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家長育兒心得

學識都 人氣:1.4W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大班家長育兒心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家長育兒心得

大班家長育兒心得1

學英語有沒有必要呢?肯定是有這個必要性的,不是我們崇洋媚外,而是現在這個社會的形勢讀書的形勢就業的形勢,包括世界經濟發展的形勢,能夠用的英語的場合也會越來越多。其實,語言學裏面有個很專業的概念叫二語習得。二語,就是第二語言;習得,就是說要在日常交流運用的過程中下意識的培養。所以,其實語言這個東西的功夫在平時,不在早教上了兩節課,或者英語培訓班培訓了兩節課。可能各位媽媽還要跟到寶寶共同進步才行。

沒必要讓寶寶在1—3歲學過多的英語。

因爲過多的學習,可能會造成寶寶的語言混亂。搞不清楚到底該說什麼,說話就會很沒有邏輯或者是搞不清楚該用學到的哪種語言來表達,就會非常的困難。三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多學一些,但是我所說的多學一些,也是指的多學一些日常表達啊之類的,學一些英文兒歌。不要苛求娃娃去背什麼26個字母,背單詞這些,總之就是去培養娃娃的興趣,而不是去抹殺他的興趣。

以培養孩子對英語的興趣爲主。

其實,這麼小的時候,主要就是培養娃娃對學習的一種興趣,如果說我的觀點的話,我不贊成正兒八經的去學英語,我認爲應該是在日常交流中時不時的給娃娃灌輸一點,每次一點點,但是這一點點要在實際生活中再次遇到的時候對娃娃重複,要用有趣的方式,這樣子重複的次數多了,寶寶自然就搞清楚了。而如果是在早教中心等地方學的,那麼,媽媽應該跟着寶寶一起學,寶寶學的媽媽一定要記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時候就進行重複,這樣子纔有用。比如:我兒子學會的第一個英語單詞是Car,他對車子很感興趣,但是當時還沒滿1歲,根本就表達不出來,只會指,每次他指我們都會告訴他,這是車子,但是車子對於一個不滿1歲的小朋友來說還是比較難發音的。這時候,我就告訴他,車子又叫做CAR!他一遍就記住了……因爲是他有興趣的東西。從此以後,看到路上的車就說CAR!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他的語言表達比較豐富的時候,現在就是“車子”和“CAR”相結合的說。並且在此之前,他自己還發明瞭“媽媽CAR、婆婆CAR、大CAR、小CAR”等一系列說法。當然,現在他很清楚車子就是CAR,也沒有造成混亂但是覺得很有意思。

興趣絕對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如果各位媽媽想讓寶寶學好英語,第一步要做的並不是讓他學多少,而是選擇讓他有興趣的方法。

父母應該與寶寶同進步。

有些媽媽也說,自己就不會英語所以沒辦法教他,如果是這樣,又想讓寶寶學英語很多媽媽都會找早教中心之類的地方,那麼就是我說的,必須跟寶寶共同進步,寶寶學了什麼你就必須都學會。我教我兒的所有的英語單詞,我們家老老小小全部都學會了,我上班不在家,或者老人帶出門耍的時候,一樣的會時不時的跟他提起。

所以出門,有時候娃娃突然冒兩個英語單詞,別個很驚奇的時候,我們家老人都說,他媽媽是英語老師!我在場我都會說,其實不是因爲這個,是因爲我們家所有的人都在跟到娃兒學英語,共同進步着。必須是這樣子才行的。

希望能對各位媽媽有幫助,以上都是我個人的觀點,教他這些英語單詞,最開始是爲了讓他更好的表達自己,因爲每次他想說什麼說不出來的時候,着急的很。我想,換一種角度來讓他表達咯!

大班家長育兒心得2

語言是人們進行交流和溝通的工具,兒童時期是語言發展的時期,也是最迅速的時期,因此,發展孩子口頭語言是培養孩子接受一切教育的出國留學認爲小班語言教學的主要任務,應該是抓好口頭語言訓練的最基礎部分,即正確發音和短句的表達。

教會幼兒正確的發音是發展幼兒口語的語音是發展語言的基礎,要發展幼兒語言,第一步就應該教會幼兒正確的發音。只有發準了音,幼兒才能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意願和要求。

幼兒的發音正確與否不僅影響幼兒語言發展,還會影響他們德、智、體全面發展,對今後升小學,學好漢語拼音,正確朗讀,書寫漢字甚至對雙語學習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必須引起我們的廣泛關注。

在小班語言教學中許多幼師只注重抓發音練習和豐富詞彙兩項。使得很多孩子只會一些單詞,不會表達意思;有時個別單詞發音糾正了,但在語句中單詞的發音又錯了,所以,這一時段內不應單抓語音、詞彙,而應該結合短句進行練習。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識地讓幼兒大膽的表達出來,拿出一件玩具讓他描述,孩子從玩具的各部分特徵進行概括,從而使孩子從不會說、不願說過渡到大膽地說。

注意聽、說能力的培養是對小班幼兒口語訓練的中的重要一環,模仿、實踐、訓練、創造、運用是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律。這一過程的基礎階段首先要解決幼兒聽、說能力的培養。在聽、說能力的培養中認爲首先要教會幼兒注意聽,聽是說的前提,聽得清楚才能說得明白。所以,作爲家長應該給孩子們創造適當的語言的環境。我在培養小班幼兒聽的方面提出了兩點要求,即:能注意傾聽老師和同伴講話;注意堅持給孩子創造聽讀的環境!

