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指南培訓心得體會

學識都 人氣:5.14K

幼兒園指南培訓心得體會1

新一輪的後備幹部培訓拉開序幕,本次培訓的主題是幼兒園遊戲活動的組織。這輪培訓,對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浙江幼兒師範學院的王春燕教授給我們帶來了《遊戲與幼兒園課程的整合》講座。下面我就這次培訓的內容發表自己的感想。

幼兒園指南培訓心得體會

講座剛開始,王教授首先列舉了五個經典的幼兒遊戲,如荷花荷花幾月開、炒青菜、播種子等,通過遊戲,讓我們明白了遊戲的本質特徵和遊戲以開心爲本體價值,以學到知識爲附屬價值,明確了遊戲與活動的本質區別。同時,王教授也提到,在我們當前的幼兒園中,往往把遊戲變質了,存在兒童的遊戲成爲教師導演的一臺戲,本該是兒童在遊戲都變成了教師在遊戲兒童。爲了學員們對遊戲的本質更明確,列舉了遊戲的本質,並一一進行舉例說明。

接着,王教授講述了幼兒園遊戲與課程的關係,總結了在我們的教學中,課程與遊戲有分離式、插入式、促進式等幾種常見的形式。那麼怎麼來區分遊戲與教學呢?遊戲是將幼兒主體內在已有的知識、技能以及情緒,通過有趣的活動表現出來,以已知爲基礎,享受已知。而課程是教師將外在的知識、技能傳授給幼兒,目的是使幼兒從不知到知,從不會到會。爲了讓遊戲和教學彰顯它們各自自身的價值,在研究中,爲純化遊戲,使遊戲顯示出自身的價值和特點,那就是通過幼兒充分自我表現,使幼兒真正享受到遊戲的樂趣,享受到天性自由的歡暢,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的同時健全人格。同時,爲保證教學在幼兒發展中的低位,使教學體現出自身的價值和功能,那就是讓幼兒獲得知識、技能和智力的發展。

幼兒園中的遊戲是一種特殊的遊戲,主要分爲創造性遊戲與規則遊戲。遊戲的分類是出於研究的需要,自然狀態下幼兒遊戲並不以類型命名。在具體活動中,只滿足於幼兒的需要,使幼兒體驗歡快,這就是遊戲。

通過王教授對遊戲與課程的闡述,讓我們對什麼是遊戲,課程與遊戲的關係及區別,以及在實踐中怎樣使遊戲與課程更好的整合,有了清晰的瞭解。在理論的支撐下,相信,所有的學員回到幼兒園崗位中定會將此用於實踐,以此更好的促進幼兒教育的發展。

幼兒園指南培訓心得體會2

近階段,我學習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在學習中,我發現其中講到的每一點內容都是我們現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學、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將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實到位、認真負責完成,才能使得我們的自身素質、工作經驗有所提高,教學效果更好。

《指南》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這幾個方面詳細地指出了幼兒在每個年齡階段所該達到的發展目標,以及我們成人在幫助孩子們達成目標時的教育建議。明確了孩子們在每一個年齡階段末期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也讓我們教師教育不同年齡段幼兒的不同方式方法有據可循。

看了語言領域的第一點聽與說的教育建議,我自認爲能較好地做到這些。如多給幼兒提供傾聽和交談的機會。我經常和孩子們一起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堅持給他們講故事,一起看圖書。並且我也注意培養他們的傾聽習慣。以前發現有孩子不夠認真,我總是即時提醒,現在我說話相應放輕,語速放慢,讓孩子們不由靜下心來細細地聽,這樣也較好地養成了他們的傾聽習慣。同時,在和孩子們進行交流時,我總是注意說話的語氣,總是能結合情景使用豐富的語言,以便於幼兒理解。特別是講故事時,注意語音、語調,配上表情,儘量把人物的心情表現得清晰,讓孩子一下就能理解。這樣操作,我希望能給孩子們做個榜樣,讓他們也能愛說、會說。

在此基礎上,我爲幼兒創造各種說話的機會,如來園時和他們交流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有沒有什麼新聞說說。晨間活動時,今天你玩了些什麼,有什麼特別的跟大家交流一下。上課時更是鼓勵大家積極發言。但是,我卻發現,孩子們不怎麼說話,或者說,說得沒有我預期的那麼多。每天上課的時候,發言的總是那幾個,難得有匹黑馬冒出來,讓我欣喜一下。這讓我很是鬱悶。但仔細想來,問題總還是出在我的身上,於是,慢慢尋找,慢慢發現,再慢慢改變。能力強的孩子總是很能說,也表現很積極。那些知道卻不願意說的,我採取激勵措施,讓他們從懶洋洋的狀態中清醒過來,把自己的想法與同伴共享。能力較差的孩子儘量提問些簡單的問題,或把提問放在能力強的孩子的後面,讓他們如小鸚鵡般跟着其他孩子學說。

