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範文集錦八篇

學識都 人氣:2.13W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啓發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範文集錦八篇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 篇1

在這所學校雖然待的時間有限,但那裏天真無邪的孩子給我留下了深刻影響,他們活潑,他們樂觀。學校根據他們的發展規律設計了相關的課餘活動,有踢毽子、丟沙包等,同時成立了許多社團,讓其可以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加入自己喜歡的社團併爲之努力,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然,這樣讓孩子的課餘活動豐富起來,成爲自己的精彩瞬間,但這也有一定的隱患。而學生的安全問題就是重中之重,雖然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同時,學生之間的關係問題也成爲了教師關注的點,而班級管理如何能更好、更合適地進行就脫穎而出,成爲了教師的心腹大患。而我覺得,班級管理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針對不同的學生,依據不同的方式,進行有效的管理。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 篇2

作爲滄州電大的一名普通學員我深感自豪,在即將結束學業,將要離開學校的時刻,我頗有戀戀不捨之感。是啊,兩年的時光飛逝,我不覺細細品味,我收穫的累累碩果。通過兩年的遠程教育學習,在我們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不僅掌握了豐富的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我的綜合能力,都在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增強,我的思想境界得到了昇華。

兩年前,懷着對法律學科進行深造的熱望,懷着對開放式教育的好奇,我慕名來到了滄州電大。通過教師對遠程教育的簡單介紹,我初步瞭解了即將學習的課程內容,以及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說句心裏話,自開始學飛起,我就習慣了填壓式的教學手段,在老師的安排下,緊追老師思路,按部就班地聽課,完成作業等。進入滄州電大我接受了開放式教育這種新生事物,明確主要以自學爲主。通過兩年的學習,我對這種以自學爲主的教學方式由不易接受,逐漸過渡到習慣和自然,最終使我的自學能力大大增強,理解能力大大提高,並且對我目前比從事工作的內涵也日漸明顯。

當今社會已步入日新月異的信息時代,一個企業若能在這種大環境中站穩腳跟,那固步自封,本本教條的工作思路太不可取了。通過兩年對各種知識與實踐的融會貫通,我深深感覺自己處理問題能力提高,從事工作瑣事的思路更加明晰,創新求異的想法,解決難題的思路會油然而生。這樣對處理時刻在變化着的工作中的疑點更有效率,而且更富有新意,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實踐能力。

兩年來,我感觸最深的要屬網絡學習的特色。初入學習時,我不如何謂鼠標,更不懂怎樣操作計算機。通過這期間的向老師請教、向同學探討,我對計算機的應用已感覺得心應手,同時對網絡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學業即將結束的時刻,我感覺收益最大的是能夠得到擁有豐富知識的教師們的關愛。我從我的每位師長那裏不但學習了他的專業課程,更重要的是我見不同行業老師的博大胸懷和百門的容量,處理問題的恰到好處的分寸深深地感染了我。同樣,我們班容納了來自不同縣(市),不同行業的一百多名同學,兩年的共同學習、電話聯繫、網上溝通,在對問題的辨認與探討的過程中,對學業共同促進的同時,我的與人交往、合作能力明顯增強。此時的我已是一位胸懷寬廣、與人溝通並且倍受衆人歡迎的滄州電大法學本科預備畢業生。

兩年時光在我們的忙碌與奮鬥中轉瞬即逝,這兩年鑄就我人生的轉折點,令我終生難忘。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 篇3

家庭日常生活中,有現成的教育情境,緊緊抓住,及時施教,效果當然很好。如果沒有現成的教育情境,家長也可以有意識地創設一定的教育情境,並充分利用它來進行教育,效果也是很好的。家長利用或創設一定的教育情境,抓住機會,對子女進行有效的教育,孩子身臨其境,感受和印象都十分深刻,所受的效益往往終身難忘,這是一種高超的教育藝術。要善於利用或創設教育情境,家長應努力具備三個條件:

一、要有強烈的教育意識

要有高度的教育子女的責任感和自覺性,要時刻牢記家長肩負着“爲國教子”的重任,不放過任何一個教育子女的良好情境。正如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加陳鶴琴先生指出的:“要知道養育兒女,乃是父母應盡的責任,你能培養小孩,那便是爲國盡忠,爲人類服務。

二、有敏銳的教育機智

有時候,日常生活中出現的教育情境稍縱即逝,如果做家長反應遲緩,它便很快消失。當某種教育情境剛剛出現的那一刻,家長能夠敏銳地覺察到、意識到,並且善加利用,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定會收到空口說教難以達到的效果。如果看到孩子在公共場合隨地吐痰,亂拋紙屑、果皮、亂摘花卉不良行爲,要立即教育並予以制止和糾正。

三、要寓教育於潛移默化中

家長的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對孩子來說是無聲的命令、行動的楷模。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覺到教育的意圖,它的教育效果越好。”要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知時節”的春雨那樣,寓教育於家長日常良好的言行舉止的家庭環境的潛移默化之中,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 篇4

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通過對大量事故調查,我們發現,相當數量事故的發生是由於人的無知造成的。

有一名高空墜落倖存人員,當問起他在那麼高的地方幹活,爲什麼不拴好安全繩呢?他講:平時我是很小心的,誰能想到呢!就那麼晃了一下,就下來了,再說,當時差不多十個人,都沒有系安全繩,我爲什麼要那樣呢?

