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功夫訓練方法

學識都 人氣:1.35W

太極拳基本內容包括太極陰陽養生理論、太極拳拳術套路、太極拳器械套路、太極推手以及太極拳輔助訓練法。那麼,下面是小編爲大家分享太極拳功夫訓練方法,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太極拳功夫訓練方法

一、從“動”字說起

“動”有二義,一爲位置的移動,二爲不明顯移動位置的內動。然內動時,骨血、筋肉、經絡、神經、內氣還是在輕微移動的,不過是較隱蔽而已。明確地說,太極拳的動手是含此二義的。脫離此二義,太極拳的不動手則變爲不可思議了。

有人會說,“練太極拳者不動手”,是楊澄甫大師的一個說法,你提出質疑,是否不知天高地厚?吾曰:高師指導練拳,酌情而言。正如孔子教學生,問“聞斯行諸”這一相同問題,學生不同,回答則各異。何也?因材施教。據此普通之理而推,動手與不動手,是不可籠而統之的。

二、動手的根據

楊澄甫師在《太極拳術十要》中指出:“手動、腰動、足動,眼神亦隨之動,如是方可謂上下相隨,有一不動,即散亂也。”他又在《太極拳練習談》中指出:“掌宜微伸,手尖微曲,以意運臂,以氣貫指,日積月累,內勁通靈,玄妙自生。”楊班侯在《太極拳九訣》中說:“虛虛實實神會中,虛實實虛手行功。”顯然,這些教導都是教人動手,如果手不動行嗎?楊澄甫夫人保存並交給其次子楊振基的老拳譜三十二目影印件中談到動手的就有十餘處。其中“太極指掌捶手解”(筆者用簡化字,並加標點)裏說:“自指下之腕上,裏者爲掌,五指之首爲之手,五指皆爲指,五指權裏,其背爲捶。如其用者,按推掌也;拿、柔、抓、閉俱用指也;挫、摩、手也;打捶也。夫捶有搬攔、有指襠、有肘底、有撇身四捶之外,有復捶。掌有摟膝、有換轉、有單鞭、有通背;四掌之外,有串掌手,有云手、有提手,拿有十字手;四手之外,有反手。指有屈指、有伸指、捏指、閉指;四指之外……”

另有,挫揉捶打,按摩推拿,開合升降,此十二字皆用手也(於己於人)。從這一些摘錄裏可見動手出現了十分複雜的變化情形。如果完全否定其主動的一面,則變化會呈現虛無情況,練手會落空。如果我們讀汪永泉、李和生先生的《楊式太極拳述真》、《楊氏太極拳老六路內功解祕》及陳龍驤著《李雅軒太極精粹》與其他相關著作,我們會感到,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單式演練的動作解說中,都體現了對如何動手的關注。

再擴展一下,佛門、道家均有手印的修煉,如單擊手、十字手、拜佛手、拈花手等幾十上百種手形,有的修煉者,以此煉成高功。

請問:手不動又何以“形於手”?

三、太極功夫手切入

太極功夫究竟從哪裏切入?答曰:從手切入,常言道:得心應手,心靈手巧,十指連心等,練手實質是練心。既然太極是一種一動無有不動的運動,而運動是逃離不了點、線、面、體的滾翻轉變的形態的。如果說將太極運動表現分爲前後左右內外中旁的方位,或者分爲四正四隅的方位,有的稱“米”字形方位,無論何種“法”,諸如手、腿、身、眼、足,都是不能脫離“點——線——面——體”的過程的。水性太極拳創立者(脫胎於楊式)王壯弘先生的手動的點線面體是這樣演示的:

點:手指指向前方,向前向上變立掌——點變線。

線:轉手指相對,立掌變手掌心向前——線變面。

面:周身借地心引力,立體膨脹放大——面變體。

體:縮小爲面線點,周而復始,循環不斷。

經過此種訓練,在拳架上體現爲如球滾地,如珠走盤,如流水行雲。

魏樹人先生是海內外有影響的楊式太極拳家,他總結自己練拳經驗爲四訣語:神視凌空點運行,胸吞意納背氣呈,手移足出已不知,奧妙盡在時機中。四句體現心、神、意、氣與手移足出的關係,而“手移”這種形式豈能忽略。

