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新理念學習心得體會

學識都 人氣:1.54W

當我們備受啓迪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新課程新理念學習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新課程新理念學習心得體會

新課程新理念學習心得體會1

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理念,爲廣大教師進行新課程改革實踐提供了思想和理論依據。現在,仍是推行新課程改革的初期,在學習和研究新課程標準的基礎上,針對在實踐教學中對新課程改革理論的熟悉,提出以下幾點對新課改的熟悉。

一、認真解讀《課標》,增強課程改革意識。

《課程標準》是對一門課程學習的總體要求,反映了國家和社會對義務教育階段一門課程的教育宗旨和要求。因此,反映當代世界發展潮流和中國社會變化與發展要求的課程目標,必須以注重學生健康個體和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提倡創新、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爲特徵,取代以“理解”、“熟悉”爲主要特徵的傳統課程目標。新課程目標,在注重基礎性的同時,更注重發展性和創造性課程目標的確立與實施,以充分體現“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思想觀念。有了這個思想觀念,新課程改革必須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特點,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的指導深度,而且必須培養學生的學習愛好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最終目的。爲此,教師在新課程改革實踐中,應扮好應演的角色,解放思想,認真學習課改新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課改意識,在行動中支持課程改革。

二、求實開拓,在實踐教學中努力充當促進者角色。

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它的基本途徑就是課堂教學。面對新課程,每位教師思想觀應有新的轉變,在實踐中,每位的思想觀念應由重“教”不重“學”中解脫出來。新課程《綱要》明確要求,教師應充當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把握學習策略;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習愛好;爲學生提供各種便利和服務;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氣氛。教師角色的改變,需要教師的膽量和勇氣。只有這樣,新的課程改革才能順利進行,徹底實施。

三、創設教師的工作方式,挖掘課程資源,充實教與學。

在以往教學活動中,教師大多數是靠自己的力量解決課堂裏面的所有問題。而新課程的綜合化特徵,需要教師與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間,用更加平等的方式從事工作,教師之間將更加緊密地合作。可以說,新課程增強了教育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將引發教師集體行爲的變化,並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教師的專業分工。也就是說,新課程提倡留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而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靠教師集體聰明的發揮。因此,爲了改變教師彼此孤立與封閉的現象,必須創設環境讓教師集體教研,互相探究、互相學習、互相促進,並在教學實踐中所得的經驗在教研中交流、研討,並獲得共識,教師在新課程教學實踐中才可有高層次的提高。

因現今信息時代的跨越,教師還通過因特網等去挖掘所有儘可能有幫助的課程資源。而課程資源需要教師去組織,去開發、去利用。爲此,教師自己必先佔領其高地,這樣才能成爲學生利用課程資源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走出教科書,走出課堂和學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種資源,在社會大環境中學習和探究。

四、新課程改革,教師職能的轉變與學生學習方式改變必須同軌而行,教師還應樹立終身學習的價值觀。

現代的教學過程是師生的互動過程。新課程改革,教與學和互動必須呈現於教師職能的改變,與學生

學習角色的根本轉變。所謂教師職能的改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的.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置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爲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性差異,落足不同的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把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與學生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轉變成爲學生的學習的合作者、參與者、引導者、促進者、幫助者,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應同軌而行,應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轉變成爲主動學習,學會自主學習,互相合作、探究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提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由於教學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猜測性與複雜性,而且隨着時代的發展對教育提出越來越高之要求,因此,教師必須隨時對自己的工作及專業能力的發展進持評估,保持開放的心態,肯於在實踐中學習,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只有這樣,纔可能不斷適應新的變革。

總之,新課程改革,符合時代的要求。新的課程、新的起點、新的重任都需要發揮每位課改教師的聰明與辛勤勞動。“功夫不負有心人”,相信我們的汗水不會白留,耕耘過的土地一定會結出碩果。

新課程新理念學習心得體會2

在新課程新理念的指引下,我個人認爲:首先,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其次,教師是榜樣,以高深的學識爲基礎,正所謂“學高爲師”也正是這個意思,這裏主要是指教師的知識問題,學生都有向師性,實際上是學生的一種認同感;同時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知識發展和完善的過程,教師的知識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爲學生的知識引路人。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第四,教師是父母,作爲一名教師,要富有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所以我們說教師是父母。並且,教師還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第五,教師是朋友,所謂良師益友,就是強調教師和學生要交心,師生之間的融洽度、親和力要達到知心朋友一樣。最後,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教師不但要懂得教育學、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還要有高深的教學理論,瞭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困惑、心理壓力等,以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排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爲教師,不僅具有一定的專業水準,更要具有優秀的心理品質與道德意識。

