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名著心得體會範文4篇

學識都 人氣:4.33K

學習名著心得體會範文1

十月份是學校讀書月的活動,學校號召家長和孩子一起誦讀經典名著,從而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爲響應學校的號召,我工作之餘,也和孩子一起捧起經典名著,一起認認真真的看起書來。通過這次的親子讀書活動,讓我受益匪淺,不僅讓我們自身的素質有所提高,還讓我和孩子貼得更近,彼此間沒有隔閡,我們象朋友那樣親密無間,無話不談,可以零距離感受到孩子心理和思想的變化,以便於及時調整方式方法,更好的爲孩子創造學習環境,家庭環境。作爲一位母親,此時的我更多的是慚愧和內疚,一直以來,我總覺得我們家鄧琬淳喜愛閱讀,感覺孩子平時愛看書就滿足於現狀,再加上自己平時工作和家裏瑣事煩多,很少和孩子一起閱讀。但通過這次親子閱讀活動我才知道,原來陪孩子看書、閱讀、講故事是這般生動、有趣。

學習名著心得體會範文4篇

我們一起看《昆蟲記》不僅讓我們熟悉了昆蟲的生活環境、昆蟲的家、昆蟲的食物;還讓我瞭解了昆蟲們的生活習性、本能、計謀手段等。法布爾用淺顯易懂的故事形式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平凡、奇特、有趣的昆蟲世界,從這本書中我們知道了蜣螂是怎樣滾糞球,是草原上的“清潔工”;被管蟲用極微小的圓球爲寶寶製作美麗的衣服,是昆蟲界“聰明的裁縫”;蟬是大自然的歌唱家,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勤奮者,螞蟻竟然是兇悍的劫掠者將蟬辛苦尋得的食物一搶而光。自從讀了《昆蟲記》這本書後,女兒就對昆蟲,小動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會了仔細觀察,有了探索的精神。我們還閱讀了《海底兩萬裏》,整部小說動用大量篇幅,介紹諸如海流、魚類、貝類、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循環系統、珍珠生產等科學知識,此書不但爲對海底知識瞭解不詳盡的讀者解讀了他們的旅程,更讓後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與文明。,記得以前帶孩子到海南旅行,讓她瞭解大海,投入大海的懷抱,我以爲就夠了,通過讀這本書我才感覺我們還差得遠呢。我們還誦讀了《惜時》、《長歌行》、《勸學》、《詠蘭花》、《師恩》、《憶父》《憶母》等經典詩詞,讓孩子理解了時間的珍貴,懂得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道理,該怎樣尊敬師長,孝敬父母。讓我們再次經歷了中華傳統美德的洗禮。

所以我們要多抽時間來陪孩子閱讀,每天都堅持陪孩子讀書,讀經典名著更好! 因爲在經典名著的世界裏,它打破時空限制,克服個人生命的有限範圍,把孩子們引入民族與世界、古代與現代文化的寶庫與文中人物進行心靈的交流,精神的對話,經典名著猶如浩瀚大海,將帶你在浩瀚的大海里自由的翱翔!你會在不知不覺中發現自己變了,孩子也變了——孩子的思考力,想像力,審美力,創造力一一被開發出來了。

書是我們人類的高級營養品,書是我們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可以讓我們學到各種不同的知識,也可以讓我們的心靈淨化。讓孩子多讀書,多讀好書,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讓孩子體會讀書的樂趣,和孩子一同讀書,一同學習,也是我們爲人父母的一種樂趣。

學習名著心得體會範文2

在這個假期中,我細細品讀了我國的四大名著。其中,《三國演義》給我的印象最深刻。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歷史小說。它的作者是羅貫中。書中講述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近一百年間,魏、蜀、吳三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鉅變。

《三國演義》那多姿多彩、神奇的人物中,我最喜歡諸葛亮。因爲他是一個熟知天文地理、無所不知、足智多謀、呼風喚雨的人物。他一生還有許多驚人事蹟,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罵死王朗、空城計等,死了還以木偶退兵、錦囊殺魏延。對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氣周瑜。諸葛亮不但剝奪了周瑜的東西,甚至把他的生命也了結了,周瑜臨死前感嘆說:既生瑜,何生亮?