在語言活動時,有時候讓孩子們看着圖說一句話,請一個孩子說了後,我不斷要求其他的孩子,能不能說得更完整?能不能說得更好聽?這樣也刺激大家一起動腦筋,說得更好。這一點我發現很有用,在今後我也會一直用到。

當然,在孩子們大膽說話以後,不管說得如何,我總是給予肯定。希望孩子們越來越能說,越來越會說。

再比如在表現與創造中,《指南》提出的教育建議是1。創造機會和條件,支持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和創造。提供豐富的便於幼兒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兒進行自主繪畫、手工、唱歌、表演等藝術活動。經常和幼兒一起唱歌、表演、繪畫、製作,共同分享藝術活動的樂趣。營造安全的心理氛圍,讓幼兒敢於並樂於表達表現。如:欣賞和迴應幼兒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發的藝術活動,讚賞他獨特的表現方式。在幼兒自主表達創作過程中,不做過多幹預或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幼兒,在幼兒需要時候再給予具體的幫助。瞭解並傾聽幼兒藝術表現的想法或感受,領會並尊重幼兒的創作意圖,不簡單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標準來評價。展示幼兒的作品,鼓勵幼兒用自己的作品或藝術品佈置環境。這樣的教育建議就讓我們在教育教學中用兒童的眼光去欣賞他們的作品,讓孩子有創造的信心與興趣,對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作爲幼兒教師,我想,我們可以做的是將《指南》的精神內化於心,對每個年齡段每個領域的目標瞭然於心,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授之以漁”,讓好奇心、求知慾陪伴孩子的成長,在他們的心中點亮一盞愛學習、會學習的明燈,讓他們能在浩瀚的知識天地中自由翱翔。千萬不能以“拔苗助長”的方式,或是園林工人的“修剪”技能,讓所有的孩子“超前生長”或是“千篇一律”。

《指南》中所提到的那樣在教育教學實際中我們遇到的孩子不可能是一模一樣的,尊重孩子們原有的水平,引導其不斷地向更高一層的水平發展纔是只能所呈現出的階梯性的意義。所以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揣摩《指南》和《綱要》不斷充實自己的理論,讓孩子們能夠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發展。

幼兒園指南培訓心得體會3

通過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瞭解到《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是一批幼教專家經歷四年多時間,對全國3—6歲兒童學習和發展狀況進行深入調查後,吸取國內外先進理念,依據我國幼兒特點起草擬定的。《指南》這一代表了國家意志和幼教改革方向的標誌性文件,旨在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狠抓內涵,確保基本,提高教師,指引家庭”。《指南》和《綱要》一樣,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分爲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爲若干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學習與發展目標部分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的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南》相對於《綱要》的幼兒五大領域的發展總目標相比,更詳細、更具體。由此,我們能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每個年齡段孩子應該具體達到怎樣的目標。教育建議則給我們一線老師在環境創設、活動內容、幼兒養成習慣、情緒情感的表達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議。這對於我們今後實現以上的學習與發展目標、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導、引領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教師的一些滯後或者理念落後的教育行爲,從而促使幼兒更好地得以發展,同時爲一線教師更清楚地瞭解對各年齡段幼兒大致的發展水平提供了參考。在教學活動中同事們選擇性地、挑重點地對《指南》的背景和內容進行了詳細的研討,讓我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這是繼《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後的又一重要關於幼兒教育的內容。

一、回顧《綱要》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一共分爲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總則:主要講述了《綱要》制定的原因、目的、性質、任務、外部原則、內部原則及自身特點;第二部分教育內容與要求:主要講述了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的目標(該領域重點追求什麼,其主要的價值取向)、內容與要求(教師應該做什麼、怎麼做,與此同時,該領域教育的內容自然地負載其中)、指導要點(點明該領域知識的主要特點,其教和學的主要特點;點明該領域特別應當注意的有普遍性的問題);第三部分組織與實施:主要講述了幼兒園教育的根本原則、活動含義、基本原則、各方面的原則、教育活動目標、內容、形式、環境、一日生活、幼小銜接。第四部分教育評價:主要講述了幼兒園教育的功能、主體、實施原則、主要內容等。

