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師德師風演講稿彙總7篇

學識都 人氣:2.38W

演講稿具有邏輯嚴密,態度明確,觀點鮮明的特點。隨着社會不斷地進步,我們使用上演講稿的情況與日俱增,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演講稿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師德師風演講稿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師德師風演講稿彙總7篇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1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與花相伴詩意一生》。

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幹葉的事業吧,因爲葉總是謙遜地垂着她的綠蔭的。”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葉的事業,就是與花相伴的一生,就是富有詩情畫意的一生。

我們學校第二中學是一所美麗的學校。綠樹成蔭,潔淨清幽,蝴蝶在花從中飛舞,燕子在天空中飛翔。美麗的校園薰陶出了一批批優秀的人民教師。張秀珍老師是我們學校德高望重的語文高級教師。張老師,您每天在學生上早讀前便到校了,有時去宿舍逛逛,有時去教室走走,有時找學生談談心,頭上的幾根白髮在朦朧的晨光中雪亮雪亮的。那一年,張老師,您擔任高三級語文教學工作。也許是連日的辛勞讓您感到疲憊,也許是某個學生的備考狀態不佳,您在思考怎樣爲他進行心理疏導??在一次晚修放學回來的路上,“嘭”的一聲,您的車撞到了柱子上,一陣劇痛,您的一根腳骨頭折了。醫生說,您需要靜臥休息至少一個月。可是,不到十天,您就出現在我們,在學生們的面前。您說:要高考了,我不能耽誤學生的學業啊!看着您更顯削瘦的臉,看着您腫得棒槌一般的連最大號的毛絨鞋也穿不進去的腳,我們熱淚盈眶。張老師啊,您不僅僅是在教書,您是在告訴世人:這就是高尚師德,這,就是偉大師魂!您,是生活在花叢中的人。老師們,讓掌聲把我們的敬意,帶給張老師吧!易校長堪稱是我們學校優秀的共產黨員。易校長,您每天早出晚歸,以校爲家,即使是星期六星期天也常常可以在校園看到您清秀高挑的身影。您對待工作熱情如火,幾十年如一日,把每個學生都視爲“小朋友”。當我們問您保持青春的祕訣時,您笑呵呵地說:“心態很關鍵,我熱愛教育事業,工作是我最大的享受”。易校長,您是我們所有這些爲人師者師德師風學習的楷模。

老師,我們高二(3)班的數學老師,當她打着石膏,綁着繃帶,吊着受傷的手出現在我班教室門口時,學生們驚呆了,有的甚至流淚了。那段時間,他們上課坐得特別直,回答問題時聲音也特別響亮,字都寫得特別漂亮,好像一下子乖巧懂事了許多。王老師,您在用自已的行動,詮釋着“師魂”的真正含義!王老師,您是在座的許許多多像您一樣優秀的人民教師中的代表。你們,是生活在花叢中的人。

還有我們許許多多的班主任老師。在最近的幾次學生填寫國家助學金申請表時,我聽到不少班主任問級長說:能不能多給一兩張表?我們班還有既努力又家庭困難的學生。還有的問其他班的班主任說:你們班有沒有名額多?給一兩個我們班吧。而答案往往是否定的。班主任老師,您爲什麼希望自已班多一兩個名額?因爲您愛生如子!您爲什麼不願意把自已班的名額給他人?因爲您愛生如子!也許,有老師會說:這很平常啊。是的,這很平常!可敬可愛的老師們啊,您的偉大,正在於您做了偉大的事,卻仍然認爲這很平常。你們,是生活在花叢中的人。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2

林崇德教授指出,“師愛是師德的靈魂”,“熱愛學生,是一種心態,一種責任,一種智慧。 的確,愛心教育是一種高深的教育境界,是一種氣度和修養,而這些正是促進學生進步和完善人格所必需的。 教師的愛心來自何處?

我覺得教師的愛心來自於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學生的愛,來自於教師崇高的職業道德.

