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三學霸總結的高效複習方法

學識都 人氣:2W

很多人成績不佳就是因爲不會看書,不會記憶,更不會複習! 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精心整理的一位高三學霸總結的高效複習方法,歡迎大家閱讀與學習!

一位高三學霸總結的高效複習方法

爲什麼找不到“東西”?

有很多人都有一個這樣的體會,當你需要一個什麼東西的時候,你雖然能夠肯定它就在周圍,一定沒有丟失,但就是找不着;要修開關,找不着螺絲刀;要出門,找不着眼鏡了;要去報到,找不到報名的相片了;穿鞋的時候,怎麼只有一隻襪子?準備出門卻發現鑰匙找不到了,…最後總算是找到了,可惜由於時間的耽誤,又不知道把什麼事情給搞砸了!雖然你知道最終會找到那個不起眼的東西,但你不會忘記這個過程給你帶來的煩惱、不便,甚至是無法挽回的損失。

總之,事情很小,但總是那麼煩人。

而且這種現象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特點:

1、那就是找不着東西的人會經常找不到東西。

2、找不到東西的人的生活環境往往很亂。

對於這樣的問題,該怎麼辦呢?說起來也很簡單,把你住的地方經常收拾收拾就好了,把東西分開歸類,衣服和衣服在一起,書和書在一起等,這樣的話,用起來就很方便了。

說到學習了,其實道理也是一樣的。我們常說:生活品質不好,學習品質就不會好;學習品質不好,學習成績怎麼可能理想呢?

爲什麼一到考試就不行?

讓我們對自己提個簡單的問題。請想一想,

在考試中,什麼問題基本上從來都不會出錯?

考卷上的名字!

爲什麼呢?很簡單,自己的名字天天聽,天天看,天天寫,早已是爛熟於心了,閉着眼睛都不會寫錯啊!換句話說,想寫錯名字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啊!

比如大多數的學生都知道巴爾扎克是一名作家,但如果考的問題關於巴爾扎克的國籍,那麼在答案裏就會寫出英國、法國、美國,除了中國只要是知道的國家名都可能被寫出來。說明什麼問題呢?首先說明學生學習過他的文章,而且也聽過老師關於作者個人情況的講解。學生在這個知識點上掌握的不夠全面,沒有形成深刻的記憶,所以到考試的時候對一些細節就不能確定了。或者一道數學題目出現了,而且知道平時做過,也曾經做對了,可在考試的時候就是想不起怎麼做了!

這就是不紮實的表現。

而不紮實對學習的.最大功能和貢獻就是,對學業花費了許多時間得到的學習結果和無知是一樣的。雖然你曾經會過,但到了某個特殊的時刻,你所做的反應是不會!這說明你其實還是不會,不管你是否曾經會過!

如果說因爲無知而不能得分,是可以理解的,那麼要是由於不紮實的原因而失分的話,不僅不能得到原諒,還應該自責啊!

對考試的看法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會者不難,難者不會!

怎麼才能成爲有備無患的“會者”?

我們在前面講過,錯誤發生的原因等內容,在那裏我們談的是在錯誤發生後,我們應該採取什麼的措施來對待錯誤,其中就要錯誤的分析及錯題本的建立等,是屬於錯誤後的對策。而我們現在關心的是,如何從正面入手,避免錯誤的發生。讓我們從第一種錯誤原因說起,就是概念不清。

“概念不清”的現象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對知識點開始接觸學習的時候就沒有弄明白,後來混到了考試的時候也沒有搞清楚,屬於沒有理解而引起的,所以通常是程度和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會表現的更多;另外一種是當時明白了,後來由於比較長的時間間隔,對知識點有所生疏和遺忘而導致的。

而對於造成錯誤發生原因的第二點“思路不對”來說,其實也有很大因素是由於“概念不清”。考試主要是對學生掌握和熟悉知識點程度的考察,解決一道題目往往需要一個、兩個甚至是多個知識點,就好比一個修理工的工具包,如果有一個工具不在手邊,幹活的時候可能就有麻煩。同理,如果有一個知識點出現問題,不能從大腦中提取出來,解題思路就會出現問題,在這個題目上你遇到了麻煩便是很正常的。

要想最大限度地制止錯誤的發生,就要把所有的概念點和知識點掌握的紮實和準確,有備無患,才能在考試的時候做到心中有數!而爲真正掌握一個知識點只靠一次性活動是不能夠做到的,是靠不斷總結、練習、熟悉的積累而實現的。而這一切活動都可以歸納爲一個你熟悉的詞彙:複習。

請各位明白一點,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爲“過目不忘”的天才!所以“天才”是會複習的人。

什麼是複習?

