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法學習心得體會

學識都 人氣:6.02K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環保法學習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環保法學習心得體會

環保法學習心得體會1

的規定,包括“保護自然環境”與“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兩個方面。這就是說,要運用現代環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深入認識和掌握污染和破壞壞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計劃地保護環境,預防環境質量的惡化,控制環境污染,促進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

多年的實踐證明,人類改造自然、發展生產,必須同時注意自然界的“報復”,注意發展生產給包括人類在內的整個生態系統所帶來的影響,而不能超過某一個限度。環境保護工作就是要明確提出這一限度,通過宣傳使大家認識這一限度,以政策、法律形式作出具體規定,並盡力實施這些規定,否則人類的生存環境就會遭到破壞。

環境污染的遠期影響,是對人類健康的嚴重威脅,不只是致癌,而且可能通過胎盤危及胎兒,以及引起遺傳變異,染色體畸變和遺傳基因退化。這不只是第二代、第三代的問題,嚴重時可能使人類的質量退化,貽害子孫後代,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

當前,我國環境污染和自然資源破壞的情況也是相當嚴重的,非認真解決不可。例如,有的城市環境污染嚴重,由於大氣污染使冬季人的死亡率顯然增加(呼吸系統疾病)。據57個城市統計飄塵都超標,超標三倍以上的有28個;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已達1500萬噸。從水體來看,地下水硬度增高,水位下降已成爲大城市具有普遍性的現象。加之有些地方地表水污染嚴重,水資源緊張已成爲影響生產發展的嚴重問題。此外,噪聲污染和自然資源的破壞也很嚴重。如湖北江漢湖羣,素有千湖之稱,現在湖羣已由原來的1000多個減少到300多個。長江上游因植被受到破壞,引起嚴重的水土流失,每年衝入長江的泥沙達6億多噸。

實踐還證明,生產建設和生態平衡之間的關係是否協調是經濟建設中的戰略性問題。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比例關係失調,花幾年功夫可以調整過來。而生態平衡遭到破壞,沒有十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是難以調整過來的。這樣來分析問題,才能更深刻地認識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迫切性。

因此,一切環境保護工作者、生產部門的領導者和廣大管理幹部、工程技術人員,都要既有生產觀點,又要深刻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在發展生產的過程中搞好環境保護,保護環境也要促進生產發展,作到環境效果與經濟效果的統一,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爲人民創造一個美好的環境。

環保法學習心得體會2

在我們的學習中,我們接觸到了不少法律知識,現在我就以我學習《環境保護法》談談我在學習中的體會:

一、《環境保護法》是我們身邊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他有效促進了環境保護工作。我記得以前,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到處都聽到鞭炮聲。特別是在清明節時,人們掃墓都要到山上去燒紙,有時候因爲一個小小的失誤,引發一場火災,毀了一片森林。但現在不一樣了,環境保護可以說是深入人心,那是因爲各級政府、學校,其他各行各業都加入了宣傳環境保護的隊伍,就連我們中小學生也參與了這項偉大的工作。

二、學習《環境保護法》的過程中,老師給我們講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我們知道我們的水資源爲什麼會越來越緊張,那都是因爲我們的森林資源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大面積的水土流失讓我們的良田變成了荒漠,讓我們的河流乾涸見底。

現在我們畢節試驗區正在進行大刀闊斧的經濟建設,而水資源的短缺豪無疑問地成爲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所以我們提出的是把畢節建設成爲“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試問,如果沒有《環境保護法》這樣的法律作爲保障,這不是一句空話嗎?如果沒有對該法的宣傳普及,認真學習,貫徹實施,又如何實現環境的改善。

三、我們要做一個忠實的環境保護者。環境保護的成敗關係到未來的我們是不是能有一個良好的生存空間。我們都能夠看到一些類似於下面這些的資料:“經統計,上世紀60年代特大沙塵暴在我國發生過8次,70年代發生過13次,80年代發生過14次,而90年代發生過20多次,到了21世紀其波及的範圍愈來愈廣,造成的損失愈來愈重,尤其是今年,到4月23日,北京已經是11次了!其持續之久、範圍之廣、危害之大是“歷史之最”。”“中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爲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僅爲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我想這樣的數據太多,而能給我們的優良環境卻越來越小,我們作爲這個時代的接班人,千萬不能坐以待斃,我們要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去,而且一定要勝利。

環境保護從我身邊做起。別讓可愛的生靈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消失。同學們行動起來吧!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每一個最小的細節做起,做一個環保衛士!哪怕是種一棵小苗,不浪費一滴水,不亂扔片果皮,節約一張紙,只要你我他都有心。我們的生存環境就會得到改善的。

環保法學習心得體會3

一、新環保法的宣傳學習

爲了相應礦新環保法的相關貫徹學習要求,運輸隊先後利用班前會組織班組人員進行新環保法的學習,累計組織學習活動4次,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新環保法的解讀

新環保法是近年來環境保護領域最爲嚴實的一道防火牆。它以立法的形式,首次將生態保護紅線寫入法律,要求促進清潔生產和資源循環利用,在重點區域、流域聯合防治中實行統一標準,建立環境污染公共預警機制。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對拒不改正的違法企業,可以“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

這意味着,新環保法的處罰標準,將上不封頂。由此,社會上詬病已久的“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環保問題,有望得以從源頭上解決。一直以來,作爲污染排放的可能主體,不少企業缺乏自律意識,偷排偷放只罰款數萬元與清潔處置需耗資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元的懸殊,“理性的經濟人”當然會趨利而從之。環保執法面臨的這種尷尬,在處罰無上限的新法之下,必將無限放大執法處罰的威懾,以經濟槓桿矯正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

