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季的歌的說課稿

學識都 人氣:2.92W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也是集體備課的進一步發展,而【說課稿】則是爲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它不同於教案,教案只說“怎樣教”,說課稿則重點說清“爲什麼要這樣教”。下面是小學四季的歌的說課稿,請參考!

小學四季的歌的說課稿

小學四季的歌的說課稿

各位專家領導老師,大家好!這次我說課的內容是第六課《四季的歌》。大自然的四季變化給音樂創作帶來了無限的生機,本課的四首作品都反映了少年兒童在四季的各個階段的童趣生活。通過分析,我決定用三課時完成本課教學。第一課時學唱、表演歌曲《四季童趣》,第二課時欣賞《櫻花》學唱《捉迷藏》,其餘內容放到第三課時。今天,我想就本課的第一課時的教學向大家詳細地談一談。

首先,我想對這教材內容說說自己的想法。

 一、教材分析?

歌曲《四季童趣》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充滿童趣的歌曲。歌曲4/4拍,五聲滋調式。歌中描繪了一幅幅生動而饒有情趣的畫面,有孩子們放飛風箏打棗、摘蘋果的情景,有孩子們玩耍、逗樂、滑雪的歡樂場面,形象地表現了兒童們在四季中天真爛漫的歡樂情景,抒發了他們熱愛生活的心情。

二、教學目標

綜合教材內容及其他教學要素,我認爲可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爲:

1、能準確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季童趣》。

2、能使學生從歌聲中感受到“四季童趣”的意蘊。

3、鼓勵學生運用各種藝術形式表現歌曲意境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表現力和創造力。

其中教學重點、難點設定爲:通過歌曲的學習,感受“四季童趣”的意蘊。指導學生運用各種藝術形式表現表現歌曲意境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三、教學理念及教法、學法的確定

新課標提出:音樂課應以“學生髮展爲本”,以音樂審美爲核心,以加強音樂實踐與創造。同時還強調了課堂上音樂與相關文化的相互融合與滲透。鑑於以上理念, 我決定採用參與——體驗、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學模式,借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努力使學生在輕鬆愉悅、和諧互動的氣氛中主動參與學習,在體驗中感受和表現音樂,從而促進學生髮展。教學過程追求動靜結合、張馳有度,讓音樂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再有,本課的編創等實踐活動穿插於各個教學環節中,唱中有創,動唱結合;聽中有創,邊聽邊動,自始自終都鼓勵學生的創新與實踐。

那麼到底要怎樣使我的音樂課堂成爲學生享受音樂美的聖殿呢?我決定這樣安排教學過程:

四、教學流程及相關考慮:

一)組織教學:

讓學生跟着《春天在哪裏》這歡快活潑的旋律,進教室,師生共同律動。

待音樂聲結束後,師生用音樂語言相互問好。

(這一環節中,我特別注重進教室時的音樂,特意選擇了《春天在哪裏》,這不但與本課的主題“四季”有着很大的聯繫,同時這歡快的節奏也激起了孩子探求音樂快樂感的需要,營造出了濃郁的`音樂課氛圍。)

二)引出主題,展開討論

1、先請孩子說說現在的季節有些怎樣的特點?然後引出“四季”,組織學生說說你最喜歡的季節是什麼?爲什麼?

2、老師利用課件,向孩子們展示春、夏、秋、冬四季畫面(配背景音樂)。

師隨畫面朗誦:春天,小草吐綠、百花齊放,奼紫嫣紅、爭奇鬥豔,是最富有生機的季節,我們可以在綠油油的草坪上放風箏、看蝴蝶、蜻蜓在花間飛舞;夏天,驕陽似火,烈日炎炎,可是小朋友們卻喜歡,因爲他們可以游泳、打水仗,有時,還可以和哥哥們一起去小溪摸魚蝦。秋天,那可是豐收的季節,滿山的紅葉、沉甸甸的果實,透出的是豐收的喜悅;冬天,是雪花的世界,白雪皚皚、銀妝素裹,我們可以踩着雪撬板在雪地裏飛快地[跑,別提有多美了。

[這個環節中,雖然沒有並沒有涉及到音樂作品,但是,通過藉助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使孩子們在聽覺、視覺上都感受到了四季的美和富有的趣味。另外通過回憶、想象、討論交流等學習方式,有效地培養孩子們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對音樂課要重視課程整合的這一理念也有了很好的體現。]

三)學唱歌曲

1、課件出示歌詞,大家一起誦讀幾遍

2、分析討論歌詞中的內容,感受歌詞中所蘊涵的快樂意境

3、反覆多次聽老師範唱,跟錄音帶唱,跟着琴填唱歌詞學會演唱歌曲。

[因爲這首歌曲帶有通俗歌曲風格,不適合斷句教唱,所以我採用了反覆聽唱的方式,幫助學生學會演唱歌曲。]

四)表現歌曲:

1、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歌曲意境。

老師提供給孩子四個方案,A喜歡繪畫的同學拿出彩筆、圖畫本,畫出心中最美的季節(四季各選一幅最好的貼在黑板上);B喜歡舞蹈的同學可以聚在一起共同創編舞蹈;C喜歡器樂的同學可利用短暫的時間練習演奏歌曲;D喜歡聲樂的同學可聚在一起探討怎樣表現歌曲。

同時,鼓勵孩子採用其它方式表現歌曲意境。

2、在充分地準備之後,各組成果展示。

3、教師做小結:小朋友通過各自的方式表達了對四季美好景色的讚美,希望你們在今後的生活中去發現更多的大自然的美,擁抱美好的未來。

[新課標指出,音樂教學應重視音樂與相關文化的適當滲透。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請學生自主發揮,選擇多種藝術形式表現歌曲意境的方案,爲孩子創造了一個可展現個性的舞臺,還使學生感受到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五)課堂小結,組織下課

1、老師對本課內容做一小結:鼓勵孩子們會善於發現大自然中的美,也希望孩子們都能成爲一個善於表現美的孩子。

2、師生用音樂語言互道再見。然後在美妙的《四季童趣》的音樂聲中離開教室。

(音樂教學的功能決不僅僅體現在一堂課上,這個環節中,老師向孩子們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讓孩子們在美妙的音樂聲中離開教室,就是希望能使學生把課堂上所感悟到的,帶到教室外,帶進自己的生活,使音樂教學真正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服務!)

當然,以上所述只是我對本課的一種設想,若是要投入到真正的課堂教學中去,我想還應該考慮孩子們的學情,學習的習慣、愛好等方面的因素。但不管怎樣,我認爲,一堂音樂課只要能成爲了孩子們享受音樂美的聖殿,就是我們教師應該追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