還有一起事故是一名施工人員在清掃完拌和機料倉基坑,從坑內往出爬時,突然料斗從上面滑落下來,將其雙腿壓斷。事情發生後,他不斷講述的就是“那麼粗的鋼繩,爲什麼說斷就斷了呢”!

小貝是個一歲多的活潑小男孩,可他父母卻總是眉頭緊鎖,因爲小貝的一隻手沒有了,是他爸爸帶他上工地,被軌道車壓斷的。我想,這個父親會終生不會原諒自己的!

這樣悲慘的事故很多,如果那名高空作業者能夠提前懂得並重視高空作業的危險性,高空作業和地面幹活的巨大差異,他應該是不會不繫安全帶吧。如果那名失掉雙腿的員工在作業前將料斗固定,他就不會和雙柺相伴;如果那位父親真正明白“施工現場,無關人員禁止入內”的深刻含義,哪怕是給他賠償再多錢,也不會帶孩子進入現場!如果……,如果…,但只能是如果。

無知是多麼可怕呀!無知是禍害源頭,是事故的根源。

目前,我們國家從事建築、礦山等危險性較大行業人員多爲素質較低的農民工,這些人多是懷着改變生活的單純願望來到企業,然而由於自身接受問題、看待問題、處理問題能力所限,往往做出了許多令人心痛的“無知無畏”的憾事。有些人以爲只要我注意、我小心,就不會出事;更有部分人員帶有僥倖、從衆甚至自以爲是、自私的心理去幹活,特別是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別人能做、我也能做,別人那樣幹、我也這麼幹,那樣繁瑣的程序、礙手礙腳的防護多麻煩呀,幹了那麼多次,也沒見出過問題!然而,當血淋淋的事故不可阻擋的降臨時,什麼也挽回不了,留下可能往往是柺杖、輪椅和撕心裂肺的啼哭……。

無論社會如何發展,不安全將伴隨着人類活動始終存在。爲了在外謀生者高興、平安回家,爲了千家萬戶的歡聲笑語,爲了社會和諧,作爲施工單位:

首先要夠積極地、主動地、自覺地去減少消除作業中的危險因素,如編制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提供安全可靠的作業環境、減少繁瑣複雜的作業過程、提供簡易方便的作業工具,營造溫馨舒適的生活條件,那麼安全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由於目前我國生產現狀和技術水平所限,要降低事故發生,最有效地的工作是讓員工遠離現場的.危險點。用教育、培訓去告知員工現場的危險點,用制度、紀律去約束員工的日常行爲,用監督、管理去規範員工的在崗操作,用案例、真情去感化他們的安全認知,總之要採用各種適宜他們的方式去提高員工的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要讓他們時刻緊繃“我要安全”這根弦,在生產過程中,在自己所在的崗位和從事的作業中,熟知各種危險,掌握應對措施,達到“我會安全”的目的。

實踐證明,對於廣大農民工來講,反覆、強化教育是必要的,是在短期內提高安全素質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對於壓力大、強度高、重複性強的施工尤爲明顯。爲什麼“我們能駕車轉過一個街角,而無需用複雜的計算來找出精確的轉彎角度、汽車速度和駕駛半徑”呢?這就是當對一個人的教育、訓練達到一定程度,嫺熟、規範的操作技能是必然的結果。

當然生產過程中合理安排,統籌計劃同樣重要,減少不必要的交叉作業,減少特殊天氣的作業,減少加班、減少突擊、減少疲勞作業對安全來講都是有力的支撐。

意識決定行爲,行爲決定結果。讓我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過程中時刻保持清醒的認識,幸福的大門需要知識這把鑰匙來開啓。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 篇5

生活在知識經濟時代的我們,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知識文化的更新,心裏常常有種莫名的壓力,會感到自己有被淘汰的可能。在這兩年的工作中,我已經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受教育的不足和自我能力的有限,爲了能更好的提升自己、補充自己。因此邁進了電大的校門。而通過學習《開放教育入學指南》,讓我更深切地認識了電大,同時也認識到了再教育的重要性。

現代遠程教育是隨着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教育形式,是構築知識經濟時代人們終身學習體系的主要手段。另外,開放教育是相對於傳統的封閉教育而言,它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爲中心,而不是以教師、學校爲中心,採用各種教與學的手段,實行寬進嚴出原則。

