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英語思維流利表達雅思口語的方法

學識都 人氣:2.89W

導語:能說出流利的英語比能寫出優秀的英語作文好,因爲說是重要的溝通渠道,下面本站小編分享用英語思維流利表達雅思口語的方法,歡迎參考!

用英語思維流利表達雅思口語的方法

如何用英語思維流利表達雅思口語

英語學習中,我們做了大量的閱讀,也學習寫作。閱讀時偏重理解。寫作時,偏重文章結構,應付考試有成套的句型,平時寫作文像漢英對譯。但實際中的語言五彩繽紛的。說出自然的英語最重要。Natural English is the point. 要想做到說出natural 英語,當你理解了英文句子是怎樣通過英文思維說出來的以後,就容易多了。

一, 首先,要想說出自然地道的英語,不能一句一句地先想出漢語,再去翻譯。而是應該明確你要表達的主題意思,然後用英文表達出來。要是非用漢語想不可,那就把整個你想表達的意思想一遍,在心裏準備好你最終要送出的信息是什麼。例如早上上班見到經理你說:“經理,今天上班路上,我遇到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結果路被堵了好久,所以我遲到了。”這是你想說的內容。按漢譯英一句一句地對譯,有可能被譯成3句話。但按英文習慣,只需很簡單的一句話。一句話就表達了說話者的主要意思,聽的人也抓住了重點。要是對譯成3句話,聽的人不知你到底想說什麼,因爲英語思維與我們漢語是相反的。如果一句句對譯,你說完“今天上班路上,我遇到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聽的人會推斷接下來你要講交通事故的事。但你要說的是“結果路被堵了。”又會讓人覺得要說路況有多糟。可最後卻是說“我遲到了。”由於漢英對譯,不斷切換主題,聽的人聽懂了你的每一句話,卻不知到底你要表達什麼意思。這就是爲什麼有時你對洋人說了半天,他卻愣塄地看着你,問你想要說什麼。

二, 最終目的或中心意思先說出來。中文講話要先鋪墊,英文說話直奔主題。好比上臺階,中文說話的習慣是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上,最後自然到了頂,即使不說明,最後的去處也是頂上,想也想出來了。英文說話的習慣是先到頂上去,然後再告訴你是怎麼上來的。中文講“因爲…..所以”,後面的部分是重點。英文講“caused by” 最前面的部分是主題。還就上面的例子,你跟經理說,…可能你話還沒說完,經理就會說,沒關係,好幾個人都晚了。因爲他知道“所以”後面是什麼。 但英語是發散思維,他可搞不清你要去哪。就像從前的一個小學智力題:樹上有10只鳥,打下來一隻,問樹上還有幾隻。死板算術的說有9只,機靈點兒的說沒有了。在西方國家的小學裏,答案有10幾個,每個都有其道理。所以上面的例子,用英文說時你的中心思想是爲遲到道歉。這就是要說的第一個字。

三, 以要強調的東西爲主句 因爲上面的第二點,所以這第三點很自然。強調什麼,什麼是主語、主句。尤其在business領域。面試時強調自我;工作時強調task;承擔責任時強調we , 談到益處時強調you。還有,我們說話喜歡用我、你、他。英文大量使用被動式,這點在說英文時非常普遍,但我們卻很不習慣。用你我他表達思想時偏主觀,相反,則偏客觀。這就是在英文思維中,爲什麼能夠講對事不對人,don’t take it personally.當理解和掌握了一些英語的思維方式時,許多句子甚至文章是不用背的,看過就記住了。

雅思口語技巧備考技巧

第一、如何用英文簡單界定一個東西的技巧。美國人和美國人交談80%是想告訴對方這個事物是什麼。我們的課本儘管詞彙難度不斷加深,但思維邏輯結構卻只停留在一個水平上。中國人常說Where is the book(這本書在哪兒)?很少有人說What is a book(書是什麼)?而美國的小學生就開始問:What is the book?這種Where is the book只是思維的描述階段。但是我想連大學生也很難回答What is a book?因爲中國傳統英語教學模式沒有教會學生表達思想的技巧。

第二、如果已經學會界定,但理解還有偏差,那就要訓練How to explain things in different ways(用不同的方式解釋同一事物)。一種表達式對方不懂,美國人會尋找另一種表達式最終讓對方明白。因爲事物就一個,但表達它的語言符號可能會很多。這就要多做替換練習。傳統的教學方法也做替換練習,但這種替換不是真替換,只是語言層面的替換,而不是思維層面的替換。比如,I love you(我愛你)。

按我們教學的替換方法就把you換成her,my mother等,這種替換和小學生練描紅沒有什麼區別。這種替換沒有對智力構成挑戰,沒有啓動思維。這種替換句子的'基本結構沒變,我聽不懂I love you,肯定也聽不懂I love her。如果替換爲I want to kiss you,I want to hug you,I will show my heart to you等,或者給對方講電影《泰坦尼克》,告訴對方那就是愛,這樣一來對方可能就明白了。這才叫真正的替換。也就是說用一種不同的方式表達同一個意思,或者一個表達式對方聽不清楚,舉一個簡單易懂的例子來表達,直到對方明白。

第三、我們必須學會美國人怎樣描述東西。從描述上來講,由於中美的文化不同會產生很大的差異。我們描述東西無外乎把它放在時間和空間兩個座標上去描述。美國人對空間的描述總是由內及外,由裏及表。而中國人正好相反。從時間上來說,中國人是按自然的時間順序來描述。我們描述一個東西突然停住時,往往最後說的那個地方是最重要的。美國人在時間的描述上先把最重要的東西說出來,然後再說陪襯的東西。只有發生悲劇性的事件,美國人才在前面加上鋪墊。這就是中國人和美國人在時間描述上的巨大差別。

第四、要學會使用重要的美國習語。不容易學、易造成理解困惑的東西就是“習語”。比如北京人說蓋了帽兒了,外國人很難理解,這就是習語。所以和美國人交流時,能適當地運用美國習語,他馬上就會覺得很親切,也很愛和你交流。那麼什麼是習語?就是每個單詞你都認識,但把它們組合在一起,你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第五、學會兩種語言的傳譯能力。這是衡量口語水平的一個最重要標準。因爲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我們天生就有自己的母語。很多人都認爲學好外語必須丟掉自己的母語,這是不對的。

第六,要有猜測能力。爲什麼美國人和美國人、中國人和中國人之間交流很少產生歧義?就是因爲他們之間能“猜測”。我們的教學不提倡“猜測”。但我覺得猜測對學好美國口語很重要。在交流中,有一個詞你沒有聽懂,你不可能馬上去查字典,這時候就需要猜測來架起一座橋樑來彌補這個缺口,否則交流就會中斷。

中國人學習口語講究背誦,背句型、背語調,結果就是很多人講口語的時候講着講着眼就開始向上翻,實際上是在記憶中尋找曾經背過的東西。如果他要是能猜測的話,我想也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