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少年事蹟材料1000字

學識都 人氣:2.65W

孝順父母,百物相通。懂事之日,即應爲父母分憂解難。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孝心少年事蹟材料1000字範文,歡迎閱讀參考!

孝心少年事蹟材料1000字

孝心少年事蹟材料1000字範文一

曹佳河,出生於2003年,家住眉縣首善鎮王長官寨七組,今年13歲,現就讀於眉縣城關第二中學。每一天她的生活都被安排的滿滿的:在學校學習功課,在家幹農活、做家務,很累很辛苦。但她卻很充實、很開心。

 一、在家裏,她是一個尊老愛幼、獨立自強、熱愛生活的孩子。

2008年,她的父母因爲一場車禍不幸雙雙去世了,家裏只剩下年邁的爺爺和幼小的弟弟,那時她只有五歲,弟弟年僅三歲。年邁的爺爺又照顧不了幼小的她和弟弟,全靠大伯來照顧,轉眼間,她已經上初中了。

70多歲的爺爺身體不好,有許多病痛纏繞着他,每到晚上,爺爺就腰痛得躺不下,她把爺爺身體翻過去,給爺爺捶背、把藥敷好,安頓好爺爺後已是八點多了,她纔開始寫作業,爲了不打擾爺爺休息,她用檯燈寫作業,這樣燈光就不會刺到爺爺的眼睛了。

弟弟年幼,比較貪玩,她經常抽空爲弟弟補習功課。時間長了,弟弟成績也有所提高,雖不是最好,但他們已經很滿意了。她也常常爲弟弟清洗衣物、講一些哲理故事, 弟弟相比以前,也有所改變,漸漸懂得了感恩。

週一到週五的每天基本都是這樣的,在週末,她還要洗衣服,幹農活、給爺爺熬藥。她知道熬藥非常謹慎,用熱水煎還是用涼水,都很講究,因爲藥的藥性不一樣。熬一服藥大概需要四十分鐘左右,而她也從來不浪費這些時間。

一有空閒,就會練習書法,這是她從小時候起就有的一種愛好,一直保持到了現在。雖然現在她寫的字沒有以前那麼難看了,但她仍在勤奮練習。寫了幾張字後,她趕緊去把藥倒在碗裏,再熬第二遍。等藥熬完後,端去給爺爺喝了,又趕緊和爺爺去地裏幹農活。

她和爺爺去菜地裏鋤草。爺爺只能用鋤頭把草挖出來,卻不能撿,因爲他的腰不好,所以只能由她來撿這些草。她和爺爺一直不停的幹活,中途只休息幾分鐘喝口水。在家裏,年少的她已早早地擔起家庭的重擔,照顧年邁的爺爺和年幼的弟弟,堅強、懂事、有擔當,讓村裏的長輩讚歎不已。

 二、在學校,她是一個勤奮學習、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樂於助人的學生。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週一她總是匆忙的。來到教室裏,她首先打掃教室、清理講臺、擦黑板、拖地雖然忙碌,但卻無憂無慮的沉浸在快樂中,她每天都利用下課時間完成一天的作業,這樣晚上回家就能多陪伴爺爺和弟弟、多做些家務,減輕他們的負擔。在學校裏,她努力學習、團結同學,用自己所有的能力幫助其他人,因爲她明白:別人幫助我,是我的榮幸,我也應該並且有責任將這份愛傳遞下去。

 三、在生活中,她是一個有感恩之心的人。

在父母去世後這八年的.時間裏,每天下午放學,她及時爲大伯家做飯,因爲伯父和伯母還在地裏幹活。吃完飯,她收拾完廚房又該回家去照顧爺爺。

也有許許多多的好心人幫助過他們:有時會給他們拿些衣服,有時會給他們拿些學習用具,還經常看望她和爺爺。他們其中有一位趙爺爺,雖已經年逾古稀了,卻經常和老伴來看他們,還經常給他們打電話。