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當下,新環保法體現出的立法精神,實際包括了“獎”與“懲”兩個維度。守法企業的自覺環保,本身也是對社會共同利益的增進,需要適當的激勵措施。比如,在細化的立法、司法解釋中,給予必要稅收優惠,或者公共清潔設備的補貼。只有張弛有度,才能讓違法者無指望,守法者有盼頭,從而形成對青山綠水的共同守護。

更深層次看,這次處罰標準的調整,凸顯了在法治框架內解決衝突的思路。曾經的一些環保事件,無論無良企業的肆意排放,還是地方政府的包庇縱容,或者少數羣衆的情緒過激,一個重要的誘因就是沒用法律來算環保賬、經濟賬。而今,依法律來釐清獎勵與處罰的標準,從而引導各方迴歸法院與談判桌上。可以設想,有法律來勾勒各方權益,用法治來平衡各方得失,這不正是用良法促進社會的理性與公正嗎?

但是,有法律並不自然等於有法治。如此良法,如何執行,將成爲社會輿論共同關注的焦點。法治的效果,等於立法的科學性與執法的嚴肅性的乘積,任何一方的缺失或鬆馳,都可能造成整體效果的大幅折扣。這就要求,一方面,執法不應有例外,要避免尋租、合謀的腐敗,加大處罰和監督的密度與力度;另一方面,賦予公權力如此大的執法能力,就必須提防執法者對守法企業可能的“挑刺”,甚至是吃拿卡要、勒索敲詐等隱形腐敗。這些都是環保法治的底線所在,猶需關注。

環保法學習心得體會4

20xx年末,我參加了由市及區環保局舉辦的兩場關於新《環保法》的培訓講座,感受頗多,受益匪淺。新《環保法》歷經多次大範圍的“修正”依然難產,繼而轉爲“傷筋動骨”的“修訂”,終成史上最嚴的《環保法》。新法的誕生,體現了國內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迫切性及嚴峻性;體現了國家向環境污染宣戰、履行國際公約的決心與責任性,也體現了社會團體及民衆環保意識的覺醒。

“史上最嚴”主要體現三個方面:

一是處罰的嚴厲,一方面採用雙罰制,對出現環境污染事故,既要對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問責,還要直接處罰企業負責人與直接負責人,所謂環境問題“一損俱損”,傾巢之下,焉有完卵?另一方面是“按日計罰,上不封頂”,對於拒不改正的污染企業,將採用按原處罰數額按日計算的方式累加,逼着企業要麼整改,要麼倒閉。

二是監督的嚴厲,一方面,監督主體的增加使監督更加全面,新法強調了政府、公衆、媒體等十項主體的監督權利,相當於使企業“裸露”在公衆視野,使環境違法行爲幾乎無處藏匿;另一方面,監督手段的創新使監督更加到位,新增企業環境信息公開制度,企業必須自查自清,只要有隱瞞或者公開的信息有“污點”,恐怕難逃社會公衆的眼球,因此企業想刻意隱瞞或者弄虛作假,無異於“玩火自焚”。

三是執法的嚴厲,表現在環保部門的執法權限與力度加大,環保部門可以直接採用“按日計罰”、查封扣押、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直到關廠停業等執法手段,以糾正企業環境違法行爲。新法強調了經濟發展要與環境保護相協調,一改以往“經濟發展優先”的常態,因此爲了經濟而犧牲環境的行爲將在未來不復存在。

作爲公司環境保護管理人員之一,對新法的頒佈感到鼓舞,因爲新法對促進企業規範環境保護行爲起到很大作用;同時對此也倍感壓力,新增公衆監督、企業環境信息公開等制度,使套在企業的緊箍咒更加收緊,需要更加謹慎、認真、負責對待環保工作。我們一直強調,安全是企業的生命線,因爲沒有安全,就沒有企業的一切,時至今日,還要加上一句,環保就是企業的高壓線——一觸即死。曾看過多個因環保事故而受處罰的企業,一旦被環保部掛牌督辦,其過往取得的成績都可能受到質疑,直接的後果是企業信用遭到質疑,信用等級下降,款難貸;執法部門時常“光顧”,監督檢查,臉難看;申報材料受質疑,有弄虛作假嫌疑,獎難申。一個環境問題而引發的不利影響,需要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及財力才能消除,故因環境問題因小失大,實在不值得。

企業一貫堅持的“綠色”理念,公司上下的守法意識,面對環保問題可突破預算的財務管理以及目前較爲完善的環保設施,可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滿足新法的要求,但是企業要取得更長遠的發展,必須正面它帶的挑戰,提前改變自身、規範自身,以適應新的變化與發展,而不是被動、被迫改變。目前,公司的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廢水實現“零排放”,各項廢氣排放指標也較好地實現排放濃度與總量雙達標,但是廢氣排放能進一步淨化與減排,仍然可是未來進步的方向。減少排污,善待環境,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本責任,也是促進我們技術創新、優化管理的一股動力。

此外,在當今環保成高壓常態下,我們應當嚴格制定制度,在必要的情況與適當的時機下,制定嚴於國家標準甚至地方標準的企業標準;嚴格執行制度,制度乃企業管理的基礎,倘若不嚴格執行,則形同虛設,對遵守法律也無從談起;嚴格處理違規,這是對嚴格執行制度的保障,前面說過“環保是企業的高壓線”,對內嚴格處罰,起到警示教育作用,爲了避免更大的錯誤,提前將違規行爲消滅在內部,才能阻止違法行爲出現在外部。

應對未來的挑戰,我們只有抓住時機,抓緊時間,趕在前面,提前做好滿足法規的需要,才能使企業在未來的發展更順利、更健康,而不至於因“法律準繩的變更”而絆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