電大有別於普通高校校園內學生的學習,其區別在於:學生以自學爲主,利用網上教學平臺進行學習,同時接受必要的面授輔導。這樣即不耽誤工作時間也免去了普通商校教學的死板性;由於我們是業餘時間學習,所以我們就要養成自由學習的習慣。

首先,要按時參加每一次的面授學習。在課中要認真聽講,並在學習過程中做筆記,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記憶,以備以後查閱和複習。其次,是要合理安排時間。課外要抽時間去了解和溫習,並要認真完成每一次的作業,所以學生一定要有自學的能力;然而學習時要注意勞逸結合,可以適時的爲自己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積極的學習情緒。最後,要記牢所學的知識及時複習。因爲作業中一般都包含期末考試的覺題型,所以我們要鞏固所學的知識內容。另外,我們也可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學習,既方便又快捷。

通過《開放教育入學指南》,使我們較爲清晰地認識了電大的教學特點與模式。這樣使我們對自己所學的課程有一個把握,更能促進和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相信這對我今後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並能出色的完成自己的學業。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 篇6

學期初,我參加了在荊山路小學舉行的縣英語教師培訓會,作爲一名農村鄉鎮小學的英語教師。這次培訓是給我們英語老師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也留給了我滿滿的收穫和深深的思考,現將自己的學習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紮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是最重要的前提。所謂“課上一分鐘,課下十年功”、“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有一桶水”就是這個道理。孫超老師課堂上的收放自如,郭曉豔老師的張馳有度,車昆老師的循序漸進,孫俊紅老師的穩紮穩打,還有張娟老師的獨具一心,都與她們紮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密不可分。只有掌握本學科更寬厚的知識,才能更透徹的理解教材,靈活處理教材,準確的把握教材,以最自然的方法把知識傳授給學生。

其次,要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必須多關注學生的情感。郭娜老師之所以能把課堂氣氛調整得十分融洽,是因爲她先通過chant和遊戲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關注到了學生的課堂情緒。這點對我來說,借鑑意義很大,通常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時會感覺學生無精打采,死氣沉沉,自己也講得有氣無力,十分枯燥,根源在於我們沒有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在傳教的過程中忽視了他們的情感。是的,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高昂的學習熱情並取得成績。消

極的情感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而且會影響學生的長遠發展。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應該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再次,教師應該“活用教材”、“用活教材”,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選擇教材內容,科學加工,用恰當的方法,合理地組織教學。例如在教學新單詞導入部分時,老師的方式就很好,在聽文章找重點時,吳晴梅老師的方式也值得借鑑,在教學過程中爲了讓學生主體得到充分展示,體現英語交際的特性,老師們通過 Let’s chant ,Let’s act ,Let’s play ,Listen and do等多種活動方式達到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在呈現新知的教學環節中,採用實物和圖片、肢體語言、多媒體、遊戲等多種手段來創設真實的情景,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自覺性、積極性、創造性,使他們在興趣盎然的氛圍裏同教師一起進入新知的探索學習過程,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此次 培訓,更新了我的新課程教學理念,爲我的 英語新課堂教學打開新天地。這是我執教的一個新起點,在以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將會把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邊實踐邊總結邊反思,不斷鞏固所學知識,真正做到學用結合,聯繫實際,學以致用。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都會銘記這段培訓的日子,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 篇7

作風一事,說大真大,關係民心向背、關乎黨的生死存亡;說小也小,它體現在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就是每一名黨員幹部的言行舉止。所以,組工幹部改進作風關鍵是要強化“三種意識”,從大處着眼、小處入手。

強化“放平心態,用心做事”意識,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正所謂,九層之臺,起於累土。組工幹部的作風形象就像雄偉高聳的城堡,要靠耐心細緻、紮紮實實堆砌每一塊“石材”,日積月累才能構築得起,哪一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影響到整體成敗。所以,對組工幹部來講,凡事無小事,簡單並不等於容易。考察一名幹部、發展一個黨員、整理一份檔案看似“小事”,但卻關係黨員幹部切身利益,能否做好直接影響組工幹部乃至組織部門的形象。做好小事,要有“放下”的氣度,始終把自己當成普通黨員幹部的一分子,鋪下身子真抓實幹,才能在平凡中彰顯非凡,纔會在小事中成就偉大。

做好小事,要善於用心用腦思考,將各項不起眼的小事想到、想寬、想深。做好小事,要注重提升執行力,善於把政策精神、思路謀劃落實到具體工作中,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小事”。

