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師德演講稿範文集合六篇

學識都 人氣:2.98W

演講稿的格式由稱謂、開場白、主幹、結尾等幾部分組成。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裏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那麼你有了解過演講稿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師德演講稿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必備】師德演講稿範文集合六篇

師德演講稿 篇1

各位領導、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只要心中有愛》。

我試着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誠的愛心去打開每個學生的心門,我成功了。愛心讓我發現,每一扇門的後面,都是一個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門的開啓,都是一個無法預測的未來。講臺下,我所面對的不止是幾十雙求知的眼睛,而是一個需要用愛來傾注的浩瀚的海洋。

我是××年××月××日開始做班主任的,一聽這個日期,大家就會明白這不是一個正常的上任時間,對,我是接了別人的班,實在點講,我是接了一個爛攤子的。當時班上接連發生了幾件性質惡劣的事件,比如學生當堂頂撞老師,老師教育學生髮脾氣拍桌子,學生就當着老師的面,拿凳子把課桌砸個稀巴爛,然後和班主任在走廊裏大喊大叫。這就是我接班時的大體情況。兩年後我離開的時候,這個班是全校自主管理的樣板班級。

我毫不誇張地講那是我用愛換來的!在我心中,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張白紙,我在上面用愛心描繪,所以就會收穫了愛的享受!在冬日的深夜,我下寢室檢查學生就寢情況,全班有××名男生,我都一一給他們掖好被角,無數次把他們入睡前露在外面的手腳輕輕放進被窩裏。早晨起來,天氣突變,很多孩子都曾穿過我從身上脫下的帶着體溫的羽絨服。一次,班上的××晚上11點發高燒,聽到他粗重的呼吸,看到他因發燒而蹬亂的被子,我當時與其說是着急,不如說是害怕,怕這個遠離父母的孩子因染病而受苦,二話沒說,我這個並不強壯的人連人帶被子就這樣抱着,從五樓一路小跑十幾分鍾衝到醫務室,敲開醫務室的門,放下孩子,我暈倒在病牀旁,醫生害怕了,我的學生嚇得緊緊拉着我的手,大喊:劉老師!劉老師!!!看着我慢慢睜開眼睛,孩子撲到我的肩上嗚嗚大哭……

愛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我用愛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腳印,孩子們的驕橫、多疑、自私和冷漠少了,班上出現了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好氣象。同學們比學趕幫超,師生間談笑風生,平等互助,在師生的共同呵護下,我們班成了一個學習、生活和成長的樂園。××年春季,教師優質課比武,初中部××個班級,××節優質課,××個參賽老師選用了我班上的學生上課。××年××月,我們第一個拿到了“免檢班級”,接着又評上了唯一的“樣板班級”。

我永遠記得這個日子,農曆××年××月××日,星期××。那天是我××歲生日,當天正好輪到我休息,一天下來,接到幾個朋友的電話,尤其是父母的電話,心裏多少有點想家,可晚上6點半,還要到班上帶晚自習,心情比較低落。低着頭,推開教室的前門,原本安靜的教室裏突然聽到一聲“預備,起”,我擡起頭,看到全班××個孩子手打着拍子從座位上站起來,齊聲唱着“祝你生日快樂”,祝福寫在他們帶笑的眼神裏,關愛寫在他們綻開的笑臉上,我的眼睛慢慢變得模糊,模糊,直到歌聲唱完,一聲“老師,我們愛你,生日快樂”!我的淚水控制不住地流滿了臉頰。

老師們,沒有教不好的孩子,短短××年的教書生涯,讓我感受到了真愛的無價,教育孩子的同時我教育了自己。自從當上了班主任,我的人生觀得到了徹底的轉變和昇華,我再也不覺得“愛學生”是口號,是肉麻,是虛僞,我深深體會到愛學生那是超越了親人和朋友的人間真愛!

