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集錦8篇

學識都 人氣:2.53W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集錦8篇

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 篇1

在培訓的成果分享中,年青的xx老師也解讀了何爲歸屬感,所謂歸屬感——班級角度看就是班級給孩子們的安全感、依賴感、幸福感。我想,讓學生有歸屬感,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去做:

一、信任學生。信任學生,熱愛學生就要充分信任每一個孩子,不管他們平時表現怎樣樣,即使有不少毛病和缺點,上課有多麼調皮,作爲班主任的我們都應要相信他們,鼓勵他們,爲他們帶給法杖的機會,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二、尊重學生。方華局長在班主任培訓時也談到了尊重學生,講到了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個性差異……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表揚和獎勵,即使是後進生,也有自尊心和上進心,

教師就應充分尊重他們的願望,保護好他們的自尊心,用孩子樂於理解的方式激發其進心,以滿足學生自尊的需要。用孩子們喜歡的方式教育他們做人的道理。讓學生參與班級的管理,也是尊重他們的表現,在實踐中鍛鍊成長,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孩子學會感恩。教育他們勇於承擔過錯,做一個誠實的人,並知錯改錯。

三、以心靈贏得心靈,用人格塑造人格,正如方局長題目所說《一個好的班集體,一定不是"管"出來的》。教師要以心靈贏得心靈,用人格塑造人格。作爲一個對學生教育的身體力行的教育者,以心靈贏得心靈,首先要求教師有愛心與童心。愛,不是萬能的,但是對於教育工作者來說,缺乏教師對學生的愛是萬萬不能的。教師的愛如何播灑在孩子的心中,則需要教師們擁有一顆童心,特別是我們小學老師更應該具有一顆愛學生的童心,寓教於樂,這樣才能走進孩子的情感世界。

四、讓班級"活"起來。讓學生做一個快樂的人,首先要看班主任是否做好了表率,"活"起來了沒有。由於班主任的精神面貌對學生具有強烈的示範作用,因而要求班主任提高自身素質,要樂觀、活潑開朗、充滿朝氣。班主任的"活"才能帶動整個班"活"起來。因爲在潛移默化中班主任的思想行爲已經深深影響着學生。

教育要有愛心更要有耐心,班主任教育學生不僅僅是技術,更是一門藝術。我們要用真心、動真情、做真行做好班主任工作。真正把自我塑造成一個有魅力的人,一個新型魅力班主任,才能讓學生把學校當成"家",心中才有歸屬感覺。

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 篇2

班級管理時時刻刻都離不開班主任的辛勤勞動,作爲班主任每天都有一大堆事要做,有的班主任乾的辛苦疲勞,而有些班主任輕鬆愉快,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別呢?仔細想一想是班主任工作方法上有問題。依我想來,如果我是班主任我會運用一下工作方法:

首先班主任工作總是要訴諸理由,“以理服人”。學生應知應會的,班主任老師常常要“曉之以理”,給學生把道理講明白;學生不明不白或有疑難困惑的,班主任老師常常要循循善誘給學生把道理講明白。班主任在職責中的許多內容,不僅要求學生“知”,還要求學生“行”從而達“會”,諸如“學會學習、學會關心、學會審美、學會健體”等,教師應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課內外活動,創造讓學生切實參與、行動、感受、體驗的機會,豐富學生的閱歷。當學生積極學習、主動進取,做出成績,取得進步時,班主任老師應該對學生的表現給與肯定與獎勵。當然當學生犯錯誤,甚至屢教不改時,就需要班主任給予適當的懲罰。

班主任工作方法要結合個人工作實際和經驗,創造性開展班級教育管理的集體智慧和結晶。它千變萬化,應有盡有,豐富多樣簡直是無限的。

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 篇3

今天上午是XX一中的蘇老師做的專題報告——《如何當好班主任》,蘇老師是一位經驗非常豐富的班主任老師,做班主任工作已有近20個年頭了,期間送出了一屆又一屆的優秀畢業生,每年所擔任班級的升學率都是全校乃至全市最高的,並且在學校舉行的各項活動、比賽中,他的班級也是數一數二的。