筆者有一篇體悟:《手上與上手》,較爲詳細地談到功夫從手切入的觀點。所須補充說明的是:從手切入只是個人體悟的一個點,並非沒有其他的點。不過從其他的點切入,也是不能離開手動的配合的。

四、如何動手

太極運動本質上不同於機械運動。即使騎自行車,手並非不動,手握“龍頭”,凡方向、方位調整都需手動。手動的配合是騎車穩、行路正、行駛快慢的根據。問題的實質並不在於“不動手”,而在於如何“動手”。

太極運動也面臨類似情況。關鍵並不在於不動手,而在於如何動手才正確。吾以爲:

1.以意爲先引領動手。這是太極動手的前提。當意先行時,氣血將隨之而行,如此動手,便可不僵不拙、不丟不頂、不疲不軟、不偏不倚,運在和諧中,動在輕靈裏。

2.以氣運手。這裏的氣主要指內氣。內氣是不知不覺的泰和之氣,與呼吸盡管有聯繫,但不等於呼吸之氣。內氣純淨,運行自在。得內氣者得太極。“氣宜直養”,主要指內氣。內氣靠養護與修煉才能發達。內氣直養的目標是“浩然之氣”,是混元之氣,是真元之氣,是通天達地之氣。

3.動手與心靈相應,與腳下呼應。動手的較高境界是與勞宮穴、涌泉穴、百會穴、會陰穴、命門穴的通貫與聯繫。即動手的瞬間,這些穴位或者這些穴位中某兩個以上穴位有暢達之感。動手的最高境界是上述穴位與丹田乃至十八丹田的'呼應、關照。

4.動手只有在心靜與體鬆全過程中,才能做到“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靜中寓動,動中寓靜。

5.從勁力講,楊家先祖傳下的十六訣裏:直接談手動的有“捋在掌中,擁在手臂,擠在手背”等等。

6.不離十字中心。手的收回與放開不離“口”(胸口)。

吾之體認,如此之動手方可逐步日臻“不動手”之境。那時,動中有不動,不動中有動。簡言之,動手應是主動性與被動性的和合協調,如只強調一面,就會向錯謬轉化,實訓必現誤區。

五、綱領性提倡須具有受衆性

事物總是一體兩面、或一體多面地存在着的,比如一塊乾隆通寶的銅錢,外圓內方,圓實方虛,有正面反面還有側面,虛方內亦有側面。如此才構成完整的通寶,就這塊銅錢言,乾隆通寶四字最重要,但只取此四字,此通寶亦不復存在。太極拳不動手是一個很理想的境界,也的確體現太極的本性,但其不動手只能是通過諸多的動手形式方可抵達。檢閱一下楊式太極傳統套路及普推動作名稱,諸如提手上式、摟膝拗步、手揮琵琶、雲手等,至於揉手、打手、推手的組合訓練有一種形式能不動手嗎?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通過有爲——動手的形式的訓練,熟能生巧而達到無爲——不動手的境界,纔是訓練太極拳的門徑。只提不動手不講動手,只講了一面,如果說不動手是一把金鑰匙,則是缺乏匙齒的金鑰匙閃閃發光,仙人可開鎖,但凡人的太極之門仍然打不開。再者作爲一種普遍指導意義的提法應當具有受衆性、辯證性,且不會令一般習拳者產生歧意。王壯弘先生在總結練拳體悟時說,理性——形而上,動作——下意識。我個人認爲這種總結具有可推敲性。這是一種普遍意義的總結,將經驗上升爲理性。有些拳家不是酌其總結是否確當,而是先考慮如何引人注目,因而也就經不起推敲。另有些拳家們往往抓住大師的隻言片語,生髮演繹,難免有失之偏頗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