後來,我離開了我的學生,原因是什麼?仍然是愛,當時我認爲我已經把全部給了學生,我已不能再超越自己,不能把我可愛的學生帶入更高的精神境界和意識層次,我感到一種誤人子弟的害怕,我應該舉賢讓能,在跟校長長談後,我絕然地拒絕了真心地挽留,離他們而去!當時我是那麼難受,真正嚐到了忍痛割愛的滋味,最後一次關上我所熟悉的教室的門,任憑淚水無聲的流進嘴裏,那種苦味,至今我記憶猶新!

現在看來,離開他們很傻,很錯!孩子們並沒有因爲我的離開而得到更好的教育,相反,我離開後,孩子們因爲整天對我的思念和依戀而影響到學習,不肯接受新的班主任和新的管理方式,很多人生活在過去裏,我離開後的第三個月,學校舉行冬季運動會,在運動會結束前的半個小時,他們就以決對的優勢把第一名穩穩拿下,有一個孩子寫下了這樣的喜悅走到廣播站,並要求親自讀:“祝賀××班榮獲××年冬季運動會第一名,在此,我們最想對千里之外的××老師說“老師,我們沒有讓您失望!你的孩子們永遠都不會讓你失望”,廣播在哭泣聲中讀完,周邊在場的同事,眼淚打溼了眼圈,打電話告訴我時,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大聲啜泣,老師們,這就是愛啊,讓我如何不感動!

說實話,來到我們××後,我曾動搖過,想過要回去,然而,愛人告訴我“離開已經錯了,回去不是又錯?”再說,××的孩子也需要我,××給了我更廣闊的空間。是鷹總會搏擊長空,是愛總會讓人感動,於是我堅定地留下來,以更加百倍的勤奮和熱情把自己奉獻給我熱愛的教育,奉獻給××這塊熱情的教育聖土!只要心中有愛,我相信,我一定會成功!謝謝,我的演講完了,謝謝!

師德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

我叫高瑞笛,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踐行師德,從我做起》!

記得我在師範上學時,由於我不是師範專業,所以沒有接受很多關於“如何當一名老師的”教育,只是在全校的選修課上聽老師告訴在坐的同學,你們的未來可都是一名老師啊,你們作需要終生銘記的一句話——“學高爲師,身正爲範!”。畢竟不是師範專業,對這句話也沒有更深的體會和理解。但是這句話也許是我第一次接受師德的訓誡吧。後來,畢業後從事了好幾種工作,都沒有像現在這個工作讓我感受到自己是這麼被需要,也這麼被愛着。20xx年9月,我也成爲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也站上了神聖的三尺講臺。開始了自己的執教生涯。當我第一次站在孩子們面前的時候,一切都讓我新鮮、好奇。看看這張臉、摸摸那個頭,多麼可愛啊,他們一雙雙大眼睛裏寫滿了對知識的渴求。每天清晨一句句“老師,您早!。”那童稚的問候,給我帶來了一天的快樂。每天傍晚放學,隨着一聲聲“老師,再見!”給我留下明天的希望。

從9月開始面臨着無數次的第一次,第一次喊起來,第一次講課,第一次評優課第一次教師節第一次合唱比賽,無數次的第一次都能感受到我被愛一直包圍着。班裏有個小女生,她有一天悄悄的走到我跟前,拉着我的衣服說:高老師,我能把我密碼本的密碼告訴你嗎、?我很吃驚問她爲什麼。她說我只想和高老師分享我的祕密。真的是感動到我了。成年人的世界裏有太多的防備和虛僞,但是孩子就是這樣毫無保留的愛着你。前幾天,班裏一個同學下課又害羞又小聲的說:高老師,你好香,我能抱抱你嗎?說實在的,真的很讓人感動,有時候這種親密的動作正是愛的表現啊。