二、品讀《指南》

1。社會現狀

當今社會,許多家長都抱着“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想法,拼命讓孩子“超前學習”,讓孩子小小年紀就在各種興趣班、輔導班之間穿梭。等到了三年級、10歲左右的年紀,孩子們已經是“久經沙場”的寫作業“老手”了。但是在生活習慣上,孩子們還是普遍滯後的,如“有一個小女孩都快5歲了,特別內向、懦弱,每天在幼兒園都尿褲子,尿完還不敢給老師說。課間活動,她幾乎從來不和別的小朋友玩,感覺有些小朋友總是欺負她,經常看她臉上、胳膊上被抓得一道一道的。”再如“有個小男孩在幼兒園裏從來不吃虧。看到別的小朋友拿有好吃的、好玩的,他伸手就去搶;別人如果不給,他張口就咬。“老師警告過,如果孩子再咬傷人,就要我們換幼兒園。在家裏也真管教了呀,但是從來都沒用。”等等。

2。《指南》學習

針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亂象和誤區,《指南》的建議非常清晰、具體、有指向性。它把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分爲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的幼兒培養提出建議。以爲幼兒後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爲目標,以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協調發展爲核心,旨在引導幼兒園教師和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瞭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它是在《綱要》的基礎上,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目標、要求按不同的年齡段進行細化,對各個年齡階段的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具有很強的操作性。促進學前教育科學,規範發展的需要,糾正小學化、超前的教育問題。指導家長科學實施保育和教育的需要,對家長的科學育兒具有指導性作用。滿足幼兒生活、學習、發展的需要,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它更符合現代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

《指南》中指出3—6歲,對孩子來說是一個發育的黃金時期,因爲,這個年齡段是孩子一生中詞彙量增長最快的時期,是語言飛速發展的時期;幼兒在語言的發展中詞彙量迅速增長,已經能掌握各類詞,逐漸明確詞義並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各種語法結構。在言語表達上可以自由地與人交談,出現了自我中心言語。自我中心言語是伴隨着動作和遊戲而進行的自言自語,它既可以幫助兒童出聲地思考,又能暫時滿足他們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一些願望。但有些孩子也會出現言語失常現象,在《指南》中,專家提示到:這一時期,兒童說話常有重複或猶豫不決的情況,在與他們交談時,要鼓勵他們大膽地說話,對口吃現象不必太在意,訓練孩子輕鬆愉快地發表議論。因此,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則要通過聽故事、講故事等活動,培養孩子的言語表達能力,豐富他們的詞彙量,同時有計劃地讓他們學習一些書面語言。

我對《指南》中新增“學習品質領域”有些感慨,《指南》中是這樣表述的“學習品質的好壞決定了兒童現在和今後的學習和發展的質量”。我們一線的老師,天天的教學目的很大程度上是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實現的。而在這一個個教學活動中,我們更多關注的是教學目標的落實,孩子的參與度等等,再看名師組織的'教學活動,在行雲流水的環節之餘,總感覺,她們給孩子們的,不單單是教學內容本身,還有很多“昇華”在活動中,這就是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的培養。有人說過“幼兒園教的知識都沒用的,到了一定的年紀,孩子自然而然也就知道了,那裏還要教?”聽來不服氣之餘,也覺得有那末幾分道理。可是假如我們只重視知識目標,而忽視了孩子的自控力、關愛他人、樂羣於人、積極樂觀、獨立自理、愛好好奇心、積極認知風格、積極學習態度和謹慎行爲風格等延續發展品格的培養。那麼這類幼兒教育就是有缺陷的。現在有了《指南》的指引,我明確了幼兒教師不但“教書”更要“育人”的角色定位。

平時還要與家長做好溝通交流工作,實現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同步和諧發展,讓家長也要轉變觀念,孩子的童年時短暫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塊奇妙的土地,播下一粒思想的種子,就會取得行爲的收穫,播下一粒行爲的種子,就會取得性情的收穫;播下一粒性情的種子,就會取得命運的收穫。讓孩子學習他該學的東西,做他該做的事情。不把成人的意志強加給孩子,讓孩子真正具有幸福、快樂的童年。

《指南》是指導教師如何幫助孩子發展的,但不能把它當作標尺來丈量幼兒,傷害幼兒,也不能把它變成束縛幼兒和自己的繩索。它是提倡我們做一個研究型的老師,要善於觀察幼兒,勇於反思自己。作爲一名幼兒園老師,我們更有義務和責任來認真地學習並根據《指南》與家長配合進行因材施教,因此,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我們每個幼兒園老師具有重要的意義。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認真貫徹《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創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調劑自己教育思路,爲每位孩子創出一片美好的未來。

