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學生數學日記模板彙總10篇

學識都 人氣:2.87W

一天的時間眼看就要結束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何不趁現在趕緊寫一篇日記。日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生數學日記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小學生數學日記模板彙總10篇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

吃過晚飯,我和爸爸、媽媽、姑媽一塊逛超市。我一出門先買了1個棒棒糖,大約有2克,付了一元錢,我邊吃邊往大潤發超市走去。

進了超市,裏面真是琳琅滿目。我要了兩瓶腰果。一瓶320克,兩瓶2×320=640克;我還要了兩袋開心果,一袋200克一袋320克,兩袋共200+320=520克。媽媽還買了好多其他東西、比如:石榴、牙刷、牙膏、紙巾、毛巾、梨、南瓜、哈密瓜、茄子到收銀臺那一算,哇!你猜多少錢?600多元!沒想到吧!

在回家的路上,姑媽對我說:琪琪,你現在要好好學習,生活中到處都是數學問題,只要你用心去琢磨,就會有驚奇的發現。我說:知道了,原來生活真奇妙!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2

今天,我和媽媽在江南西名店城門口,看到一個推銷員正在推銷一種特殊的衣架。根據推銷員的介紹,覺得它很神奇,不僅可以將衣服掛得穩穩當當,還能節省掛衣服的位置。我們看了一會兒開始對這種衣架感興趣啦。聽完銷售員的介紹,我們分析了衣架的用處。

我問媽媽,我們家的衣櫃大約有83釐米,我算過一件衣服大約要佔0.6釐米,那一個櫃只能掛83×0.6=50件衣服。但是這種衣架用兩個手指的位置(也就是2釐米的地方)就能掛5件衣服,如果按平時的放法,兩釐米的的位置就只能掛件衣服大約3件衣服,用了這種衣架,衣櫃就能放83÷2≈42個這樣的衣架,42×5=210件衣服。省掉的位置真是難以想象,能省3個櫃的位置,83×3=249釐米=2.49米。

因此,如果家家戶戶都買這樣的衣架,可以節省買很多衣櫃。現在我們都愛追求時尚,買很多漂亮的衣服都不用爲衣櫃夠不夠放的問題而擔憂了,這樣的衣架是否也適合你呢?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3

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來到了角的王國,來到那裏我看見了許許多多的角,有直角,銳角,還有鈍角 。看它們在一起快樂得生活着。

在那裏直角是獨一無二的,它們可以組成很多的正方形和長方形,但是也別小看了那些銳角和鈍角,比起直角一直挺直的.背,銳角和鈍角就輕鬆多了,隨着它們背的變化組成了許多大大小小不同的角。生活中我們也離不開這些奇怪的角,比如說我們學習用的書本,課桌,還有黑板等等。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記住我們的好朋友《角和直角》吧!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4

數學,是一門有趣而又很有學問的學科。生活中存在着無窮的數學故事,和你我的生活息息相關,也是一個遊戲的寶塔。

記得,劉老師曾經說: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開始不是太明白,後來聽劉老師講過才知道其中的意思:就是說,四年中只有一個閏年,等到一百年的那年就不是閏年了,等到400年整的時候又是閏年。因爲只有在用年除以四商是整數,沒有餘數的時候纔是閏年。聽了劉老師的講解,我終於知道該怎麼去推算平年閏年了。

還記得劉老師講過的一個有趣的數學問題:明明等8人,明明和8人的問題,其中只有一個字的差別,等就表示8個人包括了明明自己。和呢,表示8個人加明明自己就是9個人了。我開始怎麼都沒有弄明白,後來一個字一個字的讀,去想其中的意思,才終於明白過來。

在生活中,我們只要肯鑽研,肯發現,我們就會明白很多的道理的。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5

今天,媽媽帶我們到公園玩。在玩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塊既像正方形,又像圓形。既像長方形,又像平行四邊形的石頭。前幾天,我們剛教了怎樣才能知道長方形的體積,我就決定一定要測量出這塊石頭的體積。

回到了家,我馬上請了尺子、筆、草稿紙這三兄弟來幫我一起計算這塊石頭的體積。可因爲這塊石頭既像正方形,又像圓形。既像長方形,又像平行四邊,所以他們三兄弟也沒辦法。但我並沒有氣餒,因爲失敗乃成功之母。我跑去問爸爸,爸爸告訴我,你可以使用排水法呀,之後又告訴我怎麼樣用排水法來測量石頭的體積。

我用了爸爸教我的方法來測量,果然測量出來了。

這次,我不僅成功測量了石頭的體積,還知道了另一種測量體積的方法,真是一舉兩得啊!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6

我是一個酷愛數學的小男生。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今天我又體會到學數學的快樂。吃完早飯,我和爸爸乘3路公交車從廈門湖裏起點到廈門大學終點。

爸爸問我:“我們坐了一個小時的車,大概數了一下,我們遇到對面駛來的3路公交車有10輛。那3路公交車間隔多少分鐘發一班?”

我想了想說“一小時等於60分鐘,60除以10等於6,6分鐘一班”。我正爲自己能將一小時轉化爲60分鐘而得意時。

爸爸說:“不對,如果你在公交站坐着數,就是這個答案。可是我們是坐着相向而行的公交車數的啊,這樣碰到的車更多還是更少?”

我想了一下:“更多!”爸爸說:“多了多少?”我想不出來。

爸爸說;“我們在起點時,碰到的車,是什麼時候從那邊起點發出來的?”

