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時評類作文寫作指導(附範文)(2)

學識都 人氣:7.5K

技法點擊

2017高考時評類作文寫作指導(附範文)(2)

(1)要學會就事論事。就是要求旗幟鮮明發表自己對某件事或某現象的看法,或褒或貶,或彈或贊,實話實說

評“事”不限於一點或一個角度,可以多點或多角度,但需記,所評所說,必須與所評之“事”密切相關,不能遊離於“事”高談闊論。

(2)要爲自己的評判寫出分析和理由。

評事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據,才能評得文明,才能讓人心悅誠服,才能收到辨是非、明事理的效果。能把看法說清楚,又能將看法的依據和道理寫深寫透,這樣的時評纔是好時評。評者,可以評,可以爭,也可以諫、可以諷、可以怨,可以嬉笑怒罵,甚至可以作楚狂之歌。

①敘事議論不蔓不枝。舉例新穎,最後一句分析回扣中心。確定一箇中心句,並闡明確定中心句的依據。

②論點方面。要做到論點明確,一般有兩種方式:a開門見山,開宗明義。b卒章顯志,畫龍點睛。只有做到論點明確,纔能有的放矢。

③論據方面。

不去關注身邊最新的時事要聞,熱點的科技動態等等,論據就不新穎,就做不到共性和個性相結合,時代性(時代精神)和歷史性(有新因素的歷史素材)相結合,點(詳寫事例)和麪(略寫事例)相結合,敘議相結合,論據就不能爲論點服務。

④論證方面,論證時必須敘議結合,即結合事例進行分析。一般可以有以下幾種分析方法:因果分析法,假設分析法,條件分析法,意義分析法,比較分析法,辯證分析法。做到敘議結合的論證纔是有力的論證。

⑤語言方面。中學生議論語言處於一種“失語”狀態,沒有屬於自己的真的語言。真的語言,應該能讓人感覺到一個“鮮活”生命體存在。作爲中學生這個特殊年齡階段的羣體,要有一種青春的氣勢,褒揚真善美,批判假惡醜。

(三)注意擬題

提問法:把人們關心的問題提出來,爲讀者設置懸念。如《安排就業能不能“優先下一代”?》

數字法:用數字突顯出問題的嚴重性或複雜性,使讀者一目瞭然。如《二十六個百姓攤一個“僕人”》

判斷法:用一個表判斷的短語點明中心論點,如《惡搞是對批評的濫用》

反問法:用反詰的語氣將批駁的事實或要評論的問題提出來,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如《格言能“震撼”貪官?》

引用法:直接引用要批駁的觀點,並給予否定,這樣態度鮮明。如《不可盲目“先就業後擇業”》

範文賞析

  微笑的中國

在“世界的十字路口”,古老而美麗的中國向世人走來,邁着時代的步伐,自信微笑。國家形象片中,中國在微笑;屏幕之下,華夏兒女更應讓祖國微笑着走出去,敞開胸懷,讓健康的中國形象走遍世界。 (概述材料,提出觀點)

“軟實力”不知何時已成爲街頭巷尾的熱門詞彙,是的,在和平與發展的今天,手操導彈肩負戰機的形象無疑讓人生厭,而偏居一隅不問世事的態度也早已被時代淘汰。中國需要“走出去”的不僅是商品與資金,更是一個健康、微笑的國家形象。我們已受夠因不瞭解而投來的白眼,我們需要打出響亮而有力的名片。

中國的微笑正在一天天愈加鮮明地展現給世界:世博園中志願者們一張張友好而真誠的笑臉,是上海乃至中國的新顏。友好開放的胸懷、熱忱真摯的態度、流利順暢的語言、全面周到的服務……這些,都是再多高樓大廈、再多高新技術無法取代的國家名片。一句句善意的問候,一張張青春的臉孔,它們在無形中塑造着一個充滿活力、充滿人情的文明中國、微笑中國。即使“理性”的覺醒已過去百年,人們依然會用最直接的感性認識衡量一個民族:親切態度遠勝高強工業,金戈鐵馬難匹文明光輝。國家形象中寄寓着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血脈,挺立着不朽不折的民族精神傲骨。中國形象走出去,便是文化走出去,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文化在世界之林中崛起,文化影響力,千金難敵。

當孔子的仁義經典化作琅琅讀書聲傳遍世界,當京劇百轉千回的唱腔飄揚到大洋彼岸,當萬千華人以越來越積極地態度在全球貢獻光熱,我們不難相信,我們正在見證國家形象的崛起,民族文明的復興。(評析材料,深入分析)