在我上西安中學的時候,我們有一年組織合唱比賽,主題是讚美老師,當時選的歌曲是《每當我走過您的窗前》,當時唱這歌只是想

爲班級爭光,也根本沒有理解裏面的含義。

“每當想起您

敬愛的好老師

一陣陣暖流心中激盪”

xx年大學畢業的時候,通過好多人找到了小學班主任的聯繫方式,時隔十幾年再見到她,第一個動作就是衝過去抱住她,那種當年的溫柔當年的溫暖還在。我想對我影響最深的老師就是小學老師吧,她教會你常規,教你認字學基礎,從點滴培養我們,真的如同媽媽一樣。到現在我都很感謝我的這位老師。當她得知我也成爲一名老師的時候就說:一定要對的你那些愛你的孩子啊!這話我到現在都記得。

所以說師德,往大了說是“先生”、“園丁”、“人們靈魂的工程師”、 “人梯”“蠟燭”,往小了說就是每一天用熾熱的愛對學生,這就是坦坦蕩蕩的師魂。

假如今天有人問我:如果再給你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你會選擇什麼職業?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教師!

假如今天有人問我對“師德”詮釋, 我會豪情滿懷的大聲頌到:

師德,她從苦苦構想執教思路,欣喜所得中款款走來,帶着疲勞,卻一襲芳香,醉人!

師德,她從課堂上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灑脫中款款走來,癡迷於課堂的高效教學的追尋,快意!

師德,她從課下和學生促膝談心、釋疑解惑、坦誠相待、傾心相助之中款款走來,帶着點點滴滴情感的積澱,誘人!

師德,她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走來,彰顯着中華民族文明史的璀璨永恆!

師德,她是那麼的純潔、神聖!她是指引人類文明發展的燈塔!

師德,說不完,道不盡的感懷,列不完的方方面面。

師德,您已融進我的心田靈魂!您的神聖風采令我迷戀神往!飄逸在我的課堂內外、點點滴滴之中!

師德,我將用一生的辛勞把您擔當、承受、踐行、傳承!

師德,我要將他滲透在課堂內外點點滴滴中,用實際行動去踐行去傳承。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師德演講稿 篇3

嚴慈相濟 甘爲人梯

山高水長路漫漫,十三年的光景總是用匆匆的腳步去點數,從教十三年來,那一幕幕的往事時時浮現在我的腦海裏。十三年花開花落,春去秋來。十三年如一日的在教育園地默默耕耘,以身作則爲人師,滿腔真愛獻學生。自九五年踏入工作崗位,我始終如一的以黨員的準則嚴格要求自己,愛校如家,愛生如子,以情育人,以情感人。並及時吸取先進的教學及班級管理經驗,向課堂四十五分鐘要質量,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以身作則,無私忘我,做學生的表率。

兩寸粉筆影射人生價值,三尺講臺綻放生命之火。班主任不僅要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設,還要有吃苦耐勞、甘於奉獻的精神,要有一顆從我做起的誠心,有一顆關心愛護學生的愛心,更要有幹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心。要用無私奉獻、高度負責的精神,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家長的讚賞。我不會說什麼豪言壯語,只知道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教好每一位學生,用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每天微笑着面對每一個學生。時時處處作學生的表率。爲人師表,人格魅力感化學生的心田。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者也。作爲新時代的傑出園丁的代表,在繼承古典主義的儒雅教風之時,我對“老師”的角色作出了新的詮釋。老師可以是一面旗幟,用自身的行爲默默感化學生。

二、嚴慈相濟,讓學生如沐春風。

我教書育人的理念是: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師愛是師德的靈魂,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 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我的師愛源於我的恩師,特別是錢蘭芳老師。是德藝雙馨的恩師。我反覆對學生說:“我的恩師是怎麼培養我的,我就怎麼培養你們。我希望恩師的這份師愛通過我和我的學生延續下去”。