我也很喜歡趙雲。趙雲,字子龍,蜀國五虎將之一。在《張飛大鬧長阪坡》和《趙雲截嫂奪阿斗》那兩回,趙雲都奮力保護劉備的兒子阿斗。特別是在《張飛大鬧長阪坡》的那一回。趙雲在和曹軍廝殺時,丟了甘夫人和阿斗。於是,趙雲一邊奮勇殺敵,一邊尋找夫人和阿斗。終於,他救出了甘夫人和阿斗。當趙雲回去,把阿斗交給劉備時,劉備把阿斗扔在地上,說:爲了這個孩子,差點損失我一員大將!趙雲慌忙抱起阿斗,說:我就是肝腦塗地,也報答不了主公的恩情啊!從趙雲的話中,我感受到趙雲的了忠心耿耿;在殺敵時,我又感受到了趙雲的英勇。我真佩服他。

《三國演義》中,我還喜歡重情義的關羽和老實的魯肅。我最討厭的,就是呂布了。因爲呂布見利忘義,收了董卓的禮就殺了自己的義父丁原,真是令人討厭!讀了這本書,我覺得一些人太喜歡爭權奪利,互相殘殺,真不應該!

《三國演義》不但用小說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三國時期的情景,還讓我親眼目睹了三國時期那些人物的英姿,讓我永生不忘。

四大名著之水滸讀後感

《水滸》是我國在長時期來受到廣大讀者喜愛的小說之一。但他並不是某一、二位作家的創作,而是許多人的集體勞動的成就。通常被作爲《水滸》作者的羅貫中、施耐庵,乃是對《水滸》進行最後加工的人物。 《水滸》所寫,是宋江及其結義兄弟——即所謂梁山一百單八將的故事。宋江是歷史上實有的人物。《宋史》的《徽宗本紀》、《侯蒙傳》、《張叔夜傳》中都曾記及。

《水滸》由許多短篇的“說話”(在宋代有一種稱爲“說話”的民間技藝,至元代仍然流行,其內容主要是述說故事。)組合而成,也就是說《水滸》在說話中宋江及其將領的故事不斷髮展的基礎上形成的傑作。 《水滸》的原名爲《忠義水滸傳》,一百回,系“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這是一種很奇怪的署名,不太容易理解,所以後來所刻得《水滸》就改題“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纂修”,有的乾脆只提“施耐庵編輯”,“羅貫中纂修”,把另外一個人除名。

《水滸》從嘉靖時期起,它就收到了熱烈的歡迎。

《水滸》爲忠義和勇敢的象徵,裏面的人個個重視友誼,甚至不惜爲此冒風險甚至犧牲自己。但其出發點並不是道德信念而是個人感情。宋江在江州被判死刑時,李逵曾單身去劫法場;幸虧當時梁山的救應已到,否則他自己也活不成,不過他事先卻並不知道冕蓋等人會及時趕到。那麼,他何以情願爲宋江送命呢?他與宋江認識不久,宋江知道他要用錢,便借他一綻大銀,李逵便“尋思道:難得宋江哥哥,又不曾和我深交,便借我十兩銀子,果然仗義疏財,名不虛傳。”他把銀子拿去賭,輸光了,宋江毫無不滿之意,又請他喝酒。他“不耐煩小盞價吃”,要用大碗,宋

江便喚酒保拿大碗。李逵笑道:“真個好個宋江哥哥,人不說差了,便知做兄弟的性格。結拜得這位哥哥,也不枉了。”他們喝酒時本來吃的是魚,宋江看李逵餓了,又喚酒保拿肉上來,李逵又十分歡喜:“這宋大哥便知我的鳥意,吃肉不強似吃魚!”他認爲宋江真是自己的知己,所以他不惜生命的救他。當然,這是建立在勇敢的基礎上的。

