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宇宙心得體會的範文

學識都 人氣:2.67W

選報這門課程之前,我對周易可以說是一無所知,唯一有概念的理解那就是直接把“周易”翻譯成“算命”,基於對預知未來的好奇心理和對風水之說的一貫興趣,我申請選修了這門通識課。

關於宇宙心得體會的範文

等到進入課堂,聽到老師滔滔不絕地講述它的博大精深,引領我開始走進周易精彩的世界後,我發現再單純的把周易理解爲算命,那實在是泯滅了它那歷經數千年之滄桑,輝煌四海天下之燦爛。我驚異於其中蘊含的博大理念與渾然一體的龐大系統。總之,我是被它的魅力所吸引了,於是課後空餘時間我又多出了一項新的愛好,瞭解周易,體會周易。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燦爛的文化瑰寶,古人用它來預測未來、決策國家大事、反映當前現象,上測天,下測地,中測人事。然而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學方法之前所依託的一種手段,並不是真正的科學。雖然有些理解與科學相符,那是因爲這個理解正好有科學合理性,但就不能因爲說它是科學的,只能當它是一種文化。

畢竟是剛剛接觸一段時日,我不可能一下子把那麼深奧的學問了解得一清二楚,就簡單的就我的理解談談我眼中的周易。

《周易》堪稱我國文化的源頭。它的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無論孔孟之道,老莊學說,還是《孫子兵法》,抑是或《黃帝內經》,無不和《易經》有着密切的聯繫。一代大醫孫思邈曾經說過:“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醫。”《周易》在春秋戰國時代得到進一步完善,是我國先人的集體創作,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易經》裏的思想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人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事實也是如此。孔子就說過人們“日用而不知”。今天,我們都還會說道某某人陰陽怪氣,某某人又變卦了,或者扭轉乾坤,否極泰來之類的口語和成語,而這些詞彙都是直接從《易經》裏來的。

我看《周易》,雖然沒有看懂什麼,也感悟到了其中有些爲人的道理。象書中第一卦,“乾”卦,乾爲天,說的是君子要效仿天的美德以“自強不息”,這是告戒我們做任何事,都要自始至終,不要半途而廢;還說‘潛龍勿用’是說萬事不要強出頭,能辦的就辦,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千萬不要去做,通俗的解釋就是說,槍打出頭鳥。包括古時候說皇上是“九五之尊”,這是對乾卦第五爻(發音:遙)的總結和概括,爻辭“飛龍在天”,所以用這個來形容皇上。 “坤”卦,坤爲地,是要我們效仿大地的美德“厚德載物”。這是教我們做人要有博大和寬廣的胸懷,做人不要斤斤計較;“恆”卦,孔子在《周易》的繫辭中說“夫妻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授之以恆”,這是教我們知道,怎樣做一對好夫妻,夫妻的形成,就要持之以“恆”;還有“否極泰來”這個成語,也是來自源於《周易》;《周易》裏有“否卦”和“泰”卦。是說世間的事物“不能終否”,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往好的方面轉化。“陰極必反,陽極必至”的道理,是告訴我們,任何事只要持之以恆,就有成功的希望。這也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事物的量變,必然要達到質的變化。對於做人或做事而言,都要掌握“度”的含義,萬事都不要過“度”,過“度”後,一定要引起反方向的變化。 在《周易》這本書中,全書都在貫穿着一個“位”的概念。尤其是孔子爲之作的繫辭,對“位”的關係,有更多的闡述。主要是說天尊地卑,君有“君”位,臣有臣“位”。包括每一個卦,都有“位”的關係。雖說這是我們所批判的封建思想,但在今天的社會來說,每時每刻,無處不在的都有對“位”的要求。所說的做人要在“位”不越“位”,該說的要說,該做的要做,不該說的千我看《周易》,雖然沒有看懂什麼,也感悟到了其中有些爲人的道理。象書中第一卦,“乾”卦,乾爲天,說的是君子要效仿天的美德以“自強不息”,這是告戒我們做任何事,都要自始至終,不要半途而廢;還說‘潛龍勿用’是說萬事不要強出頭,能辦的就辦,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千萬不要去做,通俗的解釋就是說,槍打出頭鳥。包括古時候說皇上是“九五之尊”,這是對乾卦第五爻(發音:遙)的總結和概括,爻辭“飛龍在天”,所以用這個來形容皇上。 “坤”卦,坤爲地,是要我們效仿大地的美德“厚德載物”。這是教我們做人要有博大和寬廣的胸懷,做人不要斤斤計較;“恆”卦,孔子在《周易》的繫辭中說“夫妻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授之以恆”,這是教我們知道,怎樣做一對好夫妻,夫妻的形成,就要持之以“恆”;還有“否極泰來”這個成語,也是來自源於《周易》;《周易》裏有“否卦”和“泰”卦。是說世間的事物“不能終否”,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往好的方面轉化。“陰極必反,陽極必至”的道理,是告訴我們,任何事只要持之以恆,就有成功的希望。這也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事物的量變,必然要達到質的變化。對於做人或做事而言,都要掌握“度”的含義,萬事都不要過“度”,過“度”後,一定要引起反方向的變化。 在《周易》這本書中,全書都在貫穿着一個“位”的概念。尤其是孔子爲之作的繫辭,對“位”的關係,有更多的闡述。主要是說天尊地卑,君有“君”位,臣有臣“位”。包括每一個卦,都有“位”的關係。雖說這是我們所批判的封建思想,但在今天的社會來說,每時每刻,無處不在的都有對“位”的要求。所說的做人要在“位”不越“位”,該說的要說,該做的`要做,不該說的千萬不要胡說,不該做的千萬不要去做,那樣就會適得其反。這是我們做人和做事中很關鍵的一個環節。現在的企業都講團隊精神,假如做人能把握好“度”與“位”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能處理的很好,團隊也一定會團結。 如果有人把《周易》單純的看成算命的書,我認爲就是大錯特錯了。不錯,《周易》涉及了算命,但算命或預測,對於這本書來講,它只是一個極小的方面。《周易》能位於我國的五經之首,一定有它的道理。

《周易》不僅是作爲一本占卜書而存在,更重要的是作爲一本提高人的修養,促成天人合一境界的書而存在。面對混沌的宇宙,面對無時,無刻,無處不在的錯綜複雜的矛盾,我們人類該如何面對,認識,解決呢?《周易》首先提出它的中心思想,這個思想可以概括成爲太極思想,既陰陽混合的宏觀存在。矛盾永遠無法徹底解決,但是我們可以維持一個宏觀的平衡,“天人合一”不過就是太極中陰陽暫時平衡的和諧狀態。與此相對應,它重視生命的意義,通過對個體生命的提倡與維護,推廣到提倡維護人和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他認爲宇宙中的矛盾是恆久存在無法解決的,但是人可以通過自我的調整“內外兼修”來維繫矛盾的平靜和平衡。如何調整?《周易》給了人們一個榜樣——“上善若水”。

這個觀點在老子的《道德經》中有了更爲詳盡的闡發:“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具體解釋就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衆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恪守信用,爲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爲正因爲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今天的人們要想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就要像水學習,修身厚德,處於衆人之下,虛懷若谷,才能“海納百川”;因爲“與世無爭”,所以“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也就能夠“至柔者得天下”。所以,《易經繫辭傳》說:“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從這一點來講,一個人道德仁義的境界也決定着他未來發展的極限。

總之,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爲精髓的易學思想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構,使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一脈相傳,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在物質文明高速發展,而人們的精神世界卻日益空虛浮躁的今天,《易經》爲我們指明瞭修身的方向,也指明瞭成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