我們要從師德的高度來認識教師的愛心:

第一、愛事業是師德的思想基礎。剛剛參加工作的我,體會到了工作的艱辛和巨大的壓力,我感到很苦惱,但周圍老師們的工作精神感染着我,他們雖人到中年還能對工作有極大的熱情,有高度的責任心,給我樹立了極好的典範。其中陳老師,她對於每一節課都能認真準備,精心設計,力求做到大容量、高效率。很多次我都看見到了下班的時間,她仍然在辦公室裏加班;我想所有的這些都是源於陳老師對工作高度的熱愛。只有忠誠於教育事業,甘願奉獻,才能產生如此巨大的工作動力,才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幹出不平凡的業績。

第二、愛學生是師德的基本內容。愛是教育的根基,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當教師不可少的最主要的品質,就是要熱愛兒童。”說起關愛學生,不得不提到我們初二年級的班主任,初二的學生是最難管的,面對學生存在的各種問題,他們在辦公室裏循循善誘,耐心地和學生談心,她們有時候春風化雨,有時候推心置腹,“動之以情,曉之於理”,他們的工作

方法也在影響着我,面對問題學生我不再急躁,而是心平氣和地交談,還記得有一次批改作業,我發現一個學生的作業不是他自己寫的。面對這種情況我不能簡單粗暴地訓斥一頓,我要弄清是怎麼回事,於是在課下我把他叫到了辦公室,在我的耐心詢問下他告訴我作業忘在家裏,這是借別人的。我告訴他:“老師相信你,下次不要這麼粗心了。再有,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欺騙老師。”從此以後我發現他學習的積極性比以前高了,作業也都交的很及時。如果我當時將他嚴厲地批評一頓,後果就是他會對我產生牴觸情緒,進而不願意學習這門學科。面對問題學生更需要我們的愛心和耐心,要用充滿智慧的愛走進學生的心靈,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才能打開學生的心靈之門。

第三、愛學習、努力進取是師德的昇華。作爲一名語文老師讀書學習又顯得尤爲重要。 平時要廣泛涉獵各類書籍,拓寬視野,更新知識結構。就像常說的那樣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有一桶水。而在新的社會背景下,我們不但要給學生一桶水,更要給學生長流水。這樣才能順應時代發展,才能給予學生想學的知識,才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 只有我們博覽羣書,才能在面對學生的質疑時作出深入淺出的解答。

教師的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要想對得起這個令人自豪的稱謂,我們必須具有愛心,一顆愛事業的心,一顆愛學生的心,一顆愛學校的心。讓我們用愛心去鑄造崇高的師魂、譜寫教育的新篇章吧!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愛根的事業》。

十幾年前,帶着對教師的崇拜,帶着對教育事業的憧憬與熱愛,我報考了師範學校。從我第一天踏上三尺講臺,感觸到那幾十純真稚嫩而又充滿渴求知識的目光起,我便有了一個執着的信念: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無愧於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大教育家陶行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位中師老師也曾對我們說過這樣一句看似平常又蘊含豐富的話:在還沒登上講臺之前,請先學會愛。讀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朋友應該還記得,美國著名作家海倫?凱勒,身受聾啞盲三重殘障,7歲前她一直生活在無聲無息,沒有光明的混沌之中, 在7歲時她遇到了生命中的天使——沙利文老師。沙利文用超常的耐心和愛心,將海倫從一個無知、粗魯、暴躁易受傷害的“小動物”培養成了一位作家,這是一個充滿了艱辛與困難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充滿了愛的過程。如果沒有愛,怎能在黑暗的心靈中灌注光明?如果沒有愛,怎能在殘缺的肢體上播種健康的靈魂?正如作家冰心所說:“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我們班有這樣一名學生,性格孤僻,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不和同學玩耍,也不愛說話,上課的時候也從不回答問題。於是,我編座位的時候就讓她和一位性格開朗又樂於助人的男生同桌,每次課堂上討論問題,互改作業時,都讓這位男生跟她組成小組。後來又通過電

話聯繫得知,她以前也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只是在二年級的時候因爲電視看多了,變成了近視,不得不戴上眼鏡,從那以後,她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於是,我經常讓她爲班級裏做一些事情,還找她談心,和她一起跟同學們跳繩,做遊戲。漸漸的,她又慢慢變得活潑了,也開始願意和同學們玩了,爲此,她的母親打了幾次電話給我表示謝意,她說她的孩子到了六(2)班以後性格變得開朗的很多,非常感謝我們老師對她孩子的關心。

有一位詩人這樣說過:如果你種下的是葵花,秋天收穫的會是一片金黃;如果你種下的是甘蔗,秋天的收穫的定是甜蜜;如果你種下的是自己的一顆心,收穫的一定是一輪火紅的太陽。