最令人感動的是最後宋江和李逵一起喝毒酒,宋江是因爲害怕李逵爲自己報復朝廷因而犧牲了李逵的性命,而李逵卻一點都沒有埋怨松江,李逵只留着眼淚說了一句話“罷,罷,罷!生時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的一個小鬼!”並且李逵臨死的時候,吩咐從人“我死了,可千萬將我靈柩去楚州南門外寥兒窪和哥哥一處埋葬。”囑罷而死。從此就可看出李逵對哥哥宋江的深厚感情。

《水滸》是四大名著之一,理所當然,有許多吸引我們之處。所以,讀它勢必有好處的。

學習名著心得體會範文3

《每個孩子都能成功》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學習問題專家托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對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孩子,所謂天生的“學業殘疾人”進行了15年深入的調查研究寫成的經典教育專著,該書的出版震驚了西方的

《每個孩子都能成功》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學習問題專家托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對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孩子,所謂天生的“學業殘疾人”開展了15年深入的調查研究寫成的經典教育專著,該書的出版震驚了西方的教育界,因爲他的研究成就表明,現實上根本沒有天生的所謂學習上不行的孩子。

即使是那些有特定學習殘疾、閱讀困難症、好動症、功能紊亂性讀書困難症、數學滯塞症等學習有障礙的孩子,絕大部分也是世人帶着有色眼鏡看待的結果。

托馬斯先生髮現:孩子學習有困難,本質上是他的學習辦法壓根兒跟你不一樣。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說,我們所有的人都有七種不一樣類型的智力。托馬斯先生在書中具體分析了不少孩子學習不好的緣故,最後歸結到是現今的學校教育很難適應孩子們多種天賦類型和學習方法的多樣性,老師們僅僅重視孩子在很有限的幾個能力地方的培養,使得不少孩子的天生的才能和潛能被打壓了,從而產生了不少不適應學校教育的“差生”,“學習上的殘疾人”,當這些標籤被無情地貼到孩子的身上時,孩子們就真正地成爲了學業殘疾人了。 在今日我們當前的學校教育中基本上天天都在製造着大部份的“學習殘疾人”,只是我們中國人給他們貼上的標籤不太一樣----“差生”。他們帶着這個標籤在學習生涯中艱難跋涉,永遠走不出失敗的陰影。

本書中談到一個叫比利的孩子,總是喜歡發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兒,例

如讓水沿着水槽流下,帶着乒乓球滾入洞槽,輪番撞擊數只鈴鐺鳴叫,使一頭玩具小豬旋轉起來,最後進入玩具鱷魚嘴裏。這樣,一個鱷魚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啓動了,你可以在裏面削鉛筆。他發明的一些其他機械,也是既富創造性又有實用性。然而,比利還是被勒令退學了,他似乎不會按學校的規定的方法辦事,他甚至不會計算房間的面積。還有一個活潑好學的六歲小姑娘,當她第一天入校時是何等地激動。她已習慣於把時間花在小池邊與朋友們畫畫、戲水、堆磚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這麼一個有紀念意思的日子裏,她充滿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動走動,她期待能瞭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學校能隨處歌唱、玩耍,她還期待着能與其他夥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現實情況並非如此。她發現自己生活在一個不得不長時間坐在座位上的世界裏,在那兒,她必須去解析老師冗長複雜的說辭,眼睛必須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異的書本上那些細小而又彎彎曲曲的數字與字母。當她在老師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與迷惑時,老師就建議她去專家那兒做個檢查。於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檢查後,又被人認爲是徹頭徹尾的“癡呆生”。

現實上像《每個孩子都能成功》一書中的描述的這些外國孩子,在我們中國的現實生活中又何嘗少呢?我們所著的報告文學《每個父母都能成功----李聖珍老師的教育勝經》一書中介紹的'北京的一位叫李聖珍的老師,好幾年來,她已經將來自全國的50多個家長和老師認爲在學業上無可救藥的差生轉變成了人見人愛的好孩子,來李老師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學校考試基本上門門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學四年級,數數還超不過20,有的孩子一見到書本就想撕??在李老師的教育下,這些孩子在學業上全部脫胎換骨,全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有的一躍成爲班上的前五名,有的當上了三好學生,還有的已經考上國內重點大學,有的還赴世界一流大學留學深造。

