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師說課稿案例

學識都 人氣:2.32W

一、教材及學生情況分析:

小學數學教師說課稿案例

"比的意義"是小學五年級第十冊教材中第四單元的起始課,是本冊教材的教學重點之一。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啓下的重要作用。通過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對已有的兩個數相比的知識得以昇華,同時也能夠對學生進一步學習比的性質、比的應用和比例的相關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比的意義"這部分知識內容繁雜,學生缺乏原有感知、經驗、不易理解和掌握。針對知識內容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組織學生圍繞"比"的問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概括、比較、總結的教學方法,突出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1、教學目標:

"從知識與技巧"、"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以下目標。

(1)理解並掌握比的意義,會正確讀與寫。記住比各部分的名稱,並會正確求比值。

(2)通過主動發現的討論式學習,激發合作意識,理解並正確掌握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聯繫,明確比的後項不能爲零的道理。同時懂得事物之間是互相聯繫的。

(3)培養學生比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他們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識。

2、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掌握比的意義,比與分數、除法之間的聯繫。

二、教學方法的設計

1、用創設情境法,激發學生對比的知識的研究興趣。

2、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能夠發現數學問題。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4、當堂鞏固,當堂反饋練習, 練習形式多樣,使學生從多種學習方式的活動中理解比的意義。

5、採用激勵、評價等多種有效的方法,鼓勵學生多比較、多思考,善於探究與協作交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數學的習慣。

三、教學過程的活動與安排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利用一則消息引起學生對比的知識的研究興趣,學生對這則消息進行討論、交流時,不但可以受到思想教育獲得情感體驗,同時能發現比在生活中的應用,從中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比的意義"教學。

第一步給出班級男生人數與女生人數兩個條件,請學生提出問題並列式,根據學生列的除法算式,明確是男生和女生兩個量在比,啓發學生思維,除了用以前學的除法知識對兩個量進行比較外,還可以用一種新的方法進行比較。然後展開"比的意義"教學活動,說成男生人數與女生人數的比是多少比多少。第二步看算式,運用新知識說說。(說明:從學生身邊的數量中提取數學問題,從而引出新知識。運用舊知識進行傳遞,輕鬆快樂。)第三步,出示表格(填表)使學生初步知道兩個不同類的數量之間的關係也可以用比來表示。在上面兩個例子的基礎上,讓學生概括出比的意義。

2、比的讀法與寫法、各部分的名稱、求比值的方法的教學。

教師引導學生掌握比的讀法和寫法,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自主探究比的各部分名稱和求比值的方法。然後組織同學們彙報學習成果,引導學生介紹求比值的方法。知道後,並引導學生運用方法,能夠寫出幾個比的實例,計算出比值,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在彙報過程中,尋找比值的規律,即可以是分數、整數,也可以是小數。

3、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係,比的後項爲什麼不能爲零?

通過引導學生看板書,合作交流能夠比較出"比"、"除法"、"分數"之間有什麼聯繫,填寫出表格,再通過"相當於"這一詞的理解,明確他們的區別。

(三)、總結、歸納引導學生談學習感受。

通過本節課學習,同學們學到了那些知識,請把你的收穫告訴大家好嗎?在學生彙報中,使本節課的知識點得以鞏固。

(四)、多層次練習,鞏固新知識。

練習形式多樣,既鞏固本節課的知識,又增加了樂趣,特別是培養學生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

小學數學教師說課稿(二)

一、說教材

《分數的基本性質》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冊第五單元的一個重要內容。該教學內容是以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的關係以及整數除法中商不變的規律這些知識爲基礎的。原教材先通過直觀使學生了解1/2、2/4、3/6 4/8四個分數的分子、分母雖然不同,但是分數的大小是相等的。接着進一步研究這四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思考它們是按照什麼規律變化的。最後歸納出分數的基本性質。這樣安排教學內容,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得到充分體現,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爲此,我打算通過"折、畫、想、問、用"五個環節對教學內容作如下處理。

1.畫--讓學生用色筆在長方形紙條上分別塗出它們的一半,並用分數來表示。

2.想--1/2、2/4、3/6 、4/8這些分數有什麼關係?你還能說出和"1/2"大小相等的其他分數吧?你還能說出和"2/3"大小相等的分數吧?

3.問—從"1/2=2/4=3/6=4/8"中,你發現了什麼?

