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殘學生事蹟材料範文

學識都 人氣:3.03W

篇一:“助殘先進集體”事蹟材料

“我愛爸爸,我愛媽媽,我愛老師,我愛我們的祖國”這些大聲朗讀的孩子,耳朵上都戴着助聽器,現在,不僅都能夠開口說話了,而且還學會了語文、數學等文化知識,有的孩子考上高中,有的孩子考上了大學,有的孩子成爲了全國舞蹈冠軍,這些孩子都是河南省xx市xx區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

助殘學生事蹟材料範文

xx市xx區特殊教育學校,成立於1998年9月1日,前身是xx市xx區聾兒語訓中心,學校創辦之初,條件非常艱苦,所有的家當只有三間平房,五張桌子,七張小牀,兩口鍋,四個塑料碗。更麻煩的是學校沒有一個學生,那時候很少有人聽說過聾兒語訓這個詞,當老師們告訴別人,自己能把聾啞兒童教會說話,很多人都把聾兒語訓中心的老師當成了騙子。沒有辦法,xx殘聯的領導就和語訓中心的老師們一起,騎着自行車一個村一個村的去尋訪學生,告訴他們孩子到學校語訓可以先不收任何費用,等孩子學會說話之後再收一點生活費,即使這樣纔有兩個聾兒家長願意讓孩子來試一試。

因爲條件艱苦,那時候,老師們也想在社會上拉一些贊助,給孩子們改善一下生活學習條件,但是,卻沒有人信任他們。無奈,老師們只好放棄了拿些不切實際的幻想,沉入寂寞之中吧,好好教學,只有真正教出成績來,讓事實說話,才最有說服力。

然而,萬事開頭難,在那個時候,要教會一個聾啞兒童學會說話,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按照過去老的教學方法,聾兒把蘋果都說成了“屁股”,把“冬天”說成了“肚皮”,發音很不清楚,老師們就一個音一個音的去探索,後來發現,發“an”這個音的時候咬一點舌尖會更好一些,而學會發“東”這個字則更加偶然,有一次一個老師在聽豫劇大師馬金鳳演唱的《穆桂英掛帥》,其中有一句“穆桂英我的家在山東”最後的那個“東”字,她用的是鼻音,受她的啓發老師們也教聾兒們學會了說這個字。

經過反覆摸索和實踐, xx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們摸索出一整套聾兒聽力語言訓練的方法,聾啞兒童還能學會說話!消息也像長了翅膀一樣飛向了四面八方,十六年來,已經有來自全國各地的1000多名聾啞兒童,輕度智障兒童在這裏學會了說話,學到了文化知識,有的學生,在聾兒語訓中心上完小學之後,還考上了高中,考上了大學。

聾兒xx六歲纔來到xx特殊教育學校上學,上學之前,小xx連一聲“媽”都不會叫,爲了不讓別人歧視他,xx的父母就把孩子常年關在家裏,不讓他出去和別人玩。來到特殊教育學校之後,語訓部的老師們不僅教會了他說話,而且教會了他語文、數學等小學的文化知識。xx的媽媽說,她第一次聽到兒子喊自己“媽媽”時,一口氣哭了一個多小時,感覺總算把這幾年憋在心裏面的委屈給哭出去了;回到家裏後,過去從來不讓xx出去玩的家人,給xx換上最好的衣服,拉着他去趕集,從村東頭走到村西頭,又從村北頭走到村南頭,見了男的就讓xx喊人家“叔叔、伯伯”,見了女的就讓xx喊人家“姑姑、嬸子”,目的就是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孩子會說話了,不是聾啞人了,那種喜極而泣的激動心情,是正常孩子的家長無論如何也體會不到的。

在教xx學說話的過程中,老師們還發現了xx的舞蹈天賦,於是就請來專業舞蹈老師對他進行培養,功夫不負有心人,xx12歲獲得河南省體育舞蹈大賽冠軍,15歲被中州大學舞蹈學院破格錄取,他所表演的節目,多次登上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魯豫有約》的舞臺。

