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奶蜜鹽”對一個人有多重要?

學識都 人氣:2.91W

對於童年的“奶蜜鹽”你是怎麼理解的?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童年的“奶蜜鹽”對一個人有多重要?

童年的“奶蜜鹽”對一個人有多重要?

家庭教育呈現的是一個關乎孩子、家庭和社會的複雜鏈條關係,“奶”“蜜”“鹽”是當下我們以及整個社會需要密切關注的新課題。

姓名:陳怡馨

年齡:20

被測試者目前有重度抑鬱症狀

剛過完20歲生日的她,擁有着無可挑剔的外貌,是SNH48的可愛擔當;那麼多人愛她的靈動活潑,愛她的溫暖可人,只要她說一句“不開心”,立馬就會收到外界紛至沓來的關心和各式各樣的糖果與鮮花。

她剛拿下了《飯局的誘惑》狼人殺遊戲環節的全場最佳MVP,她說:“下一次狼人殺我會玩的更好。”

而伴隨這份診斷書的,是她微博上的四個字:非常痛苦。

陳怡馨2014年7月加入SNH48,雖然起初人氣不如其他隊員,但今年九月,與蔡康永、馬東、賈靜雯、侯佩岑等明星藝人共同錄製的綜藝節目,卻讓她吸引了一批忠實的粉絲。而當大家剛剛開始瞭解她時,她卻因深受抑鬱症折磨而退出團體。

藝人喬任樑去世的當晚,新聞報道鋪天蓋地,當這個不時被推到輿論風口的大男孩意外選擇了孤獨離去,人們纔開始真正瞭解他的人生。

父愛缺失,母親繁忙,童年寄養,一個星期只吃泡麪也絲毫不敢抱怨,年幼的他儘量討好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只因爲母親叮囑他要做個乖小孩。他那樣地戰戰兢兢,所謂成長只不過是在一點一點將內心深處的黑洞啃噬、放大。

同樣,張國榮的童年也有一個不管不顧的母親,而他和母親的關係甚至生疏過一般朋友。

他曾笑言,時至今日,母親到他家玩還會客氣地問,“可不可以用一下你的`洗手間啊?”這對他實在是一個悲哀的諷刺。

活在輿論和光環下的他們,真實的人格常與大衆印象相悖,看似樂觀向上的外表下,卻往往隱藏着消極且封閉的狀態。在教育家張文質的眼裏,這些,很有可能源自他們童年“奶、蜜、鹽”三方面缺失帶來的雙向情感障礙。

《奶蜜鹽》不僅是張老師對教育的觀點,他也將這三個字作爲書名,寫進了新書《奶蜜鹽》裏。這三點都是人類生活中極爲常見和必不可少的三種物質,在家庭教育層面,它們意味着什麼?它們會怎樣影響每一個生命個體的成長?

“奶”——爲孩子一生塗上溫暖底色

“奶”,最淺顯最直接的意思就是母親的奶水。它更深刻的意味,指的是以母親爲核心的充滿溫暖、充分照料的生活環境。這個環境以充分的愛和滿足感爲導向,所有孩子都不可缺少。

英國著名的兒童精神分析大師溫尼科特認爲,從完全依賴到相對依賴,再到趨向獨立,是每個孩子個體成長的必經過程。

完全依賴階段強調母親對孩子的“抱持”,即時時刻刻懷抱孩子,全方位滿足孩子的要求。一旦母親不在場,孩子就會感覺到缺失,他會驚惶,缺乏安全感,然後就會去尋找母親的替身,從而“遺忘”掉真正的母親。

這是孩子的一種自我遮蔽,他埋藏了自己的本能需求。這樣,孩子成年之後,只要身處特定情境,他就會展現出母愛缺乏所帶來的痛苦與麻煩。

“奶”,既是真實的乳汁,也是一種象徵;這種以愛爲“奶”的營養,要灌注在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中,沒有哪個孩子可以例外。所有孩子對母親的依戀都是終身的,孩子後來出現的問題,根源往往是“奶”的缺失。

蜜——浸潤孩子健康陽光的人生

“蜜”,是指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要把鼓勵、讚賞這些甜蜜的情感支持方式,變成家庭中最重要的互動方式。

生命本身包含着很多複雜的可能,既有很多好的東西,也有一些是有問題的,關鍵看你如何打開它。如果是用鼓勵、讚賞的方式打開,孩子的主動性、樂觀態度、探索精神等與生俱來的生命熱情,就會釋放出來,成爲生命中最本真的能力和人與人之間最自然的反應方式。

那些有益的父母,總會鼓勵孩子,並積極參與到孩子對世界的探索中去,激發他們的內驅力——孩子如果有快樂幸福的體驗,他就會自我激發出一種快樂幸福的能力,這樣的孩子更懂得去悅納自我,欣賞這個世界美好的一面。

“蜜”會幫助一個人體察和探索出一個更好的世界。

“鹽”:讓成長舉重若輕

“鹽”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鹽既是世上最尋常又最不可缺的食物,同時它還是一個人堅毅、勇敢與有責任心等優異品格的象徵;

第二,“鹽”意味着生命的現實感,它體現在一個人有面對現實去承擔,去接受的能力,在錘鍊中成長,而不是迴避、逃避和退縮。

第三,它指向生命的自由度,包括心靈的開放、從容,精神方面的信念、追求,而不是被種種沉重、沮喪所負累,它和現實感構成一種生命積極的張力。

人生總是與各種挑戰相伴,父母幫助孩子成長,學會放手,幫助孩子減少對親情和家庭的依賴,就是給孩子一種最好的品格力的培養。

我們終將明白,一個人生命中所添加的適當的“鹽”,能夠讓人處變不驚,讓人在不同的環境中形成不同的適應能力,這樣的人才具有改造現實的能力。

今天的家庭教育,更多關注孩子如何適應社會現實,如何纔有更好生活和工作,如何才能“成功”等等,真正的精神自由度,在家庭教育中卻很少談到。張國榮、喬任樑、賈宏聲、陳寶蓮……這些名字以一種刺痛人心的方式永遠留在了世界上,而這些,本可以通過童年教育的方式避免或者淡化。

家庭教育解決的都是“看得見”的現實問題,而孩子生命存在的價值卻無人關注,這是今天中國社會最大的困境之一。

如果沒有夢想的照耀,人就更容易趨向功利和勢利,更容易被勝者爲王、敗者爲寇的價值觀左右。我們需要回到生命發展本身來看待孩子的成長,需要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人生,而不是僅僅在具體的學習成績上斤斤計較。

著名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說,童年的問題是人一生的問題,一個人得的病,病根若是在童年,恰恰是最難醫治的。

所以,家庭教育呈現的是一個關乎孩子、家庭和社會的複雜鏈條關係,而“奶”“蜜”“鹽”恰恰是當下我們以及整個社會需要密切關注的新課題。

TAGS:童年 奶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