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習計劃的制定方法

學識都 人氣:3.22W

假如要求大學生制定一個大學學習計劃,我猜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百度”一下。如果真要做一個合格大學學習計劃,你就要充分了解大學學習的特點。我個人覺得大學學習特點包括八點:

大學學習計劃的制定方法

1、老師講得少,講得快。

除了某些課程,大部分大學專業課程一個學期頂多安排48個學時,在48節課時老師要把一門專業課程全部講完講到,這本來就是不現實的。所以老師更大的作用是重點導引,而不是全盤灌輸。這和在高中階段一門課反覆講,反覆訓練是完全不同的。

2、不一定完全依賴教材授課或學習。

有些老師講課,特別是一些優秀老師授課,旁徵博引,一堂課的信息量不完全受限於教材,如果只看教材,或者只讀教材,很多大學生不適應。

3、信息量大,習題量少。

越是重要的課程,越是信息量大,但是往往老師佈置的訓練習題量並不大,這對於掌握課程知識點,是有難度的。

4、不同課程之間有體系上的聯繫。

高中的課程,語文學三年,數學學三年,學的是不同領域的知識點。比如語文,一個人可以說明文寫得很好,議論文不行;一個人可以閱讀理解很好,但是成語填空不行。數學也一樣,數學就是一個數學體系的大雜燴,什麼數學知識都教一點,但是這些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繫、來龍去脈、發展,統統都沒有涉及。但是大學階段四年學習的課程之間是有設計、有銜接、有互補關係的,單獨學一門課你可能看不出有什麼用途,但是幾個學期下來,這些專業課程組織起來就可以解決一些比較複雜的實際問題了。這些,你在單一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會很難體會到這一點。

5、學完就考,缺少答疑複習時間。

大學一門課學完了,一般在1-3周內就安排考試,甚至一上完下週就安排考試。根本就沒有什麼複習時間,至於老師答疑,基本上也就是走了形式。這和高中學習又不一樣。

6、缺少氣氛,很難堅持自學。

在高中你不想上自習都不行,在大學你想上自習還得提防被別人叫學霸,一不留神還能被同學孤立了。

7、要考慮各種雜事對學習計劃的衝擊。

在大學除了學習,你還要自己照顧自己的衣食住行,發展各種興趣,參加社團班級活動,嘗試各種勤工儉學,去企業實習,準備考研考證這和高中只有單一學習任務的.情況完全不同,如果你不考慮這些事情對你學習計劃的影響,你的學習計劃可能就淪爲一張廢紙。

8、要考慮學習環境的影響。

大學不像高中,提供了固定的學習教室和固定的座位。大學上自習的地點彈性很大,特別到了某些考試期間,比如四六級考試、考試周,教學樓自習室可能都不能用。即便是平時,每個學期教學樓排課情況也不同,圖書館佔座一向高度緊張,結果很多同學難得提起興致上自習,卻因爲找不到好座位,而臨時放棄。在寢室學習,說實話,寢室從來就不是學習的好選擇。

瞭解了這八個特點,我們才能夠針對性安排大學學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