蘇老師提到班主任應具有的基本素質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擁有真摯的愛心和高尚的師德

蘇老師舉了很多發生在他身邊的案例,從中不難看出他和學生的關係非常融洽,他對學生有着真摯的、深厚的愛。時時處處以身作則,體現出了他高尚的師德,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去借鑑。

他提到“擁有真摯的愛心,才能及時的、清楚地發現每個學生的優點、缺點和困難,給予適當的幫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英國哲學家、數學家羅素也曾說過:“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的發展。”

二、擁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較強的教學能力

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能在無形之中讓學生對你產生敬佩之心。試想一下,如果某班主任,儘管他的思想素質非常好,但他的課卻上得一團糟,他這科的學生考試成績很差,這樣的班主任能搞好班主任工作嗎?肯定不能。班主任一定要教好自己的功課,才能在學生中樹立威信,在教育工作中發揮主導作用。教好功課,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是對班主任也是對每一位教師的最基本的要求。

三、擁有科學的管理思想和育人藝術

對於幾十名各具個性特點的學生,班主任要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年齡特徵,遵循教育規律,提出切實可行的計劃和方法,實施有效的管理。另外,班主任還要根據新情況、新問題適時調整和改進自己的管理工作,使班級真正成爲教育學生思想、培養學生品質、增長學生知識的團結互助的集體,這些都需要班主任具有較強的組織和管理學生的能力。

他提到有位小學班主任,在他班舉行文藝活動時,一位學生來請他一起參加,他就說自己不會唱歌,又不會跳舞,去幹什麼?還是不去了。學生勸了半天,他還是沒去,結果學生就抹着淚走了。其實學生並不是真的讓他去唱歌、跳舞,只是坐在那裏看他們活動,就已經很高興了。

四、擁有全面合作的意識和終生學習的理念

蘇老師曾多次提到全國優秀班主任任XX的一些事蹟,談到她自己訂閱的教育報刊雜誌,數量超出了她們學校圖書館中書籍的總數。後來她嫌自己學校的圖書館太小,乾脆去了XX區文化館圖書館,再後來又成了XX首都圖書館的常客。一有時間她就泡在圖書館中,直到讀遍了圖書館中所有的藏書。自己寫的讀書筆記,摞起來都超過了她的身高。

蘇老師還通過一些案例,來說明做班主任有時也要動腦筋,想一些好點子。例如他談到,他在開家長會時,就曾經嘗試着搞家長講座,你的家長如果是醫生,就講講健康和保健方面的知識;如果是工人,就講講工廠中的有關知識和安全措施;如果是農民,就講一講種莊稼的艱辛和收穫後的欣喜。通過這種形式,既讓學生學到了很多知識,還促進了學生和家長間的關係,起到了感恩教育的作用。

總之做班主任,有時更像是一種藝術,只要我們肯動腦、多動腦,總會有不斷的驚喜在等着我們。

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 篇4

在上個月,我參加了爲期xx天的小學班主任培訓,這次的培訓讓我收穫很大,通過和我一起參加了班主任培訓的人的交流,讓我對這個職業有了新的認識,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我對小學生的心理方面有了一定了解,作爲一名班主任,我們除了平常的授課之外,與同學們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平常說的一句話,對朋友和大人說可能沒什麼,但是會對小學生產生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小學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階段,是最爲脆弱,心思最敏感的時期。作爲一名老師,我們有時候上課難免會帶着一些個人情緒,可能是學生們的成績太不理想,可能是我們生活中遇到了不順的事情,但是這些負面情緒東西絕對不能在上課的時候表現出來,有時候我們教育某個孩子的時候,不自覺的帶入了個人情緒,那麼孩子就會敏銳的感覺到,他會覺得你的這個情緒是專門針對他的,這樣下去,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我們傷害到孩子的往往不是惡語,是不經意的忽視,是不經意冷漠的眼神,因此在學生面前,我們要格外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個好的班主任會對學生和班級產生好的影響,反之亦然。

