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小學生數學日記合集10篇

學識都 人氣:1.89W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過去了,這一天裏,有沒有哪件事或某個人觸動到我們呢?這也意味着,又要開始寫日記了。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生數學日記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小學生數學日記合集10篇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

這天我閒着沒事幹,就想去幫阿姨買菜。我就想這樣也好我也能完成數學日記了。

一來到菜市場,熱鬧非凡。喧鬧聲,讓人感到好煩。我立刻就去買我的最愛的雞腿吃了,剛到那一股香氣讓我迫不及待的過去。我立刻問老闆幾元一隻,老闆回答說:“4。5元一隻:”我掏出10元錢給了他,他給了我錢我就走了。當時我沒注意就跑了。我準備在去買東西時卻發現少了5毛錢準備去換了,當時我真糊塗立刻來到了當時來買雞的地方去換。我真的很馬虎怎樣沒注意看呢?那位老闆也就是個熱心的人他沒說什麼就給了我錢我羞愧的低下頭說了聲:“多謝”就走了。

我之後又去買了很多東西算也算不了我決定耐心的數,最後數出來了。此時結果算出了答案:45。3元。爸爸給了我50元怎樣只剩下了4元了,怎樣辦呢?少了7毛錢怎樣說呢?

一回家我來到爸爸面前說:“爸爸對不起我算錯錢了,”爸爸笑了笑說:“沒關係,在生活上肯定有馬虎錯誤的。”這次我原諒下次不能犯了。我聽見了說什麼。所以說一般數學不能犯馬虎錯誤,一犯馬虎就吃虧了。之後我去買菜不會犯了。懂得上次的教訓。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2

1、寫學習心得體會。學生在學數學、上數學課後或做數學作業時有什麼想法、體會、啓發、發現等,都可以在日記中寫上。

2、寫學習疑難問題。學生在學習數學、做數學題時碰到疑難問題不能解決時,可以把這些難題寫在日記中,請求老師幫助解決。

3、寫對老師意見建議。學生對數學老師的上課、佈置作業、批改作業、課外輔導、考試評價等方面有什麼意見和建議可以寫在日記上;對數學老師另有看法,或者有什麼心裏話可以用日記形式告訴老師。

4、寫自己創新與發現。學生在學數學、做數學作業時,有什麼新發現、新想法、新主張、新方法、新創意等等。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3

6月24日 星期日 天氣:晴

今天,我纏着哥哥教我學游泳,忙於學習的哥哥拗不過我的糾纏,就提出了這樣的要求:“給你一把20釐米長的尺子,在5分鐘內計算出客廳地面的面積,如果你能辦到,我就教你學游泳。”“哼!這不是刁難人嗎?”我大聲的抗議。哥哥笑着說:“沒辦法,隨便你,測不出來就不帶你去游泳。”

爲了學游泳,我認了。可是用那小小的尺子一點一點的測量着客廳的長,而且要在5分鐘內測出面積,真的好難!哥哥在一邊幸災樂禍的說:“小弟啊,五分鐘可是很快的呀。”

我心裏真是又氣又急,這一急可真急出辦法了,我想起老師教過我們的步測的方法。於是我就用步測的方法去測量,我沿着客廳的長來回走了三次,分別走了8步、10步、9步,這樣平均一下,客廳的長就是9步,我用同樣的方法測出寬是7步,然後我再用小尺測量了一下自己一步的長度,我也反覆測了三次,求出平均值爲60釐米。這下我就求出了客廳的長是9×60=540釐米=5。4米,寬爲7×60=420釐米=4。2米,現在客廳的長和寬都知道了,那麼客廳的面積就是:5。4×4。2=22。68平方米。

我把自己的思考過程和結果告訴了哥哥,哥哥很吃驚的看着我說:“小弟,你還真行啊,咱們客廳的面積是24平方米,你算得基本正確,最主要是你能想出這樣的方法來,真是了不起!”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4

