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問題劃分等級

學識都 人氣:1.98W

心理問題一般可分爲4個等級:健康狀態-不良狀態-心理障礙-心理疾病

心理問題劃分等級

一、心理健康狀態

心理健康狀態與非健康狀態的區分標準一直是心理學界討論的話題,不少國內外心理學學者根據自己研究調查的結果提出了多種心理健康標準。筆者在臨牀心理學實踐工作中,總結了前人的理論與經驗,提出了一簡捷的評價方法。即:從本人評價,他人評價和社會功能狀況三方面分析:

1、本人不覺得痛苦:即在一個時間段中(如一週、一月、一季或一年)快樂的感覺大於痛苦的感覺。

2、他人不感覺到異常:即心理活動與周圍環境相協調,不出現與周圍環境格格不久的現象。

3、社會功能良好:即能勝任家庭和社會角色,能在一般社會環境下充分發揮自身能力利用現有條件(或創造條件)實現自我價值。

二、不良狀態

不良狀態又稱第三狀態,是界於健康狀態與疾病狀態之間的狀態。是正常人羣組中常見的一種亞健康狀態,它是由於個人心理素質(如過於好勝、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壓力大、晉升失敗、被上司批評、婚戀挫折等)、身體不良狀況(如長時間加班勞累、身體疾病)等因素所引起。它的特點是:

1、時間短暫:此狀態持續時間較短,一般在一週以內能得到緩解。

2、損害輕微:此狀態對其社會功能影響比較小。處於此類狀態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只是感覺到的愉快感小於痛苦感,“很累”、“沒勁”、“不高興”、“應付”是他們常說的詞彙。

3、能自已調整:此狀態者大部分通過自我調整如休息、聊天、運動、釣魚、旅遊、娛樂等放鬆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狀態得到改善。小部分人若長時間得不到緩解可能形成一種相對固定的狀態。這小部分人應該去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以儘快得到調整。

三、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是因爲個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狀態的某—方面(或幾方面)發展的超前、停滯、延遲、退縮或偏離。它的特點是:

1、不協調性:其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與其生理年齡不相稱或反應方式與常人不同。如:成人表現出幼稚狀態(停滯、延遲、退縮);兒童出現成人行爲(不均衡的超前發展);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方式異常(偏離)等等。

2、針對性:處於此類狀態的人往往對障礙對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環境等)有強烈的心理反應(包括思維、信維及動作行爲),而對非障礙對象可能表現很正常。

3、損害較大:此狀態對其社會功能影響較大。它可能使當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標準完成其某項(或某幾項)社會功。如:社交焦慮考(又名社交恐懼)不能完成社交活動,銳器恐怖者不敢使用刀、剪,性心理障礙者難以與異性正常交往。

4、需求助於心理醫生:此狀態者大部分不能通過自我調整和非專業人員的幫助而解決根本問題。心理醫生的指導是必須的。

四、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由於個人及外界因素引起個體強烈的心理反應(思維、情感、動作行爲、意志)並伴有明顯的軀體不適感。是大腦功能失調的外在表現。其特點是:

1、強烈的心理反應:可出現思維判斷上的失誤,思維敏捷性的下降,記憶力下降,頭腦粘滯感、空白感,強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緒低落成憂鬱,緊張焦慮,行爲失常(如重複動作,動作減少,退縮行爲等),意志減退等等。

2、明顯的軀體不適感:由於中樞控制系統功能失調可引起所控制人體各個系統功能失調:如影響消化系統則可出現食慾不振、腹部脹滿、便祕或腹瀉(或便祕-腹瀉交替)等症狀;影響心血管系統則可出現心慌、胸悶、頭暈等症狀;影響到內分泌系統可出現女性月經週期改變、男性性功能障礙……等等。

3、損害大:此狀態之患者不能或勉強完成其社會功能,缺乏輕鬆、愉快的體驗,痛苦感極爲強烈,“哪裏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是他們真實的內心體驗。

4、需心理醫生的治療:此狀態之患者一般不能通過自身調整和非心理科專業醫生的治療而康復。心理醫生對此類患者的治療一般採用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相結合的綜合治療手段。在治療早期通過情緒調節藥物快速調整情緒,中後期結合心理治療解除心理障礙並通過心理訓練達到社會功能的恢復並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問題是怎麼產生的?