今年的教師節,我收到了許多張上幾屆學生寄來的電子卡片;在我生日那生,好多學生都發信息,打來電話,給予我祝福。令我最驚喜的是,我還收到了一張一位學生親手製做的卡片,他說,因爲他還記得我在班上表揚過他:每當批改作業時,看到他的字都會令老師“賞心悅目”,他是我們六(2)班的驕傲,希望其它同學能以他爲榜樣,把作業寫得工工整整的。當時我真的'感動極了,我萬萬沒有想到,我對學生說的一句表揚的話,竟然能夠讓他記得那麼牢。我終於領悟了愛的魔力,它如濛濛細雨溼漉漉地滋潤着種子的夢境,如融融春意暖洋洋地慰藉心靈的祈盼。愛是豐富的,神奇的,更是獨特的。

但是前些日子,我讀到一篇文章,不禁讓我汗顏,現摘抄幾段:

“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毫不客氣地給教師行業提高“准入門檻”:“教師是一個冒險甚至危險的職業,偉人與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師必須如履薄冰,盡最大的努力讓自己和自己的學生走向崇高。”

“可我們今天的老師,論學養論人格魅力,有幾人能擔得起“啓蒙先生”這4個字?他們只是枯燥的國家考試機器上的螺絲釘,不關心學生如何做人,只關心他們的分數。”

“今年4月份,江蘇啓東市一所中學的一名學生被安排在升國旗儀式中發言,可他卻把此前由老師“把關”過的演講稿“偷樑換柱” ,臨時發表了一番火力十足的教育批判。她講到:‘根據調查,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世界第一,創造能力世界倒數第一 ??沒有一個諾貝爾獎是接受中國教育而獲得的。’‘我們感覺不到老師的偉大,他們爲了升學率,不斷逼我們,要麼補課,要麼是佈置做不完的作業??他們關注我們只是爲了升學率。難怪有調查顯示,90%的學生畢業後不回母校看老師,一點感情都沒有!尊敬的老師們,這是你們想要的嗎?’”

“硝煙瀰漫的教育是一場戰役,從中學擇校到爲挑小學發愁,再到擠破幼兒園的門檻,一路向低齡幼兒伸出魔手。義務教育呈現出如此荒誕的怪現狀,這樣的教育,還指望將來有誰會感恩戴德?”

“我崇拜著書炮轟語文教育的蔡朝陽,崇拜抱着蟒蛇上課的美術老師鄒華章,崇拜嬉笑怒罵的袁鵬飛,崇拜旁徵博引的紀連海,他們都不拘於通常的教程設置,而是奇思妙想,發散開來,使得原本枯燥的課堂妙趣橫生。他們是我學習的榜樣,如胡適所說,要看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只消考察三件事,而第一件事就是看他們怎樣對待孩子。胡適的眼睛的確夠毒---近100年後的今天,在最應該被啓蒙的年紀,我們的孩子沒有得到應有的點化。在最需要先生指導、孵化想象力和創意,最大限度地發掘天賦的時期,我們的孩子缺乏真正能照亮他們心靈和智慧的好老師。”

基於對以上幾段文字的感慨,便於未來能更好的工作,我對自己的師德師風作出更高的要求:不停留在“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表面,屏棄“師道尊嚴”更多的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放下架子,以自己的學識水平、人格魅力來影響、感化學生,平等交流,善於包容學生的缺點,因材施教,讓學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以誠相待,交換心理,堅持以正面教育爲主。善於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

前幾屆學生對我的評價是:上課像老虎,下課像孩子。聽了他們的評價,我是喜憂參半的,喜的是孩子們終於在課外能接受我與他們平等相處;憂的是,他們不能理解我的難處:面對如今我們大大小小的抽考,統考,我敢有一絲怠慢嗎?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4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安於三尺講臺,用愛書寫師德。

說到教師,人們自然就會想到“三尺講臺”。有人這樣戲謔地總結教師行業,說它“一根教鞭、兩袖清風、三尺講臺、視死如歸”,儘管有些誇張的成分,但在這三尺狹小的空間裏,卻見證了多少優秀教師最崇高的師德,他們用青春和熱血甚至生命守衛着一方淨土。

有人把老師比作蠟燭,我不喜歡,它太容易讓人想起李商隱“蠟炬成灰淚始幹”的詩句,“流淚”的調子太悲,“成灰”的結局太悽苦。老師的心裏壓根就沒那麼多的悲與苦。有人把老師比作春蠶,我也覺得不合適,春蠶是“作繭自縛”的,,“作繭”拘囿了老師的眼界; “自縛”隔斷了老師的攀登。我覺得老師更像一座座橋,引渡着千萬學子,要會忍辱負重,又能鐵骨錚錚!