強化“嚴謹細緻,精準執行”意識,準確處理每一處“小節”。人們常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然而,組織工作有其特殊性,又必須注重小節。滴水見精神,小節是黨性修養的“試金石”,是組工形象的“潛望鏡”,做好了可能不會功勳卓著,一處缺憾卻可能導致功敗垂成。“小節”本身很小,稍有偏差,整體就會偏離“航道”,這就要求吃透政策精神,精準執行,把“小節”抓準抓實。要胸懷全局,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拘泥於小節而忽視大局,就成了鑽牛角尖,一條道走到黑。所以,要能夠從業務圈子中跳出來,站在全局高度看待所從事的工作,把立足點和落腳點放在服務大局、推動發展上來。

強化“淡泊名利,防患未然”意識,堅決拒絕每一點“小利”。“破窗理論”啓示我們,如果一名幹部黨性修養“小洞不補”,必會“大洞吃苦”。任何事情都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今天一點事,構不成違法,明天一點事,算不上違規,但問題都是從第一回開始,由點滴釀成,“小利”的危害切不可小視。組工幹部拒絕小利,要內外兼修。內要做到“兩慎”。一是慎微,克服“小利無妨”的僥倖心理,“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防微杜漸;二是慎初,“小意思”莫“小視”,堅決封住“慾望之口”。外要勇於接受監督。羣衆的反映和評價是我們最好的鏡子,要有聞過則喜、聞過即改的度量和勇氣,正確對待羣衆意見建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 篇8

教師在課堂上的最佳表現首先源於對教育事業、對學生、對所教學科的熱愛。只有對教育事業充滿深厚的愛的教師,纔會樂於獻身教育事業,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個對所教學科充滿愛的教師,就會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就會富有感情地去教授每一堂課,從而使學生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更深刻地感受與理解教材。一個對學生充滿愛的老師,纔會對學生誨人不倦,潤物無聲,如甘霖灑向大地般讓教育充滿愛。同時,渾身洋溢着健康向上精神的教師,會給人以精力充沛、心胸豁達、充滿活力的感覺。在面對困難、挫折、失意時,教師應保持樂觀開朗的態度,既可以激勵自己,又可以給學生以榜樣示範。教師的活潑開朗的性格,又會感染學生,通過無言之教受到潛移默化之效。教師的這種情感,是與其教育年輕一代的責任感、義務感、榮譽感、自豪感等聯繫在一起的。

從學生的學習這一角度來看,學習的重要的心理品質包括:適當的激情、良好的心境、飽滿的熱情。因而,作爲學習的主體,也應該充滿活力。無庸諱言,學生的活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教師的激發。有一則簡單的哲理:要想讓人們脫去衣服,一陣寒風吹過,人們只會把外套裹得更緊;而當熱浪一陣超過一陣時,人們恨不得一下子脫去所有的衣服。大凡是在教育上有所建樹的行家裏手,無不重視情感的薰陶,如於漪、斯霞、魏書生,蘇霍姆林斯基等。他們不僅對教育事業充滿感情,矢志不渝地追求,而且把這種情感傾注於學生的身上,真情實感愛學生、真才實學教學生、真知灼見感學生,從而演繹了一段段佳話,並以自己的切身體驗著書立說,闡述其重要性。相反,如果教師本身就因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而萎靡不振、神情黯淡,勢必會把這種情緒傳染給學生。

教師負着教書育人的重任,自然,教師的工作也是異常辛苦的。但是,當我們走進課堂,面對着一雙雙對知識的渴求的目光時,我們就要做到心無雜念,將一切煩惱與憂愁拋卻腦後,精神抖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的課堂中去。北京五中校長、特級教師吳昌順認爲,課堂教學要體現教師的生命價值和崇高師德,必須要有精、氣、神的修養。精、氣、神就是指精力充沛、氣勢旺盛、神采飛揚。

教師的精神狀態會直接影響到教育教學的效果。一位優秀的教師,他不僅僅傳授知識,而且伴隨着教學內容流露出他的喜怒哀樂的情緒,以薰陶學生,感染學生,沒有情感的升騰和衝動,也就沒有教學藝術的產生。教之有情,就要將無聲的文字化作聲情並茂的語言,將流淌在字裏行間的情感,將自己胸中的波瀾,引入學生的心田。在教學活動中,許多老師都在追求一種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的境界,有一點已經得到大家的共識:學生喜歡的課,教學效果一般都會優於其他的課,所謂愛屋及烏是也。樂此不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等等說明了也興趣之於學習的重要這一道理。就師生雙方情感交流的角度而言,學生樂於上的課,教師也能從中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愉悅,進而朝着更加優化的境界不斷邁進。心有靈犀一點通,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大概都是說明師生之間一旦產生某種共鳴,必將激發起更大的熱情乃至於創造性。

教師的精神品質也源於本身的不斷修煉。這裏既有健康的體魄,還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如果說健康的體魄可以鍛鍊的話,那麼,健全的心理素質則需要修身養性。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尤其是面對諸如職稱的評定,職務的晉升,工資的浮動等作爲老師非常看重的物質上的成敗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