同托馬斯先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李聖珍,這位被中國教育界譽爲“拯救差生的聖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談到她的教育經驗時,她語出驚人:世界上不願意學習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學業差只是教育不當的結果。

托馬斯先生認爲“學業殘疾”這一概念應該換成“學習差別”,成千上萬的被認爲有“學業殘疾”的小孩,並不是真正的殘疾,而是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而老師和家長並沒有認識清楚。而且,數以百萬計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學習未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患有學校恐懼症或厭倦教室,是因爲沒有誰認識以及開發他們應該在學校表現出來的東西,也就是說他們特有的天賦與才華被教師和家長的傲慢與偏見徹底泯滅和忽視了。

李聖珍常說:教育是一門神祕科學,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細心地分析。《每個孩子都能成功》一書正是認真探析了學習這一重要的教育現象,它揭示了不少十分有學習天賦的孩子卻被送進學業殘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劇根源,尤其是介紹了家長如何去發現你的孩子個性化的學習方法以及介紹了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的七種不一樣的辦法。

這樣的匠心獨到的指導,無論是對孩子正在接受厭學煎熬的孩子的家長,還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學習成績優秀的小孩的家長,都有開闊思路、糾正偏差的效果。

歌德嘗言:一句話可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一本書可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一位教育家則可改變一個民族的命運。

近二十年來,美國展開了一場最有生命力的教育運動“多智力類型教育”。本書作者托馬斯?阿姆斯特朗就是這場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我們認爲,這是一本必讀書,不僅家長、教師應該讀一讀,那些決定教育政策的人,也應該讀一讀。

學習名著心得體會範文4

讀了名著《愛的教育》明白一條是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愛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別人的愛心(或是痛苦)的能力,進而纔有可能把孩子培養成爲一個真正的有愛心的善良的人。

愛是教育的永恆的主題。韓軍的人文主義精神,教育在線中的朱永新教授高舉的愛的旗臶的新教育實驗;李鎮西的“走進心靈”的教育,似乎無不凝聚着愛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長經歷,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所奉行的不也是愛的惟一原則嗎?

記得,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就發誓成爲一個善良的人。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圍的每一個人。那時候,我在學校住宿,在同寢室中,我的人緣很好,因爲,我當時做人的準則就是:無論是誰,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必須答應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難處,我要幫助每一個有困難的人。那時,我家裏也不富裕,我吃和穿都很節省,可是隻要有同學跟我借錢,只要我兜裏還有錢我就一定會借。漸漸地,我發現我眼中的世界似乎變了,每天我都會有無窮的快樂,每當我躺在牀上要入睡的那一刻,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明天又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日子。

再後來,我當了一名老師。在教育教學中,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學會關愛他人,關愛他人是現代社會中人所必備的素質之一,只有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的人,才能把自我融入到使周圍的人都快樂的大我之中,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相互提高。學會幫助他人,也就學會了關愛自己。我給他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充分說明了關愛與合作對人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獄去考察,發現天堂裏的人同地獄裏的人一樣都是圍着一口鍋,拿着兩米長的勺子喝着相同的肉湯,但是,天堂裏的人卻精神煥發,滿面紅光,地獄裏的人卻萎靡不振,面容憔悴,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地獄裏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裏拿着長勺子舀湯喝,勺柄太長,總是喝不上,而天堂裏的人則相反,他們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長勺子舀湯第一口總是先喂他人,然後再被別人喂。由於有了先己後人和先人後己之別,於是也就有了天堂地獄之分。在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日子裏,我發現了,比我的世界更動人的孩子們的心靈世界,在那裏如小石潭記中的潭水一樣的清澈;在那裏如桃花源記中的桃源一樣的美麗;在那裏像聖經裏的天堂一樣沒有苦難只有關愛;在那裏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樣沒有憎恨只有善良。你愛他們,他們也愛你。