人是高級動物,高級是指人的社會屬性,即馬克思所言:“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動物是指人具有的類同於動物的原始的本能性的自然屬性,自然屬性的二個突出的特徵是性與逐利,通俗地講就是人的性慾是一種剛性需求,自私逐利是人的本性。

人生存於社會中,相類似的,人類社會也可以概括爲高級自然界,人類社會的屬性體現爲管理、控制人的活動的法則,也可看作人類社會的運轉與秩序的法則,也包括二種,一是人類社會特有的文明法則,或精神、道德規則,另一種是與自然界相類似的自然法則,自然法則二個突出的特徵是天賦異稟與優勝劣汰,通俗地講就是人生來就不平等,人類社會同樣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同樣要競爭,甚至弱肉強食的`。

人的高級性與自然性,二者應該是一個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有機整體,高級性建立在動物性基礎之上,動物性又受高級性的制約。同時人在社會中生存,也必須正確認知並適應文明與自然這二種社會法則。但在現實中,人的這二種屬性,人對這二種法則的認知與適應存在一定程度的背離,這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

但是而當人的這二種屬性,對這二種法則的認知的背離超出了一定的界線,就會產生心理問題。

一是人的高級性與動物性出現了背離,即由所受學校、家庭、社會教育,與個人經驗而形成的認知與人的原始本能發生了較大程度的背離。比如人的性本能是動物性的體現,但受到了高級性的規範,但如果高級性的規範超出了合理的限度,變成了禁錮與壓抑,就會產生心理問題,如極度內向、社交恐懼等。再如逐利是人的動物性的體現,同樣受到了高級性的規範,但如果高級性的規範程度嚴重弱化,就會產生心理問題,如極端妒忌、自私等表現。

二是人對人類社會的文明法則與自然法則的認知與適應出現了背離,即對家庭、社會、學校傳遞的信息接收不全面而形成了片面的社會法則觀念,或者認爲社會是遵從文明法則的,這種觀念會極度不適應社會的競爭與淘汰,而產生心理問題。或者認爲社會是遵從自然法則的,這種觀念會形成庸俗化、低級化、簡單化的社會認知,必然不適應在社會中生存,而產生心理問題。有時就難免會生氣,其實讀懂寶寶的心思就容易的多了,下面就來看看孩子的基本情緒解讀。

在心理門診常見的心理問題

1、各種情緒障礙,如焦慮、抑鬱、恐懼等的診斷和治療;

2、對有關求學、就業、戀愛、婚姻、家庭、計劃生育和優生反映出來的困惑和苦惱,急需諮詢和答疑。

3、性心理異常和性機能障礙的諮詢和治療。

4、某些精神和心理病態的鑑別診斷和預後判斷

5、要求介紹各個年齡階段的心理衛生知識,如嬰幼兒期、青春期、更年期和老年期的心理衛生;有關睡眠、學習、記憶和腦力勞動的心理衛生知識。

近年來,一些大專院校的政工、保健 、青年組織部門相互串聯,到臨牀心理醫師那裏去進行集體心理諮詢,其內容有:大學生的神經官能症,各種適應不良綜合徵、精神疾病(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自殺、犯罪以及其它各種心理障礙的預防和處理。這些院校的有關人員深感用傳統的政治思想工作方法已經解決不了當代青年學生的管理問題,他們希望學習心理學知識,懂得心理諮詢方法,給每個學生建立一份心理檔案(可以向學生本人公開)。目前,這種把政治思想工作與心理管理結合起來的作法在我國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並已被證明是加強大學生的心理衛生工作、促進對大學生的科學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途經。

常用心理諮詢方式有以下幾種:

1、門診心理諮詢 在綜合性醫院、精神衛生中心和衛生保健部門均可設置心理諮詢門診,接待來訪者。這種形式所接待的來訪者直接見面,能進行面對面的對話,故諮詢較深入,效果較好。

2、信函諮詢 多爲外地要求心理諮詢者,或本地要求諮詢者出於暫時保密或試控心理,故以信函開路。這種形式,只能初步瞭解情況,進行安撫和穩定情緒工作,卻無法面對面地深入磋商,故最終還是導致來門診親臨諮詢。

3、電話心理諮詢 多爲處於急性情緒危象,瀕於精神崩潰或企圖自殺的人,撥專用電話向心理諮詢門診告急、訴苦和求援。在國外,這種電話心理諮詢往往專業化,成爲熱線中心,24小明均有人值班,接到電話呼救後,立即派出人員趕至當事人家中,處理其急性情緒危象,安定情緒,制止自殺。北京、廣州等地已設熱線電話爲諮詢服務。

4、專題心理諮詢 針對公衆關心的心理問題,在報刊、雜誌、電臺、電視臺進行專題討論和答疑。國內有些報刊已經開闢了心理諮詢專欄,系列討論和回答羣衆質疑。這種形式具有心理衛生宣傳性質。

心理養生專家提示:現社會,人們的物質水平提高,更多注重的是心理上的需求,想要有個健康的身心,從自身的心態做起。

TAGS: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