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歷史初一暑假作業參考答案解析

學識都 人氣:2.5W

1.華佗東漢傷寒雜病論

蘇教版歷史初一暑假作業參考答案解析

千金方

李時珍本草綱目

2.氾勝之西漢山東省曹縣北

齊民要術系統地總結了6世紀以前黃河中下游地區農牧業生產經驗、食品的加工與貯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對中國古代農學的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

王禎(1271年-1368年),字伯善,元代東平(今山東東平)人。中國古代農學、農業機械學家。元成宗時曾任宣州旌德縣(今安徽旌德縣)尹、信州永豐縣(今江西廣豐縣)尹。他在爲官期間,生活儉樸,捐俸給地方上興辦學校、修建橋樑、道路、施捨醫藥,確實給兩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時人頗有好評,稱讚他"惠民有爲"。《王禎農書》完成於1313年。全書正文共計37集,371目,約13萬餘字。分《農桑通訣》《百穀譜》和《農器圖譜》三大部分,最後所附《雜錄》包括了兩篇與農業生產關係不大的"法制長生屋"和"造活字印書法"。

3.天文氣象的成就:

中國古代最早的較爲科學的天文知識,可能當屬《夏小正》中所描述的天象春秋戰國時期,關於金,木,水,火,土五大行的知識大量出現漢代,蓋天,宣夜,渾天三種論天學說已成形.張衡是渾天說的集大成者漢代已用多種風信器觀測風向.最簡單的一種,叫做“視”對於溼度的觀測也較早.據《史記天官書》和《淮南子天文訓》記載,是用"懸土炭"的方法

(1)先秦時期:①春秋時期,留下了世界上公認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春秋》記載,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於北斗”,即指哈雷彗星,這一記錄比歐洲早六百多年。②春秋時期我國曆法已經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統,基本上確立19年7閏的原則,這比西方造160年。③戰國時期,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甘石星經》,其中有豐富的天文記載,反映了那個時期人們對天文的.認識。

(2)兩漢時期:①漢武帝時,天文學家制訂出中國第一部較完整的歷書“太初曆”,開始以正月爲歲首。②西漢關於太陽黑子的記錄,被世界公認爲是有關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③東漢時,張衡從日、月、地球所處的不同位置,對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學解釋。④張衡發明製作的地動儀,可以遙測千里意外地震發生的方向,比歐洲早1700多年。

(3)隋唐時期:①唐朝天文學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曆》比較準確地反映了太陽運行的規律,系統周密,表明中國古代曆法體系的成熟。②僧一行還是世界上用科學方法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的創始人。在實測中他認識到,在小範圍有限的空間裏得到的認識,不能任意向大範圍甚至無際的空間推演,這是我國科學思想史上的一大進步。

(4)宋元時期:①北宋科學家沈括的突出貢獻在天文學方面,把四季二十四節氣和十二個月完全統一起來的“十二氣歷”更加簡便,有利於農事安排。②元初設立太史局編制新曆法。③元朝傑出天文學家郭守敬,提出“歷之本在於測驗,而測驗之器莫先儀表”的正確主張,創制了簡儀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觀測儀器,主持了全國範圍的天文測量。④郭守敬主持編定《授時歷》,一年的週期與現行公曆基本相同,但問世比現行公曆早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