師愛是嚴慈相濟的愛,是隻講付出不計回報的愛,是無私廣泛而沒有血緣關係的愛。學生“親其師”,纔會“信其道”。一個教師如果不注意培育自己獨有的師愛,有形的講臺就會變成阻隔學生通向樂學殿堂的無形高山。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校園中,惟有無限的師愛才可以培育一批有一批棟樑之才。同樣,也只有那毫不吝嗇不知疲倦熱情專注的揮灑師愛的老師,纔是讓學生真正心動銘記難忘的不朽的老師。愛浸透每一個學生的心田,這是教育的原則。 學生是未來的接班人,是祖國明天的建設者,要讓他們成材,就必須關心愛護他們,做他們的知心人,我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恆”作爲關心學生的座右銘

我班有個男孩叫呂科迪,拿到本科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對我說:“譚老師,能讓我擁抱你嗎?”他說“除了媽媽,您是我第一次擁抱的人,我就是要把這個第一次獻給我的老師。譚老師,您是我心目中的神!”

“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是我履踐篤行的師愛的內涵。愛僅僅是我師愛內涵的一半,另一半則是嚴。沒有嚴就談不上真正的愛。因爲愛必須嚴。我對學生的嚴,首先是做人上的嚴格要求,因爲一流人才的基礎是砥礪一流品行,因此強調理想信念,強調艱苦奮鬥厚德載物的傳統美德。我堅持加強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思想政治教育,既教書又育人,全面關心學生進步。要求學生從具體小事做起,把做人與學業結合起來。

三、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做好學生的思想轉化工作。

後進生的教育和管理歷來是班主任工作的難點,是影響班級整體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至關重要的一環。努力使後進生以失敗者來,以勝利者走。在這方面,我作爲班主任首先做到了以正確的態度對待他們,深入調查摸底,搞清他們成爲差生的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對他們處處真誠相待,時時耐心相幫,真正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及時對後進生加強心理疏導,幫助他們消除或減輕種種心理擔憂,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價值。

有個學生叫李偉偉 ,家裏條件優越,從小養成了我行我素、無拘無束的生活方式。起初的表現爲逃學,爲了糾正他逃學的惡習,我採取了“看”和“管”兩種辦法。“看”即家長把他送到學校我就開始看,交代任課教師和班幹部上課期間不能以任何理由把他放出去,並且我經常到教室外查,下課後我站在學校門口防止他出去。然後利用課餘時間對他進行“管”,即說服教育。經過嚴密的“看”和苦口婆心的“管”,終於他答應不再逃學了。可是,他把精力從逃學轉到了課堂上,做小動作,影響周圍同學學習,面對這種情況,我也想過放棄,但班主任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不能把差生轉過來,那是不稱職的班主任,

於是我主動和他談心,鼓勵他,表揚他能戰勝自己回到課堂,這是勇敢者的行爲,不要害怕挫折,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成材,並幫他疏通和同學之間的`關係,堅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生活上關心,感情上親近,要求上嚴格,方法上靈活,行動上作表率。並且和家長、任課教師聯手,齊抓共管。一個月後,他的學習態度端正了,對老師和同學的態度溫和了,並且開始奮發補課了。最終考上了本科,在一封來信中他寫到:“千言萬語我不知從何說起,只能說:感謝您!沒有您,我不可能坐在大學的教室裏”。

付出總有回報,十三年來,我多次受到上級領導的高度稱讚。被聘爲潁泉區中學優秀教師語文示範課執教老師。在安徽省作文競賽中,我輔導的學生有一人獲省三等獎,七人獲市一等獎,三人獲市二等獎。撰寫的論文有十二篇獲市級獎,課件製作三次獲市級二等獎,二零零七年被評爲“阜陽市優秀班主任” 。

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做一名優秀的老師 ,是我永遠不變的追求。路漫漫承諾無限,野茫茫求索無暇,這就是無言的歌。說到不如做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魅力點燃啓智的聖火,吮吸着中華文明的乳汁,本着愛生如子,學高爲師,身正爲範的德尚,在教育前沿尋覓着人生價值的瓊漿。多少風雨,多少坎坷,抹去了青春臉頰上的風采,用滿腔熱血鑄就桃紅柳綠,這就是我最大的追求,無悔的教育人生。讓我們用慈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啓心靈;用希冀放飛理想,我將用自己的雙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師德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來賓,親愛的同仁們:

你們辛苦了!

