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實習報告總結範文

學識都 人氣:2.08W

實習是一個大學生成長的必經之路,也是檢驗每一位大學生專業知識的前奏;以下本站小編cj爲大家收集了2篇心理學實習報告總結範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心理學實習報告總結範文

  心理學實習報告總結範文一

2016年6月19日,我們一行9人來到了福州格致中學這所百年名校。這裏是我們爲期1個月的實習的基地。現在實習結束了,但是實習之前那種擔憂——自己能夠勝任一個心理老師嗎?興奮——能夠在這裏學習到一些學校學不到的知識,的心情還繼續着。在這一個月內,收穫很多很多。期中的酸甜苦辣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不過可以肯定的說,實習這段經歷是我一輩子最寶貴的一段記憶。

我實習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五部分:教學工作、班主任工作、心理諮詢工作、宣傳工作。本人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班主任工作:做高三(4)班實習班主任,爲期六個星期,其間每天監督學生的早操、早讀、午休和自習等,並且指導組織學生完成主題班會以及輔導個別學生等。

2)課堂教學:上課六週,總共上心理健康課4節(高二兩節,高一兩節),高三班會課3節(主題班會1節)。

3)學生心理諮詢:在心理諮詢辦公室值班,每週一次。

4)出心理小報 《舒心花蕾》:共五期

5)學生團體培訓:一次;

一個月的實習生活,說短也短,說長也長。一個月讓我初嚐了身爲一名教師的酸甜苦辣,一個月讓我體會到當一名教師所肩負的責任。在這一個月裏,作爲一名實習教師,我以教師身份嚴格要求自己,爲人師表,處處注意自己言行和儀表,熱心愛護學生,本着對學生負責的態度盡全力做好班主任及教學的每一項工作;在這一個月裏,作爲一名實習生,努力遵守實習學校的規章制度,尊重實習學校領導和老師,虛心聽取他們的指導意見,並且和其他隊友一起團結協作完成實習學校佈置給我們的任務,很好的塑造了我們心理學專業的形象,給實習學校留下好的印象。很榮幸能夠到福州格致中學實習,在這一個月的實習期間,我的主要任務是教學工作、班主任工作、諮詢工作和宣傳工作。

1、教學工作。當個老師不容易!

很幸運能夠上4堂真真正正的心理健康課。我們的教學工作包括:寫教案,試講,上課,反思寫教案。每次上課前的兩三天是我們所有隊員最最緊張的時候,因爲課時的安排都集中在週二,所以隊友們不惜犧牲寶貴的週末時間去找資料,由於心理健康課在福州格致中學是新課程改革的一部分,以學學生選修的形式進行的,100多名學生來自各自不同的班級,彼此比較陌生,很難像以往的那樣小班上課,可以通過遊戲活動,分享等形式來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爲了能夠讓學生在短短的一節課內能夠認識一些心理學的知識,幫助他們更好的成長,教學目標都是反覆斟酌,推敲的。當自己定下了目標後就開始寫教案了。由於我們是從學校剛出來的,掌握的教學技巧不是很好,準備教詳盡的教案是我們必須的,圍繞着怎麼掌握教學的重點,怎麼妥當處理難點,選擇怎麼樣的合適的教學方法,設計簡潔明瞭的PPT等,如何避免將知識一股腦地傾倒給中學生,等等的所有這些是我們在寫教案過程中都要考慮的問題。

試講:在實習小組做正式課堂教學前的試講是我們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在試講過程中得到實習組同學的意見和建議,也能幫助我熟悉教學內容,作課堂教學前的最後修改和潤色。發現一些自己沒法發覺的問題,並及時的做出修改。

上課:第一次上課的'場景還歷歷在目,雖然在暑假裏進行過一系列的師範生教學技能訓練,我的教學技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當站在三尺講臺上,面對着臺下100多名性格、水平各異的學生,剛開始還有點慌張,不過很快的我穩定了自己的情緒,堅持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把已經準備好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還以爲自己準備很充分了,一個出乎意料的回答令我措手不及,課堂的某些環境並不在你的預料之中,怎麼處理卻又體現了你的應變能力。