後來,xx慢慢的長大了,雖然學會了說話,學會了跳舞,但是因爲耳朵聽不見,還是和健全人有差別,因此,家裏人又替他上愁了,愁他長大了沒有個出路,xx特殊教育學校的邱新會老師根據他的特長,鼓勵他去創辦一個舞蹈培訓班。然而,他創辦舞蹈培訓班的時候又遇到了麻煩——沒有本錢。於是,我就開始四處爲他想辦法籌錢,2013年3月10日,邱老師通過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大型公益節目《爲你而戰》答題闖關,爲xx贏取了175500塊錢的公益金,十七萬的鉅款邱老師自己一分錢都沒要全部捐給了xx,資助他去北京深造並創辦舞蹈培訓班,現在,20歲的聾兒xx,已經成功創辦了兩所舞蹈培訓班,招收到70個正常孩子當自己的學生,xx也成了一個老師,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們改變了他的人生命運,幫助他實現了自立自強的人生夢想。

和xx一樣,“騎馬舞男孩朱xx”是xx市xx區特殊教育學校培養出來的又一個聾兒小明星,11歲的朱xx現在會說常用的話,並且也喜歡跳舞,他跳的`騎馬舞多次登上中央電視臺、河南衛視、天津衛視、北京衛視的舞臺,被媒體稱爲“騎馬舞男孩”。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跳舞時候播放的伴奏音樂卻純粹是放給觀衆聽的,他自己一點也聽不見,心裏十分的痛苦。後來,經過特殊教育學校老師們的推薦,北京的一家醫院免費給朱xx做了人工電子耳蝸手術,幫助朱xx走出了無聲世界,實現了聽着音樂跳舞的夢想。

更爲難得是,2013年10月底,在河南省殘聯、xx市殘聯及xx區殘聯的關心支持下,xx市殘疾人康復教育中心正式和xx區特殊教育學校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學校符合相關規定的聾兒,將正式享受到國家項目,不僅上學和語訓不收一分錢,助聽器、電池、耳膜等配套物品,也將全免費的發放給他們,實現了讓貧困聾兒免費康復的夢想。

學生多了,學校老師肩上的責任也更重了,特別是一些外省市的聾兒,千里迢迢的來到xx進行語訓康復,一年纔回家一次,這樣,更加重了老師們的工作強度,不僅要教好些遠道而來的學生,更好照顧好他們的生活。於是,在共青團xx市委和xx區團委的幫助下,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們開展了“人人都是志願者”行動,老師們白天給殘疾兒童上課,晚上要住在寢室裏和學生一起休息,24小時和孩子們在一起,使殘疾兒童安全問題和生活護理問題得到了良好的解決。孩子們吃住學習和安全問題解決了,可就是特別想家,爲了更好的解決孩子的親情缺失問題,學校在《xx晚報》發起了“星期天媽媽”活動,希望給外地在漯康復學習的每一個聾兒都找一個“星期天媽媽”,星期天的時候,辦理了相關手續,就可以把一個孩子領走,領孩子出去玩玩,陪孩子們說說話,得到了學校老師和市民們的熱烈響應,短短一週的時間,就有八十多個市民家庭報名參加,有效的解決了孩子們的親情缺失問題。

俗話說“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在幫助殘障學生和實現夢想的同時,xx區特殊教育學校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省市區各級殘聯組織和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原來的三間平房,變成了一棟1000多平方的三層大樓;在校殘疾兒童的人數,由原來的兩人,增加到了每學期130人,十幾年來,已經累計培訓聾啞兒童和輕度弱智兒童1000多名;過去學校招生要靠老師們騎着自行車一個村一個村的去尋訪學生,如今,學校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和微博,實現了網絡招生,學生的來源也不再僅限於當地,而是來自於河南、湖北、山東、安徽、浙江、江蘇、廣東、貴州等全國各地。