我是xx號選手,我演講的題目是《甘做平凡綠葉 力託嬌豔紅花》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如果說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那麼教師則是基石的奠基者。看!在這萬紫千紅的百花園中,一代又一代的教育人在風雨中守候,在信念中堅守,披肝瀝膽,嘔心瀝血,將無數個普通造就爲非凡,將無數次的平凡凝結成偉大。

記得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爲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所以師範畢業的我毅然選擇了:甘做平凡綠葉,力託嬌豔紅花!憑藉一顆丹心,在平凡中追求極致,在平淡中享受幸福!不管灼灼白晝,漫漫永夜,還是滔滔人生、、、、、、

杏花春雨,秋風梧桐,轉眼間我跨入教育園林已八載有餘,在這方小小的講臺上,灑下了我的憂傷淚水,也留下了我的歡歌笑語;有酸甜苦辣,也有喜怒哀樂;曾陽光明媚,也曾風雨兼程。但是不管如何,其間我收穫最多的還是作爲平凡綠葉的快樂、成就感和幸福感。

忘不了:

XX年初登講臺的我只身一人,帶着滿腔熱情和教育夢想,來到霍邱臨水這片熱土。由於我所在的李集學校是九年一貫制。我被分配擔任七年級語文和小學三年級數學的教學工作。那時小學還在老校區,我只得一節語文一節數學的在兩校之間來回跑,且不說跨校區、跨年級、跨學科,任務重, 壓力大,單就在颳風下雨時,泥裏水裏地淌來淌去,就是一種難言的折磨了。每當我不堪忍受,想要放棄時,耳畔總會迴響起孩子純真又略顯稚嫩的聲音: “老師,你的衣服溼了,冷不冷?” 、“老師,我的雨傘大,放學借你用!”、“老師,你辛苦了,教師節快樂!”……一句句暖人心的話語讓我如沐春風,更成爲了支撐我堅定前行的精神動力。我覺得能做平凡綠葉守護這滿園紅花,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忘不了:

成家之後,我和愛人分隔兩地,雖會有苦雨寒簫的幽怨,也會有月落烏啼的傷感。但爲了我心愛的學生和摯愛的教育事業,我們過起了“牛郎織女”般的生活,我週六上午回家,週日下午返校,早上4:30起牀坐車,順利的話下午2點鐘能到,且大半天要轉乘六次車,顛簸兩百多里路。每週就這麼的在校與家、家與校之間勞碌奔波,一切只因爲我想竭盡全力做一個好老師,當一個好妻子!慢慢的,愛人被我的綠葉丹心所同化,他放棄了優厚的待遇和城市的繁華,隨我“嫁”到了臨水,從此也獻身給了教育。我對愛人說:“你願意放棄一切和我一起守護夢想,我今生亦無悔無憾了、、、、、、”那一刻我滿眼含着的是幸福的淚花。

更忘不了:

我和愛人經歷的那場風寒陰霾的苦礪,我們陷入了有生以來最煎熬、最痛徹的困境。就在XX年10月份,我的婆婆被查出患有尿毒症,已經到了晚期。尿毒症俗稱“不死的癌症”,只要不間斷的透析,人便可以繼續的活着,一旦停止血透,生命將會在痛苦和掙扎中消逝,看着被病痛折磨的生不如死的婆婆,我們無奈而又無助,巨大的精神壓力和鉅額的醫藥費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我當時一個月的工資不到一塊錢,而愛人剛上班,一時還拿不到工資,很多次女兒餓得嗷嗷直哭,負債累累的我們卻沒錢買奶粉……他又被分配在人稱臨水之“西伯利亞”且距我學校20多裏的偏遠趙臺小學任教,無論嚴寒還是酷暑,每天風裏來雨裏去,早出晚歸,我們剛出生不滿週歲的女兒沒人帶。加之我又“領養”了50多個一年級剛入學的孩子,每當上課鈴響起,我狠心丟下女兒奔向教室,聽着背後她那撕心裂肺的哭聲,我淚如雨下,心如刀絞。白天已精疲力竭的我只能在哄睡孩子之後,夜深人靜之時才能伏案備課、批改作業。每每想到同事們多次戲說我不是孩子親媽,不疼女兒,不愛女兒,不是一個負責任的母親、、、、、、傷心的淚水便無聲地從腮旁滑落。很多次我滿懷愧疚地對着熟睡的女兒說:“寶貝,對不起!原諒媽媽把冷漠留給如此幼小的你,因爲媽媽不止你一朵紅花!媽媽還有另一份責任!”朋友知道我們的境況後說:“苦累、貧窮一輩子,這教師你們不幹也罷!”是的,當教師既沒有“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浪漫,也沒有“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豪邁。但如果說孝順父母是爲人子女應盡的義務;撫養孩子是爲人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那麼,當綠葉護紅花便是爲人師者應盡的天職,我又怎麼能捨其而去呢?12

師德演講稿 篇5

無論是當初在學校學習時,課本上那一章章的教育理論,還是在工作實踐中所見識的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都曾一度讓我困惑,這些紛繁

複雜的理念,相互交錯、勾連,有的甚至感到互相矛盾,讓我不知所措。

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著作《愛的教育》給我們展示了一個美妙、感人的教育境界。以前只是把它當做一部文學作品去讀。在從事教育十幾年之後,在彷徨與苦悶之後,慢慢感到,“愛的教育”應當就是教育的實質。教育所有的祕密便在於“愛”。

最近斷斷續續閱讀了《教師最偉大的智慧》一書,對這一點更是深信不疑。以下所談論的各種方法、技巧無不是這種理念的具體體現。

感悟一:保護學生的“面子”

現今,雖然社會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但是面對就業形勢與傳統思維的制約,應試教育依然霸佔着學校的課堂。這樣的課堂是與個性、自尊相矛盾的。儘管這樣,作爲教師,我們還是應當盡作爲教師的一項重要的本職工作:尊重學生的個性,保護學生的自尊。

作爲班主任,與學生談話是家常便飯。而需要談話的學生,多數都是出了不小的問題,而這時候,往往就最需要教師冷靜、客觀並富有感化的語言了。在談話中,可以大聲斥責,可以義憤填膺,也可以

娓娓道來,和風細雨,但必須遵守一個重要的原則: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記得曾經有一位學生,考試抄襲被老師發現,交到我這裏處理。這樣的問題在一代又一代的學生身上發生着,我想,不可能指望我的一次談話就能徹底改變他的某種人生態度,但是,決不能因爲我的一次談話,而讓這個學生失去的寶貴的人格尊嚴。我當時很嚴厲地批評了他,又是寫說明,又是叫家長,還在全班作檢討,但是始終沒有讓他認爲自己無可救藥,沒有讓他感到因爲這件事讓他失去了老師所有的信任,相反,通過教育,使他認識到了錯誤,在精神上爲自己設立了一條防線,更主要的是,讓他還感到了老師對他的一片關懷,發自內心的真誠關懷。當然,這種感覺的傳遞,不是教師用幾句話就能寫入學生心中的,這是教師談話的用詞、事例,語氣、語調,甚至神情、姿態的綜合效果。說得好像有些玄乎,但是,只要你抱着一顆真誠的關愛學生之心,這也是不難做到的。

感悟二:教師要做一隻“大的廢紙簍”

