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有趣的漢字手抄報圖片

學識都 人氣:5.58K

導語: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也非常奇妙,奇妙到許多字很像,令人眼花繚亂。以下小編爲大家介紹有關有趣的漢字手抄報圖片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有關有趣的漢字手抄報圖片

有關有趣的漢字手抄報圖片1

有關有趣的漢字手抄報圖片

有關有趣的漢字手抄報圖片2

有關有趣的漢字手抄報圖片3

 【拓展閱讀】

遨遊漢字王國手抄報內容資料:漢字的演變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隸書 → 楷書 → 行書

(商) (周) (秦) (漢) (魏晉) 草書

以上的“甲金篆隸草楷行”七種字體稱爲 “漢字七體”

中國文字——漢字的產生,有據可查的,是在約公元前14世紀的殷商後期,這時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

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爲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範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後來秦朝丞相李斯對大篆加以去繁就簡,改爲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體簡化之外,並把線條化和規範化達到了完善的程度,幾乎完全脫離了圖畫文字,成爲整齊和諧、十分美觀的基本上是長方形的方塊字體。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點,那就是它的線條用筆書寫起來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幾乎在同時也產生了形體向兩邊撐開成爲扁方形的隸書。

至漢代,隸書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漢字的易讀性和書寫速度都大大提高。隸書之後又演變爲章草,而後今草,至唐朝有了抒發書者胸臆,寄情於筆端表現的狂草。隨後,糅和了隸書和草書而自成一體的`楷書(又稱真書)在唐朝開始盛行。我們今天所用的印刷體,即由楷書變化而來。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是行書,它書寫流暢,用筆靈活,據傳是漢代劉德升所制,傳至今日,仍是我們日常書寫所習慣使用的字體。

到了宋代,隨着印刷術的發展,雕版印刷被廣泛使用,漢字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產生了一種新型書體——宋體印刷字體。印刷術發明後,刻字用的雕刻刀對漢字的形體發生了深刻的影響,產生了一種橫細豎粗、醒目易讀的印刷字體,後世稱爲宋體。當時所刻的字體有肥瘦兩種,肥的仿顏體、柳體,瘦的仿歐體、虞體。其中顏體和柳體的筆頓高聳,已經略具橫細豎粗的一些特徵。到了明代隆慶、萬曆年間,又從宋體演變爲筆畫橫細豎粗、字形方正的明體。原來那時民間流行一種橫劃很細而豎劃特別粗壯、字形扁扁的洪武體,像職官的銜牌、燈籠、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裏的神主牌等都採用這種字體。以後,一些刻書工人在模仿洪武體刻書的過程中創造出一種非顏非歐的膚廓體。特別是由於這種字體的筆形橫平豎直,雕刻起來的確感到容易,它與篆、隸、真、草四體有所不同,別創一格,讀起來清新悅目,因此被日益廣泛地使用,成爲16世紀以來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體,仍稱宋體,也叫鉛字體。

在中國文字中,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着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富有裝飾性,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且風格多樣,個性各異。

遨遊漢字王國手抄報內容資料二

漢字是充滿智慧的語言符號。它是音、形、義的結合體,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文字所無法比擬的,幾乎所有的老外都 感到中國字難學,單憑這一點就足以讓中國人自豪,爲什麼中國人學得來 他們學不來呢?看看日本的文字吧,他們只有學中國的字纔像字,他們自己創造的文字那也稱得上是字嗎?

中國的方塊字既可豎寫也可橫寫,由漢字洏產生的書法藝術 ,更加無與倫比,古代名人的墨寶流傳至今有許多已是價值連城,用漢字寫春聯,在新春佳節,喜慶之日,讓家家戶戶滿堂紅,猜漢字謎語,無論謎底、謎面都十分的豐富多采。而且中國通過“六書法”造字,再通過 字靈活組詞,字,不但表音,而且表意,詞彙之多,詞海都容納不下,因爲隨着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信息的傳播,新詞還會不斷地被創造出來 ,真是無窮無盡!妙不可言!正因爲漢字有許多優點,所以中國人取名字也特別講究,不像外國人,他的字只表音,取名很單調,單是英國女皇中叫瑪麗的就好幾個。而且中國字表意明確,簡潔,據說同一份文件,用中文打出來的最薄。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 應該熱愛祖國的文字,並認真學好、用好祖國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