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家庭事蹟材料(通用6篇)

學識都 人氣:3.21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蹟材料吧,事蹟材料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什麼樣的事蹟材料纔是規範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清廉家庭事蹟材料(通用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清廉家庭事蹟材料(通用6篇)

清廉家庭事蹟材料1

於桂芹是一名中學高級教師,她自20xx年退休後就步入了社區工作。曾任先鋒辦事處老年協會副主任,現任長江社區第一黨支部的黨支部書記。她和老伴退休後,有了更多的時間學習和爲左鄰右舍鄰居服務的機會。她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在爭先創優活動中做出重大貢獻,展示出當代一名退休共產黨員在社區生活中的模範帶頭作用。

一、他們努力爲老年朋友服務

她和老伴都是勤奮好學的兩位老人,爲了活躍老年朋友的文化生活,在他們的眼裏老年朋友的健康、快樂是她最大的幸福。爲了活躍老年人的生活,還把自己家的保健磁帶拿出來,並親自到綠園小區和宣慶小區學習各種舞步。學習新十六步、十六步、二十步、五十六步等,然後在所住的小區裏親自教老年朋友。大家在教與學的過程和休息中,嘮嘮家常,增進了瞭解和友誼,愉悅了心情、鍛鍊了身體,同時也增進了小區的和諧與穩定,豐富了老年朋友們的萬年生活。

爲了讓老年朋友們能坐到一起嘮嘮家常,從而消除部分老年人的寂寞。他們自己用手一針一線地縫了七、八個椅墊,放在樓下的報亭裏,誰來誰坐,以免老人們着涼。

於桂芹還和老伴爲了增強保健知識,訂購了《老年報》、《老年學習生活》、《退休生活》,還購買了洪昭光的《讓健康伴隨着您》、《生活方式與身心健康》等書籍。並利用手中的學習材料爲依據,編寫或老年朋友通俗易懂的老年保健知識,給予老年朋友們進行老年保健知識講座。如:《熱敷可緩解老花眼》、《下蹲運動促健康》、《運動抗癌保健康》、《老年人不宜空腹晨練》、《散步是常壽“祕訣”之一》,《延年益壽“五字”經》、《預防老年人跌倒的平衡》、《每日健康行爲的基本準則》、《常吃胡蘿蔔預防關節炎》、《有些老人不宜大笑》、《幾種食物堪稱天然腦黃金》等。多年來進行老年保健知識講座60餘次。兩位老人爲使廣大老年朋友健康,長壽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同時他們也成了大家的知心朋友。

兩位老人利用自己學習的知識,協助社區認真搞好有關宣傳工作。宣傳《老年權益保障法》、《防火安全》、《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創建和諧社區首先要提倡孝道》、《青少年綠色上網》、《中小學生在什麼情況下尋求警方救援》等。爲增強社區老年朋友依法維權,教給老年人如何依法維權,爲在社區內形成敬老愛老的良好的社區風尚,爲增強大家的環保意識和防火觀念,以及青少年的安全意識,做出了他們的努力。他們還在社區發表了《創建和諧社會更需要孝道》的文章,指出父母給了兒女生命,盡了撫養、教育子女的義務,兒女應盡贍養和孝敬父母的責任,實施孝道是家庭和諧、社區和諧的基礎,是社會和諧的前提。在文章中向廣大的青少年提出要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的倡議。這篇文章的發表爲推動社區重孝道、創建和諧社區起着一定的作用。

二、爲創建文明樓到獻計、獻策

在創建文明樓道的過程中,他們倡議:創建樓道文化,讓樓道文化逐漸規範人們的行爲,從而提高人們的素質。在他們的倡議下,《八榮八恥彩畫》進樓道、《共產黨員職責》進樓道。《五愛》《四有》進樓道,爲了美化環境,他們還把自己家的六盆花獻了出來,分別放在走廊的窗臺上,還每天負責澆水。在她的呵護下,花開四處香。在環境美化和淨化的過程中,隨地仍碎紙的現象沒有了,亂寫亂畫的現象沒有了,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提高了,真正達到了創建文明樓道的目的。