4.用--用已學過的"分數的基本性質"解決有關的數學問題。這樣安排教學有以下幾點好處:

(1)有利於知識的'遷移。

讓學生通過動手摺、塗,再用分數表示,這樣既幫助學生複習了分數的意義,又爲學習新知識作了準備。

(2)能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通過學生找和"1/2"大小相等的分數,以及和"2/3"大小相等的分數,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體現自主學習的精神。

(3)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通過交流,培養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積極思考問題,積極探究問題,培養學生概括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以上各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體現如下幾點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性目標:讓學生親身經歷"分數基本性質"抽象概括的全過程,正確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使學生能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解決有關的數學問題。

2.發展性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遷移類推能力,滲透事物是相互聯繫、發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問題意識、合作意識以及應用意識。

3.創新性目標: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探索問題的能力和研究問題的能力。

三、說教法

本節課起打算採用"創設情境,複習遷移--設疑激思,獲取新知--深化概念,及時反饋"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1.創設情境,複習遷移。

爲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舊知識起到正向遷移的作用,首先創設了動手操作的情境:課開始發給每位學生四張同樣大小的長方形紙條,讓學生折一折。把第一張紙條對摺(也就是把這張紙條平均分成2份),把第二張紙條對摺再對摺(也就是把紙條平均分成4份),再把第三張3次對摺(也就是把紙條平均分成8份)。接着,讓學生畫一畫,用彩筆在等分後的紙條上分別塗出它們的一半。告訴學生,如果把每張紙條都看作單位"1",問學生:你能把塗色的部分用分數表示嗎? 這一情境的設置,主要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不僅複習了分數的意義,爲下面導入新知識作好鋪墊、遷移。並且在教學一開始,就能抓住學生愛動手以及直觀思維的特點,激活課堂氣氛,營造良好的學習開端。

2.設疑激思,獲取新知。

"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學,就是學習問題,學怎樣問問題。爲此,我在上面教學的基上,引導學生逐一討論以下問題:

(1)1/2、2/4、3/6、 4/8這些分數有什麼關係?

(學生會說這四個分數的大小相等。)

(2)你能說出與"1/2"大小相等的其他分數嗎?你還能說出與"2/3"大小相等的分數嗎?

(如果學生寫錯或寫不出,待得出分數基本性質後再寫)

(3)從"1/2=2/4=3/6=4/8"中,你發現了什麼?

(讓學生分組討論,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經過歸納,最後得出: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數,分數的大小不變。並把這句話顯示出來。)

(4)你對上面這句話覺得有什麼問題嗎?

(學生可能會提出地"相同的數"中"0"必須除外。如果學生提出不出,就由教師提出問題:相同的數是不是任何數都行?爲什麼?)

最後,讓學生完整地概括出分數的基本性質。(老師揭示課題)

這樣教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師生情感交融、和諧,學生積極參與,思維活躍,學習主動,爲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3.深化概念,及時反饋。

爲了加深學生對分數基本性質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起設計瞭如下練習:

1.下面各式對嗎?爲什麼?(讓學生用手勢表示對錯)

(1)3/4=6/8 (2)3/8=12/2 (3)3/10=1/5

2.在()裏填上合適的數。

()/6=()/36=8/12=2/()=()/24

3.把2/3和10/24化成分線是12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4.把下面大小相等的兩個分數用線連接起來。

4/5 1/6 4/9 4/6 12/16

3/4 2/3 20/25 6/36 8/18

小學數學教師說課稿(三)

一、說教材

(一)教材內容: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

(二)教材地位、作用:本節課是建立在學生已經認識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並能用相關方位詞描述物體間位置關係的基礎上教學的。學生日常生活積累的關於認識方向的初步經驗同樣構成本單元的重要基礎。通過學習,一方面可以進一步完善學生對於日常生活中常用方位詞的認識,提高合理描述物體間位置關係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空間觀念,幫助學生積累有關"方向與位置"的學習經驗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認識東南西北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能在現實情境或平面圖中辨認上述方向,會用上述方位詞描述物體間的位置關係。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觀察、解決問題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發展空間觀念,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3、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實踐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義和價值,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會辨認方向。

難點:會用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描述物體間的位置關係。

二、說教、學法

(一)學情分析

《課標》強調數學學習活動應從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出發,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本節課學生在知識儲備上,已經認識東、南、西、北這四個方位,並會用上述方向描述物體間位置關係的基礎上教學的。思維方式仍然以直觀、具體形象思維爲主。年齡偏低,他們熱衷於"新鮮、好奇"的事物,對身邊熟悉的事物充滿親切感,對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心,敢於嘗試,想象力豐富。

(二)教法

基於以上學情分析,我制定了本節課的教學方法。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課標》指出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因材施教,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構建,因此本節課我採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學、自主探究、引導發現、多媒體輔助等教法,使學生在教師創設的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中,生動活潑的獲取新知。

(三)學法

爲了達到學生主動學習,我主要採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等學習方法,讓學生在"觀察——猜測——交流——判斷——推理"等一系列活動中,建立數學模型。正如建構主義理論所倡導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只是簡單的模仿記憶、機械操作和背誦,而應採用設置有問題的現實情境,有意義、富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引起學習者的興趣。

三、教學流程

教、學具:

爲了充分發揮有效的和現代化的教學,自制多媒體課件一套、正方形紙等教學具。

教學過程:

"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秉着這樣的指導思想,我從"情境創設、自主構建、拓展提升"方面來安排我的教學。力求體現"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

(一)情境創設,導入新知。

1、師生互動交流,引出成語"四面八方".