反思:每上完一節課後,我都對自己教學方法,思路,儀容儀表等進行反思,哪些需要改正。

  心理學實習報告總結範文二

這次實習似乎在強化我的一個觀念,即對“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兩個概念的理解。關於它們的區分我一直比較堅定,心理學是以學科建設爲核心,是形而上的、方法論的;應用心理學是以人文關懷爲核心,是形而下的、實踐的。所以應用心理學的終極目標應該是藝術地倡導一種精神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內容應該是臨牀性的,心理諮詢、生涯輔導等等。從這點出發,我也開始質疑心理學的學術創作,前言、方法、結果、討論、結論的研究範式,討論和結論的簡單化,量化分析的潛規則似乎正在將應用心理學最本質最需要的的文本的感染力排除在遊戲規則之外。看以前的很多經典著作,弗洛姆的《逃避自由》、羅洛·梅的《愛與意志》、馬斯洛的《動機與人格》等等,總能獲得一種生活的激情,他們隱去了數據,似乎都致力於讓人能看懂並獲得某種心理學意義上的自由,心理學著作也因而纔有可能成爲暢銷書,健康人格纔有可能成爲普遍的意識。這次實習強化了我的這種感悟,臨牀不僅僅是數據,重點是從獲得的數據中建立對健康人格的理性探討。醫生們的工作對象是心理疾病患者,他們也用藥,也做量表、做統計,但幾乎沒有人懷疑他們真正的“讀者”是普通人,是像我們這樣不完美的、亞健康的人。在某種程度上說,我是帶着這種困惑進行實習的,當然更多的是好奇、想驗證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的心理。

我們是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一分院心理康復中心實習,實習時間是兩個禮拜,從2008年7月15日到7月28日,吃住也都在醫院。心理康復中心分兩個病區,精神科和心理科,精神科是封閉式的,屬於重症病區;心理科則是開放病區,主管病情稍輕的病人,如睡眠障礙、神經症、輕度精神分裂等病人。我們實習一個星期在精神科,一個星期在心理科,實習的主要內容是和病人一起娛樂、交談,跟隨醫生查房,看病歷。實習安排中還有每個人大概一天半的心理門診出診機會,每個禮拜兩次講座、一次病歷討論,還有一次小組討論。實習內容比較豐富。

我實習的第一個禮拜是在精神科,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精神病人,首先衝擊頭腦的是精神病人和想象中的不同。在想象當中和精神病人交往會存在很大的障礙,老師在教授《變態心理學》時候也說,和某些病人交際會讓人有受挫感,我們也可能無意誇大了這種受挫感;另外,理論在告訴我們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沒有自知力、存在妄想、幻覺等,但這些並沒有具體到真實的個體,很多我們不能從外表上看出他們的病症。第一次進去,當鐵門打開的那一瞬間我確實感覺到了強烈的焦慮感,後來才慢慢適應。我們在精神科和病人的交往很淺,主要是和他們一起做操、唱歌、打球,進行簡單的交談,如問問他們的睡眠、吃住情況,很多東西是通過看病歷、聽醫生講解才瞭解到的。但這些似乎是和他們交流最恰當的方式,在活動中建立簡單的關係,能調動起他們參加活動的熱情,這就夠了,實習之前老師和醫生有過這樣的告誡,我們實習不應該對病人構成干擾。在精神科,我們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如何辨別精神病人和普通的來訪者,學會了一些引出幻聽、妄想的一些提問方式,比如引出幻聽可以這麼說,“你會不會聽到有人在你耳邊講話?”“說話的人是男的是女的?”“你認識嗎?”“他們都說了些什麼?”“他們說話是針對你嗎?”……