三、關愛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於桂芹是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關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成了她的職責。雖然她已經退休在家,但她始終不忘教育青少年的責任。他們老兩口給社區中小學生講了《中小學生爲什麼不能喝酒》,指出了青少年正在長身體時期,喝酒容易傷身,影響健康,酒精刺激影響記憶力,使記憶力減退,影響學習。喝酒過量使人失態,甚至幹出違法亂紀犯罪之事,葬送自己的前途。

大家都知道有一個黨員叫於桂芹,哪裏有困難哪裏就有她的身影,他們儘自己所能默默地奉獻着自己的愛心,用愛架起了鄰里之間友誼的橋樑,用愛創建社區的和諧。用愛譜寫共產黨員爭先創優新篇章。

清廉家庭事蹟材料2

一、愛崗敬業,樂於奉獻

作爲一名基層民政工作者,我時刻牢記“上爲黨政分憂,下爲百姓解愁”的服務宗旨。爲民解困、做災民的貼心人。災害發生時,我總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害現場,及時組織羣衆搶險救災,穩定其情緒,安撫災民,並鼓勵災民生產自救,儘快爭取政府對災區羣衆進行救助,把救災款、物等及時地送到災民手中,確保災民有飯吃、有衣穿、有地方住。尊老愛老,做老年人的暖心人。黃道鄉敬老院的房屋全是九十年代初期建設的磚瓦舊房,十分簡陋,爲了不影響老人的正常生活,我想盡一切辦法向上級爭取資金,並得到主管部門的支持,投資30餘萬元對敬老院進行改擴建,新增院民住房20餘間,娛樂場所80㎡,修建3個出租門面,並對院內進行美化、綠化,與此同時,每逢春節,老年節,還組織發動“敬老獻愛心”活動,中小學、衛生院等單位紛紛送去慰問物品,目前,院內供養對象25人,使他們體會到“雖然沒有子女,但也能享受到兒女福”,享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二、互敬互愛,和諧維家

互敬互愛是家庭和睦的基礎,是家庭幸福的源泉。20xx年我和愛人結婚以來,我們夫妻在生活中相互照顧、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家裏時常交流工作體會,相互取長補短,遇到困惑相互開導,相互幫助。20xx年爸爸因病去逝,我和老婆就把媽媽接過來和我們住在一起,對媽媽我們很既尊重又孝敬,遇到不懂的事情就向她請教,聽取她的意見,交流對問題的看法。平時從不同途徑、用不同方法孝敬她,如出差在外買好吃的食物、買好的衣服給她,逢年過節給她送上禮物等。同樣的,媽媽對我們也特別的關心,經常買些我們喜歡吃的東西放在家裏,有什麼好東西都先留給我們;她在家做飯總是計算着時間,爭取在我們下班回家後馬上吃上很香的飯菜,雖然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掛齒,但它就象催化劑使我們全家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生活有滋有樂。在日常生活中,媽媽還十分注重言傳身教,以德育人。常言道:“成功人士背後一定有一個優秀的人支持”,我說應該是“有一個和諧的家庭”在支持。我和老婆我都忙於工作,兒子又還小,經常加班加點,爲了支持我們的工作,爲了不讓我們被家中事務分心,她主動承擔了帶孫子、做家務等責任,家裏家外操持得有條不紊。她既是家中的頂樑柱,更是我們努力工作的堅強後盾。在我的這個家庭裏,雖然各人的性格、文化、志趣等不同,但是家庭中從沒出現矛盾衝突,大家能互相體諒,尊老愛幼、民主平等、寬容謙讓,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關愛的和諧家庭。