多年來,xx市xx區特殊教育學校先後被評爲“xx區殘疾人工作先進單位”、“xx市青年文明號”、“xx市安心工程示範學校”、 “xx市AAA級社會組織”、“河南省特殊教育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學校的事蹟多次被中央電視臺《爲你而戰》、央視《道德觀察》

篇二:“助殘先進集體”事蹟材料

我愛爸爸,我愛媽媽,我愛老師,我愛我們的祖國這些大聲朗讀的孩子,耳朵上都戴着助聽器,現在,不僅都能夠開口說話了,而且還學會了語文、數學等文化知識,有的孩子考上高中,有的孩子考上了大學,有的孩子成爲了全國舞蹈冠軍,這些孩子都是河南省xx市xx區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

xx市xx區特殊教育學校,成立於1998年9月1日,前身是xx市xx區聾兒語訓中心,學校創辦之初,條件非常艱苦,所有的家當只有三間平房,五張桌子,七張小牀,兩口鍋,四個塑料碗。更麻煩的是學校沒有一個學生,那時候很少有人聽說過聾兒語訓這個詞,當老師們告訴別人,自己能把聾啞兒童教會說話,很多人都把聾兒語訓中心的老師當成了騙子。沒有辦法,xx殘聯的領導就和語訓中心的老師們一起,騎着自行車一個村一個村的去尋訪學生,告訴他們孩子到學校語訓可以先不收任何費用,等孩子學會說話之後再收一點生活費,即使這樣纔有兩個聾兒家長願意讓孩子來試一試。

因爲條件艱苦,那時候,老師們也想在社會上拉一些贊助,給孩子們改善一下生活學習條件,但是,卻沒有人信任他們。無奈,老師們只好放棄了拿些不切實際的幻想,沉入寂寞之中吧,好好教學,只有真正教出成績來,讓事實說話,才最有說服力。

然而,萬事開頭難,在那個時候,要教會一個聾啞兒童學會說話,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按照過去老的教學方法,聾兒把蘋果都說成了屁股,把冬天說成了肚皮,發音很不清楚,老師們就一個音一個音的去探索,後來發現,發an這個音的時候咬一點舌尖會更好一些,而學會發東這個字則更加偶然,有一次一個老師在聽豫劇大師馬金鳳演唱的《穆桂英掛帥》,其中有一句穆桂英我的家在山東最後的那個東字,她用的是鼻音,受她的啓發老師們也教聾兒們學會了說這個字。

經過反覆摸索和實踐, xx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們摸索出一整套聾兒聽力語言訓練的方法,聾啞兒童還能學會說話!消息也像長了翅膀一樣飛向了四面八方,十六年來,已經有來自全國各地的1000多名聾啞兒童,輕度智障兒童在這裏學會了說話,學到了文化知識,有的學生,在聾兒語訓中心上完小學之後,還考上了高中,考上了大學。

聾兒xx六歲纔來到xx特殊教育學校上學,上學之前,小xx連一聲媽都不會叫,爲了不讓別人歧視他,xx的父母就把孩子常年關在家裏,不讓他出去和別人玩。來到特殊教育學校之後,語訓部的老師們不僅教會了他說話,而且教會了他語文、數學等小學的文化知識。xx的媽媽說,她第一次聽到兒子喊自己媽媽時,一口氣哭了一個多小時,感覺總算把這幾年憋在心裏面的委屈給哭出去了;回到家裏後,過去從來不讓xx出去玩的家人,給xx換上最好的衣服,拉着他去趕集,從村東頭走到村西頭,又從村北頭走到村南頭,見了男的就讓xx喊人家叔叔、伯伯,見了女的就讓xx喊人家姑姑、嬸子,目的就是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孩子會說話了,不是聾啞人了,那種喜極而泣的激動心情,是正常孩子的家長無論如何也體會不到的。 在教xx學說話的過程中,老師們還發現了xx的舞蹈天賦,於是就請來專業舞蹈老師對他進行培養,功夫不負有心人,xx12歲獲得河南省體育舞蹈大賽冠軍,15歲被中州大學舞蹈學院破格錄取,他所表演的節目,多次登上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魯豫有約》的舞臺。

