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掃墓心得體會800字

學識都 人氣:2.68W

讓我們走近英烈,讓波瀾壯闊的歷史涵養我們的民族精神,讓烈士的鮮血和生命滋潤國家文化軟實力,讓我們學習先烈的獻身精神,用我們學到的知識建設國家。下面是關於清明節掃墓心得體會800字範文,歡迎閱讀!

清明節掃墓心得體會800字

清明節掃墓心得體會800字

屈原是一個偉大的人物,他的愛國之心是無人能比的。

我們怎能忘了屈原,在懷王客死於秦之時來到江邊,顏色憔悴,形容枯槁。“舉世皆醉,而我獨醒。”漁夫勸他說:“舉世皆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哺其糟而啜起醴?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爲?”屈原長嘆一聲說:“世人又有誰能理解我呢?楚國日削月割,懷王客死於秦,只剩下無能的襄王與子蘭。楚命不久矣,我又有何顏面苟活於世?唯有一死,乃了我心頭之恨!”乃作《懷沙》之賦,然後懷石投汨羅江一死。後人對此不平,以爲楚王那樣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盡忠和報效,我認爲這忽視了他作爲“政治家”的一面。焉知政治也是一種“理想”。政治家與政客不同,前者是別無選擇的獻身,後者卻是投機。身爲“楚臣”,他不能承受楚國亡國的事實。

僅作爲一個“詩人”,即使“國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詩人可以以“詩”愛國和救國。他可以爲國家的教育事業做出奉獻,但作爲三閭大夫必須沉江。屈原的這種“相始終”的精神,是他作爲一個政治家面對失敗的唯一選擇,他把作爲“政治家”的責任放到“詩人”之上,這纔是屈原對自己的定位。

屈原是不會等到敵國軍隊侵入受辱而死的。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國。他要選擇死,一種自由的、高尚的、獨立的死。“高餘冠之岌岌兮,長餘佩之陸離”,他悲吟着,高歌着,在汨羅江飽覽他所摯愛的山河大地,從容如歸地赴死。

屈原的死是偉大的,他爲了祖國,爲了社稷,殫思極慮,至死不渝,流芳百世,名垂青史。

祖宗給了我們一個清明節。清明時的中國,生人走到死的邊界,冥冥之中的靈魂也來與生人相逢。中國人,不只是活在自己的生命裏,還活在那些傑出的生裏,活在那些傑出的死裏,活在歷史裏,活在未來中。五千年積澱的,絕非只是出土的竹簡,而是這中國式的生命,這使得中國人“精神上的人生”比肉體上的人生更爲漫長浩渺。

清明節掃墓心得體會800字

每當到了清明,天空也會隨着人們的心情,下起杏花小雨。雨越下,人們的心情也越發悲傷。這時,我不禁想起了杜牧的那首清明詩。

清明下雨,這已在人們的腦海中成了一個概念。充滿哀思的清明日,似乎有了春雨的身影,才更能使人感受到節日的氛圍。雨不停地下,石級小路,被雨水衝得明淨光滑。

路旁的竹子,被春雨罩着,霧濛濛的,很難看到遠方;山下的村子裏,一片綠意,盛開的桃花,被藏在着四月的春雨中,顯出一番詩情畫意。這迷人的`綠意,這朦朧的細雨,好似顏料滴在宣紙中,朝四周蔓延開來。我和家人看着這如詩如畫般的風景,驅車在蜿蜒的山路中,開往要前去掃墓的老家。

路上,有許多與我們同方向的車輛行駛在路上,但這其中,很少人是去遊玩的。和我們一樣,只想着早些到達目的地。經過兩三個小時的奔波,終於看到了老家的標誌性樹木。

下了車,大家從後備箱內拿出了幾袋掃墓用的物品,大人到以前的街坊鄰居家借來鐮刀和鋤頭後,就往山上前去掃墓了。我獨自一人扛着鋤頭,還拿着一包的祭品,輕快地走在隊伍的前面。大家在路上邊走邊聊,沒有那種濃烈的哀思,卻有着對長輩的無限遺憾。走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看着遠方迷人的景色,感受林間清新的空氣,彷彿這次是來春遊的。穿過一條條窄小的田埂,爬上陡坡,一座莊嚴的墓地赫然眼前。

來到墓前,大人們揮動着手中的鐮刀和鋤頭,除去那些爛葉雜草;我和媽媽把祭品擺好在墳頭,點上蠟燭,拿着香火擺上幾拜,依次寄託我們對祖輩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裏默默地祝福他們也能幸福快樂地生活。想到這些,我不禁悽然淚下。這當中,大家都沒怎麼說話,默默地做着正在做的事情。我想,大家一定都在思念着已逝的親們吧。墓旁響起“噼裏啪啦”的鞭炮聲,掃墓也便在這爆竹聲中結束了。

春雨依舊淅淅瀝瀝地下着,我的心情也隨之憂傷了起來,在這朦朧的雨景中,我們踏着一路悽清往回家的路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