三、夫妻恩愛,同舟共濟

我夫妻倆恩愛和睦,一起承載工作、生活的重壓。我們都在單位上上班,平常工作繁重,特別是我,由於工作性質有時不能回家,她也毫無怨言,但我倆能互相理解、尊重、關心、支持。生活上能同舟共濟,事業互相鼓勵,不棄不壘,下班回家後爲了讓勞累的媽媽多休息一會,我們共同承擔家務勞動。商量生活事情,溝通感情,如果誰的工作任務重,對方就主動承擔家務事,減輕對方的工作負擔。因此,我倆因生活瑣事從未吵架。

四、爲國教子,以德育人。

我夫妻倆不管多忙,也抽時間教育孩子。我們全家統一教育思想,不能嬌縱、溺愛孩子,既教孩子學知識,又教他學做人,要創造一個溫馨、和諧、寧靜的家庭育人環境,讓孩子能健康地成長。爲了讓孩子從小孝敬老人、尊敬長輩,對人有禮貌,我夫妻倆首先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感染他;在日常生活中給機會讓他孝敬長輩;發現他對人有不敬的行爲及時教育、引導,使他學會辨明是非,改正缺點。爲了培養他的獨立生活能力我們教他掃地、擦傢俱等家務事,儘量給機會讓他做力所能及的事,家裏的事情讓他參與做。

五、遵紀守法、廉潔奉公

我們四口之家中,我們都熱愛學習,積極進取,努力提高自身的修養,待人熱情有禮。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積極維護社會公德,誠實守信,嚴格遵紀守法,沒有參與黃、賭、毒等違法活動,模範執行計劃生育政策,依法行使和履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我是鄉紀委副書記、民政辦主任,帶頭廉潔奉公,依法行政,從來沒有爲了個人利益而收受賄賂、以權謀私;家庭成員守廉、助廉、倡廉意識非常強。

六、鄰里團結,互相幫助

我們住的樓棟有一半住戶是退休幹部,大多子女不在身邊。他們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幫忙,我們都熱心幫助。下水道堵塞,我們去疏通;樓梯、煤房通道骯髒,我們去打掃……由於這樣,我們與鄰近住戶能團結友愛、守望相助,關係非常融洽。

七、崇尚科學,倡導文明

我們的家庭生活方式文明科學,能夠勤儉持家,科學理財,合理消費。注重環保,能自覺淨化、綠化、美化生活環境。家人根據自己的年齡、愛好、時間參加各種健康的文體活動:,我夫妻倆晚上做好家務後就去街上和廣場散步,放鬆心情、溝通感情、探討工作和教育孩子的方法。節假日一家人到重慶、九龍洞、鳳凰等地方遊玩,增進一家人的感情,享受幸福、快樂的生活。

由於我們平時崇尚文明、嚴於律己、寬於待人、互相尊重、關愛,講責任講義務,培養良好的家風,因此,形成一個溫馨、快樂、和諧、奉獻社會的幸福家庭,夫妻敬業愛崗事業有成,老人安享晚年快樂生活、孩子認真學習健康成長。

清廉家庭事蹟材料3

陳宏瑞是大通區洛河鎮淮建村村委會主任,同時還是淮南市綠佳園園林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他在當地有一定的知名度,不僅是因爲他在事業上取得的成績,還因爲他和他的家人有很強的環保意識,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工作,自覺維護公共環境。“綠色環保,從我做起”,是陳宏瑞一家的響亮的口號,他們不只是這麼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保護生態環境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樹立環保意識,節能環保從點滴做起

陳宏瑞是做園林工程的,所以他有極強的環保意識,這是長期養成的習慣。陳宏瑞和他家屬在家庭中帶頭開展環保行動,並用自己的行爲習慣去教育、感染孩子,經常提醒家庭成員在各方面從環保定位,從思想上營造綠色氛圍,生活實踐中創建綠色家庭。

