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個性詩歌座右銘句子大全60句精選

學識都 人氣:9.45K

開眼新愁無問處,珠簾錦帳相思否?《鵲踏枝·煩惱韶光能幾許》這篇文章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思念個性詩歌座右銘句子,歡迎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思念個性詩歌座右銘句子大全60句精選

1、寒山秋浦月,腸斷玉關聲。

2、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3、驅車舊憶太行險,始知遊子悲故鄉。——孟郊《出門行》

4、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杜牧《旅宿》

5、試問寒沙新到雁,應有來書。——張舜民《賣花聲·樓上久踟躇》

6、飛鳥戀故林,遊子思故鄉。——曹勳《細君》

7、瘦馬戀秋草,徵人思故鄉。——劉長卿《代邊將有懷》

8、他生莫作有情癡,人間無地著相思。——況周頤《減字浣溪沙》詩句

9、去年花裏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出自—唐。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10、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的《蘇幕遮》

11、兩岸鴛鴦兩處飛。

12、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13、萋萋芳草小樓西,雲壓雁聲低。——劉基《眼兒媚·秋思》

14、明日相思莫上樓,樓上多風雨。——遊次公《卜算子·風雨送人來》

15、小小紅船西復東。——袁正真《長相思·南高峯》

16、欲住也、留無計。——程垓《酷相思·月掛霜林寒欲墜》

17、疏影橫斜安在哉。——吳淑姬《長相思令·煙霏霏》

18、窗外芭蕉窗裏燈。——万俟詠《長相思·雨》

19、春風一夜到衡陽,楚水燕山萬里長。

20、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21、幾度春秋已成夢,獨往擾夢覺愁容。海嘯四起問君由,奈何紅顏無相對,試問君心思我心。天悠悠,地悠悠。

22、思往事,惜流芳。——歐陽修《訴衷情·眉意》

23、錦屏寂寞思無窮,還是不知消息。——顧敻《酒泉子·楊柳舞風》

24、春風炱煊低蚍潁幕下諸將思草枯。——黃庭堅《送範德孺知慶州》

25、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

26、新月曲如眉,未有團圓意。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牛希濟《生查子》

27、愁極,再三追思,洞房深處,幾度飲散歌闌,香暖鴛鴦被。 —— 柳永《浪淘沙慢·夢覺透窗風一線》

28、古興州,古靈州,白草黃雲都是愁,勸君休倚樓。 —— 朱栴《長相思秋眺》

29、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

30、沅江流水到辰陽,溪口逢君驛路長。 遠謫誰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還鄉。

31、去年花裏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唐朝]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32、相見歡情短,別後離恨長。

33、人如風後入江雲,情似雨餘黏地絮。——周邦彥<玉樓春>

34、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欠

35、夢中淚,亂生死,相思無用總不知!

36、山有日,還無期。結巾帶,長相思。君忘妾,未知之。妾忘君,罪當治。——蘇伯玉之妻《盤中詩》

37、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淚滴千千萬萬行,更使人愁腸斷。——樂婉《卜算子·答施》

38、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39、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

40、最好不相知,免我長相思。

41、我們靜靜守望,相思,等待,他飄回,到我的`記憶。

42、情人怨倒杯酒,點根菸。

43、我早已習慣,有對你的相思陪伴。

44、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

45、昨日草枯今日青,羈人又動故鄉情。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

46、建康中秋夜,爲呂叔潛賦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47、寒月沉沉洞房靜,真珠簾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燈底裁縫剪刀冷。

48、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刺鳴。

49、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鷓鴣天·醉拍春衫惜舊香》

50、死生契闊,與子成說。——《詩經·邶風·擊鼓》

51、百般憂念百般難,一度書來一度寬。

52、同是天涯淪落人,重逢何須曾瞭解。

53、客歲花裏逢君別,昔日花開已一年。

54、嚶嚶叫矣,求其友聲。

55、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56、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57、樓頭畫角風吹醒,入夜重門靜。那堪更被明月,隔牆送過鞦韆影。

58、尋好夢,夢難成。況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聶勝瓊《鷓鴣天》

59、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無題六首?其六》

60、休言半紙無多重,萬斛離愁盡耐擔。――陳蓬姐《寄外二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