後來,xx慢慢的長大了,雖然學會了說話,學會了跳舞,但是因爲耳朵聽不見,還是和健全人有差別,因此,家裏人又替他上愁了,愁他長大了沒有個出路,xx特殊教育學校的邱新會老師根據他的特長,鼓勵他去創辦一個舞蹈培訓班。然而,他創辦舞蹈培訓班的時候又遇到了麻煩沒有本錢。於是,我就開始四處爲他想辦法籌錢,2013年3月10日,邱老師通過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大型公益節目《爲你而戰》答題闖關,爲xx贏取了175500塊錢的公益金,十七萬的鉅款邱老師自己一分錢都沒要全部捐給了xx,資助他去北京深造並創辦舞蹈培訓班,現在,20歲的聾兒xx,已經成功創辦了兩所舞蹈培訓班,招收到70個正常孩子當自己的學生,xx也成了一個老師,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們改變了他的人生命運,幫助他實現了

自立自強的人生夢想。

和xx一樣,騎馬舞男孩朱xx是xx市xx區特殊教育學校培養出來的又一個聾兒小明星,11歲的朱xx現在會說常用的話,並且也喜歡跳舞,他跳的騎馬舞多次登上中央電視臺、河南衛視、天津衛視、北京衛視的舞臺,被媒體稱爲騎馬舞男孩。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跳舞時候播放的伴奏音樂卻純粹是放給觀衆聽的,他自己一點也聽不見,心裏十分的痛苦。後來,經過特殊教育學校老師們的推薦,北京的一家醫院免費給朱xx做了人工電子耳蝸手術,幫助朱xx走出了無聲世界,實現了聽着音樂跳舞的夢想。

更爲難得是,2013年10月底,在河南省殘聯、xx市殘聯及xx區殘聯的關心支持下,xx市殘疾人康復教育中心正式和xx區特殊教育學校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學校符合相關規定的聾兒,將正式享受到國家項目,不僅上學和語訓不收一分錢,助聽器、電池、耳膜等配套物品,也將全免費的發放給他們,實現了讓貧困聾兒免費康復的夢想。

學生多了,學校老師肩上的責任也更重了,特別是一些外省市的聾兒,千里迢迢的來到xx進行語訓康復,一年纔回家一次,這樣,更加重了老師們的工作強度,不僅要教好些遠道而來的學生,更好照顧好他們的生活。於是,在共青團xx市委和xx區團委的幫助下,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們開展了人人都是志願者行動,老師們白天給殘疾兒童上課,晚上要住在寢室裏和學生一起休息,24小時和孩子們在一起,使殘疾兒童安全問題和生活護理問題得到了良好的解決。孩子們吃住學習和安全問題解決了,可就是特別想家,爲了更好的解決孩子的親情缺失問題,學校在《xx晚報》發起了星期天媽媽活動,希望給外地在漯康復學習的每一個聾兒都找一個星期天媽媽,星期天的時候,辦理了相關手續,就可以把一個孩子領走,領孩子出去玩玩,陪孩子們說說話,得到了學校老師和市民們的熱烈響應,短短一週的時間,就有八十多個市民家庭報名參加,有效的解決了孩子們的親情缺失問題。

俗話說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在幫助殘障學生和實現夢想的同時,xx區特殊教育學校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省市區各級殘聯組織和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原來的三間平房,變成了一棟1000多平方的三層大樓;在校殘疾兒童的人數,由原來的兩人,增加到了每學期130人,十幾年來,已經累計培訓聾啞兒童和輕度弱智兒童1000多名;過去學校招生要靠老師們騎着自行車一個村一個村的去尋訪學生,如今,學校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和微博,實現了網絡招生,學生的來源也不再僅限於當地,而是來自於河南、湖北、山東、安徽、浙江、江蘇、廣東、貴州等全國各地。

