着大地,偷窺着我。看,月亮終於蹬開樹梢飛向天空。我屏住呼吸,不敢弄出聲響,怕驚了月亮轉而縮回去。她徐徐地穿過一縷縷輕煙似的白雲,向上,向上,再向上……高高地升起來。月亮從幾朵銀灰色的薄雲中探出身來,圓嘟嘟的臉蛋上,掛着甜美的笑容。光亮柔和,給中秋的夜晚增添上幾分嫵媚。

此刻,房屋是銀灰色的,樹木是銀灰色的,就連我也成銀灰的了……天地一色,不容許有其它色澤。什麼叫月色無瑕,此番就是。月色下,幾隻小鳥撲棱棱飛起,不時發出幾聲鳴叫。這大概應了詞人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明月別枝驚鵲”的景緻吧?月光似水,水波映月。瞧,那邊的池塘里正倒映着嫦娥仙子美麗的倩影呢!

此刻,月亮就像一個頑皮的小孩在雲層中鑽進鑽出捉迷藏呢:時而遮掩半個臉,時而顯露半個身,時而揮揮水袖逗雲彩,時而飄飄裙裾捉星星……

我好像聽到月宮嫦娥撫琴彈奏的天籟之音,又像看到玉兔歡蹦着朝我奔來。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多少文人墨客對月當歌,留下千古傳誦的名篇佳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