有趣的問題

二年(3)班徐婧今天,天氣格外好,藍湛湛的天空、綠茵的樹林、五顏六色的花兒??小動物們上學了。課堂上,熊老師對同學們說:“今天,我給大家出一道有趣的數學問題,題目是:兩個媽媽和兩個女兒一起在河邊散步,她們至少有幾個人?”熊老師請小松鼠來回答,小松鼠說:“兩個媽媽當然是兩個人,兩個女兒也是兩個人,所以應該有2+2=4(人)。”熊老師說:“誰還有不同的答案。”小猴舉手說:“我們先來看小林和她媽媽的關係,小林是媽媽的女兒,所以這裏有1個女兒,1個媽媽。媽媽是外婆的女兒,所以這裏也有1個女兒,1個媽媽。反過來想,兩個媽媽和兩個女兒在一起,至少有3個人。”熊老師高興地說:“小猴,你真會動腦筋。”(點評:這個同學寫的“有趣的問題”是她在平時學數學時遇到的,她將這個有趣的問題用

一等獎指導老師:王芳

學習真有趣

二年(1)班林晨陽鈴鈴鈴,鈴鈴鈴??上課鈴聲響了,數學老師走到教室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長度單位。”老師又問:“你們知道長度單位中有什麼和什麼嗎?”我們異口同聲的回答:“知道,有釐米和米。”然後老師又問:“誰知道釐米和米之間的關係?”我們班沒人知道,老師看見了就說:“1米等於100釐米,而且,釐米是用來量短的物體長度,米是用來量長的物體長度。”老師又叫4位同學用釐米尺來量黑板的長度。其中就有我,我們量的精疲力盡才量了一半,終於量完了,我們一個個都報告說:“380釐米。老師拿來米尺,只量了4下就可以了。”老師說:“用釐米尺來量,量得又慢又累而且答案也是不夠準確,較長物體的長度應要用米尺來量。”這節我學到了許多的知識。

(點評:小作者能把一節課上所觀察到學習過程記錄下來,從中發現數學知識的奧妙,只要做數學學習的有心人,即使在課堂中也能體會到學數學的樂趣)。

二等獎指導老師:林冰

釐米和米

二年(5)班劉靚瑩這幾天,老師教釐米和米的知識,我學了以後,回到家裏,看見媽媽在洗衣服,我看見了洗衣機,靈機一動,我就從筆盒裏拿出了一支沒削過的鉛筆,量了一下,洗衣機大約有5支鉛筆高,大約一米,寬有3支鉛筆寬,大約60釐米。最後我拿出布尺,重新量了一次,跟我估計的只差幾釐米,我真高興。

〈點評:你能在學完數學知識後,自覺地在生活應用數學驗證數學,真是難能可貴。)

二等獎指導教師:魏麗飛

11月16日星期三天氣:陰

量物體長度

二年(3)班林露芽

這個單元我們學了長度單位米和釐米。我們知道了1米=100釐米,量比較短的物品用釐米尺,量比較長的物品用米尺,量比較遠的距離用捲尺。我還知道怎麼量物品的長度呢,例如:量一支鉛筆的長度,我們把直尺的“0”刻度對準鉛筆的左端,再看看鉛筆的右端對着幾,就是幾釐米。

0123456789鉛筆長(8)釐米

(點評:從所寫的內容可以看出,她是個用心學習的孩子,她將長度單位這個單元的內容用自己語言做了歸納和整理,並且能圖文結合,可見對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

一等獎指導老師:王芳

11月13日星期三天氣:小雨

學習觀察物體

二年(3)班危宏輝

今天,老師教我們觀察物體,她先分別讓我們第1組的陳俊傑、第2組的林沅賢、第三組的陳俊昊和第4組的吳安洋站在不同的方位觀察一個杯子,觀察後,老師就讓他們把剛纔看到的畫在黑板上,陳俊傑畫的圖:如圖1,林沅賢畫的圖:如圖2,陳俊昊畫的圖:如圖3,吳安洋畫的圖:如圖4。通過學習,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從不同的方位觀察物體,結果是不一樣的。觀察到的結果:

(點評:一個簡單的學具,引起了孩子的好奇和學習的慾望,可以看出他積極參與了課堂的學習活動,還善於觀察,又善於發現,是一個會學習的好孩子。)

一等獎指導老師:王芳

我要當醫生

二(2)林子青

今天,老師要我們當“醫生”。咦,老師要我們當醫生幹什麼呀?哦,原來,老師把我們前幾天筆算錯的題,寫在黑板上。然後,老師要我們一起找出黑板那幾道算式的毛病。原來,有的毛病出現在十位不承認,個位向十位借一,十位說:“我這裏還是原來的數。”還有的毛病是個位滿十了,沒有向十位進一。經過我們把他們錯的題糾正過來,他們終於病好了。我希望他們以後也會當醫生,不要再做病人了。

(點評:小作者的題目就帶有趣味性,確實,數學並不是枯燥無味的,只要用心,善於發現,就能體會學數學的`重要,產生“我要學”的強烈求知慾。)

二等獎指導老師:林冰

乘法用處大

二年(5)班吳子晗

這個單元我學會了乘法,熟記了1-6的乘法口訣,比如,5個3的乘法算式是5×3=15,6個4的乘法算式是6×4=24,乘法還可以解決生活中用加法算覺得麻煩的問題,比如媽媽買了6斤蘋果,每斤3元,如果用加法做:3+3+3+3+3+3=18(元),用口訣一算,三六十八元快極了。學了乘法後,在日常生活中,方便了很多。

(點評:小作者能用生活中的實例,驗證了“乘法”的方便之處,既善於運用數學,又能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繫,很有說服力。)

二等獎指導教師魏麗飛

乘法的初步認識

二年(1)班方正

今天,林老師叫我們乘法的初步認識,上課的時候,老師拿出一張圖,問:“圖上有什麼?”大家爭先恐後的回答,有的說是過山車,有的說是椅子,還有的說是氣球??”“對,如果我們要計算這些東西一共有多少?要用什麼方法?”同學們回答:“用加法。”老師又問:“如果要大家算出全校有多少個同學,你們用什麼方法?”“加法。”老師說:“你們把一班一班的學生加起來要加到什麼時候?”有沒有簡便的方法?”我們都說沒有,老師說:“我們有其它的方法,你們信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新的方法,那就是乘法。”

經過老師細心的講解,我對乘法有了初步的的認識。

(點評:小作者善於觀察,邏輯思維能力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擁有這一切,你一定能走向成功。)

三等獎指導老師:林冰

中秋節趣事

二年(1)班林曼鴻

今天,是中秋節,表姐到我家做客,媽媽買了2塊月餅,要分給我們吃,這時,媽媽問:“曼鴻,你有什麼辦法能把2塊月餅分成4份?”我說:“2快月餅並排切一刀。”媽媽又問:“還有什麼辦法呢?”我轉動兩隻烏黑的眼珠,一會兒有了主意,說道:“2塊月餅重疊在一起,並切一刀。”媽媽聽了,目瞪口呆,非常高興地表揚了我,看來數學在生活中可真有用呀!(點評:小作者在分月餅的過程中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並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三等獎指導老師:林冰

學習筆算減法

二年(1)班陳澤一

兩爲書加兩位數的筆算加法已經全部都學完了,同學們很期待下次會學什麼呢?到了第二天,同學們一進教室大家就去看課程表,原來第一節就是數學課呀,大家開心的跳起來,體操做完,鈴聲一響,同學們跑進教室,迫不及待的等林老師近來,林老師一進教室就看見同學們個個精神飽滿也很高興,就說:我們今天學筆算減法,然後仔細講解,最後讓我們記住最重要的一點是個位不夠減要從十位退1,同學聽得津津有味!現在我學會了筆算加法和筆算減法,我的知識還更加豐富了!(點評:從你的日記中看出你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相信你一定能在數學的海洋中吸收更的知識。)