其次就是在上課時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只是單純着書本念,這樣的效率是最低的,可以在上課的時候穿插個小故事,或者是自己的見聞,這樣很容易調起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我不禁想起了我高中時的班主任,那是在很久以前,我高中的記憶都褪色的差不多了,但對班主任的印象還是鮮明的保留着,那是一個很受同學歡迎的班主任。和學生們一起打球,那個時候那些學生不會再叫他老師或是班主任,而是親切的叫着他們給班主任起的外號,我還想起來,好像在打球的時候,只要班主任一在打球的場面就會變得異常激烈,誰都想在班主任面前好好表現一下,我想,這就是一個好的班主任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吧,大概也是受了他的影響,所以我現在也想成爲一個好的班主任。

這次的培訓讓我收穫頗多,足夠我消化好一陣子,我決定要好好改變一下自己的風格,不過改變風格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需要慢慢來,但至少有了一個大致的方向,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會繼續做好班主任的工作。

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 篇5

8月1日至8月5日學校舉行了爲期5天的暑假班主任培訓,臺上的領導和做報告的老師是語重心長、口乾舌燥,臺下的聽者會心領會着。

與往年一樣,此次的師德培訓依然爲5天。所不同的是,今年的培訓在原則上、資料上、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變,也正因爲改變而得到了全體教師的一致好評。

一、務實原則

務實原則主要體此刻培訓的時間安排和資料安排上。學校領導從實際狀況出發、抓住教師的學習心理,聽報告爲班主任們指引了工作的方向。

二、資料豐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此話不僅僅適用於學生,同樣也適用於教師,本着務實原則,培訓的資料貼近老師們的實際,從老師們的需要出發,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習的效果和質量。趙華軍校長的報告讓老師們明白了,教師的職業幸福感需要自己去開發去發現去體會。“卡恩定律”讓老師們明白了“每個安全事故後面都有徵兆,每個徵兆後面都有苗頭”,任何安全事故的發生都不是偶爾的,都有若干小的事故和苗頭,也就是大的安全事故的徵兆。所以要把任何安全隱患杜絕在表現的徵兆以內,做到安全程序化。讓我受益匪淺,從他們的報告中感受着幸福,感受着快樂。

三、形式多樣

除了集中講座學習外,培訓結束寫“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個性是教師的五年職業發展規劃引起了教師們的廣泛興趣,相信這次的學習會使我們教師的禮儀水平有着大幅度的提高。

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 篇6

上月,縣局組織我們全體班主任去一中聆聽了河南全國十佳班主任段惠民老師的講座。他的教就是教做人,育就是育心靈的教育理念使我受益匪淺。聆聽了段老師的精彩報告,他那樸素真摯的語言,生動有趣的具體案例,深入淺出的爲我們闡述了班主任的教育勞動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勞動。我深深的被他的那種高度責任心和對教育事業滿腔熱忱的崇高品質折服。

給我影響最深的是他教育偷竊學生的案例,僅僅是一個事例段老師就花費了多少心思,先是組織學生討論然後是設計問題去監獄裏看望失足少年,進行採訪,我感覺對學生的教育都是可以震撼學生心靈的,而不是表面的膚淺的,他不僅是教育了一個學生而是教育了一批學生。這個教育案例;給了我很深的啓發,段老師的環環相扣的班會環節的設計及對學生像對自己孩子的那份真情太值得我們學習了。我在以後的工作中一定義段老師爲榜樣,用自己的真情去教育學生。用自己的才智去教育好學生。段教師對工作兢兢業業,他把學校看作是自己的家一樣來精心營造,把學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一樣來細心呵護。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們只有像他那樣,把每一個學生當作是自己最親愛的人,纔會在自己的工作中創造出一個個奇蹟。因爲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自尊,他們需要愛,班主任應把學生看作自己的孩子和朋友,應成爲他們的良師益友,象父母一樣去關愛他們,尤其要做後進生的`知心朋友,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採取熱情關懷的態度,親切溫和的語氣,創造尊重理解的氛圍,讓他們感覺到大家不是在討厭他、排擠他,而是在關心他、愛護他,也就更容易接受老師的指導和教育。