第二個禮拜是在心理科,在心理科稍微不適應一些。心理科的病人多半是有自知能力的,所以很多有一定的人際溝通能力,但其實很他們交往顧慮會相對多很多。一方面,和他們的很多交往屬於正常的人際交往,有的人可以和他們建立很好的關係,但我在這方面本身是有缺陷的,很多時候我害怕和人交往,所以在心理科實際效果也不太理想。另一方面,這些病人是敏感的,要想和他們建立深層次的關係,很可能就會觸及他們的痛處,這對於實習生來說是大忌。在心理科,我們每天的工作就是陪同醫生進行查房,看醫生怎麼和病人交流,觀察病人的言語表情。見得最多的是心理問題軀體化的病人,醫生在和他們交流的時候,需要緩解他們的焦慮,通常會首先肯定病人不存在器質性的疾病,然後跟他們說明他們發病是由心理原因造成的,跟他們講心理學的一些原理,講用藥狀況等等。查完房後是自由活動,跟病友們交流、娛樂,看病歷,但有時病友們不方便打擾,便顯得有些無聊。在心理科,我們爲病人做了一次SCL-90量表,有位病人做到最後幾乎都要哭了,可能是內心衝擊太大了,我們只能做一段休息一次,休息地時候安慰安慰她;還有一位病人做得很快,不到十分鐘就做完了,我在旁邊不斷地說“不急,慢慢來,你先理解一下題目和選項”,說到我感覺他都聽得厭倦了,後來主管醫生告訴我們,其實你可以直接跟他說“你做得太快,會影響醫生做出診斷的”,我們似乎放心不下這麼說。

我們每個實習生還有一個全天和一個半天到區醫院去出心理門診的機會。出門診其實就是旁聽心理諮詢,有時間的話做一些案例討論。大多數時間來訪者不會拒絕我們的旁聽(但這時候語言關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很多來訪者說的是方言,儘管我能聽懂粵語,但南寧白話卻大概只能聽懂70%);也有一些來訪者會拒絕,然後醫生告訴我們像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是最敏感的。第一次出診醫生和我們討論了一個家庭治療的案例,也因而對家庭教育感觸良多,其中醫生提出有三個問題印象很深:第一,父母是否真正信任孩子,信任他能夠自我完善;第二,父母是否能跟着孩子一起成長,而不是把孩子的形象定義在自己的想象中;第三,孩子的心理空間在哪裏,選擇的自由和能力又在哪裏?在這樣的時刻總是很佩服醫生的洞察力。但案例分析的機會畢竟很少,我們很多時候只能着磨醫生的提問存在的心理藝術性,而且很多時候也着磨不清楚。

精神科、心理科、門診、醫生授課,使我更加堅定了原來的想法,即應用心理學真正是屬於人的,它在某種程度上排斥數據的冷淡。這次實習,雖然時間不長,但我們親身接觸和識別了很多心理病症,使得以前接受的理論知識更真實化了。然而,更大的收穫是能沉浸在一種心理學和精神健康維護的氛圍當中,認真思考很多原來沒有想清楚的問題,如家庭對一個人心智成長的影響,人保持心理平衡的各種防禦機制對心理健康的影響等等,對自我也有了更理性的探索和認識。

實習期間我覺得自己心理上比原來健康了很多,這可能是一種臨時的感覺,和這裏有規律、相對輕鬆的生活有關;而主要是對自己獨特個性的認識和接受,慢慢接受了自己的內向、敏感和人際交往上的缺陷:自我認識正是心理健康重要的標準,能意識到並且預測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緒反應,才能不至於逃避現實,才能做出理性的選擇,也就能夠爲自己創造心理的自由空間;在這裏也學會了心理釋放,記得自己在小組體驗時說自己最常用的防禦機制是壓抑和投射,把自己的想法給壓抑下去了,又通過投射表現出來,這種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變,那就是表達自己,通過各種方式,如運動、談心、寫日記(在實習期間我幾乎每天都記日記,這種方式對認識自己有很大幫助)。當然實習不可能把以前未認識的不健康的自己都看到,但“認識自己”和精神衛生的意識卻深深留在了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