作爲教育者,每天面對幾十位學生,由於我們的任務使然,必然會關注每個學生身上的優缺點,而尤其是缺點更會被不斷放大。如何面對這些缺點,怎樣看待學生的不足之處,也同樣是一種教育智慧。就目前我正在帶的這個班來說,以學習成績來劃分,從年級前幾名,到年級倒數,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優等生的特點好似都基本相同,而後進生身上所表現的特點更鮮明。比如一名叫陳宇欣的學生,他是一名在行爲與心理髮展上有些滯後的學生,在加之家庭教育的不足,

導致孩子很不能與一般同學合羣,對學校與老師的一些要求也是不能很好得完成,還會給班級管理帶來不少麻煩,如他的座位周圍曾到處是痰跡,不按時交作業,不打掃衛生等等。若因此而不斷地批評他,那估計最終只能把這個孩子推往厭學、退學的邊緣。我在平時,發現他有了小毛病,嚴慈兼濟地教育他,而有些反覆出現的問題,也做到耐心處理,不厭其煩地與其談心,甚至做好了長期等待的準備。三年過去了,我欣喜地看到,隨着時間的推移,隨着孩子心性的成熟,原來許多讓我很頭疼的問題,不知不覺中已經解決了,上面提到的問題已經消失了,而且在學習上,他竟然還有了小小的進步,雖然這個進步與其他同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對於他來說,就是巨大的進步。他曾一度將:“大家鄙視我!”作爲口頭禪掛在嘴上,我也曾多次與他談心,但總感到收效甚微,可最終,堅持還是起效了。他慢慢恢復了自信,能夠與同學較好地相處。現在初三畢業前的衝刺,儘管這個孩子的成績年級墊底,但他很樂觀,沒有放棄中考,這對於他來說,就是人生的一大收穫吧!

多多容納孩子的缺點,往往能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感悟三:還學生一個真實的世界

世界應該是什麼樣的?相信最偉大的這哲人也無法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往小裏說,文學應該是什麼?這也是一個有待後人不斷思考的複雜命題。作爲教師,我們也許還沒有能力告訴學生這些問題的答案,那麼我們起碼應該讓學生知道,我們不知道答案,這是真實的一部分,在教育中,更多的真實需要教師的勇氣來揭示。

我們就從文學這個角度來看看真實與虛僞吧!如在八年級有一片課文《蘆花蕩》,講述了在抗戰期間,一位在白洋澱中神出鬼沒,與日本鬼子鬥智鬥勇的老人的故事。教材一般都將此文作爲愛國主義的典型進行教學,讓學生去品味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但是,我們如果從真實的歷史層面去看待那個時代,一個充滿血腥殺戮,一個到處家破人亡的時代,作者有意去將那些痛苦隱去,將戰爭美化,將苦難淡化,這樣的結果是什麼呢?是尊重歷史,還是利於讓學生認識真實的人性,或是建立真正的寫作理念呢?其實,我說的這些話,已經早有學者談到,我只是鸚鵡學舌罷了。我在這裏做這些重複,只是想明確,教師作爲知識分子,是應當對民族的文化發展傳承負有一定的使命的,去僞存真,應當是教師的責任。這樣的精神由教師傳給學生,並接力下去,那影響力是不可輕視的。

這是就教材本身的真僞而談。“真實的世界”還包括讓學生認知自己本身的真實,認識這個社會的真實等等。這些真實,需要我們教師有一雙火眼金睛,更要具有一種勇氣,但說到根上,需要的還是對學生的真摯的關愛!