總之,在培養說的能力上,運用“模仿→實踐→創造”這一過程,使幼兒在念兒歌、講故事中,發音、口齒都變得清楚,能大致完整的描述某樣東西、某件事。幼教工作者應抓住一切有利因素,因勢利導,啓發幼兒,及時改進,進一步促進幼兒園小班幼兒語言能力,

雖然已有4年時間沒有教小班了,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課程滲透都不及別的老師,但既然接手了這個班,我想我有責任把這個班級管理好,服務好。每個學期初,每年新生入園,解決幼兒的分離焦慮是教師的重要工作。爲了使幼兒儘快熟悉幼兒園,喜歡上幼兒園,我在歷年經驗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探索與實踐,在深入瞭解幼兒的心理特點及家庭狀況的基礎上,嘗試採用幼兒園教育/趨於家庭化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大班家長育兒心得3

每個人的第一個學堂是家庭,第二個學堂是幼兒園。

不管是家庭還是幼兒園都是缺一不可的,所有家長們都會爲孩子的身心、學習生活擔憂....,大部分幼兒園日常教學中都需要用到幼兒園育兒心得,而育兒真的只是有錢給孩子吃好穿好用好就好了嗎?不是的!育兒心得沒這麼簡單。

從一歲左右起,孩子就能用單一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意識,令人驚奇的是有些孩子居然連“而且”“也”“不僅”等等一些常用的轉折詞、連接詞也能準確地表達出來。你知道他是怎麼學會的嗎?後來,我才慢慢醒悟,孩子們是從大人們的談話過程中“偷學”來的,呵呵,孩子對他所不懂的一切都有莫大的好奇心,想去模仿,聽到的、看到的東西都能深深印入他的腦海裏。

幼兒園是孩子踏入社會的第一步,也是他開始交往、接觸社會的關鍵一步,爲孩子選擇幼兒園時,家長們也三思而行,並親自前往幼兒園觀察,選擇心中幼兒園,當然幼兒園並非十全十美,但是學校所營造出的整體氛圍應該很適合孩子,孩子喜歡幼兒園,他非常願意上幼兒園,也很喜歡他的老師和同學,這樣的環境能讓孩子的身心展有很大的幫助,學習也會容易得多。

孩子四、五歲時,自己的主觀意識逐漸增強,牴觸情緒隨之加重,很多事情希望能按照他自己的意識去做,你要他向東,他偏向西;你不允許他這樣做,反而增強了他想這樣做願望,有時大人們不得不採取迂迴的戰術,真讓人無可奈何。仔細想想,孩子們也不過是想表現出自己有主見,追求自己的獨立人格而已。只要抱着寬鬆的心態,輔之以適當的教育,相信孩子都能順利度過這一成長期。

平時,家長們儘量抽出時間來多帶孩子到戶外,尤其是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的公園或郊外去放風箏等等。在公園裏不但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能開擴視野,增長知識,還能觀察到各種動物及花草樹木,跟他講講花草樹木是人類的好朋友,它們不但能使環境更美,而且還會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氣等等。在生活中給予孩子的知識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平常激發孩子的興趣,培養他的愛好、鼓勵、讚揚等對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是很有益的,但必須注意使用得當、的法。過度地或過於輕易地濫用鼓勵和表揚會使孩子感到你不真誠,並會寵壞他!

不管是幼兒園的老師還是家長,答應過孩子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大班家長育兒心得4

對於孩子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進,一邊從育兒書籍上和前輩們那兒借鑑,也一邊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開展教育。寶寶上幼兒園後,在老師們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壯成長。她的每一個進步都令我們爲人父母者深感驕傲和自豪。我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心得。

一、欣賞教育

欣賞孩子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手段。一個孩子,其最可人之處不在於她的聰明活潑,而在於她的自信。自信有助於她現在與將來勇敢地面對來自學業和其它一切方面的挑戰。培養自信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無形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聲讚揚,都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可以鼓舞孩子的鬥志,增強孩子的信心,激發孩子的勇氣。

二、互相尊重

讓孩子懂得尊重老師、尊重父母,有助於孩子自覺矯正自己的日常行爲。老師和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重要、最神聖的人。樹立老師、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使孩子自覺地、發自內心地按照老師和父母的要求矯正自己的行爲,有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這是小孩受益終生的寶貴財富。讓孩子學會尊重老師

三、引導教育

“父望子成龍、母望女成鳳”,這是爲人父母者的期望。但如果這種期望超過了孩子所能承受的,就變成孩子的負擔,就妨礙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長。我們不想讓寶寶爲父母的期望而活着。讓孩子自由地發展是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始終如一堅持的原則。但自由發展並不等於放任自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老師和父母是她的領航員。在她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及時進行指導。同時,我們注重發現她的不足、特長和興趣,有針對性開展引導。我們的目的不是爲了她成名成家,我們只希望她在今後的生活中因爲有能力而更自信、更多地體味生活的樂趣!