篇三:扶殘助殘事蹟

臧克,男,研究生學歷,工程師、經濟師,中共黨員,現任丹東克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丹東克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遼寧省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自創業20多年來,臧克董事長堅持“鍥而不捨,追求卓越”的經營理念,率領企業管理團隊和廣大員工開拓創新,奮力搏擊,使企業一舉成爲全國機械密封行業的龍頭,國內機械密封第一品牌,國內泵業的領先者。

臧克同志分別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遼寧省勞動模範、遼寧省優秀共產黨員、遼寧省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遼寧省創業企業家、遼寧省光彩事業先進個人。2009年2月,榮獲“改革開放30年中國民營科技創新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優秀企業家”稱號;2009年9月,榮獲“新中國成立60週年丹東最具影響力的勞動模範”稱號。

熟知臧克同志的人都知道,他爲人厚道,總愛幫助別人,並以此爲己任。他關心殘疾人事業,帶頭捐助10萬元在丹東元寶區設立助殘基金,認真履行社會責任,並呼籲更多的人行動起來,幫助社會上的弱勢羣體。爲響應省委、省政府的號召,應對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給全社會就業工作帶來的壓力,2009年7月,克隆集團積極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率先加入遼寧省扶殘助殘愛心企業聯盟,根據殘疾人的生理和殘障特點,給他們分別提供見習崗位和就業崗位。

一、堅持正確的企業發展方向,充分保障殘疾職工的合法權益。 作爲殘疾員工佔到一定比例的福利企業,臧克同志身爲企業負責

人,嚴格執行國家《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和《殘疾人保障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切實保障殘疾職工的合法權益。

(一)實現“三個百分之百”。即企業與全部殘疾職工百分之百簽訂了勞動合同,爲殘疾職工百分之百購買了社會保險,並保證殘疾職工百分之百通過勞動自食其力,從而贏得自尊和自信。

(二)一視同仁、同工同酬。實行殘疾職工和正常職工同工同酬,同時針對一線計件人員還增加收入額10%的工資上浮,鼓勵殘疾員工學習技能。個別殘疾程度較高、勞動能力較弱的殘疾職工,也保證他們能有力所能及的崗位。

(三)企業從不拖欠職工薪資。公司自成立20多年來,始終秉承臧克同志最初的承諾,從不拖欠員工工資,而且開工資的時間也從不延誤,所有職工工資通過銀行發放。

(四)理解、尊重、關心和幫助殘疾職工。臧克同志作爲企業負責人,嚴格要求管理人員和正常職工不得歧視、嘲笑、侮辱和排斥殘疾職工,讓殘疾職工享有公民平等權利,在工作和生活上想方設法幫助他們排憂解難,許多殘疾職工說:“到公司比在家裏心情好、生活好”。

(五)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完善規範。臧克同志一方面嚴格要求殘疾職工遵守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另一方面在生產中爲他們選擇適合的工種,儘量遠離危險性大,易發生事故的崗位。多年以來,公司從未發生過重大生產安全事故。

 二、堅持以人爲本,處處真情付出

臧克同志重視以人爲本的管理,提出了“企業有兩個上帝,一個是用戶,一個是員工”的管理思想;作爲企業的帶頭人,20多年來,他用實際行動踐行着這一深刻主題,將其作爲自己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公司裏的殘疾人有聾啞、智障、肢體殘疾等,爲了能讓他們更好地和正常員工溝通,他在車間內專門

配備了會手語的正常員工,從根本上解決了聾啞員工在工作交流難題;針對智障員工,儘量安排其從事輔助性的工作;把腿腳有殘疾的員工安排在不需要來回走動的崗位;把工作臺的立柱鋸短,使矮個子的殘疾員工工作起來不吃力。這些舉措使殘疾職工更加信任和依賴他,他也因此成爲了他們的精神支柱。