三等獎指導老師:林冰

改考卷

二(2)林子青

今天老師評講考卷,我看見自己才考了95分,很不滿意。因爲我把自己的身高寫成1米3釐米,把課桌的高度寫成46米,這真是一些不應該錯的題,可我做錯了。主要的是沒有認真觀察生活中的長度單位,才錯了。我想:以後一定要認真觀察生活中長度單位,如:桌子、黑板、牀的長、寬、高是多少,等等。只要認真觀察,這對學習一定有很大的幫助。我想,下一次考試爭取考得好成績。(點評:小作者根據自身的體會,感悟到不但在課堂上要專心聽講,在生活中也要做個有心人,把課堂知識和生活實際相聯繫,這樣纔能有更大收穫。)

三等獎指導老師:林冰。

觀察物體

二年(5)班吳子晗

“觀察物體”這個單元真有趣,沒想到在觀察的過程中也能發現這麼多的數學知識。觀察物體,一個人是不可能把它的全部都觀察到的,要跟自己的學習小夥伴合作。觀察時,應注意辨認物體主要特徵,應邊觀察邊想不同位置觀察同一物體形狀有什麼不同,然後與同學交流。我發現長方形有2條對稱軸,正方形有4條對稱軸,圓形有無數條對稱軸。鏡面對稱更有趣,比如鏡子中的鐘面3:00就是9:00,1:00就是11:00,原來跟實物的方向是相反的。(點評:你能在學習中切身體會到與同伴合作交流的必要,就具備一項重要的學習能力,而且還能把學習的內容表述得這麼的清晰,完整,令人佩服!)

三等獎指導教師:魏麗飛

乘法

二年(5)班林涵

這周我學習了乘法,它是幾個相同的加數和的簡便算法。比如⊙⊙⊙⊙⊙⊙⊙⊙,加法算2+2+2+2=8(個)太麻煩,如果用乘法可以寫成4×2=8(個),還可以是2×4=8(個),我還會編口決二四得八,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很多吧,只要你認真學一定學的很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有刻苦學習的決心,沒有辦不到的事。

點評:能探索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是這篇日記的閃光之處,可以看出你是個勤于思考的孩子!

三等獎指導老師:魏麗飛

10月22日星期六天氣:陰

二年(3)班陳巖鬆現在我們已經學到了角的初步認識,角都有一個頂點、兩條邊。從一個點起,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都可以畫成一個角。三角板上的3個角中,有1個是直角,畫直角用三角板能畫得又快又準確。在我們生活中所用的與所看到的許多物體都有角和直角,比如:桌子、椅子上有角,紅領巾上有一個大的角,兩個小的角,國旗的四個角都是直角。我們要把老師教的知識用起來,懂得區分和辨別。(點評:學數學更重要在於用數學,課本中的語言自然地運用到日記中,還做到聯繫生活用數學,相信他已經深深感受到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繫。)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5

今天,我做作業時,碰到一道有趣的題目:“小李去釣魚,他釣到魚的條數是:6條無頭,9條無尾,8條一半,他釣了多少條魚?”我想了很久都想不出來,就動筆在本子上畫了畫。終於發現:去掉“6”的頭,就剩下“0”;而去掉“9”的尾和“8”的一半,剩下的也還是“0”。發現了這個“祕密”,我高興極了,在本子上端端正正地寫下答案:0條數學中的樂趣可真多,我非常喜歡學數學。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6

有一天我在做數學作業,有一道題難倒了我,這道題是這樣的,有汽油860升。一輛貨車用了20天后還剩500升,平均每天用汽油多少升?我把這道題讀了五遍,動了一下腦筋果然做出來了。我是這樣做的,我先用有多少油減去還乘多少升汽油,求出用了多少升油,再用多少升汽油除以這輛貨車行的天數,求出平均每天用汽油多少升,就這樣一道有趣的數學題被我做出來了。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7

一天,我突然心血來潮對小區感興趣,有四個問題困擾着我。小區有多大?一棟樓有多少戶?總共有多少戶?除樓以外佔地多少?