然而,我們又絕不僅僅是見證者,我們當做時代巨浪中的一滴水,縱然氣力微薄,也要盡己所能。我們無法在時代廣場的屏幕上微笑問候,卻可以在生活中爲中國人的形象添一分友愛;我們無法站在世界的舞臺上傳送經典,卻可以在一點一滴中讓社會文明一些。事實上,真正組成中國形象的不只是光鮮的偉人,不只是各色的文藝,而更是我們,是億萬個平凡的我們。締造微笑中國,我們責無旁貸。(聯繫實際,提出倡議)

五千年風雨,五千年屹立,中國有過傳說般的富饒,有過史書上的安康,有過列強瓜分的屈辱,有過抗擊外敵的堅強。而如今,重新出發的中國洗去“天朝上國”的姿態,摘去“東亞病夫”的污名,以微笑、自信的形象再次走向世界。微笑的中國,需要你我的推動。

願有一日,得見中華巨龍騰而上,萬里不止,中國的微笑在你我奮鬥中閃耀世!(總結全文,昇華主題)

附:作文題目

美國紐約時報廣場是一個繁華的城市商業街區,這裏廣告林立,被稱爲“世界的十字路口”。2011年1月17號到2月14號期間,首部中國國家形象片在廣場的大屏幕上持續滾動播放。中國各行各業的59位傑出代表,如袁隆平、楊利偉、馬雲、郎朗、姚明、邰麗華等人在片中展現了他們微笑、自信的形象。10月1日,時報廣場戶外顯示屏上又出現了中國先哲孔子的形象,與熙來攘往的人羣融爲一體。 要求:根據以上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聯繫實際,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詩歌除外,文體不限。

用心培育一個讀書的民族

中外官員同臺發言時,我總心生羞愧之感:西方的官們風趣、幽默,觀點新穎、條理清楚,思維敏捷、表達優雅;而我們官們幾乎都是滿口的套話、空話,顯得平庸無趣,江郎才盡,大失水準。口拙的背後的原因應該是:我們官們大概是不怎麼讀書的。

不讀書的不限於官們,更可擴大到“國人”。不少人對“不讀書”有着切膚之感:很多人離開學校以後就幾乎與書籍絕緣了。許多家庭,高檔電器一應俱全,唯獨沒有幾本書。有資料稱:以色列每年人均讀書是55本,俄羅斯是50本,美國是44本,我們只有4本,而且百分之九十是教參和教科書。相比之下,還有幾本真正意義的書可稱得上讀過?

中國人不讀書當然有很多理由。政府官員無暇讀書,他們忙着應酬,忙着出國考察和談項目;商人不用讀書,因爲中國是“仕場經濟”,而不是知識經濟,讀書值幾個錢?工人農民讀不進書,他們受教育程度低,收入也低,讀書對於他們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教師沒有精力讀書,中學教師工作太累,沒有精力讀書,大學教師在爲課題交差而讀書,確切地說,是翻書,是查書。真正的閱讀,超越功利的心靈閱讀,恐怕是很少很少的。

一個民族不讀書,這個民族的文化就喪失了創造性、批判性,個人就會被羣體所淹沒。國人爲什麼不讀書?我仔細揣摩,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國人貧怕了,窮慣了,掙錢的機會突然多了起來,大家忙於掙錢,心浮氣躁,自然難以靜下心來讀書。二是中國傳統中缺乏對於純粹精神的崇尚。“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只因爲讀書可以做官,可以成爲“勞心者治人”的“人上人”,赤裸裸的功利取向。三是沒有培養起良好的閱讀習慣和理智的好奇心。應試教育的泛濫使學生自由閱讀的空間變得十分狹小,並使學生從小養成閱讀的功利取向。

一個讀書的民族一定是一個智慧的民族,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民族,一個必定有着光明前途的民族。過去我們講:一個人的心靈,高尚的東西不去佔領,低下的東西就會趁虛而入。一個不讀書的民族,是不會具有智慧和力量的,也不會具有崇高。以色列是全世界人均讀書量最大的國家。直到今天,以色列人口也不過六百多萬,而它在全世界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國家。讀書對於一個民族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看過一幅對聯:“爲善最樂,讀書更佳”,爲善之樂在於“予”,讀書之佳在於“取”。讀書是一種可以忘乎所以悠然的自足,只要一卷在手,便可以擁有許多許多。是的,有兩種東西能讓人的心靈永葆青春:真愛與好書。爲了讓我們的內心不再脆弱,讓我們的心靈擁有力量,讓讀書成爲幸福人生的祕訣。

  小悅悅走了,但願天堂裏沒有冷漠

小悅悅走了,因這個社會的殘忍與冷漠。小悅悅走了,還未來得及鮮花盛開,還沒有閱讀世間繁華,沒有領略人間美好,就這樣走了。

面對小悅悅的撒手人寰,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默哀,在內心深處點一支叫做良知的蠟燭。這支蠟燭照不出小悅悅的明亮未來,卻能照出我們人性的小,照出人間的苦難與掙扎,照出這個塵世的灰暗和陰冷。

