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範事蹟材料範文(通用5篇)

學識都 人氣:7.34K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少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蹟材料吧,事蹟材料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那麼相關的事蹟材料到底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道德模範事蹟材料範文(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道德模範事蹟材料範文(通用5篇)

道德模範事蹟材料1

刁娜,女,25歲,山東省煙臺市南山國際旅行社龍口分社業務部副經理。2011年“山東省見義勇爲先進分子”、第四屆山東省道德模範。

2011年10月23日傍晚5點多,天色陰暗,空中飄着小雨。刁娜和愛人下班開車回家途中,突然發現前方路中有一個模糊的東西,像是一個人。車子小心繞過時,坐在副駕駛位置的刁娜纔看清是一名女子倒在地上,滿身是血。此時正是下班高峯期,車流如梭。“天這麼暗,她會不會被車軋到?”刁娜腦中閃過一絲擔心。“停車!”夫妻倆幾乎同時作出決定,將車倒了回去,二人下車仔細查看女子受傷情況。因爲不懂急救知識,不敢輕易移動傷者,兩人就站在受傷女子前方,迎着駛來的車輛,用自己的身體爲她築起一道防護牆。他們不停地打手勢、喊話,指揮過往車輛繞行,並迅速撥打了120急救電話。

120還沒有來,天卻徹底黑了,過往的汽車都開啓了車燈。爲了給過往車輛更明顯的提醒,刁娜的愛人回到車裏拿警示牌,刁娜一人站在雨中指揮過往的車輛。這時,一輛轎車徑直衝了過來。雖然在司機看清刁娜的一瞬間,猛打了一把方向盤,但還是晚了一步,刁娜被掛倒在地。“當時天已經很黑了,又下着雨,可能司機視線不好,直接就衝這邊過來了,因爲怕傷者被第二次碾軋,我當時本能得就擋在前面,啥都沒想”刁娜後來講述道。

救護車趕來了,將受傷女子和刁娜一起送往醫院。拍片後發現,刁娜右腿嚴重骨折,需要立即手術。被救女子受傷更爲嚴重,車禍造成她十根肋骨骨折並顱內出血,幸虧發現搶救及時,脫離了生命危險。做完手術後,刁娜連續發燒好幾天,每天都得依靠大量止痛片來緩解術後劇烈的疼痛。但她說對救人這件事,從不後悔。刁娜說,人與人之間,應該多些溫暖,一條腿能換回一條命,值!

刁娜以及家人以爲這件事就此過去了,也從不曾想過要對外人提及。3天后,一名當地記者到醫院體驗生活,在與救護車司機聊天時偶然得知了刁娜救人的事蹟,立即進行了報道。隨後,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紛紛跟進報道,刁娜見義勇爲、捨己救人的事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強烈共鳴,成爲“小悅悅”事件導致的“道德寒冬”裏一股最爲溫暖的正能量,廣大網友盛讚刁娜“不但人長的美,心靈更美”,並親切地稱她爲“最美女孩”。

11月11日,刁娜在出院前做的最後的一件事情,就是坐着輪椅,去看望她救下的王園園,把社會各界捐給她的1萬元善款轉贈給了王園園。

2011年11月13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以“女孩車流中捨身救人”爲題對刁娜的見義勇爲進行了報道。12月4日晚,由中央電視臺和全國普法辦聯合舉辦的“法治的力量——2011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盛典”在北京揭曉,刁娜獲得“2011最美中國人”稱號。

道德模範事蹟材料2

沈星,男,1981年6月出生,生前系第二炮兵工程大學士官職業技術教育學院副營職參謀、上尉軍銜,第四屆山東省道德模範。

2012年5月11日,沈星請假回山東青州,爲準備畢業論文收集相關材料。2012年5月13日10時許,青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學生王鴻昊在青州市南陽河不慎落水。途經此地的沈星聽到呼救聲後,奮不顧身立即跳入水中實施營救。他一次次將王鴻昊推向岸邊,由於水流湍急、河堤坡陡溼滑,王鴻昊一次次從河堤滑下來,經過沈星數次奮力推舉,在聞訊趕來的.一名婦女和中年男子協助下,終將落水學生營救上岸,但沈星因體力透支沉入水中。在軍地共同搜救下,沈星被救撈上岸,但因溺水時間過長,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當沈星被打撈上岸時,在場的人們都驚呆了,他仍然舉着雙手保持着向上託舉的姿勢。他用生命踐行了“隨時準備爲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莊嚴承諾。

