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教研組事蹟材料

學識都 人氣:2.1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蹟材料吧,事蹟材料是指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蹟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相信很多朋友都對擬事蹟材料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優秀教研組事蹟材料,歡迎大家分享。

優秀教研組事蹟材料

優秀教研組事蹟材料1

我們英語教研組根據學校教科研計劃、教學五認真實施方案,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結合本組教師的特點,做了大量具有實效性的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具體表現在:

一、領導重視,機構健全,結構合理

我們年級組現有成員6名教師,其中有大本學歷的教師1名,大專學歷的教師5名。文化程度高,研究能力強,年齡結構合理,爲開展教科研工作提供了保障。校領導非常重視,經常深入到教研組中,做了大量的指導工作。爲開展教科研工作提供了幫助。

英語教研組組織機構:

領導:戴俊紅

組長:張亞琴

組員:;雍秀蘭;虞萍;張雙花;張麗;王薇

二、教研組工作特色

1、集體備課

我們按照學校的工作計劃,把每個單元的一、二課時拿出來集體備課,集思廣益,由主講人那出初稿,平行班教師再討論,修改,最後形成一份更完善的教案,進行教學。其次,設計出配套的課時練習,環環相扣,優化了教學效果。

2、活頁備課

活頁備課這一項一直是我們學校的特色。我們的英語備課也是受到了市專家肯定的。我們除了認真備課外,課前還認真預設問題,設計有效的教學手段與方法,提高課堂的有效性。課後及時反思教學過程,撰寫教學後記。

3、教研課

教研組安排組員人人蔘與上課,聽課,評課活動。組長上好示範課,骨幹教師完成彙報課,以“以老帶新”的方式,提高新教師的教學水平。在聽課,評課中互相學習,互相提高。教研組充分發揮集體力量,形成合力。

三、教研組工作成果

1、團體榮譽

本教研組獲“丹陽市青年文明號”稱號。

2、教師個人獲獎

組長張亞琴,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中,被評爲“丹陽市課改先進個人”。

在“新秀杯”賽課中,張亞琴老師獲一等獎。

在鎮江市“新課程,新課堂,新走向”優質課比賽中,張亞琴老師獲三等獎。

我們組員中有二位教師受鎮政府表彰,獲“鎮先進個人”。

在教科研中,教師積極開展實踐與總結,有3篇論文獲省市級一等獎;有8篇論文獲省市級二等獎;10餘篇論文獲省市級三等獎。

3、教師輔導學生獎

在丹陽市中小學生才藝特長系列比賽活動中,有2名學生演講比賽分獲二、三等獎;英語短劇比賽獲小學組二等獎。

獲“江蘇省小學英語聽力和閱讀能力測試”團體二等獎。其中有26名學生分獲一、二、三等獎。

在丹陽市四年級英語詞彙比賽中,有24名學生獲獎;在五年級英語語法比賽中,也有24名學生獲獎。

4、教學質量獎

在二0xx年度第一學期全市五年級英語統考中,取的了第9名的好成績。

我們教研組具有較強的教學研究能力,具有較強的開拓創新精神,具備了優秀教研組所需的各種條件。特提出申報優秀教研組的評選

優秀教研組事蹟材料2

衆所周知,教學是教育的生命,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它關係着教育、學校的發展。教研組雖然是學校的最小組織單位,但它卻是學校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組織之一,在提高教學質量的過程中教研組擔當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玉華小學中高段數學教研組共有9人。我們在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自主學習的校園文化氛圍中分享成功體驗,感受成長的快樂。

一、在“研”中分享

“教研組教研”是教師與新課程的對話、教師與自身的對話、教師與教師的對話、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對話之中,共享知識、共享經驗、共享智慧、共享快樂。教研活動不僅僅是一種制度、一種方法,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平等的合作和精神交流,通過對教學問題的深入思考獲得教師教學行爲的改善和專業水平的提高。在長期的實踐中,我們逐步摸索出五段式校本教研模式:

理論提升——分析總結——教學引領——精彩設計——實踐反思

即:10分鐘的學習分享;20分鐘左右的教學經驗與教訓分享;50分鐘左右的一週教學引領;40分鐘左右精備一節課,訂好做課教師和授課時間,大家一起看課研究;看課之後的反思研究。

這個過程就是由“?”不斷向“!”轉化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不斷提升理論修養,不斷積澱教學思考,不斷提高專業能力。

作爲教師成長的最佳載體——課例研討是數學教研組教研的基本形式。也是教師普遍參與,受益最大的成長途徑,它使許多問題、議題以真實形態表現出來。如課堂提問有效性,以課爲例,研究起來就有了把手。

我們深入開展觀摩研討活動,組織教師開展個性化課例研究,案例分析,使研究、學習和教學合一,鼓勵教師撰寫課後反思、教學一得、教學隨筆。以上學期爲例:三月份:教研組分學段專題研究課;四月份:數學教研組聯合體展示課;五月份:數學教研組精品課展示;六月份:數學教研組校內評優課,常年開展骨幹開放課活動,給教師提供均等的展示和診斷機會。

“教研”是一種發現。引導教師發現教學實踐中的問題,以問題爲牽引,把教師的創造潛能誘導出來,將教師的生命感、價值感從沉睡的自我意識和心靈中“喚醒”。“教研”是一種思考。“校本教研”是教師對學生學習規律、教學目標、文本材料的綜合、深入的思考。“教研”是一種發展。“校本教研”強調的是教師通過不斷的思考來改善自身的教學行爲,將教師周而復始的重複性工作變成螺旋式上升,從中讓教師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工作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延緩或抵消教師的職業倦怠。促使教師形成一種新的“視界”,產生創造的興趣和衝動。“教研”是一種分享。“教研”是教師與新課程的對話、教師與自身的對話、教師與教師的對話、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對話之中,共享知識、共享經驗、共享智慧、共享快樂。

二、在“題”中解惑

“研究”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數學組教研就是在一定的組織內,通過研究要解決教學中產生的問題。這些問題具有日常性、隨機性,問題的解決依賴於理論指導、經驗點撥、反思自悟、同伴借鑑等,其成果可能就是一個小方法、小策略,甚至是一句話、一個活動等。另外,教研組的草根性,決定了其途徑是多渠道、隨機、靈活的,是以解決當下問題或即將面臨的問題爲主要任務的。閒課、集會前、校園裏相遇,都會看到數學教研組相互間的研究,辦公室裏不時會有爭得面紅耳赤的.老師在追根問底弄個明白。它在教師成長過程中屬於基礎研究,入門階段。引導教師深入思考、理論性思考、有個性的發展則需依賴校本專題研究。

要加強教師之間的專業切磋、協調和合作,通過互相交流、互相啓發、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分享經驗、研究問題,最終達到共同提高。還可以通過“以老帶新”的辦法,我們組有3位市級骨幹,1位區級骨幹,2位校級骨幹,通過發揮名師、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的積極作用,克服各自爲陣、孤立無助的弊病。“時間少實踐多,理論少經驗多,信息少體驗多”,這“三多三少”是很多一線教師職業生存的真實寫照。打破這一僵局,必須找準切入點。我們數學教研組根據教師教學中的困惑,徵求教師們對教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梳理,協助教師的困惑轉變爲教師的研究專題。只有自然生長出來的課題纔是真實的,才能解決實際問題,才能激活教師的研究熱情,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圍。以本學期爲例,開學初,我們根據上學期在小組合作策略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學校的“在小組合作下,通過幾何直觀操作,促進數學模型建立”大研究方向,確立以“在小組合作下,通過幾何直觀操作,促進抽象思維能力的提升”和“在小組合作下,通過幾何直觀操作,促進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分別爲中高段數學組的小研究專題。