他們平時注重學習和運用環保知識,並把環保落實在行動上,處處以環保標準爲依據。購買家電首選環保節能產品,購置電腦選防輻射的顯示器,購置電視機選擇防靜電產品,電冰箱也是無氧的綠色冰箱。在節能方面,家裏的廚房和廁都按上節水龍頭,大廳裏使用的是節能燈,並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平時,用過的洗菜水和洗衣水都存着用來拖地;沖淋浴時站在洗澡盆裏,節省下來的水用來沖廁所,淘米的水用來澆灌花木。用他的話說,這是“廢物利用”。爲了減少一次性產品的消費,他要求家人杜絕使用一次性筷子;爲了降低白色污染,他堅決不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飯盒。他是這樣做的,並且時時提醒身邊的人,向別人宣傳節能環保知識。

二、將“綠色”引入到淮建村經濟發展中

淮建村有三十多年蔬菜種植歷史,發展至今,已經有了千餘畝的基地規模,是淮建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也是村民致富的主要來源。但是多年來,菜農們一直沿襲舊時的蔬菜種植技術,旱了就漫灌,大量的施化肥、噴灑農藥,不僅浪費資源,還造成了很大的污染,而且這樣種出來的菜還賣不上價。這個問題急壞了一直以“節能環保”爲宗旨的陳宏瑞,他經過苦思冥想,多方打聽解決方案,最終帶領羣衆解決了這一問題。他引導菜農施綠色肥,到淮南農場拉奶牛糞便製作綠色肥,不僅能減少污染,還能減少農藥對人體的傷害;他請來市農委和農科所的專家,教授如何通過物理方法解決病蟲害的問題;爲了解決灌溉問題,他多方籌資,爲蔬菜基地修建了石渠,並引導菜農採用科學方法澆灌蔬菜。如今淮建村的蔬菜不僅打出了自己的市場,註冊了“淮建村”品牌,還被農業部認定爲“無公害蔬菜”,淮建村被認定爲“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村民的收入大大增加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三、大力提倡沼氣池建設,建設綠色環保新農村

在農村大力發展沼氣池:能有效地節省燃料,據統計,建造一個8立方米的沼氣池,可以解決一家5口人的日常生活所需燃料,農戶每年累計節省燃料費用約1500元;能降低農業生產成本,一座沼氣池年產沼肥約27噸,相當於尿素300公斤,磷肥500公斤,硫酸鉀200公斤;能提高土壤肥力,施用沼肥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和微量元素,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地力,降低生產成本;能保護森林資源,發展沼氣後,農民用沼氣代替柴草爲燃料,從而換來了青山綠水,促進林業生態的發展。總之,有利於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改善生態環境,而且在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改善農村公共衛生環境方面,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陳宏瑞在瞭解了建沼氣池的好處後,他大力提倡村民“改廁、改廚”,走村串戶宣傳建沼氣池的好處,並且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經過他的宣傳發動,淮建村有50戶村民建立沼氣池,並在使用中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對淮建村建設綠色環保新農村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陳宏瑞一家,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時刻牢記“節能環保”的宗旨,並用自己的行爲去感染他人,是不少村民的模仿、學習對象,爲我們村百姓養成節能綠色的生活習慣做了一個良好的榜樣

清廉家庭事蹟材料4

xx是一名自主創業人員,丈夫在自來水公司工作,與公公、婆婆、女兒、女婿及小外孫生活在一起是一個其樂融融的七口大家庭。他們傳承中華民族的仁愛,續寫和諧家庭的樂章。在創建文明和諧家庭活動中,她們這個家庭積極參與,並以她們家庭的日常形象和實際行動獲得了山湖社區廣大居民的認可和推薦。

一、愛崗敬業,樂於奉獻

她常說:“要有所得,就要有所失;要想什麼都得到,那就可能什麼也得不到。”在公與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天平上,她從不吝惜自己的一切,可以說她始終把人民羣衆的利益擺在了最突出的位置上。

