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反相機曝光度怎麼調

學識都 人氣:3.01W

什麼叫做曝光呢?就是使“膠片”或“攝影感光元件”感光就叫做曝光。那麼要得到正確的曝光照片,必須明白決定曝光量的三大要素。那麼究竟什麼纔是曝光的三要素呢?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光圈,快門、感光度(ISO)。本文接下來就會帶着大家一起來認識這幾個元素,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

單反相機曝光度怎麼調

一、光圈

光圈的大小:不知道哪位“衰神”一開始就把光圈大小的標識給弄反了哈(開個玩笑)。我們常說的大光圈、小光圈和相機上實際標識出來的數值是反着的,例如:f16是小光圈,而f2.8則是大光圈。這個一定要搞清楚了,千萬不要理解反了!

光圈的兩個作用:其一,就是控制進光量。光圈越大,光可以通過的面積就越大(如下圖),則進光量就越大。

那麼第二個作用就是非常好理解的:控制景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虛化背景(或前景)。關於“景深”我們會在下一節分享中詳細和大家講。

二、快門

光圈是通過光孔開大開小來控制進光量的,快門則是通過控制進光孔開關的時間長短,來控制進光量的。孔開得時間越長,光線就進得越多。快門速度的標識與實際的快慢是一致的,1/1250秒的快門比1/60秒的快門快,這是大家容易理解的,就不多說了。

快門越快,越會凝結高速的畫面,如水滴。快門越慢,手持拍攝就越容易因抖動而導致畫面模糊。因此在此分享一個關於快門的理論,就是“安全快門理論”。“安全快門”就是你所使用的焦距的倒數。如你用的`焦距是50,那麼你的安全快門速度就不應該低於1/50秒。


快門也有第二個作用,和光圈一樣,同樣是迷人的,屬於單反獨有的魅力,那就是慢門。快門速度慢到一定程度時,移動的物體會在不同的位置點上將光線投射到相機裏重複成像,讓水流形成絲滑的效果,讓雲彩變成綢緞,讓搖擺的花兒形成動態的虛影,走路的人留下軌跡,汽車的燈光形成流動的光線……。

(上圖是用慢門拍攝到的景象——天空的星星在慢門的拍攝下形成了星軌)

三、ISO

ISO,感光度。用過膠捲的朋友都知道,膠捲是有不同的感光度的。數碼相機的感光度同樣是這個概念,只不過我們可以隨時調整,而我們買膠捲時,感光度就已經固定了,無從選擇。


感光度是指對光線的敏感程度。感光度越高,意味着對光線越敏感。當你在較暗的環境下拍照,這時光線出現明顯不足,我們可通過調高感光度,來實現正常曝光,但其是有弱點的(光線越暗,感光度開越大,則畫面噪點越嚴重),尤其是在我們放大畫面時。


所以,光線較好的情況下,一般設置爲相機的最低數值上。


當然隨着科技的不斷髮展,現在市面是的一些中高端的相機在高感性能上已經很強大了。給我們的攝影愛好者,從業者帶來了很多的便捷。如果你對畫面有很高的要求,那麼建議你使用三腳架和慢門拍攝,來達到你要的正常曝光。

四、光圈、快門、ISO的關係

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對我們面對各種明暗環境時如何處理正常曝光是相當重要的。

當我們面臨一個場景,需要進行測光時,所需要的進光量實際是一個固定的數值,但這個數值則和相機的光圈、快門、ISO都有關係,準確的曝光值是固定的,而三者都是可以調整的,因此,必須此消彼長,才能保證總曝光的不變。

光圈與快門的關係:反向。光圈越大,進光量就越大,那快門開關的時間就越短,快門越快,這樣進光量纔會不變。

光圈與ISO的關係:反向。光圈越大,由於有充足的光線,ISO就可以保持越小,進光量不變。

快門與ISO的關係:正向。快門越快,說明進光量越小,則ISO需要加大來保證足夠的感光度。

總結:本文所說的正確曝光,就是說拍出的影像看起來適當。要求影像和肉眼看起來的一樣,白的白,灰的灰,黑的黑。而不考慮攝影師刻意加減曝光以達至所需的演繹效果(如常說的“高調”和“低調”)。

TAGS:單反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