八年前,我也踏上了這小小的三尺講臺,成了柘溝小學一名數學教師。八年來,我始終以“講臺雖三尺,愛心永無盡”爲宗旨,以優秀教師爲榜樣,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師德。假如有人問: 在人生的道路上, 如果能再有一次機會, 讓你重新選擇,你會選擇什麼職業?我一定會響亮地回答: 教師——這個陽光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因爲這是我今生今世無悔無怨的選擇! 雖然我們很清貧,但是我們也是最富有的, 因爲,我們是春天播撒種子的人, 我們心中有着秋收的期盼;我們也是清晨的一縷陽光, 我們有着勇往無懼的精神, 是任何烏雲也擋不住的; 我們還是夜空中的啓明星,我們有着奔向光明的執着!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大計,教師爲本;教師修養,立德爲本;師德興則教育興,教育興則民族興”。師德是教師的生命,是教師立業之本。我很榮幸,我從事着這樣一個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我愛教師這個行業!就像艾青《我愛這土地》一詩中說得那樣: 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三尺講臺就是我熱愛的土地!一燈如豆,四壁青輝。在物慾橫飛的年代,我甘願守住一方淨土,安於三尺講臺,用愛寫好“師德”。我相信,總有一天,愛,會撒滿人間!我自豪,我是教師! 我光榮,我是人民的教師!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5

尊敬的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20xx年秋天,我終於如願的成爲了一名人民教師,記得剛進入學校大門的那一天,我是多麼歡喜,因爲我也終於擁有了黑板、粉筆、有了一大羣學生。進了校門,我才知道,這裏比我想象的條件要差。不要說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就是校舍也馬上要拆掉了。而我們只能去借用廢舊麪粉廠的廠房作爲臨時教室。

當我第一次站在孩子們面前的時候,一切都讓我感到新鮮,感到激動。看看這張笑臉,摸摸那個臉頰,他們多像一枚枚蓓蕾,渴求着陽光雨露。每天清晨,一句句“老師好”的童稚問候,給我帶來一天的快樂;每天傍晚,一聲聲“老師,再見”,給我留下明天的希望。孩子們純潔的心、聖潔的情、深厚的意,淨化了我的心靈,激起了我對教育事業深深的愛。我真正地體會到了一個教師所擁有的幸福和快樂。條件的艱苦根本阻擋不了孩子們對學習的熱情。

他是個讓人一見就非常難忘的小傢伙:中等個頭,小臉黑黑的,一對深深的酒窩,小眼皮裏裝的是滿眼的倔強與叛逆。每天闖禍最多,是班裏出了名的“搗蛋大王”,他學習成績差,經常欺負同學,全班同學都怕他。一次,他又打了班裏的同學,我不由分說將他揪到辦公室,火冒三丈的我對他進行了一頓狠狠的批評。誰知他居然罵罵咧咧地衝出了辦公室。當時我被氣急,感到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和恥辱。這件事之後,我對他冷若冰霜。而他上課再也不聽我講課,經常變着花樣給我搗亂。下課後,他更加變本加厲地欺負同學。那天放學,我和這個我一直討厭的學生進行了一次和顏悅色的談話。我首先向他道歉,不該用粗暴的話語傷害他,更不該動手打他。對着我改變的新面孔,他有些不自在,又好像有點受寵若驚,一改往日那蠻橫的樣子,向我承認了自己的錯誤。說自己搗亂、欺負同學都是故意的,原因就是對我不滿,想對我報復。他很真誠地表示以後不會這樣了。還十分誠懇地對我說:“老師,我喜歡今天的你,相信我也會喜歡以後的你。”最後還問到:“老師,我給你惹了那麼多麻煩,你還會喜歡我嗎?”我當時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我會把你看成我最好的朋友”。這件事已過去一年多了,但他一直珍藏在我心底。作爲一名班主任,應用自己的和顏悅色,用親切的目光,用慈愛的雙手給每一個學生以自尊、自信、關愛和鼓勵,只有這樣,學生纔會“親其師,信其道”。因爲有了這個故事,在以後工作中,我以火熱的情懷辛勤工作,以平等、尊重和真誠的愛心去打開每一個孩子的心門,不讓任何一個孩子成爲遺憾。我深切地感受到:作爲一名教師,要尊重和善待我們身邊的每一位學生。只有充滿愛的教育,纔是真正的教育!這就是我的教育故事,我願播種下平凡的點滴,收穫孩子不平凡的人生!