我說:“一小時前”。

爸爸說;“那我們到終點時,最後碰到的車,是二小時之後了,對吧?”

我想了想,對哦,是碰到了兩小時內發出的車。我恍然大悟:“應該是120分鐘除以10輛,答案是12分鐘一班!”

爸爸說,“生活中,數學很有用,知道了嗎?!”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7

又是週末,唉,作業做完了,漫漫長日,該怎麼過啊?我嫌無聊,隨手拿了一本《十萬個爲什麼》,捧起來看。"唉,又是看過的書。"我抱怨着。

"咔啦",房門打開了,哦,原來是爸爸,正好,我想出氣呢!"爸,我好悶啊!""悶就看書啦!你爸我小時候哪有什麼電腦、電視啊?""可你又不給我出去玩……""對了,我最近看到一道數學題,恐怕……我們廖家大小姐也算不出來。"顯明,爸爸是在吊我的胃口。不過,一向好勝好強的我還是經不起這番考驗,說:"出題吧!"

"我先講一個故事,古印度有一個國王,非常愛玩。有一次下令在全國張貼招賢榜:如果誰能替國王找到奇妙的遊戲,將給予重賞。"

我等得不耐煩了,說:"趕緊出題吧!"爸爸說:"你先別急啊!進入正題啦!一個術士揭了招賢榜。他發明了一種棋,使國王玩得捨不得放手。國王高興地問術士:"你想要些什麼賞賜呢?"術士趕緊說:"大王,我只請您在那個棋盤的第1格放1粒米,在第2格放兩粒米,在第3個格子裏放4粒米,然後在後面的每1個格子放下比前1個格子多1倍的米,64格放滿了,也就是我要求的獎勵。"國王一口答應了。問題來了,國王能不能把這些米獎給術士呢?

小學生數學日記和爸爸做題:這還不容易嗎?我偷偷地拿來一臺計算機,爸爸卻說:"諒你用計算機也算不了。"這我可有點心慌了,因爲我爸爸可不開玩笑。

讓我們算一算,第1格里有1粒米,第2格有2粒,第3格有4粒……從第1格到第64格,2必須相乘64次,再減去1,經過我一個小時的計算,結果是:709551615。

爲什麼這個數字會這麼驚人呢?原來是因爲這個術士聰明地將2作爲基本倍數,棋盤上的格數64作爲這個倍數的被乘數,那麼這個2就必須不斷相乘64次,至於爲什麼要減去1,那是因爲第一個格子只有1粒米。1粒米,2粒米的數量確實很少,可是,如果這個2,不斷乘下去,就會變成一個巨大的數目。缺乏學識的國王又怎麼會知道呢?

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生活到處都充滿了數學問題,如果數學水平不高的人確實很容易吃虧。我得要抓緊時間鑽研一下奧數題才行。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8

今天老師說要教我們認識人民幣。我們很高興地從書包裏拿出早已準備好的1角、2角、5角學具。

老師先讓我們做個遊戲,遊戲規則是老師口報幾角幾元,我們在書上指出來,幫助我們認識人民幣的面值。老師宣佈遊戲開始:老師報一分,我們全班同學的手都指着一分;老師報100元,我們趕緊指着100元……

在這堂數學課上我知道了一角等於10分,1元等於10角。今天數學課上收穫可真多啊,我高興極了!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9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鴕鳥園玩,鴕鳥園裏的鴕鳥真多啊!一共有20個柵欄每個柵欄裏都有9只以上的鴕鳥,爸爸說:你看一共有多少隻鴕鳥?我說:至少有20x9=180(只)。

然後我們去裏面的水上樂園玩,裏面有很多遊船,一艘大船能乘10人,每艘15元,一艘小船能乘5人,每艘10元。媽媽問我:2艘大船乘的人數是1條小船的幾倍?我說:2x10=20(人),20÷5=4。那麼35人都用幾條什麼船合算?我說;要是都用大船,4艘得4x15=60(元),要是都用小船,7艘得7x10=70(元),如果用3艘大船和1艘小船,那麼3x15+1x10=45+10=55(元)。最合算。媽媽點頭表示讚賞。一天玩下來,各種遊玩一共花了300多元,爸爸問我:我們3人平均每人花了多少元?我說:300÷3=100(元)。爸爸說:這近處遊玩還是比外出旅遊省的多啊。而且還安全。媽媽笑了。可我怎麼不太同意他們的觀點呢?好友們,你說呢?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0

今天中午媽媽事不在,所以讓我管店。在媽媽出去前,她用一張紙記下了店裏所有物品的價格。我心裏在想:我是第一次管店,別人會不會因爲看我小,不買我的東西呢?我會不會……突然,一位看似大約60多歲的老奶奶問我:泰國炒米多少一斤?我看了看媽媽給我的那張紙,對老奶奶說道:“10塊錢一斤,喜歡吃泰國炒米的人挺多的,你也買些去吧。”老奶奶又說道:“看你年紀輕輕,就會做生意了,好!我買兩斤去。”說完,我抓了一大把裝進袋子裏,然後,放到電子稱上稱。我嘴上念道:一斤=500克,兩斤=一千克,10塊一斤,應該按20.00,嗯?怎麼只有15.60元,我又想,泰國炒米大約2角一包,20.00-15.60=4.40(元),4.40/0.20=22(包),我就又抓了22包放進袋子裏。剛好電子稱顯示的是20.00元,我就把袋子繫好給了老奶奶,等我收錢的時候媽媽回來了,所以錢就由媽媽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