沈星同志是一個理想信念堅定的人。掛在他宿舍檯燈上的小卡片,寫着這樣一段話:“共產黨員的稱號本身就是一種精神、一種感召,蘊含着把優秀的人、高尚的人引領凝聚到一起的無窮力量!”。沈星同志是一個奮發有爲、恪盡職守的人。每次崗位調整都能很快進入角色、勝任本職。先後參與編寫了6項教學規範和教材,2套教材分獲二炮一、二等獎,發表多篇教學理論研究文章。沈星同志把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根植頭腦、融入血脈。他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從小就對人民羣衆懷有深厚的感情,經常幫助村裏的孤寡老人洗衣服挑水打掃屋子。沈星還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曾組織策劃同學“保衛母親黃河”活動,自行車騎行1000多公里,力所能及開展社會調查和宣傳活動。

沈星的英雄壯舉,感動了古城青州,感動了齊魯三秦,感動了神州大地。駐地數萬羣衆自發到英雄犧牲的地方點亮燭光、敬獻花圈、譜寫詩歌,通過各種方式沉痛哀悼英雄、追憶英雄。追悼會那天,200多家黨政、企事業單位敬獻花圈,近10萬羣衆自發沿途送別。

英雄逝去,精神長存。人民日報、新華社、解放軍報等10多家主流媒體深入報道沈星事蹟,新聞聯播節目以3分鐘時長在提要和頭條中播出,網絡點擊量超1000萬,跟帖評論達10餘萬人次。2013年3月,沈星的英雄事蹟被西安電影集團拍攝成專題片《一道星光化彩虹》並進入院線公映,成爲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生動教材。

爲弘揚英雄壯舉,二炮黨委和山東省濰坊市委分別作出向他學習的決定。沈星先後被軍隊系統追授“第二炮兵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模範”、“熱愛人民好軍官”榮譽稱號;山東省、陝西省分別追授他爲“見義勇爲先進分子”、“見義勇爲道德模範”榮譽稱號;團中央追授他“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道德模範事蹟材料3

劉成德,男,77歲,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歸德鎮薛莊村退休工人,第四屆山東省道德模範。

50年前,雷鋒親筆給他寫下贈言:“你是我永遠學習的好榜樣”。50年來,無論在部隊、企業、農村,他都默默學雷鋒、做好事。在山東,被贊爲“當代雷鋒”。

劉成德1957年入伍。1961年3月,他和戰友分乘兩艘機帆船出海執行任務。夜間返航時,隨行的1號船因霧大不幸觸礁,船上14名戰友危在旦夕。接到求救後,劉成德主動請纓前去救人。當時,天黑霧大,風高浪急。劉成德脫去棉衣,腰繫大繩,義無反顧縱身跳入冰冷刺骨的海水,短短100米距離,幾乎耗盡了他全身力氣。精疲力竭的劉成德終於把大繩送到1號船,14名戰友得救了!他卻患上了終身腰腿疼的毛病!因爲這次救人壯舉,他作爲先進人物參加了瀋陽首屆共青團代表大會,並與雷鋒同臺受獎。

50年來,劉成德牢記雷鋒囑託,處處以雷鋒爲榜樣,走到哪,就把好事做到哪。在部隊,他忘我工作,熱心助人,積極幫助困難羣衆和戰友,先後榮記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獲得“五好戰士”等榮譽稱號;在企業,他立足平凡崗位,幹一行愛一行,以釘子的“擠”勁和“鑽”勁搞技術創新,爲企業創收20餘萬元,並熱心幫助困難職工,受到企業幹部職工廣泛好評;退休後回村,他堅持28年做村裏的“義務清潔工”、連續7年在村子拐角處當“義務交警”,連續十幾年爲五保老人孟慶泉送菜送飯,村裏十多位困難羣衆都接受過他的接濟和幫助。退休回村28年,劉成德做的好事數也數不清!