愛孩子們吧,即使他暫時不能理解你,終有一天,他會明白你的愛。愛是永恆的!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

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樑,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愛別人就等於愛自己!”蘇霍姆林斯基認爲:當你培養出具有愛心的孩子,他就會對教師的愛很敏感,並以好心還好心;而教師的愛,最重要的是爲了學生獲得知識,若是學生懂得了這些,自發向上,成績自然就好,成績好了,那作爲老師的你不也會更加快樂了嗎?師愛是一種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無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爲了你的學生總有一天如你愛他一樣能去愛別人,爲了這世上的人彼此之間都能互相關愛,請你愛你的學生吧!

有人說:“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偉大,是神。”此時此刻,我內心閃現出的這一句話,不由得讓我相信老師的偉大的。

很多時候,我也常在內心對自己說:要愛孩子,和孩子平等地進行交流,心與心地交流。但是一段時間以後,卻又變卦了。沒有了耐心!或許是因爲自己對教育教學的規律沒有吃透,也或許是自己的魅力還不夠吧;或許是自己缺少理論的指導,沒有實踐的恆心吧。如何育人,如何去與學生零距離接觸,捕捉學生的一舉一動,成爲“孩子王”,是我一直思索的問題。讀了《愛的教育》後使我豁然開朗,真心地“蹲”下來與孩子進行交流,就會走進學生的心靈,想他們

所想,思他們所思,憂他們所憂。真誠地孩子們打成一片,怎麼會看不到孩子心中的世界!古人云:“信其師,親其道。”

愛工作、愛自己的職業同樣非常重要。經常聽老師抱怨“我忙,沒有時間啊。”平時學校布臵的一些額外工作任務,他們都以沒有時間來推託。還有很多老師怕上公開課,究其原因之一:忙啊!一節公開課得準備幾個小時;原因之二:怕啊!精心準備幾個小時還不一定能上好,一見有人聽課心裏就緊張害怕。所謂的“忙”“怕”,也許是自己的文化底蘊不足,對自己的工作還不是那麼熱愛。蘇霍姆林斯基提到的那位有30年教年的歷史老師課上得那樣精彩,以致視導員都聽得入迷忘了記錄。當別的老師問他花多長時間來備這節課時,他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我們的老師能用終身的時間來準備一節課嗎?能用15分鐘的現場時間準備出一節好課嗎?我們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教師的課堂設計應適合本班學情,根據學情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那麼這樣學生就會樂學了。教師除了正常的教學工作外,確實還需要不斷的學習,用豐厚的知識去充實自己,不是有句話“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須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活水嗎?”。如果剛畢業時這桶水還是滿的,假如不讀書,時間每過去一年,我們的知識就會

忘記一些,這桶水就會漏掉一些,當時間過去了十幾年乃至幾十年時,我們的知識也許只限於教科書那些了,比學生多不了多少,這樣怎麼能上好課?怎麼能不怕上課?如果我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的補充知識,那時間每過去一年,我們的知識就會增添一些,一桶水也許會變成一缸水,一河水,量變可以引起質變。“那我們上課時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了。”還會怕上課嗎?還會嫌時間不夠用嗎?“教師應設法讓知識本身吸引學生”,這應該成爲每一個教師努力的方向,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凸現知識的樂趣。在課堂上能深入淺出地講解給學生聽,不照本宣讀,讓學生自己去尋求知識,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明白知識的意義、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們真正愛上學習。 “教師要學會敬畏”,敬畏真理,敬畏權威,敬畏生命。 “敬畏真理”這是毫無疑問的,課堂上,當教師在知識傳授時出現錯誤,要勇於承認、及時改正;碰到自己也不確定的問題,可以和學生一起探討,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敬畏權威”就是對那些有德之人,有廣博知識的人,有才華的人,把他們當成是我們隊伍中較爲優秀的普通一員,既學習他們的長處,也寬容他們的不足。“敬畏生命”這使我聯想到“尊重”兩個字,每一個學生都值得我們尊重,尊重他們的思想,尊重他們的人格,並不能把他們當成“小孩”來糊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