在她下崗後,利用自己曾經當過糖酒公司經理的經驗和便利條件,自己開了一家糖酒批零商店。經過半年多的時間,商店初具規模,銷售業績頻頻上升。這時,她不忘以前公司的老職工,爲他們在自己商店安排了送貨、賣貨的職務,爲他們解決了生活上的困難。還爲那些想自謀生計但是缺少資金的下崗職工提供無償的資金扶助,幫助他們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買賣。她在年節的時候,還爲原公司貧困老職工送去米麪等生活用品,摺合人民幣700元,幫助他們解決了生活上的實際困難。只要人們有困難找到了她,她都義不容辭的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她的這種行爲得到了居民們的一致好評,大家都非常感謝她。

二、關愛家人,和諧維家

和諧家庭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夫妻和睦又是家庭和諧的重要基礎。xx結婚二十多年來,和丈夫沒有紅過一次臉,家裏總是充滿着和諧的氣氛,笑聲不斷,得到街坊鄰里的羨慕和讚揚。

她的丈夫都在自來水公司工作,事情也很多,經常是因公外出幾天都不回家,家裏重擔幾乎全部壓在了xx的肩上。但她從無怨言,不但幹好了自己的工作,還默默地支持着丈夫的事業,承擔着教育女兒的責任。平時兩口子生活上相互關心、相互尊重;工作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互幫互學,共同進步。

三、言傳身教,育女有方

xx在家庭中,是孝順的兒媳,勤儉持家的愛妻和成功的母親。這個家庭是讓人羨慕的家庭——公婆安享幸福、夫妻恩愛和諧、女兒學業有成,他們的家庭因素幾乎囊括了人生的所有樂事。日常生活中,夫妻倆和睦相處,雙方享有平等的家庭經濟支配權,互相促進,共同營造和諧家庭,相互支持對方的事業發展。xx做到了,她不但成爲了一個好兒媳、好妻子、好母親,也贏得了同事們和社會的肯定,稱讚她爲一個成功的創業者,單位裏的好乾部,大家的好姐妹。她帶着一顆善解人意的心,以她吃苦耐勞的精神,熱愛家庭的本能,把這個家庭安排得井井有條,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她以一個女同志特有的韌性,愛崗敬業、忠誠守信在金融崗位上工作了三十多年。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他們的女兒在這個和諧氣氛十分濃厚的家庭薰陶下,從小就非常懂禮貌,尊重長輩,遵紀守法,在學校是好學生,在家裏是好女兒、好孫女。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不但得到長輩們的讚揚,鄰里間的好評,在學校裏幾乎年年獲得“優秀班幹部”、“優秀團幹部”、“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作爲女兒,她把長輩的優秀品質,當做鞭策自己成長的動力,努力學習,不甘落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大學。現在已經成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這些都和xx夫妻科學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及平時的言傳身教分不開的。

四、敬老養老,共建和諧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這方面她做出了好的榜樣。她家中有個年事已高,體弱多病的公公,以臥牀多年。她在公公臥牀期間悉心照料,每天四點多鐘就起牀爲公婆熬藥、做飯。白天在照顧生意的同時,還要抽時間回家爲公公擦身、翻身、喂藥。但她從來沒有抱怨過,也沒有因爲工作繁忙而推卸照顧老人的責任。由於怕父親常年臥牀得褥瘡在白天勞累一整天后,晚上還要起夜爲父親翻身、喂藥。在她悉心的照料下,父親的病有所好轉,能在他人的攙扶下站立起來。她不僅關心自家老人,同樣心繫敬老院的老人們,每逢年節她都自己掏錢爲老人們購買生活用品及食品,並親自送到老人們手中。她尊老愛幼的美德給廣大居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五、熱心公益、回報社會

和諧家庭不但要求在家庭中家人和睦相處,在社會上也必須做一個對社會有益,追求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完美統一的文明公民。因此,無論是單位號召愛心捐贈,還是同事鄰里有困難,這個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有一份愛心相送,積極參與爲社會捐獻一份愛心活動,這個家庭的成員多次爲社會無償捐贈錢物。在她的幫助下,不知有多少困難戶得到了生活保障,幫助4名下崗職工走上了再就業崗位。