這些殘疾員工除了享受與正常人一樣的福利待遇外,逢年過節,臧克同志都會盡量拿出部分資金爲他們搞福利,組織活動,豐富殘疾員工的文化生活。一年一度的殘疾人日旅遊活動,形式多樣的殘疾員工運動會及比賽,讓每名殘疾員工不僅放鬆了心情,同時也融洽了關係,宛如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三、尊重殘疾員工,踐行承諾

殘疾員工有工作尊嚴和權利,更有參與社會生活的願望,他們同樣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臧克同志一直以來都將“讓殘疾人生活的更好”的承諾落實在行動中。他說,只有從本職崗位做起,從平凡小事做起,用愛心、關心、真心讓殘疾人生活有保障,爲他們創造平等、有尊嚴的生活環境,他們的生活纔會真正快樂、和諧、幸福。

 四、樹立先進典型,引導殘疾職工自強不息健康成長。

殘疾職工作爲社會弱勢羣體,文化水平普遍比較低,在家庭和社會上經常受到歧視。爲了讓殘疾職工克服心理障礙,儘快融入到集體生活中去,臧克同志從管理角度出發,要求車間管理人員一定要大抓積極因素,多表揚,多鼓勵,有愛心,有耐心,使他們克服因殘疾帶來的心理障礙,自強不息,健康成長。同時對於日常工作優秀、自強不息的典型,也大力的宣傳,讓每名殘疾員工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的關愛。

 五、加大投入,爲殘疾職工提供學習和培訓的機會。

爲了提高殘疾職工的文化素質和技術水平,臧克同志多次安排人員對於殘疾員工進行培訓,開展車間管理人員和老員工與殘疾職工結成互幫對子活動,耐心傳授生產技能,使他們的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很多殘疾職工不但適應了集體生活,而且還成爲了生產一線最穩定的骨幹。

 六、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

臧克同志對企業的管理和對員工的教育,提倡以孝爲本、以德爲先,克己復禮、隆德做人。他經常說,黨的富民政策使我成爲一個民營企業家。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現在政治上有榮譽,經濟上有實力,生活富裕,理所應當爲社會多做貢獻。“宏業百年,奉獻社會”是臧克同志的奮鬥目標,在他熱心慈善、公益事業方面得到了切實體現。

公司成長髮展的歷史,讓臧克同志及其團隊深深體會到,企業日新月異的變化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人民羣衆的關愛。“富而思源,富

而思進”,爲了更好地回報社會,臧克同志響應社會號召,積極關注社會福利事業,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熱心慈善事業。

近年來,克隆集團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積極參加助學幫扶活動,使許多困難職工和困難農民子女圓了大學夢。2007年7月,臧克董事長積極參與市總工會發起的“溫暖助學”募捐活動,並捐助10萬元,以實際行動關愛社會弱勢羣體。2009年,他還分別向市總工會和市慈善總會捐資總計10萬元,表達對“貧困學子”的赤誠之心。2008年在抗震救災中,臧克同志以個人名義向汶川災區捐款100萬元。2010年在我市抗洪救災中,臧克同志代表企業捐款50萬元。臧克同志最大的閃光點就是他十分熱心慈善、公益事業,擁有一份極強的社會責任心。他熱心捐助的範圍包括助殘、再就業、興學助教、築路、建廟宇、扶貧、賑災、送溫暖等各個方面。據統計,臧克同志向社會慈善、公益事業累計捐款達9000餘萬元。

在我國改革開放春風的沐浴下,克隆集團從小到大、由弱變強,企業整體素質不斷增強,綜合實力日益提高。近年來,克隆公司獲得“國家級守合同重信用單位”、“全國就業與社會保障先進民營企業”、“遼寧省資信等級AAA級”、“遼寧省納稅信譽等級AAA級”、“遼寧省綜合實力百強私營企業”、“丹東市社會貢獻、依法納稅雙50強企業”等多項榮譽稱號。同時還先後榮獲全國民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模範職工之家、遼寧省文明單位、遼寧省先進集體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