劉成德家庭並不是很富裕,但樂於助人一直是他堅守的信念。他因早年蹈海救人常年患腰腿疼病和嚴重的心臟病,速效救心丸總是隨身攜帶。老伴四年前患膽囊癌,先後6次化療。可他仍然省吃儉用、精打細算,給山東輕工學院困難學生何麗娟送去200元,爲汶川、雅安等地震災區羣衆先後捐款2000元……今天幫這個,明天幫那個,有人不理解,說他傻,甚至諷刺挖苦,劉成德說:“傻怎麼了?我一不圖名,二不圖利,只要向雷鋒學習,真心幫助別人,我心裏就是快樂的!”50年如一日助人爲樂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家庭成員,他的兒子、孫子、孫女也以他爲榮,全家儼然成了“學雷鋒世家”。

多年來,劉成德還走遍濟南200多所中小學,深入大專院校、部隊、企業、機關,講述雷鋒故事,傳承雷鋒品格,踐行雷鋒精神。爲此,濟南市建立佔地5500平方米的劉成德事蹟展覽館,接待社會各界幹部羣衆10多萬人次。

中央軍委副主席範長龍、雷鋒戰友喬安山、“當代雷鋒”郭明義等曾分別到濟南看望劉成德或爲劉成德留言。他的事蹟後被《解放軍報》、《大衆日報》以及新華網、人民網、大衆網等各級媒體刊登。《經濟日報》拿出4個版面集中報道,《新華文摘》全文轉載。2013年3月1日,中宣部在人民大會堂舉辦全國紀念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爲雷鋒同志題詞50週年座談會,劉成德作爲山東省唯一一名學雷鋒活動先進典型,受邀赴京參加座談會。

道德模範事蹟材料4

劉吉傳,男,58歲,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紅花鎮謝圩子村黨支部書記,山東省第四屆道德模範。

爲了衆鄉親能夠過上好日子,2007年以來,他自力更生,艱苦創業,自費興修水利,每年都無償放水,供村民灌溉用水;他綠化荒山,蔭福後代子孫。

缺水一直是困擾沂蒙山區羣衆生產生活的大難題。2005年3月,經當地黨委、政府批准,劉吉傳拿出畢生積蓄和從親戚朋友處借來的錢,又從信用社貸了20萬元,共計60萬元,歷時兩年,在馬陵山上修築了蓄水量達20萬立方米的蓄水堤壩,可爲周邊5個村的近萬畝農田進行灌溉,開創了沂蒙老區個人籌資興建水庫的先例。修築堤壩是一項非常艱苦的活。山路迂迴盤旋、崎嶇不平,運送建材物料的車只能開到山腳下,劉吉傳只好和工人們用手推車一點點往山上送。一天下來,劉吉傳山上山下穿梭往返二十多個來回,膠鞋磨破了底,腳掌磨出了泡,晚上躺下來,渾身像散架了一樣。因爲修築堤壩,他借錢借遍了親朋好友,有的只借到40元錢,現在仍有20萬元貸款沒有還清;因爲修築堤壩,他吃住在山上,兩年沒下過馬陵山;因爲修築堤壩,80多歲的老母親去世,他都沒有見上最後一面,這成爲了這名樸素漢子內心永遠的痛。2007年堤壩修築完工以來,劉吉傳每年都無償放水,爲水庫周圍5個村提供農田灌溉用水。

如果說修築蓄水堤壩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那麼劉吉傳綠化荒山的手筆則更讓人感覺到震驚。他自籌資金專門聘請林業專家進行勘測規劃,請來石料開採專業人員在岩石縫裏打炮眼,只要能蓄水保土栽植花草、樹木的地方,幾乎全被他開墾起來了。先後在草不生、樹不長的荒山崗轟炸岩層560餘畝,開挖果樹帶680畝,綠化面積達1800餘畝。昔日無人問津的荒山崗,如今已經成爲四季常青、花果飄香的旅遊觀光勝地。