感悟四:看到學生的優點,他便是個天才

中國幾千年的傳統的教育觀,一直束縛着中國的每位教育者。記得曾聽到過這樣的傳聞,北京的幾位家長,主動讓孩子從現行教育體制中脫離,自己將孩子帶到深山之中,開辦國學課堂。先暫且不論此

舉是否恰當,起碼這反應了現行教育體制中將學生當做工業產品批量生產,抹殺學生個性的弊端。這算是一種悲壯的突圍吧!那麼我們教師是不是應該反思,我們的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我們的教育到底該怎改呢?這樣一個大話題,我自然無法給出答案,但我可以從我身邊的力所能及的小事去改變一些不合理的觀念。

在辦公室中,當一位老師處理完一件班中的一位“混世魔王”的“案件”,辦公室中只有老師們的時候,大家會常談到這樣一類問題:某某學生原來在校的時候,多麼調皮搗蛋,多磨讓老師不省心,原來各位老師早就給他判了“死刑”了,可是若干年後,往往是這類學生,或是事業成功,或是學業有成,起碼也是個生活幸福。這讓我們就不得不思考:用成績衡量一個人,對嗎?片面嗎?甚至殘忍嗎?緊接着,就會得出這樣一個鐵定的結論:每個學生都有他的優點。

而當我們將這種結論付諸於教學實踐中時,從中又總會收穫多多。課堂上,多表揚學生,你的課堂會生機勃勃,學生思維活躍,教師也如坐春風,一節雙贏的課便會呈現在你眼前。在日常教育中,多發現學生的優點,你不僅會感到自己找到了一條輕鬆高效的教育捷徑,更讓你能從學生的鉅變中感受到作爲教師的成就與光榮。

感悟五:高明的懲罰

懲罰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手段,沒有懲罰的教育,就像缺少了一個翅膀的鳥兒一樣,是根本無法達成自身的目的的。而懲罰的方式與技巧則是一個見仁見智的事情了。

師德演講稿 篇6

“小時候,我以爲你很美麗,領着一羣小鳥飛來飛去;小時候,我以爲你很神氣,說上一句話來驚天動地。”這歌聲激盪着我的青春歲月,那時的我就仰慕於教師職業,希冀成爲歌中那美麗的角色。於是,我懷揣着滿腔熱情和赤誠,登上三尺講臺,圓了自己的教師夢。

在之後的近二十年的教師生涯中讓我慢慢品味到了爲人師的艱辛、壓力,和艱辛壓力背後那無法釋懷的平凡與奉獻。正象歌裏所唱,“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教室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塊黑板,寫下的是奉獻,擦去的是名利。”也讓我深深領悟到了爲人師就要有一顆愛心,正像詩中所說,“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顆靈魂喚醒另一顆靈魂,是以德育德,以行導行,以智啓智,以性養性,以情動情的過程。”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同時陶先生還用自己的言行爲我們詮釋了“愛”的涵義。有一天,陶行知先生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磚頭砸同學,就將其制止,並責令其到校長室。等陶行知先生了解了一下情況回到辦公室,見到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塊糖遞給他:“這是獎勵你的,因爲你比我按時來了。”接着又掏出一塊糖給男生:“這也是獎給你的,我不讓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說明很尊重我。”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糖果。陶行知又說:“據瞭解,你打同學是因爲他欺負女同學,說明你有正義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塊糖說。這時男聲哭了:“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採取這種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塊糖說:“你已認錯,再獎你一塊,我的糖分完了,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故事內容值得大家深思,有些老師從“後進生”身上找不出可讚揚、可誇獎的理由,除了不會多角度思考問題之外,缺少愛心不能說不是一個原因。“立師德,鑄師魂,練師功,樹師表”,這是師者共同的心聲,更是師者堅定的誓言!我願爲孩子們的天空添抹一簇繽紛,我願在播撒知識的同時也把愛種在孩子們的心間,因爲我知道:在這世上,有一種最能體現無私意蘊的情感叫**心,它能清除悲傷的瓦礫,它能推倒絕望的斷壁,他更能點燃希望的明燈。

法官每天面對的,是一個特殊的羣體。每一個走進法庭的人,都是遇到了自身不能解決的糾紛和難題,他們的內心更多的是委屈和焦慮,他們最需要的是傾訴和理解,所以法官要學會傾聽與溝通。只有走進當事人的內心世界,與他們產生心靈上的共震與互動,才能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