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山植物土壤野外實習報告範文

學識都 人氣:3.17W

一、概況

八仙山植物土壤野外實習報告範文

薊縣位於天津市最北部,地處京、津、唐、承四市之腹心,距北京市區80公里、天津市區110公里、唐山市區90公里、承德市區140公里,地理區位條件優越。同時,薊縣境內自然風光秀麗,名勝古蹟衆多,現已形成盤山風景、黃崖關長城,翠屏湖度假、縣城古文物、中上元古界標準地層剖面和八仙山原始次生林自然保護區等六大旅遊景區。其中,盤山被列爲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八仙山和中上遠古界標準地層剖面分別被列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而八仙山地處燕山山脈西側尾支,天津八仙山自然保護區,是天津市地勢最高、羣峯彙集的地方,900米以上的山峯有19座,八仙山主峯海拔1052米,屬於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

這次選擇地點在八仙山的主要的原因爲八仙山保護區從谷底到山峯,都密佈着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整個八仙山保護區好像一座綠色的立體畫庫,各種樹木依山勢高低錯落有秩,按着各自的生理特性分享着雨露和陽光。這次實習,目的是讓我們進一步鞏固植物地理學的基本原理,學習並掌握野外植物調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我們對課堂理八仙山的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初步掌握植物採集、標本製作、種類鑑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爲以後工作和學習打下基矗。

 二、植物地理

(一)自然地理環境

1.地質地貌

天津市山地面積約爲651平方公里,佔天津市總面積的5.75%,主要分佈在薊縣北部。八仙山地層是距今14億至18億年間古海沉積的長城系石英岩,八億年前海退成陸,一億年前“燕山運動”斷裂、褶皺、隆起,呈現出山地風貌。

八仙山保護區的林木樹冠可以截留雨水,削弱水滴對地面的濺擊侵蝕能力,延緩產生徑流過程,林地的枯枝落葉覆蓋地表,構在鬆鬆的海綿體,有很強的吸水能力,森林可改良土壤結構,給水分滲透創造良好的條件。八仙山保護區,屬暖溫帶溼潤性季風氣候,位於燕山迎風坡,夏季多雨,年降水量爲968. 5毫米,豐沛的降水,溫溼的氣候,爲森林的生長髮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八仙山保護區地處從暖溫帶到溫帶,從太平洋到亞洲大陸,從華北平原到燕山山脈,從森林到草原的過渡地帶。

 2.土壤

薊縣北部地區由於受地形、言行、氣候、地貌、植被、成土母質以及人爲等諸多因影響,土壤類型較多,並呈規律性變化,肥沃的土壤爲植物的`生長,動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

(二)植物區系的分析

1.植物區系成分

八仙山保護區獨特的地理區位,悠久的成陸歷史,複雜的地形,優越的環境條件,致使這裏不僅保存古老子遺的動植物種類較多,如熱帶、亞熱帶爬行動物蘭尾石龍子、王錦蛇、亞熱帶昆蟲甲蠅,熱帶、亞熱帶植物黃檗、鹽脹木、欒樹、吳株萸、桫、獼猴桃、五味子、孩兒拳頭等等;而且這裏還保藏、庇護、孕育、繁衍着大量動植物和微生物,如野生糧油植物有:野大豆、野綠石、野豌豆、野蠶豆、苦蕎麥等,野生乾鮮果品有:獼猴桃、托盤、野梨、野杏、野桃、野櫻桃、野海棠、野葡萄、野山楂、野核桃等,野生蔬菜有:野蔥、野蒜、野韭菜、野菊蕷、野地筍等,生食用菌有:靈芝、黑木耳、花木耳、顏色蘑、紅蘑、松蘑、喇叭蘑、雷蘑等,這些物種的基因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經濟價值。

 2.植被類型

八仙山植被類型多,一級的植被類型有針葉林、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和灌叢。針葉林對應的是油松林羣系;闊葉林主要有雜木林、蒙古櫟林羣系;針闊混交林主要是油松與栓皮櫟、花木蘭的雜木林。灌叢植被型主要包括荊條、酸棗等羣系。

 3.植物羣落垂直分佈規律分析

八仙山自然保護區海拔800米以上廣泛分佈着蒙古櫟林,主要由於蒙古櫟林耐寒,生長速度慢,在高海拔佔據一定優勢。海拔400米到800米主要分佈着闊葉林與針闊混交林,山溝裏以雜木林爲主,低緩山坡以針闊混交、油松爲主,較陡的山坡和山脊因爲比較乾旱,分佈着栓皮櫟、槲樹等。

4.植物羣落演替分析

據史料記載,宣統二年(1910年),由於官府原因,八仙山以及周邊的森林遭到了掠奪性砍伐,八仙山的原始森林遭到了極其嚴重的破壞。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有關部門於1955年在八仙山一帶建立了薊縣國營林場,對八仙山及周邊的林區進行了40多年的育林養護,使八仙山的森林生態系統和環境逐漸恢復起來。

八仙山地區屬於典型的次生演替,植物羣落經歷由草本階段到灌木階段再到喬木階段的演替方式。

 5.開發保護建議

肥沃的土壤,豐沛的降水,適宜的溫度,爲植物的生長,動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使八仙山成爲華北地區少有的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天然植物園,野生動物園,具有重要的生態科研意義,因此建議景區開發建設按着“以保護爲本,以發展促保護,保護髮展相協調”的原則進行開發利用。

 三、土壤地理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