有人說,教師是單調乏味的。每天上課下課、批改作業、輔導後進生,直線型的工作軌跡永遠一成不變;

發也有人說,教師缺乏快樂。每天和那些什麼也不懂的孩子一塊兒,看着他們把作業本弄得一團糟,聽着耳邊刺耳的喧鬧,你永遠也別想找到片刻的寧靜;

還有人說,教師是清貧的,你無法天天坐到優雅的西餐廳喝下午茶,不能穿着流行色讓心靈縱情放飛於清風車影中??

這些說法似乎不無道理。然而,這真的是教師的全部嗎?真正的好教師不會抱怨命運的不公,不會以消極的情緒影響學生,更不會讓自己的生活變得灰暗枯燥。相反,在生活中,在你我周圍,在許多平凡崗位上的老師,爲了心中的夢想,在艱苦的環境中默默地奉獻着青春年華!沒有太多的言語表白,卻總是用實際行動表達自己對教育事業的一片赤膽忠心!正是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力量,讓我越來越熱愛自己的工作,有的老師家裏孩子小,孩子生病顧不上,卻不忍耽誤學生一節課;有的老師白天上班、批改作業,晚上還得繼續備課、修改導學案,直至深夜;有的老師長年堅持帶畢業班,經常不能準時下班;有的老師放棄休息時間值日巡邏,只爲學生有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站在演講臺上我知道無論我用多麼華麗的詞藻,多麼動聽的語言來修飾我的演講,都無法完全概括教師道德的力量,因此我演講的題目是高尚的師德,心靈的歸宿。

師德是愛的驛站,是心靈的歸宿,是理想之火,是生命之光,是教師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是教育全部的生命,

此時此刻。我多麼想用多彩的筆,用英俊的詩,用動人的歌,來讚美每一位教師。但是我覺得這些還遠遠不夠,所以我用心靈來解讀教師。

有人說:“我們教師的事業是太陽底下做 光輝|、最神聖、最值得驕傲的事業。”是的,我們是孩子們理想風帆的導航者,是美好心靈的締造者。是智慧和技能的傳播者,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思一想,一情一態,都清晰而準確地印在學生的視網膜裏,這就是示範性,這種示範性將在學生心靈中激起層層浪花,這種示範性已經形成了教師的責任感,每當看到一雙雙渴求的目光,一張張憨厚的面容,不由地讓人生出激動,似乎融入到無比聖潔的仙境,生命也因此贏得了壯麗的昇華,我們的奉獻雖不見什麼轟轟烈烈的壯舉,但卻是用平凡與崇高的師德師風,爲學生照亮了一片幸福的天地。

課堂內諄諄教導,一點一滴,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師的道德品格便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正如古詩所云:“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用愛滋潤每一位學生的心田。

也許因爲你是一名教師,便註定了你一生要固守清貧,也許因爲你是一名教師,失去了許多與家人團聚的機會,也許你是一名教師,你的年華會比別人更早逝去,但是正因爲你是教師,纔會得到同學們的信任,更因爲你是教師纔會得到所有人的尊敬,有一首歌最爲動聽,有一種人最爲美麗,有一項事業最爲眷顧,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這不正是我們用愛播灑的希望嗎?

俗話說:教學是一個良心活,這句話一針見血地道出師德的重要性,師德高尚的教師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師德高尚的教師會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傳授學習方法,讓學生終身受益。師德高尚的教師會時時處處、默默耕醞、無私奉獻。多少次老師都是帶着病上課,多少次老師都以校爲家,