通過這次班主任培訓,使我更清楚地理解到新時期要當好一個合格的班主任就做到下列同點:

一、提高自身素質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新時期的班主任應對教育對象實施影響的同時,不斷地完善自己。必須不斷地學習有關知識,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嚴於律己,以身作則,在學生中樹立一個實實在在的榜樣。

二、走進學生的心靈

作爲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教育者,所而做爲一個班主任要善待每一個學生,做好與每一個學生的接觸,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與學生“打成一片”。注意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進行因材施教。對學生要注意語言分寸,多鼓勵學生,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做到你尊重他,他纔會尊重你。這樣才能搞好師生關係。

三、管理好班級體

在班級裏,班主任完會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建立班級“小氣候”,優化班級系統。班主任應教育學生開擴視野,經常結合一些社會知識,讓學生有了中華意識到全球意識上定位人生目標。使每一個學生對自己未來都有大目標,並從小都能向自己的目標去奮鬥。經常鼓勵學生閱讀一些有關的課外書刊。勇於開拓,着眼於大文化、大問題,多讓學生學習一些研究性學習的論文,這樣學生的思維洞開,目光也高遠,使命感、責任感也強化了。

真希望這種班主任培訓會能多參加幾次使自己能更新教育理念,適時地充電。向優秀的教師學習,使自己也能成爲優秀教師中一員。

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 篇7

通過此次班主任工作的培訓, 給我以深刻的啓發,特別對暫差生的教育引導讓我感觸頗多,讓我受益匪淺。結合培訓及目前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感覺需要提高的,需要改進的地方還很多。

當好高中班主任不容易,特別是職業高中的班主任。上了高中,由於身心的迅速發展,這些步入青年初期的學生的獨立心理、批判心理、逆反心理增強,他們處在情感上不成熟的過渡期,總覺得自己已經是大人了,他們力求擺脫對成人的依賴,老師、家長在他們心目中的權威降低。他們不再以教師爲中心,不再絕對服從教師的命令,你也不可能再像初中那樣對他們哄哄嚇嚇就可以了。他們中有的人情緒不穩定,多變化,不易控制,可以說是軟硬不吃;他們自覺不自覺地向老師閉上心扉。這給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我覺得要實現暫差生“以失敗者來,以勝利者走”,班主任要做的工作確實要先擺正心態,用心溝通,長期引導。

1.擺正心態,調整師生位置。

在日常的班主任管理中, 教師多以“我”爲中心去要求學生,容不得學生的半點違抗。而今天,學生要求教師拋棄“警察形象”。 我們經常板着一幅面孔,擺着“班主任天生不會笑”的形象,確實應該放下架子,與學生平等對待。要去了解他們、感受他們、理解他們、寬容他們、鼓勵他們、幫助他們,做他們的良師益友。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鼓勵你的笑,我們的尊重,從而敞開心扉,接受我們,而不再是“你不懂我的心”。所以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級,就要注意培養和建立師生之間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友愛的人際關係,後進生的班主任更要堅持不歧視、不放棄,以更多的理解和尊重來感化他們。

2.捕捉教育時機,讓後進生品嚐成功的喜悅。

確實,轉化後進生的重要的一環,就是用心轉換他們在集體中的地位和角色。我班有位同學楊同學,在初中是就經常違反紀律,不完成作業,與老師“針鋒相對”,“寸步不讓”,屬“屢教不改者”,與老師“鬧僵了”。於是,在新生開學的第一天,就找這位學生進行了一次談話,向他表明:“老師只注重你的現在,如果以前有一些不良習慣,希望你慢慢改掉,不斷進步,老師相信你一定能成爲一名了不起的學生。”在以後的日子裏,也不斷地去挖掘他的優點,根椐他的愛好特長,進行引導,尊重他的個性發展。在他做了一點好事哪怕是一次作業的進步,都不失時機地“趁熱打鐵”給肯定和表揚,由於他在新的學習環境裏得到了不斷的鼓勵,使他對班工作、學習的熱情有了極大的提高。