幼兒園指南培訓心得體會4

人生百年,立於幼學。學前階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啓蒙時期,科學的學前教育對人的終生髮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科學保教,才能保障幼兒健康快樂成長。《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稱《指南》)提供了幼兒學習和發展目標和典型表現,是幼兒園教學設置的方向和參照,是正本清源防止和克服“小學化”教學提供了具體方法和建議。學習《指南》,就是要去舊觀念,樹新意識。讓《指南》的靈魂和精髓應用在幼兒教學和課堂引導上,最大限度的滿足和支持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指南》主要的載體是幼兒教育的五大領域的目標設置,因此重點學習和體會五大領域的要旨,就可以把握《指南》的基本要義。下面就談談我對《指南》之五大領域的心得和體會。

一、健康領域

幼兒身體健康是其全面和諧發展的基本條件,是品德和審美的基礎。健康是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健全狀態。通過健康教育,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於體育活動的興趣。

我們教師應瞭解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掌握有關生理、心理、行爲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注重幼兒身體和心理兩方面的健康教育,滿足幼兒身心和行爲舉止的合理需要。《指南》分別從身心狀況、動作發展和生活能力三個方面闡述了幼兒健康領域所涵蓋的健康體態、情緒愉快、適應能力、身心協調、自理和自我保護的目標和建議,給幼兒園管理、膳食衛生、環境佈置、教育觀察設置提供了科學保教的依據。

因此幼兒教師主動的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充分的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提高其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使幼兒在主動參與中逐漸獲得良好的發展;爲幼兒提供一個寬鬆、接納、理解和支持的精神環境,使幼兒產生安全感、愉悅感和被信任感,積極、主動、快樂的參與各類活動,爲幼兒更好的在社會和藝術領域的獲得更高層次的發展。

二、語言領域

語言表達能力在幼兒成長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幼兒語言的發展貫穿於各個領域,也對其它領域的學習與發展有着重要的影響:幼兒在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同時,也在發展着人際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斷交往情境的能力、組織自己思想的能力。

《指南》分別從傾聽與表達和閱讀與書寫準備兩個方面定義幼兒語言教育的內容,但對於教師來說,卻具有豐富的內涵。傾聽是與人交往交流的一種方式、方法和經驗,善解人意者必是善於傾聽者;而引導和培養幼兒初步的表達和閱讀及書寫準備能力卻又包含着一種從無到有的學習過程。

如何引導幼兒認真傾聽和與人交流,如何的引導幼兒願意講話到表達清楚,如何規範幼兒的語言習慣,如何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和恰當的書寫準備,是考驗幼兒教師的業務素質和知識結構的重要命題,也是幼兒園教學特色形成的重要依據。對此《指南》給予了建議性的解答。幼兒園設置輕鬆自然的環境氛圍,教師認真、耐心的傾聽幼兒的表達,樹立幼兒講話的信心,瞭解幼兒語言的發展特點,尊重差異,平等對待具有不同語言能力的幼兒。準確把握不同年齡段的教育重點,教師語言規範、生動、文明、親切。以念兒歌、簡筆畫和塗鴉等形式激發幼兒的閱讀和書寫興趣,讓其感覺到樂趣,感受到事物的美,並形成一種態度和產生了解事物的慾望。

三、社會

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是幼兒社會學習的主要內容,也是其社會性發展的本途徑。良好的社會性發展對幼兒身心健康和其它各方面的發展都具有重要影響。《指南》從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兩方面概括了幼兒階段社會性教育的內容和目標,對人際交往目標,培養的過程應是循序漸進和交叉進行的。幼兒不斷的經歷從願意交往到友好相處,從自我表現到尊重關心他人的複雜心路歷程,而同時又是一個不斷嘗試,面對挫折,重新開始的循環過程。對社會適應目標,《指南》提出了幼兒園和家長應引導幼兒喜歡並適應羣體生活,遵守基本的行爲規範和具有初步的歸屬感的共同任務和行爲方向。

對幼兒教師來說,應當意識到自身行爲的榜樣作用會潛移默化的引導幼兒社會性教育。所以要隨時注意自已的言行態度,嚴格自律,積極鼓勵支持幼兒的交往活動,注意觀察幼兒的交往行爲,給予每位幼兒平等的愛和尊重。通過遊戲、體育活動等方式,營造一種平等、和諧、友愛的人際氛圍,培養幼兒自信勇敢活潑開朗的性格和態度。