最近幾年裏,爺爺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了,病痛纏繞着他,正是這位趙爺爺給了他們很大的幫助。趙爺爺是一名老中醫,醫術高超,臨牀經驗豐富。趙爺爺每過幾天就會爲爺爺檢查身體,還會給爺爺開藥方,抓藥的地方也是他事先說好的,不用付錢,她可以直接爲爺爺去拿藥。

還有一位蔣阿姨,她是姑姑的一位摯友,在新疆工作,路途遙遠,但她總是好心幫助他們。每逢春節,蔣阿姨總會爲她和弟弟帶來衣服以及日常用品,還爲爺爺買許多珍貴的藥材。

此外,還有一位孫叔叔,他是一個北京人,他待人善良、熱情,一有空,就帶着一家人從北京遠赴西安來看望他們,爲她和弟弟帶來學習用品、詢問家裏的情況。每當他們遇到困難時,孫叔叔都會幫助他們。

人常說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在生活中,她總是盡力用自己的言行回報那些幫助過他們的許許多多的人。她和弟弟要努力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報答趙爺爺、蔣阿姨、孫叔叔,以及那些幫助過他們的好心人們,她也會用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來報答他們。她家種有許多蔬菜,還有獼猴桃,每當這些農作物成熟的時候,她總會給他們送些去。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只要不斷努力、奮鬥,不怕挫折和困難、好好學習,她的成績一定還會不斷提高,她會更加明事理,照顧好身邊的親人,回報幫助過他們的人,做社會的有用之才!

正是這一位位好心人的幫助,讓她依然能夠擁有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她感激每一位幫助過他們的人,並且立志努力讀書,做社會的有用之才,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不因家庭的不幸而怯弱,不因生活的磨鍊而畏縮。她要勇敢、堅強而又樂觀的面對生活給予她的一切考驗。

孝心少年事蹟材料1000字範文二

這裏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高樓大廈,沒有燈紅酒綠;有的只是小村的寧靜,整齊的房舍,淳樸的村民,裊裊炊煙從家家戶戶的煙囪裏緩緩升起一切的一切融在一起,靜的像一幅畫,這就是唐志莊村,這就是董肖肖的家鄉。

 家在風雨飄搖中

遠觀,一座座房舍整齊的排列着,給人一種自然美,仔細一看,一座不起眼的小土房立在那裏,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使這種美感瞬間失去了幾分顏色。慢慢走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扇腐朽的木門,上面掛着兩個早已生鏽的鐵環,還不時的往下掉鐵屑。一陣風襲來,木門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搖搖晃晃,好像快要掉落,猶如一位垂暮之年的老人。輕輕推開門,入眼的是一方土院,上面稀稀落落的生長着幾株不知名的小草,有的還開着幾朵潔白的小花,散發着淡淡的清香,讓人心曠神怡走進院子,總能看見她打掃衛生的身影;走出院子,總能看見她田間地頭忙碌的身影;學校路上,總能看見她忙碌趕路的身影。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她身上就得到了充分的驗證。十四、五歲的孩子正是依偎在母親懷抱裏享受無微不至的親情溫暖的時候,而她卻已經肩負起了生活的重擔,稚嫩的臂膀支撐的是家的天空,是父親、奶奶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她,顯示了我們這個民族千百年來的美好品德--孝,顯示了優秀兒女堅韌不屈,含辛茹苦追夢的執着。她不是沒有夢想,只是渴望維繫着這個本來就不完整的家,只是爲了分擔一下自己親人無力承受的壓力,只是希望生活越來越好。

孝在敬老愛親中

她,就是董肖肖,是鳳翔縣橫水一中的八年級二班學生,現年15歲。雖然年齡不大,但她有一顆堅強的心,也許在校並不引人注目,但她心中蘊藏的感恩之心足以讓她熠熠生輝。

這個看似柔弱但卻堅強樂觀的女孩,有着不幸的身世遭遇,她從小就沒了母親,她的爺爺奶奶在她幼時就已離世,智障的父親不能支撐起這個家,只能靠她這雙稚嫩的肩膀維持生計,生活的艱辛不言而喻。