爲了解決問題,我進行了調查和測量,發現小區南北長200米,東西寬80米,200*80=16000(米)這樣一算,小區佔地面積就解決了,大約是16000平方米。

第二個問題每棟樓的戶數,就拿我家住的6號樓來說吧!樓高25層,兩個單元,兩戶一個單元,戶數是25*2*2=100(戶)。7號樓和6號樓一樣也是100戶,4、5號樓是17層的,每棟樓應有17*2*2=64戶;1、2、3號樓是小區最矮的樓了,每棟樓只有11*2*2=44戶。

第三個問題把剛纔算的數加起來就行了;100+100+64+64+44+44+44=460(戶)。

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我們小區綠化、停車場、健身器材、道路一樣不少,小區綠化高達30%,平均樓間距40米,銀杏樹20顆,梧桐樹15顆小區中間還有一個魚池,每天都有魚兒在裏面遊動,可以讓人放鬆身心。說了那麼多,回到正題上來,我計算過了,平均每棟樓佔地570米,七棟樓加起來570*7=3990(平方米)。除樓以外面積應是16000-3990=12010(平方米)。

五年級數學日記美麗的小區:數學真是太奇妙了,還有許多知識等待我們去探索、發現。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8

6月24日 星期日 天氣:晴

近來,我們正在學習有關立體圖形的知識。這引起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茶葉筒大多都是圓柱體的,這是爲什麼?把茶葉筒做成圓柱體,是出自禮貌,還是出自美觀?還是……不,不!我百思不得其解!百思不得其解的我下決心揭開這個迷。

今天,家裏來了一位我從小就非常崇拜,人稱”諸葛亮”的叔叔。我拿起茶葉筒,正準備泡茶招待他,忽然靈機一動,就問他:” 叔叔,你知道茶葉筒爲什麼大部分都是圓柱體的嗎?” 叔叔反問我說:” 你先說說,這是爲什麼啊? ”我不想讓叔叔小看我,真想用自己學到的知識,找到正確的答案。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急得我滿頭大汗,但就是找不到答案。這時,叔叔拍拍我的肩膀,對我說:” 你不妨從同樣周長的圖形,圓形的面積比較大 ”入手,再想想。聽了叔叔的話,我恍然大悟:原來,使用圓柱體的茶葉筒不僅可以裝下更多的茶葉,還可以節省材料。明白了這一點,我又聯繫實際生活,結合畫圖的方法證明了自己的想法。

我把這一想法滔滔不絕告訴了叔叔,叔叔輕輕地撫摸着我的頭說: ”你善於從實際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並動腦筋思考解決。我相信你一定會成爲未來的‘諸葛亮’”。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9

試卷來了!試卷來了!隨着這一句話,我趕緊回到座位上。我的心已經提到了嗓子眼。爲什麼呢?

因爲我爲了這場考試,昨天在家做了好幾張試卷。如果考不好迎來了的是一場" 暴風雨‘’,而考得好卻是一頓美味的大餐。當成績被報出來以後。我的心終於平靜下來了。95分這個成績還不錯。至少回家少了那一場" 暴風雨‘’。老師說要把90分以上的和60分一下的去qq羣說一下,當試卷發下來以後,我看了看錯題。錯了一道簡便計算,兩道填空題,一道選擇題。我快速訂正好。等其他組員訂正好交給老師去。

回到家後,爸媽就問我;'考得怎麼樣?不錯,95分。‘’嗯,的確不錯,走我們到外面去吃!看來,考的好還有福利,下次我爭取再考好!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0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做風車,爸爸給我找了四個帶手柄的轉軸用來做風車的骨架,我拿來幾張硬紙,爸爸先教我怎麼做,爸爸說:“我做一個,你也要做三個”。

爸爸就開始做,我拿來一個圓杯子,用杯底畫了個圓,我把圓剪下來了,把兩邊一對摺了一下,拿剪刀剪一半,每個角折了一下,把它卡在卡子上,就做好了,接下來我做的兩個失敗了,我又做了三個,都成功了,我的任務完了,我就休息了一會,就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