因爲學生們在讀書求學關鍵的時刻,所以他們無怨無悔,他們不曾抱怨,所以說從來沒有哪個職業象教師一樣付出如此之多,是啊,他們只求付出,不求回報,說無私吧,太老一套了,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們的老師呀,在世人肆意踐踏良心時,卻用生命去維護,一遍又一遍地向學生們講述着真、善、美。不惜付出自己的一生代價,何以爲證,夜晚的星光可以作證;何以爲證,校園的梧桐樹可以作證;何以爲證,桌上的大大小小的藥瓶可以作證;何以爲證,站在家門口的孩子等着媽媽回家,凍得瑟瑟發抖的孩子可以作證;勤勤懇懇,默默無聞,這是老黃牛的精神,百花成蜜爲誰辛勤,爲誰甜,這是蜜蜂精神,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是蠟燭精神。所以說每一種產物的存在,都有一種精神在支撐着他,教師的存在,我想支撐他的就是這種高尚的師德吧。有一位哲學家說過“人的一生只有三個日子: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叫無奈,今天叫無畏,明天叫無悔,老年邁花甲,暮然回首,感慨平凡孕育了偉大,生活賜予了幸福,因爲我在這裏找到了心靈的歸宿,從教一生,讓我有淚無悔。我願以心換心,以愛博愛,傾我所有,去換取明天的桃李芬芳!

各位領導老師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7

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師愛》。

曾幾何時,人們把所有讚美的形容都獻給了老師:是春蠶、是園丁、是蠟燭、是塑造未來的雕塑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而其中提到最多的,那就是“媽媽”人們爲什麼會這樣形容呢?那是因爲老師將她那無私的愛全都給了自己的學生,那幫可愛的孩子,就像媽媽一樣。

是啊!師愛無疆,是那麼的偉大那麼的崇高。而師愛正是構建師德最重要的靈魂。

什麼是師愛?

師愛是我們將滿腔的激情,滿腹的熱愛化爲“潤物細無聲”的瀟瀟細雨。聽不着風聲雷聲,看不見電光閃閃,細雨悄至,如絲如縷;滋面潤心,不察不覺。細雨瀟瀟,盼的是苗兒的茁壯,瀟瀟細雨,爲的是小樹的成長。

記得那是學校組織的一次長繩比賽。當我把比賽的消息在班上宣佈的時候,孩子們怯怯的看着我,對於自己的能力表示出極度的懷疑!因爲他們有一半人不會跳。

“孩子們,重在參與!不試下,怎麼知道我們不行?”

在我的鼓勵下,孩子們利用課餘的時間進行訓練。想出各種辦法學會跳繩,會的跳的更好了,不會的也漸漸的會了,合作時也能跳得有板有眼。在訓練中,有孩子想要退縮,我告訴他,“少了你,這個集體就不完整了!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在我的眼裏,你永遠都是最棒的!”這樣鼓舞的話時時掛在我的嘴邊,我用我的行動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持!

他們不再退縮,也不再害怕!

在比賽那天,我微笑着告訴孩子:“同學們,不管結果怎麼樣,我們都享受到了快樂!”比賽結束了,我們班只拿了個第二!但是我看到的是孩子們那一張張自信、快樂的笑臉。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我深深懂得,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我們要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溫暖每一位學生,做到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而不寵,嚴而有格。這種“愛”源於高尚的師德,這種“愛”意味着無私的奉獻。

師愛無須展現得轟轟烈烈,它只是要你能經常低下頭看看孩子,和孩子們一起遊戲、一起唱歌、一起舞蹈??和他們同唱、同跳、同悲、同樂;師愛是在和孩子說話時,將祈使句改爲疑問句:“你能幫老師的忙嗎?”“你能把教室打掃乾淨嗎?”:師愛是能記住每個孩子的生日,在孩子生日的時候,真誠的爲他唱首生日歌,獻上誠摯的祝福。孩子是敏感的,單純的。他所需要的僅僅是老師的一份關愛!他們的心靈是那麼容易被裝滿。

師愛之舉蘊藏在平日裏的一言一行中。如涓涓細流,輕輕的滋潤着孩子幼小的心靈;師愛之舉,在於那包含深情的諄諄善誘,一句及時的表揚,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電話的叮嚀;師愛之舉在於那生活中的細心呵護,關懷體貼,在於那心靈上的理解與尊重,寬容與友愛。雖然這些只是小小的細節,那麼微不足道,但對於孩子卻是極大的安慰,足以讓他們幸福好多時光。

我不是偉人,也不是學者,但我是教師,是孩子人生的啓蒙師,我願在這片熱土上播撒愛心!不管漫長的路上如何艱難,我將一如既往。一如既往地用愛心去澆灌每一位學生的心靈,如同對待我們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們沒有理由不成功!我堅信,今天用愛心澆灌的樹苗,必將在明天成爲國家的棟樑!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