三、在“教”中成長

在團結和諧、合作共贏的教研氛圍中,教師也在不斷地成長,組內教師把自己的教學反思積累下來,把精心設計的教案整理出來,發表在在自己的博客中,在《大連教育》《讀寫算》等多處發表,與同行分享自己的教育所得。磨課的過程更是成長的過程,幾年來我們組的閆霞等5位老師先後在區級教研課中做課,省級優質課2節,年輕教師更是快速成長,涌現出像張婷婷、王麗麗、張玉嬌這樣的教學新秀,獲得區級優質課4節,市級優質課2節。團隊的力量是強大的,合作的結果是共贏的,幾年來在區裏舉行的教學質量檢測中,我們數學組的成績穩中有升,不斷提高。

教學還在繼續,我們的數學教研組的合作也還在繼續,相信我們的共同努力,一定會換來累累的教學碩果。

優秀教研組事蹟材料3

我們五年級數學教研組共有五人,組長冀麗芳,組員張素仙,範月英,樊文兵,張華老師。在區教研室指導下,在學校領導關心支持下,積極進取,團結協作,勤懇耕耘,默默奉獻。以高度的責任心與精神風貌,精彩地完成了學校交給的各項任務。全組成員認真履行教師職責,紮實開展素質教育,積極探索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逐漸形成自身特有的教研組文化,爲我校數學教學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爲此,我們決定申報優秀教研組。

一、提高師德修養,塑造良好形象

全組成員敬業愛生、默默奉獻,團結協作,模範的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認真學習並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重視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刻苦鑽研教學理論,積極研究教學規律,探索課堂教學模式。並勇於在平時的教學中實踐。形成和諧的學習型、研究型集體。

二、嚴格規範常規教研活動,提高教研活動質量

我們全組成員嚴格按照市區中小學教學常規要求,每學期開始,我們就有目的有重點地制定教研組工作計劃。對於各級教研活動我們都是準時積極的參加;每週三下午,按時有效的進行集體備課,週四下午進行教研活動,教研組要求所有成員儘可能做到教學進度統一,內容要求統一,重點難點統一,作業訓練統一;因此天天早上,我們幾人商討一天的教學進度,在本節課中有可能遇到的問題,重難點及解決的方法,上完課後把問題整理出來,什麼是學生不理解的,什麼樣的題是容易錯的,有針對性的練習,極大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堅持先周備課、認真備好教案。認真上課,提前候課,從不遲到。作業批改、課後輔導、成績考覈、計劃總結都認真完成。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年級的數學成績一直令學校家長都滿意。

三、紮實開展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課堂教學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爲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加強重點與難點的研究討論,把課堂教學的目標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轉變到實際能力的培養着重培養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極力倡導推行“樸實、紮實、平實”的數學課。

四、構建和諧,謀求發展

新課改倡導團隊精神,讓教師在同伴互助中成長。團結協作,樂於奉獻是我們教研組的特色。我們的教研組就如一個溫馨的大家庭,有成績共享、有困難齊幫、有疑惑同商。我們彼此之間相處非常融洽:老教師無私奉獻,有求必應,年輕教師虛心好學,有疑必問。老教師的敬業精神、年輕教師的開拓精神在我組內互補互進。我組教研課,大家總能放下自己手裏的工作,圍坐在一起,幫助開課老師分析改進,羣策羣力,毫無保留。“一人光榮,我組光榮,我組光榮,人人光榮。”成了我組的“組訓”。因此,組內形成了互敬互助、互幫互學、團結協作、和諧奮進的良好工作氛圍,組內老師真正擰成了一股繩,有着極強的凝聚力。由此,本組的教學、教研水平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蒸蒸日上。

五、利用網上教研,增強教學研究能力

我們全組成員十分重視網上教研,對於教學的網站一直關注,充分利用上面的教學資源,認真學習上面的優秀文章和案例,有力地指導了我們的教學工作。同時我們自己也建立了交流研究園地,成立了自己的博客,供我們在業餘時間學習交流。

六、繼承努力,進一步人文教育及特色

在全體成員的努力下,我們逐步形成了團結、奉獻,有活力有激情的教研風格;不怕困難,勇於面對挑戰的教研特色。面對機遇與挑戰,我們教研組堅信:只有團結一致,求實創新,才能爲提高全校的數學教學質量作出更好的模範帶頭作用,纔會迎來窯上更加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