小悅悅的辭世又讓無數人淚流,不能自已。我想,過不了幾天人們便會忘記小悅悅,忘記我們的道德苦痛。“時光永是流逝,街市依舊太平”,小悅悅身上流淌在街道上的殷紅血跡,會很快被淡忘和冷漠沖洗得一乾二淨。

但願我們別過早地遺忘小悅悅。遺忘是一種罪!記住小悅悅,記住18個冷漠路人,記住我們每個人身上粗劣的道德傷疤。如果我們繼續麻木,繼續健忘,那麼,發生在小悅悅身上的悲劇,一定會在我們身上殘忍重現。小悅悅的悲劇,是在以一種極端殘忍、極端血腥的方式,告訴我們:道德病了,人心病了,制度也病了,而且病得不輕。可預料的是,如果我們再不自我救贖,比小悅悅悲劇更殘忍的事情還會出現。

惟一值得欣慰的是,還有拾荒阿婆陳賢妹,有了她,我們纔不至於輸得太慘。於是,有人感嘆,一個國家的良心被一個拾荒的撿了起來!當社會良知以驚人的速度沉降,僅有一個阿婆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不能做虛無的道德鼓吹者,如果自己不洗澡,反倒要求別人講衛生,顯得多麼蒼白。

你所站立的那個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學者崔衛平如是說。因此,我們不妨捫心自問,如果我們在小悅悅受傷現場,我們是十八分之一,還是第十九人?如果我們只是感嘆,只是抱怨,只是嘲笑冷漠,只是做口頭道德家,我們站立的地方怎能光明?你有良知,中國便不會沉淪;你有尊嚴,中國便不會糟糕;你找準了正確的方向,中國便不會後退……

針對“小悅悅事件”,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呼籲:“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來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醜陋……”誠然,無論是官員,還是普通公民,如果都能用良知的尖刀來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醜陋,我們的社會就還有救,我們的國家就值得信賴。

有人說,小悅悅是冷漠祭壇上的祭品,到了該拆除祭壇的時候了。記住小悅悅,記住我們的罪愆,從官到民、從民到官,從道德呼喊到制度重建、從修復制度之傷到道德行動,這或許是自我救贖的惟一方式。

  《舌尖上的中國》爲什麼紅

一部紀錄片紅成這樣,出乎很多人意料,包括總導演陳曉卿,他反覆在公開或私下場合表示,《舌尖上的中國》於他而言,只是一部正常而普通的紀錄片而已,他不贊成關於該片的溢美之詞。這在當下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創作態度,有事兒說事兒,不漫無邊際,專注本職工作。依我看,這也是“舌尖”的內在風格——實在。

《舌尖上的中國》,握住了時代命門,它把幾千年中國人舌尖的滋味,做了一次泛泛的總結和考證。又因它選取的角度既靈且巧,態度務實低調,就在隱祕的潛意識層面合上了時代節拍,擊中了每個觀衆。評價它的成功,不妨改孔子的“食不厭精”的一句話,叫“心不厭細”。

曾經的中國人做足了“心不厭細”的功夫。看看古人的精緻生活,那真可以歎爲觀止的。單說文房用具,筆格、筆牀、筆屏、筆筒、筆船、筆洗、筆覘、水中丞、水注、糊鬥、蠟鬥、鎮紙、壓尺、裁刀……;現代人呢?以我此刻書桌爲例,電腦、圓珠筆、即時貼,沒了。

“舌尖”正是用其“心不厭細”的功夫,引領人在味覺上向更細處一步步地探掘,重拾我們曾有的靜心、細心、耐心。眼耳鼻舌身,色香聲味觸,每一項往細處探掘,都有太平洋一樣廣闊的境界,心不厭細,只看你能走多遠。

只求溫飽的吃,那叫囫圇吞嚥,連咀嚼都顧不上,只能滿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這只是吃的意義之一,遠非全部。就如同喝茶,大茶缸牛飲僅爲解渴,如果是品茶,選水選茶、凝神溫杯這些都不說了,單是入口之後,舌尖、舌面、上齶、兩頰……無窮細緻的美妙等你體會。

在眼耳鼻舌身的層面求細固然可喜,但如果不在此基礎上繼續前行,就是無謂之細。正如“舌尖”一片,“舌尖”只是個起點,如果只停留在舌尖,那真是連美食的門還沒入。曾經聽一個老茶人說苦,口腔感受到的苦不是真的苦,真苦入心。借他這話來說“舌尖”,創作者們想說的,是入心的味道。

在匆忙而浮躁的當下,“舌尖”之細緻,給我們展現了別樣的內心。這份“心不厭細”的精神,不唯美食如此,也不唯品茗如此,做事做人,均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