二十多年來,xx夫妻,相敬、相愛,從來沒有發生過任何方式的家庭暴力事件。她們是一對平凡的夫妻,她們的家庭也是一個極其平凡的家庭。這個家庭的每一位成員都有一顆平凡的愛心,她們互幫互助,用自己的方式攜手走過了人生的風風雨雨,用各自的愛心構建了一個令人羨慕的和諧家庭。

清廉家庭事蹟材料5

車站社區楊同志有一個和睦和諧,相敬相愛的家庭。夫妻結婚30多年以來相敬如賓,孝敬老人,善待鄰里,她與愛人物質生活追求淡泊,不擺闊氣,從不浪費,提倡節約,精打細算,用之有度,是一個和睦的四口之家。

一、孝敬老人,家庭和睦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種美德在他們家中同樣表現得更細緻入微。6年前婆婆患上腦萎縮症,“剛剛查出病情的時候,婆婆那時已經比較嚴重了,什麼都幹不了”,爲了讓老人好好休養,一日三餐她變着花樣的做,她怕婆婆走路滑倒,就每頓飯都做好給老人端到牀前喂到嘴裏。

當老人犯病時,經常會有大小便失禁,常常前腳剛吃了飯,後腳就尿到褲子上,有時候幾天不大便,一大便就弄得牀上地上到處都是,而她不嫌髒不嫌臭,給老人拆洗被褥,換洗衣服,把婆婆的房間收拾的.乾乾淨淨,隔三差五就給婆婆洗澡。

93歲高齡的公公頸椎病復發,她每天都要陪着公公去醫院檢查、做治療,服侍公公吃藥、看吊瓶,回家做好飯伺候公公吃下,凡事親力親爲,公公逢人就誇“我這媳婦好的很,比親閨女都要親”。

二、鄰里相幫,發揚風尚

楊xx一向樂於助人,與鄰居相處十分融洽,從沒有與任何一家鄰居吵過架,看到別人家要是有了困難,他總是先跑去幫忙,爲鄰居分憂解難。她常說一個家庭,是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這個過程必須依靠共同經營。這種經營不僅是指物質上的,更多的還是強調精神上的,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等等,“家和萬事興”,一個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她總結出一條經驗就是“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

只有家庭和諧,社會才能和諧。大力宣揚和諧家庭事蹟正是希望我們周圍觸手可及的榜樣力量來推動更多的家庭走向和諧。

清廉家庭事蹟材料6

在凌源市三十家子鎮姜杖子村葛家溝組,有一對沒有血緣關係的父女,25年前,父親含辛茹苦將女兒養育成人;25年後,父親患病,女兒放棄高薪的工作和大城市的優越條件,義無反顧的回到偏僻的小山村全力照顧身患腦出血伴股骨頭壞死的父親,不離不棄,用孝心演繹着一段沒有血脈親情,但卻有着骨肉相連的那一份難以割捨的人間真情。