懂得在含辛中品味快樂,一個喜歡取暖卻更願意付出愛的女孩,自幼失去父母疼愛的她,爲營造一個充滿歡樂的家庭默默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這力量化作了一句句發自內心的噓寒問暖,一次次至真至善的體貼,一件件普通又不平凡的小事中,細心乖巧的她,吃飯時無論多餓,總是先安頓好爸爸,再急急忙忙狼吞虎嚥幾口;吃完飯後幫爸爸收拾碗筷,擦桌子,有好吃的東西她總是一分爲三,一份留給爸爸,一份祭奠給媽媽,把最小的一份留給自己。她的爸爸因爲智力殘疾,不僅不能爲她提供幫助,反而需要她精心呵護。

在上學期間,她每天早上五點起牀,就開始爲她的爸爸做飯,飯吃完後,還要給爸爸做好中午的飯,然後才急急忙忙蹬上破舊的自行車趕到學校,開始一天忙碌的學習生活,下午回到家中不僅不能像別的孩子那樣無憂無慮的玩耍,而且要打掃乾淨被爸爸弄髒的房間。夏天還好,可是到了冬天,因爲每天起牀的時間太早,她的雙手被凍得通紅,嚴重時皮膚還會裂開,疼痛難忍。但她依舊每天早起早睡,將家裏收拾得井井有條,鄰居們提起她也是讚不絕口。

 笑對生活堅強行

天有不測風雲幾年前的夏天,一場暴雨沖毀了她家僅有的一間土坯房,父女兩黑夜畏縮在牆頭樹下,無處安身。白天,炎炎酷暑,不知在哪裏避暑;晚上,漫漫黑夜,又不知何處休息,就這樣,父女兩相依爲命,在街頭流浪了數日之久。最後,在強大輿論的壓力下,她勉強住進了叔父家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子,寄人籬下。

在奶奶過世時,她纔剛上小學四年級,那麼小的孩子能記多少事!但她偏偏就是記住了,且無比清晰。她清楚的記得自己在奶奶的牀頭嚎啕大哭時,已經被醫生判了死刑的奶奶虛弱睜開了眼睛,斷斷續續的對她說:肖肖以後你要堅強,要照顧好你自己和爸爸,奶奶會永遠陪在你的身邊,不要哭,要笑對生活,就想你的名字一樣.還沒說完,奶奶就閉上了眼睛,永遠離開了她。

但她沒有哭,因爲她明白眼淚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她要像奶奶說的那樣,成爲一個堅強的好孩子,一個能挑起家庭重擔,能照顧好自己和爸爸的孩子。從此,她就再也沒有哭過,臉上經常掛着令人心疼的笑容,是誰說眼淚代表悲傷?有時候眼淚是一種無法言語的幸福,因爲它代表了奶奶對她的愛,是誰說,微笑代表幸福?有時候,微笑是一種無法說出心的傷痛,因爲它說明她只能在黑夜裏哭泣,把所有的悲傷留給自己。

家庭的變故,使她頓時像長大了一樣,在剛開始的那段日子裏,她開始學着做飯、掃地、做家務;切菜時手流過血;燒水時,腳被燙傷過;忙收時,被鐮刀劃破過

樂與同學融洽處

在家裏她不僅是一把好手,在學校還參加了校籃球隊和田徑隊,每次比賽都能拿到很好的成績,爲學校爭得不少榮譽,甚至獲得了中考體育免考的名額,在班級中,她是同學們的主心骨,總是熱衷於幫助同學,是老師得力的小助手,在班級和學校舉辦各種活動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這個陽光快樂的小女孩,像一棵生機勃勃的樹,無論風吹雨打,都能茁壯成長。

她是董肖肖,一個堅強的永不放棄的女孩。真誠的希望她這朵孝順之花越開越豔,越來越美,越開越芬芳。願她在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道德的高峯上越攀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