(設計意圖:將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加以整合,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接受數學文化的薰陶,體現數學精神。)

2、結合"四面"複習並板書"東南西北".

(設計意圖:複習舊知,喚醒已有記憶,爲新知教學找準"生長點".)

3、請學生指出教室的東南西北。

4、提問:關於方向,你還知道哪些?

5、揭示課題並板書:認識方向。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可以瞭解學生日常生活積累了哪些方向知識,正如奧蘇伯爾說過:"如果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學還原爲一條原理的話,我不得不說,影響學生學習的最重要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我們應當跟學生已有的知識狀況進行教學。")

(二)自主探究,構建新知。

1、認識"東北"

(1)出示主題圖,說出學校東南西北各有那些建築物。

(2)猜想:超市在學校的哪一面?

(3)小組交流,全班反饋。(學生可能會說出"東北)

(4)教師揭示"東北"並板書:東北。

(設計意圖:"猜想是發現的源泉",牛頓也說:世界上任何一件事物都離不開猜想。"讓學生帶着猜想去小組內交流,每個學生的想法得以相互啓迪,思維產生碰撞,從而形成正確的命名方法,知識得以有效建模,突出教學重點。)

2、自主構建"東南、西南、西北".

(1)提問:公園、體育場、人民橋個在學校的哪一面?

(2)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反饋。

(4)師生小結並完善板書:東南、西南、西北。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給學生獨立思考時間,帶着自己的想法在小組裏交流,教師也參與交流,這樣的交流更具有價值,不會使小組合作流於形式。整個過程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當然也不迴避錯誤的產生,哲學家黑格爾說過:"錯誤是達到真理的必然環節。"通過防守讓學生努力把錯誤的不利因素轉化爲積極的有利因素,從而形成正確的命名,突出教學重點的同時,更彰顯了數學學習 "再創造"的魅力。)

3、結合板書小結"四面八方".

4、比較記憶。

5、提問:學校在超市的哪一面?

學校在公園的哪一面?

你還可以怎麼說?

(設計意圖: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比較乃是各種認知和思維的基礎。"通過引導比較可以加深對方向的記憶。最後的三個問題主要是讓學生運用遷移的方法解決逆向思維的問題,讓學生找準參照物,從更深層次理解"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的含義。使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僅學會,更會用遷移的的方法會學。正如呂叔湘先生說過:"教師教學生知識不是把知識灌輸給學生,最主要的是交給學生學習方法。"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難點——用方位詞描述物體間位置關係。)

(三)鞏固練習,拓展新知。

《課標》強調:"人人都能得到不同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爲了強化新知,形成技能,我設計了多樣性、層次性的練習。

1、基礎練習:指南針(課本"試一試")

(1)明確指南針"北"方。

(2)獨立填寫其它七個方位。

(3)全班交流反饋。

(設計意圖:本層次設計主要讓學生在感受古人智慧的同時,全班同學都能獲得成功的享受,尤其是學困生得到極大的心理滿足,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2、提高練習(想想做做1、2題)

(1)給小動物找家

根據相關信息,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反饋。

(2)參觀水果園

根據相關信息完成填空,尤其是"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設計意圖:本層次主要是讓學生運用今天所學知識解決一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實際問題,使所學知識不至於束之高閣,而使其"活化".尤其是"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我覺得非常好,因爲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解決一個問題說明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而解決一個問題則是想象力的體現,想象力是推動科學進步的不竭動力,從小培養了孩子的問題意識。)

3、提高練習:製作方向板

(1)明確製作要求。

(2)獨立製作,小組交流評價。

(3)利用方向板找出教室的"四面八方".

(設計意圖:本層次體現直觀與數學抽象性密切相關,把知識與動手操作密切結合,使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數學活動,在課尾能讓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增強了應用意識,發展了數學思維。)

(四)全課總結,提升新知。

師: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你是怎樣獲得這些知識的?

(設計意圖:俗話說:"千金難買回頭看。"課的結尾通過兩個問題,不僅讓學生回顧所學知識,梳理了知識結構,掌握內在規律,使新知納入原有的知識網絡中。更重要的是回顧本節課學習的過程與方法,不僅使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學習方法使得三維目標得以有效地提升,爲學生終生學習奠定基礎。)

四、說板書

板書是一份微型教案,更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它濃縮了本節課教學精華,更突出了教學重點,對學困生有極大的幫助,使他們在學習後面的知識時能回過頭來看看;同時我的板書也體現了數學的對稱美,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

(略)

以上就是我根據教學預設所進行的說課,在實際教學中我將本着"以學定教"的理念調整我的教學思路,使教師的教更好地服務於學生的學。我的說課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