通過本次培訓,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動力和熱情。尤其是教師教學理論調適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平衡,並獲得了更多的方法,這對自己是一種鼓勵。鼓勵我們教師適應教學環境、生活環境、人際關係環境;鼓勵我們要更加理性地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角色;鼓勵我們要做一名終身學習型老師,做一名能夠不斷適應新知識新問題新環境的老師;鼓勵我們要堅持創新,在教學中發揮自己的聰明和才智,爭取在教學中獲得更大的發展。這些鼓勵,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動力。通過本次學習,使我體會到教師要熱愛這個職業,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在工作中不求回報,刻苦地鑽研下去,一切爲的就是一份熱愛和執着,在教學中,不能墨守陳規,要不斷地發展,不斷去思索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式,這樣,最終自身的價值才能夠得以體現。

通過本次培訓,使我對終身學習,提高自身能力有了新的理解。。終身學習,我們不僅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還要學習更多方面,如教育學、心理學、課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做事與人際交往。教師從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於觀察、研究、思考;處理好與學生、家長、同事之間的關係,把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有機的聯繫起來。這樣工作起來就會更得心應手。我還體會到作爲一名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喜歡聽你的課,進而喜歡聽你的指導。這就要求個人魅力不斷提升,在積累經驗中獲得一種平和優雅的心境,在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獲得學生的信賴。書是最好的老師,多讀書,提升自己,在實踐中反思自我,做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

新的起點需要新的奮鬥,新的奮鬥需要新的理論作爲引導,這次培訓就是一面很好的旗幟,在理論上,思想上、行動和實踐工作上給了我切實的指導和鼓勵。讓我有了明確的定位、堅定的信念、奉獻的精神、良好的心態、高度的責任心、熱愛學生的行動、進取的意識並且不斷地規範自己的行爲,做一名真正的學習型教師。

新課程新理念學習心得體會3

新課程教學實施了幾個年頭了,我作爲新課程的實施者,通過學習,對新課程、新理念有了一定的認識。本文將對課程改革的必要性、課程理念的轉變和提升、新課程的實施目標、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新課程教學的成功標誌等方面談談自己的理解。

一、課程改革是必要的

爲什麼要進行課程改革?因爲我們看到:目前的教育使我們的孩子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一是失去了夢想和激情,他們變得現實、麻木、呆板了;二是孩子們失去了積極的人生態度,變得消極、沉重;三是他們失去了學習的能力和良好的習慣;四是失去了天真活潑、開朗、樂觀向上的品質。

二、課程理念的轉變是一個提升

我認爲,課程理念的轉變和提升應從整齊化一到注重學生個性發展與創新;從知識本位的灌輸到學生自主學習、全面發展;從單一機械的課堂到讓學生迴歸自然、社會實踐;從強調獨立分科到重視全面綜合;從評價重選拔到評價促進師生髮展;從封閉保守的教學到開發交往的教學。

三、新課程的實施目標

從強調教師教材,到強調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環境四個要素的整合,課程變成一種動態的,生長的環境,是四個因素相互之間持續互動的動態過程。新課程強調在教學中達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和諧發展。

四、新課程的發展趨勢

課程是一種活動、交往、溝通和合作,是人的各種自主性活動的總和,學習者通過與活動對象的相互影響與作用而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以學生髮展爲本,注重學生個性的養成、潛能的開發、能力的培養和智力的發展;在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同時,還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態度的培養;加強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的人文學科課程的比例;注重綜合化課程,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課程的綜合化,以克服分科教育的缺陷;加強課程與學生生活和現實社會的聯繫,實現課程生活化、社會化和實用化;強調課程個性化和多樣化,滿足不同區域和不同學生的不同發展需要;課程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賦予課程以新的內涵與時代特徵。

五、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體現以下價值取向

進一步面向學生、面向生活和麪向社會,爲知識經濟,爲創新能力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促進課程的綜合化,強調課程教材設計的整體性;強調人文精神的培養,弘揚傳統文化;強大課程教材的特色和個性化,適應日益多樣的教育需要;教材要體現系列化、多功能化的特點,使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具有人性化、樂趣化、系統化、彈性化和個別化的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