四、協調教育

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要協調一致。很多家庭中爸爸和媽媽對孩子的教育態度不一致,我覺得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孩子以媽媽爲主,爸爸爲輔,這裏不是說爸爸的教育不重要,相反,爸爸在教育過程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孩子心目中,爸爸是家裏的頂樑柱,是我們家的男人,說話做事無不成爲孩子的楷模,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爸爸更應該起好帶頭作用,爸爸把握好大的方向的同時,媽媽注意細節上的教育,協調一致,不出現矛盾的教育方式,這樣才能教育好孩子。

以上是我育兒的四點粗淺心得,我們深知,寶寶的每一步成長都浸透着老師的心血和汗水,真誠感謝幫助我女兒獲得知識、快樂成長的老師們!

大班家長育兒心得5

一、尊重孩子發展規律,不揠苗助長

每個階段孩子都有她自身的成長特點,比如8個月開始發展手指的小肌肉羣,就讓她多多練習抓握;10個月她對語言有了感覺,開始給她讀繪本;2歲對色彩有了獨立的思考,允許她隨性的創作……這一切使得的她手指運用非常靈活,對美和色彩搭配有一定的鑑賞能力,藝術創造能力較同齡孩子較爲超前。很多人認爲我是老師,會早早教給孩子寫字,但我並沒有,包括認字也沒有刻意早早開始,因爲我知道孩子的手部肌肉羣未完全發育好,與其着急讓她去做她做不到的事情,不如耐心等待。最近孩子到了認字敏感期,走到哪裏都要問我“這是什麼生字”,在這個時期稍微推波助瀾一下,就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耐心等待是家長需要具備的“專業能力”之一。

二、尊重孩子人格,不做強權控制型家長

正如龍應臺那首著名的詩《目光》裏說的: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一個孩子首先是一個“人”,而不是一件隸屬於我們的物品,他/她有她的愛好,品味,性格,這一切都是屬於她獨特的存在。包括她的人生也有屬於她的故事,我們只是她人生中的參與者罷了。作爲父母,我們唯有做好我們的角色,成爲孩子堅強的後盾,尊重孩子的人格。如果她生來是一個”平和型“孩子,不勉強她去成爲一個”領導者“,如果她天生敏感感性,不要因爲她沒有別人開朗而懊惱。無條件的愛才是一個“人”成長的根基。尊重孩子的人格,不以自己有限的知識制約孩子的生長。我的孩子生性不屬於外向的孩子,而我是個外向的家長。看到孩子不願意主動和朋友交往或者和別人打招呼,一開始我也會生氣。但在我接納了她本性如此,並不是沒有禮貌後,便放鬆了很多,而因爲我的放鬆,她也開始會和別人主動打招呼。控制是教養孩子中最可怕的一種力量。

三、相信孩子自身發展的力量,做不焦慮的家長

人往高處走,每一個人都是趨利避害的,每一個人內心中都願意做一個更優秀的自己。而很多孩子在小時候就被貼上了“不乖”“不懂事”“不聽話”的標籤,這些標籤不僅讓孩子,更讓家長自己陷入了深深的焦慮:如果她一直不聽話怎麼辦?如果他不夠優秀怎麼辦?如果我們相信孩子,瞭解每一個階段孩子的發展特點,就不會因爲孩子某一階段的行爲而爲孩子貼上不好的標籤。記得有一次和孩子聊天,我問她以後想做什麼?她說想當一個做手工的。多好的答案啊,她小小年紀就知道自己的優勢(手工做的好),知道腳踏實地,知道用手藝就可以養活自己,這比很多一把年紀還不知道自己想要幹什麼或者活得飄渺得人好得多。如果我非要把孩子打造成一個科學家,一定會讓自己和孩子焦慮不已。

四、爲孩子健康成長創造好的大環境,小的方面願意讓孩子做出選擇

我說的大環境並非社會環境,而是家庭環境。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孩子成長的沃土。從孩子10個月起我就開始給她讀書,直到現在,每天晚上睡前就是我們的親子閱讀時間。雖然我沒有給孩子教過生字,講過多少大道理,但我相信,閱讀比這些更有用。所以,一切活動都可以免,唯有親子閱讀不能間斷。數學上我也沒有給孩子過多講解,而是偏重她邏輯思考能力,常會在生活中給她舉例,讓她多觀察,好的結果現在已經體現出來,她有很強的思考能力,舉一反三地能力很強。我相信,具備這兩樣能力的她學習不會差。除了這些大方面會給孩子一些引導,爲她創造一些條件,其他的方面我儘量讓孩子多體驗,讓她自己選擇。比如課外活動,都是按照她的喜好選擇。每個週末的活動,我們會一起找出幾個,然後讓她挑選和決定,吃多少飯,穿多少衣服,看哪本書,只要她自己會選擇,就儘量讓她自己選。這是培養獨立人格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