四、科學

在這個領域中,主要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引導幼兒主動關心周圍環境及事物,激發其好奇心和求知慾望,正確運行感官認識事物,培養起初步的認識能力、操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數學的初步認知和數量關係意識。幼兒感知和體會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數,關注周圍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數的信息,體會數可以代表不同的意義

幼兒園周圍環境、園地、室內自然角等都能啓發幼兒的好奇心及認識興趣,通過可操作的材料以自然物和廢舊物爲主,便於幼兒擺弄,探索、操作,從中獲知科學的奧祕。幼兒是環境創設的主人,園內、室內的環境創設,從選擇主題,收集材料、佈置環境到使用材料,都應尊重幼兒的意願。一方面要精心的創設科學教育環境,另一方面不斷的激發其好奇心,鼓勵幼兒積極的提問和尋求答案。允許幼兒反覆的感知,體驗,表達和概括,而不要回答他們自已能夠回答的。

五、藝術

《指南》在藝術領域的設置由兩方面構成:感受與欣賞和表現與創造。其實幼兒期的藝術活動主要是音樂、美術和文學等形式,幼兒對鮮明、突出的節奏和律動具有濃厚的興趣,喜歡有筆隨意的塗畫,嘗試用塗畫表現自已,並對小故事、動畫片、木偶劇和兒童劇十分關注,常常在遊戲中和生活中再現他們喜歡的對話和動作。

基於以上的認識,對幼兒藝術認知的培養應融於遊戲教學中充分的重視幼兒的創造和個性的表現,注意把握幼兒審美特點。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音樂的引導,主要是發展幼兒對音的高低、強弱、長短和音色的感知;美術教育應引導幼兒對事物獨立的觀察、感受、想象、操作和思考,創設求新存異的氛圍。

總之,學以致用是目的。我們教師理解和運用《指南》各領域的目標和要求,注重在日常的教學和生活活動中,注重個領域之間和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制定有針對性的活動目標,選擇活動內容,提高豐富、適宜的玩具和遊戲材料,把握教育契機,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協調發展,決不能片面強調和追求幼兒在某方面的發展。

幼兒園指南培訓心得體會5

在安吉縣教育局的精心組織安排下,在單位領導的帶領下,在11月4號至5號我參加了《幼兒園遊戲的環境創設與幼兒遊戲指導研討會》的培訓,爲期兩天的培訓過程中,我聆聽了三位專家學者的報告,還觀摩機關幼兒園的遊戲活動,收穫頗多。

特別是聆聽了華東師範大學----華愛華教授的學術報告:基於《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幼兒園藝術教育。對我深有啓發,她告訴我們,幼兒美藝術學習的核心經驗:就是感知美、表達美、創造美。讓我們瞭解表達美的內涵與價值,理解幼兒美術發展的特點,在幼兒美術教學活動中,對幼兒“表達美”支持性策略的一些有關問題進行了討論:1.範畫演示法在幼兒美術中起到什麼作用?範畫演示之後,幼兒得到了什麼?是否失去了什麼?範畫演示之後,幼兒技能會遷移嗎?2.如果教師不用範畫來進行示範,幼兒會不會畫呢?3.幼兒爲什麼會說:“我不會畫”?幼兒畫的不像說明什麼?在我們平時的美術教學活動中,往往都是教師給幼兒示範並演示,讓幼兒按範畫來畫,畫的不像還要求幼兒重畫。《指南》中指出:幼兒稚嫩的筆觸、動作和語言往往蘊含着豐富的想像和情感,成人應對幼兒獨特的藝術表現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審美標準去評判幼兒,更不能爲追求結果的“完美”而對幼兒進行千遍一律訓練,以免扼殺其想像和創造的萌芽。今天聽了報告後才知道我們的做法是完全錯誤的,其實我們是扼殺了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的萌芽。

通過這次培訓,在今後的美術教學活動中,在幼兒繪畫時我會注意,儘量少提供範畫,特別不應該要求幼兒完全按範畫來畫,讓幼兒自由發揮想像和創造。爲幼兒多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如:在各個活動區都應該投放紙和筆。讓幼兒在感知的基礎上自由表達,如:與其他領域教育結合。提供真實的感知對象讓幼兒模仿,如:寫生。提供藝術作品給幼兒自發模仿的機會,如:名畫、繪本等。聽幼兒說畫,如:作品陳列與展示。我本着這個目標,努力嘗試培養幼兒的學習品質,更好的激發幼兒的好奇心,發揮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更好的在學中玩,玩中學。將自己所感知過的對象或感興趣的事物通過美術手段再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