什麼是複習呢?就是對自己學習過的課程進行查漏補缺和總結歸納。通常複習的過程需要相應的練習和記憶。通過複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習質量,更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複習是由於學習的需要,不是因爲考試。

有一種很普遍的現象,許多學生由於本人的理解力、反應接受都很不錯,平時課上練習可以做的不錯,往往還要比其它學生做的又快又正確,小測驗成績也可以表現很好,但到了考試的時候卻發揮不好。這種往往只是在考前纔對所有的學習內容進行復習,一看內容都會,可到了考場就感覺不順手,原因就在於平時不做小複習。

這種學生雖然當時在學期中間對知識點的認識和理解甚至要好於同學,但由於課後一段時間內缺少對概念進行重複消化的及時跟進過程,到了考前再看到這塊內容時,主觀意識更多是對當時學習的感覺保留,還覺的自己沒有什麼問題,但實際上有些概念點已經發生遺忘和遺漏了,所以對這塊的概念點的掌握就出現了不足。這種狀況怎麼能順利過考試的關呢?

有句話這麼說“不考不玩,小考小玩,大考大玩”,複習應該是融合在平時就做的很平常頻繁的行爲,而不是專爲考試準備的。因爲複習是由於學習的需要,不是因爲考試!

平時開展複習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有意識地、有規律地、及時地操作。每學過一個知識單元,就應該做一次複習;每個星期都應該對本週的學習內容做一次複習;每一個月也應該對該月的所有學習內容進行一次全面複習。只有這樣,你才明白自己到底哪裏學的好,哪裏學的還有不足,然後及時做出相應措施來解決。這樣做的最大好處就是考前的大複習會很輕鬆。

複習的兩個重點環節

1、如何發現問題

發現問題的兩種重要手段就是查漏補缺和總結歸納。

查漏補缺:是指對自己所學的內容不足和缺陷進行整理和檢查,這個工作的主題就是查找自己學習的漏洞和薄弱環節。就像士兵去打仗前,要看看武器是否準備好了,刺刀有沒有遺忘,子彈的數量夠嗎?然後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鍼對性的補充和練習,是“防患於未然”的根本舉措。

總結歸納:是指對自己所學過的內容進行階段性的回顧。就好比打掃自己的房間一樣。總結歸納就好比是自己房間,書、本、個人用品、鞋、衣服、玩具……過一段時間,就得對自己的房間進行清掃和整理,看看有什麼垃圾需要清理,看看自己的物品擺放的地方是否合理。這樣用起來就方便許多,而學習也是同理。

這個環節主要是通過看書來實現的,可許多學生往往只是看自己以爲的重點和難點,而不能對教科書做全面仔細的閱讀。這種失誤是最容易出現的,而其結果往往是懂的還懂,不懂的還是不懂;疑難的懂了,但基本的簡單的概念卻說不清楚!(請做個小實驗,拿起課本,對照書上的內容向自己提問。據我抽查的經驗來看,能夠圓滿回答的學生極少)

不會看書,不知道全面閱讀課本,就不可能發現真正的問題!

2、如何解決問題

解決疑難和困惑的手段和辦法是以下四種:

提問:由於對某些概念或問題還存在疑問和不解,需要向老師或家長進行請教的過程。"不恥下問",如果你愛提問題了,你就會發現自己進步非常的快!試想,在迷路的時候,你能找個人問問路,是不是會讓你很快擺脫困境呢?提問不僅是因爲有問題,如果在沒有問題的情況下還能發現問題就更了不起了。

討論:主要是通過與同學的交流和探討來達到對某些概念和問題有更精確、更深入的理解。與同學之間的討論和交流是非常必要的,是發現自己問題的一個快捷方式,更是提高自己對概念等理解的好方法啊。不要擔心同學從你那裏得到學問,應該擔心的是你能不能給同學講清楚你自以爲掌握的內容。要記住的一點是:同學並不是你的競爭對手。學會討論的學習方法讓你在以後的生活學習中體驗到合作的快樂。

思索:其實是一種自己與自己的對話和交流,通過自我深省,來達到對問題的更好的認識和理解。怎麼把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安排好,就需要你先思而後行。最好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想想今天的事情哪些做好了,哪些又沒有做,什麼時候去做,心裏要有個安排。學會思索了,就可以設計你的生活,計劃你的生活,成就你的生活!

針對練習:通過查漏補缺和總結歸納發現有些概念點掌握的不是很好,所以做一些針對性的練習和作業來達到掌握的目的。有的練習是以背誦、記憶爲主,有的則需要學生自己通過參考書、習題冊來安排、組織進行的,這是自學能力的高度表現。

呶,我們發現了問題,也解決了問題。還發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