劉吉傳做的好事讓羣衆得到了實惠,村民們都把他當作貼心人。2011年春,劉吉傳以全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上任後,帶着謝圩子村黨員羣衆的厚望,劉吉傳帶領全村幹部羣衆從治理髒亂差、改善村容村貌入手,先後籌資30餘萬元,對村裏所有巷道實施了硬化、綠化、美化、淨化和亮化。昔日泥濘遍佈、污水四溢的落後村,一躍變成了環境優雅、花紅柳綠的文明村。

對於未來,劉吉傳充滿了希望:“等還完了款,有了積蓄,就實施水庫二期工程,將水庫大壩加高、加長,實現蓄水50萬立方米。”目標雖然艱難,但劉吉傳說:“我會一直堅持下去,如果我累倒了,也會讓兒孫們接着幹下去”。這就是沂蒙山優秀兒女劉吉傳的錚錚誓言,他用執着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執着信念和樸實情懷。

道德模範事蹟材料5

陳葉翠,女,58歲,濟南市歷下區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第四屆山東省道德模範。

1988年,她服從組織安排到基層社區工作,一干就是25個春秋。25年來,她以社區爲家,把全部心思投到社區工作中,時刻把羣衆冷暖掛在心上,帶領社區黨員羣衆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贏得了各界的高度讚譽和羣衆的擁護愛戴。她有60多本寫滿家長裏短的筆記本,記錄着她如何踐行“上爲政府分憂,下爲百姓解難”的座右銘。下崗女工楊國雲遭侄兒奪房,陳葉翠幫她打官司找證人;社區矯正夫妻無力從農村接回孩子,她求人把孩子轉學到濟南;低保戶王景山生病,陳葉翠組織居民爲他捐款,去世後,帶領大夥爲他送行……

陳葉翠這位社區“管家婆婆”,以對羣衆的一片深情和敬業之心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在她的努力下,這個0。4平方公里的小社區,擁有了17支社區文體活動隊、13支志願服務隊、3支黨員服務隊、2個俱樂部,擁有自己的社區養老院、社區誠信就業促進會、知心暢語工作室;他們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上了中央電視臺;他們組織的“金婚銀婚夫婦重溫慶典”活動,吸引了數千人蔘加。在她的努力下,這個擁有2744戶、11400多名居民,困難住戶多、下崗人員多、居民文化程度低的大社區,多年實現轄區居民零失業、計劃生育零超生、羣體性上訪零案例。在她的努力下,這個修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經嘈雜混亂的老社區,變成了環境整潔有序、居民歸屬感強、人們安居樂業的優美宜居家園,成爲香港中文大學、山東大學等5所高校的社會實踐基地,吸引了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瑞典和香港、臺灣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社會工作專家來社區參觀考察。

陳葉翠創造性地總結出以黨建爲龍頭、以文化爲靈魂、以服務爲核心、以居民自治爲方向的“四位一體工作法”。她狠抓社區黨建,建立了流動黨員聯絡站和在職黨員活動站、黨建工作聯席會和黨員議事會、黨員責任區,組建了老黨員環境衛生服務隊、老黨員治安巡邏隊和在職黨員互幫互助服務隊,30多名黨員與17個特困戶結成幫扶對子,社區43位樓長、112位居民小組長中90%以上由黨員擔任,黨員成爲社區羣衆的標杆和依靠。她常年堅持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娛樂活動,成立了上善若水俱樂部、好媽媽俱樂部、青少年成長俱樂部,開展家庭教育課堂等系列講座,讓居民在教育中提高素質,懂得感恩奉獻。她探索出“四議三評兩公開”自治工作法,凡是社區重大事情,都要經過社區黨委會提議、社區黨員議事會商議、社區居民議事會建議、社區居民代表會議或居民代表大會決議四道程序,每季度、半年、一年組織黨員羣衆對社區工作進行民主評議,評議結果向黨員和羣衆公開,形成社區社務大家議、大家定、大家評的民主氛圍,社區也被國家民政部確定爲社區建設信息直報點。

陳葉翠的工作受到了全社會的認可。她先後被評爲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全國優秀社區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2012年還光榮當選黨的十八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