25年前,經歷婚姻和家庭變故的葛玉春,在宋杖子鎮抱養了剛出生5天的女嬰,取名葛金鳳。從小懂事孝順、聰明勤奮的葛金鳳在20歲那年,被瀋陽大學食品檢測專業錄取,畢業後被大連金州區金華中外合資大酒店聘爲員工。葛金鳳暗下決心,等工作穩定後,就把父親接到身邊照顧,就在葛金鳳憧憬美好未來的時候,父親高血壓併發症腦出血伴股骨頭壞死突然發作,生命危在旦夕。接到親屬的電話,葛金鳳急速趕回來直奔醫院,所有的親戚都在醫院等她回來決定手術的事,當時有個姑姑和她說,你爸病情這麼嚴重,做手術也不一定咋樣,家裏也沒什麼積蓄,不然就別做手術了,葛金鳳果斷的說,那可不行,無論結果怎樣,我都必須給我爸做這個手術,她邊哭邊說,沒有爸爸,我就沒家了,她當即在手術單上籤了字。做完手術,葛玉春在醫院裏昏睡了7天,雖然從死神裏把他拉了回來,但是左側身體失去了知覺,生活不能自理。面對殘酷的現實,想着含辛茹苦的父親將自己養育成人,還沒享過一天福就病倒了,葛金鳳心如刀絞。她想,如今她就是這個家裏的頂樑柱了,她要用柔弱的肩膀撐起這個家,無論如何她也要把父親照顧好。於是,她毅然放棄了工作,決定在家全力照顧父親。父親剛出院的一個月,她從沒睡過一個囫圇覺,父親躺着睡一會,就讓給抱起來坐一會,父親身體很胖,每次抱父親坐起來她得費好大的勁。剛想休息一會,父親又說大腿疼,還得給揉。一會又要拉一會又要尿的,總是反覆的折騰。就這樣,在葛金鳳沒日沒夜的精心照料下,父親的病情有很大好轉,一個月後,就能攙着拄拐下地走路了,由於父親一條腿沒有知覺,葛金鳳就想個辦法,在父親腳上拴個布袋,她在前邊拽着這個布袋,父親往前邁步。本無多少積蓄的葛金鳳連父親的住院費都不夠,但是爲了讓父親儘可能的恢復好,她四處籌錢求醫問藥。功夫不負有心人,現在父親終於自己拄拐能走路了。父親由於病情所致,性情發生了改變,稍不順心就發脾氣,每當這時,葛金鳳既心疼又委屈,心疼的是父親剛53歲就重病在身,委屈的是,勢單力孤的她過早的經歷人生的磨難。想想自己剛24歲,放棄大城市優越的生活環境,在這個小山溝裏困着,她有說不出的委屈,有時自己鬱悶的時候,也想過把父親送到養老院去,但是又有許多的不捨。

孝心能感天動地,上天很眷顧這個孝女,正當她身處窘境、孤單無助的緊要關頭,她通過網絡結識了在三十家子高速服務區工作的黎江,在兩個人的交往中,瞭解到葛金鳳的處境,她的孝心打動了這個年輕的小夥子,他深深的愛上這個無助的女孩,他決定和葛金鳳一起,承擔起照顧父親的責任,黎江的舉動得到了父母支持,母親表示兒子媳婦結婚後,讓兒媳帶着她父親一起到婆家來生活,這樣全家人可以一起照顧葛金鳳的父親。婚後,女婿就把岳父接到家中,專門騰出一間屋子讓他住,全家人都以葛金鳳的父親爲中心,儘量讓他儘快適應這個大家庭。每年冬天,由於天短,加上家裏有個買賣,葛金鳳的婆家都吃兩頓飯,今年,由於葛金鳳的父親在這裏,儘管生意再忙,他家也吃三頓飯,葛金鳳的父親見一家人對他這麼好,對於給這個家帶來那麼多麻煩有些於心不忍,在那住了一冬,現在暖和了,執意要回自己的家,老親家一家再三挽留,葛玉春還是執意回了家。無奈葛金鳳的婆婆讓兒媳先陪父親回家住一段,讓她給父親做工作,儘早回到她們家,大家一起照顧葛玉春,也能給葛金鳳減少很多負擔。

葛金鳳一家人,相互理解、相互體貼、相互關愛,生活美滿幸福,婆婆待媳婦如親生女兒一般,婆婆說,金鳳從小到大喊的第一聲媽是我,我理應把她當親生女兒對待。葛金鳳從小沒享受過母愛,如今她在婆婆身上得到了,她把婆婆當做自己的母親一樣看待,啥事都和婆婆說,遇到不順心的事,婆婆就安慰她。葛金鳳的丈夫在妻子孝心的感染下,對岳父也是精心照顧。葛玉強是幸運的,上天賜給他一個大孝女;葛金鳳是幸運的,上天賜給她一個疼她、愛她、理解她的好老公的同時,還賜給她一個如親生母親一般的好婆婆,正所謂“好人終有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