3.加強心理疏導。

這一點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特別是對後進生的教育管理中也深有體會。要抓住他們的特殊心理,努力作好心理疏導工作,否則很容易讓他們產生反感情緒.一方面,走不到他們心理去;另一方面,他們也不能理解你“善良”的初衷,讓他們認識自己的價值,與全班同學一塊努力進步。

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 篇8

20xx年5月19日,我在市少年宮參加了小學班主任培訓,有幸聆聽了專家們的講座,深感收益匪淺,讓我對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隨着社會對培養學生的要求的改變,更迫切地向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時代要求。班主任要會走終身學習的路子,成爲學習型的班主任。提高教學質量需要學問和研究,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學問和研究。當今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型班主任的突出特徵是會學習,學習已經變成了一種基本生活方式。

學然後知不足,雖然我已當過班主任,但聽了這些老師的講座之後,我覺得在做學生思想工作的理論和技巧方面與他們相比還有差距。經過認真對比反思,我認爲,今後還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繼續努力。

一、加強師德修養。

(1)用心關愛每一個學生。

記得一位專家在授課時說: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係能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情緒去面對學習。隨着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入,能不能進入學生的內心世界是當今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一步。學生會因爲喜歡一位老師而喜歡一門功課,同樣,也可能因討厭一位老師而討厭學習。一個被學生喜歡的教師,其教育效果總是超出不受歡迎的教師。愛學生,關心學生,處理問題及時,方法得當,注意和學生溝通,學生就信任班主任,喜歡班主任,也喜歡上班主任的課。熱愛學生,還表現在班主任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瞭解學生的個性,相信學生,關心學生,既統一嚴格要求,又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區別對待。對程度、水平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班主任要用自己正直、坦率、真誠、友愛的樸素人格去影響一位又一位學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爲他們行爲示範,用自己對學生、對事業的愛心去帶動學生修正不健全的人生觀,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理想,培養他們的社會、家庭、集體的責任感。

(2)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及時交流。

與學生溝通中應該注意的五個“要”與“不要”:要注重情感的交流,不要拒人於千里;要耐心聆聽,不要隨意插話;要學會接納,不要隨意批評;要支持鼓勵,不要同情安慰;要注重引導,不要命令訓導。另外,師生間良好的溝通還需要一定的心理基礎,通過學習總結出三點,即真誠、尊重、共情。真誠能博得學生的信任和喜愛;尊重能開啓學生的心扉;共情則能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爲了更好地理解和應用與學生溝通的方法,本人也學到了一些心理學上的技巧,比如傾聽與詢問的技術,影響學生的技術和非語言技術,這些技巧將使我在今後的學生工作中受益。

二、注重心理健康發展

學生心理健康是個必須要重視的問題,根據學生生理、心理髮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跨世紀創新人才的重要環節。要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自己首先要做到以下幾點:

(1)擁有平和的心態。

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面對越來越難管理的學生,我們一定要做到心態平和,要實事求是地認識自己,努力成爲最好的自己;把自己放在平常人的位置,不要太苛求自己,要用平常心去做平常事。面對生活、工作中的不如意,把心放寬些,要知道智慧從錯誤的判斷中來,成功從失敗中來,真正做到“大度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2)尊重學生,與學生“共情”。

“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是尊重”。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差異。作爲班主任,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要學會用細心的眼光去觀察差異,用寬容的心理去接納學生。要知道,正是因爲有了差異,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精彩;有了差異,我們才能展現出自己的特色;有了差異,我們纔有了今天互相學習和借鑑的機會。差異讓我們懂得了互相尊重和彼此關愛的重要,讓我們對陌生的事物感到嚮往,並激發求知和探索的慾望。所以,面對學生時,我們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關愛,多一些寬容,多一些期待。只有這樣,我們與學生之間才能產生相容的情感,才能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

我一定要以一個優秀班主任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境界,爭取當一名合格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