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政治第一單元第一課教學反思

學識都 人氣:1.9W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爲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爲、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途徑。通過教學反思,教師可以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進行教學反思的實踐,終會有所收穫,使自己在思想品德課教學領域不斷取得進步。新課程改革在我市的全面推行,對全體教師而言,無疑是一種挑戰。

九年級政治第一單元第一課教學反思

下面我根據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教學反思。

一、教學反思是教師成長的階梯。

思想品德課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只強調備好課、上好課,但上完課之後能否寫好“教學反思”,卻未引起足夠重視。所謂“教學反思”,顧名思義,就是教師藉助行動研究,不斷探索與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統一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使自己成爲學者型教師的過程。因此,寫好“教學反思”,不僅不是額外負擔,還是備課的好“幫手”。它有助於積累教學經驗,加深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從而改進和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效果,以此達到教師成長。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爲,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才能上升到一定高度,並對後續產生影響。他爲此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一名合格或優秀的教師,不僅應是一名教育家,同時也應該是一名研究者。一個只知道埋頭苦幹不善於理性的反思、總結、再反思、再總結的教師也許憑自己的經驗能維持一陣子,但是他到底能走多遠,的確讓人難以做出肯定的回答。教師要自主發展,就必須有“反思”作前提,這是提高教師素質的一個良好的階梯。

(一)反思是爲了立足教學實際,創新解決問題。

事實上,教育具有多重屬性。教育的這些特性決定了教育實踐不可能只是一個純技術層面的過程,把教師等同於教書匠的觀念從根本上來說是錯的。教師終日只專注於應付上課,也無興趣去系統地思索,作爲一種生活的教育過程的“傳統型的教師該下崗了”。然而,“新課程動了教師的奶酪了”,經過新課程的培訓後,經常聽到教師們這樣的議論,其中擔憂和困惑多於滿腔熱忱的殷切盼望。許多教師在新課程面前覺得茫然。這種茫然提示了一個問題——教師應怎樣將更新的教育理念轉化爲具體的行動,使自己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如何加快思想品德教師成長的步伐,使新課程下的教學反思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立足教學實際創新解決問題呢?

1、運用多元解讀觀,尋找反思創新的增長點。

對“教材文件”的解讀是多元的,因爲學生是發展的、獨特的、具有獨立意義的人。我們應當鼓勵學生“見仁見智”地從教材文本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特殊感悟,也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進行合理的假設推理,甚至想象。因此,教學反思立足於教學實際,才能找到反思教學創新的增長點。

2、迴歸生活,尋找反思創新的伸展點。

思想品德課教學要求我們打破“以本爲本”的教科書壟斷地位,對於課本和教參,我們除了使用它外,還要學會建設它,甚至也可批判它。我們還應該把自身的人格素養融入教學反思中,來引導學生學做負有責任的公民,過積極健康的生活,使教學過程獲得一種獨立、自我有別於他人的教學體驗。

生活的多樣化、人性的多面性和課程資源的豐富性,爲我們的教學反思提供了創新的廣闊天地。當你在不斷反思中找到了創新的基點時,面對新課程就可以瀟灑地說:“誰也動不了我的奶酪。”

(二)反思是爲了“兩個學會”,加速師生共同提高。

除了教師的知識面、人生感悟外,還可以是學生的。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經常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環境和各種媒體收集材料,在教學中形成師生和生生之間的共享共進。這樣,教學反思才能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統一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使教師成爲學者型教師。教學是一種生命活動,生活有多廣闊,教學的空間就應該有多廣,教學反思應該向社會生活延伸。可以通過一些與教材相關內容的社會實踐、調查訪談活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在學會教材知識的同時,也學會做好公民,過積極健康的生活。

每一位成功的教師必定是一位反思的實踐者,一位積極進取、永遠向前、敢於嘗試、不斷總結的進行者,而不是一位原地踏步的、機械重複的教書匠。只有在繼續的基礎上,不斷總結、不斷創新,專業化實踐的水平才能不斷提升,才能不斷超越自我,步入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